新的顯示器材與計算機同時開發著,為了節省後續衛星項目的耗時,還有個事情要做。
回收空間站。
這東西還是當年運載機和航天飛機大載荷投放實驗的時候丟上天的,因為是臨時項目,裏麵很多功能都沒有,遙控也隻能控製它調整個姿態,基本是個擺設。
現在要開發新一代的衛星,它的用處就來了,既符文太空測試的記錄與實際樣本。
此刻天上飛的衛星,也有當初送上去的衛星測試機的功勞,無人空間站也繼承了符文測試功能,有很多測試機上沒有的符文定式靜態測試樣本。
要取回樣本和測試記錄,可以讓航天飛機執行一次任務上天去把空間站拆回來,或者直接讓空間站降低軌道重入大氣層,不過後者其實無法采用。
還是一樣的原因,空間站就是為投放實驗臨時做的,並沒有完整的再入大氣層結構,強行再入,有六成概率會把重要樣本燒掉。而且空間站裏還有氣密測試等一堆靜止實驗項目,也需要它保持足夠的完整性。
然後問題來了,航天飛機能不能執行回收任務?
答案是成功率比較低。
沒錯,無人空間站是航天飛機通過機械臂投放和安裝的,通過反向操作,航天飛機也能把它拆回來。
可是難點並不在這裏,而是空間站的自我姿態控製能力不行,空間站的反應延遲高,比衛星大很多質量卻沒有專門的推進器,也讓變速變向很遲緩。
與前一次天基武器平台彈藥補充任務區別很大,彈藥補給,是航天飛機的艙外任務機器人,攜帶專用“彈夾”裝在製定模塊上,航天飛機本身實際沒有和武器平台完全同步。
而要拆掉無人空間站,必須主艙機械臂完成抓取才能做到,不然艙外機器人推力是奈何不了空間站的。
“所以完成回收任務,要麽找一位勇士登上航天飛機,通過肉眼現場控製航天飛機姿態微調……這顯然不現實。航天飛機本就沒有載人機能,即使利用罐子什麽的怪東西,強行把人送上去,沒有訓練幾年的人指望他把通過肉眼一次就完成速度、軌道相對同步,還不如多執行幾次任務碰運氣呢。”分析過成功率,回報中劉香湘如此闡述,“第二個方式,則需要一個包含中繼信號、激光測距功能在內的艙外聯動器,幫助地麵站更精確的對二者進行第三方定位、測速。”
這些功能本就應該在艙外任務機器人上,隻是艙外機器人僅執行了一次彈藥補給任務,一直沒有升級。
“既然都想好了,你就安排人給艙外機器人升級吧。”
劉香湘手一攤:“沒人,本來就隻幾個人,辣麽多工程怎麽做的過來,師父自己改吧。”
沈文劍瞪眼:“我改,你請得起嗎?”
“又不是我要把空間站弄下來。”劉香湘撇嘴。
沈文劍拍額頭,算了,也不是大工程,每天花三、四個小時也要不多久,正好天河虛擬實驗室好久沒用過。
有自己的實驗室支持,雖然獲得的結果不一定與現實一致,重複加工的過程還是省下了,折騰了半個月,把雞蛋形狀的艙外機器人改完,丟給工程院測試。
三月底,各準備工作就緒,運載機背著航天飛機執行了空間站回收任務。
任務難度大。
空間站的質量與體積都大,遙控操作不好控製細微處,捕捉的最後過程中發生了兩次磕碰,航天飛機左翼上的一塊隔熱陶瓷被撞碎……
天基情報中心的正常弟子麵麵相覷,還有看向後麵的沈文劍的。
“看什麽看,都這樣了,繼續啊。”
沈文劍沒有參與操作,出岔子的原因也和他改造的艙外機器人無關。最後的捕捉動作,是延遲和慣性的戰鬥,即使沒出現碰撞,也隻是運氣好而不能講係統厲害。
這會他也心疼,別看隻有一塊陶瓷破碎,本次返回的過程中左翼是保不住了,即使能夠完整的回歸,修複起來的難度也很大,說不定就要重新造。
唯一的安慰是當初的兩套火箭還沒拆掉,萬一航天飛機不行了,必要時還可以先用火箭。
捕捉、拆卸、回收是個很麻煩的過程,無人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略低於近地情報衛星,幾個小時就會繞行一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同步衛星信號,作業時間很長。
總計耗時三十小時才全部拆卸完畢,沈文劍沒空在現場等著,回去處理山門事務,第三天來看再入大氣情況。
玄學航天飛機還是很靠譜的,再入過程中,左翼發生了大麵積陶瓷剝落和蒙皮撕裂,但終究依賴再入大氣專用的反向推進器,把機翼溫度控製住,沒有進一步擴大損害。
“呼!”現場大家鬆口氣的聲音此起彼伏。
航天飛機的製造,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翼身融合的骨架,它占據工程總量的比例不過15%,但是如果骨架斷裂,隻能全部拆了重造。
剛剛鬆口氣,很快出現新的問題。
“鳳凰號左翼升力不足,軌跡出現誤差。”前麵的人匯報。
降落的總指揮是劉香湘而不是沈文劍,指令也由她決定:“真空級乙型發動機再啟動一次,把速度降低,我們慢點飛。”
減慢速度,意味著回收時間又增加了,正式的回收,已經是第四天中午。
鳳凰號航天飛機不會落地,會停在三萬米高空等待運載機的對接,同時在現場接受工程師們的第一波樣本檢測,這個高度靈氣幾乎沒有,樣本狀態與太空裏沒差別,一些檢測和封存工作等落地後再做就來不及了。
樣本數量很多,需要檢測的指標也多,設計院的工程師、技師全部上陣,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沈文劍特批了半數的斬情弟子上運載機做護衛。
很快更為全麵的符文太空實驗資料到手,等計算機和顯示麵板告一階段,就能順理成章的開始下一代衛星工程了。
沈文劍看到鳳凰號航天飛機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太慘了!
沒幾天,劉香湘把檢查報告拿了一份給他,經過工程師們的初步判斷,鳳凰號蒙皮、陶瓷層、內部零部件等都要全部拆除,重新對骨架做整體熱處理,可能還需要修形。
嗯,跟重新造一架新的比,工程量也差不多少。
考慮到現在正進行中的工程與人力,隻能讓鳳凰號暫時歇著。
回收空間站。
這東西還是當年運載機和航天飛機大載荷投放實驗的時候丟上天的,因為是臨時項目,裏麵很多功能都沒有,遙控也隻能控製它調整個姿態,基本是個擺設。
現在要開發新一代的衛星,它的用處就來了,既符文太空測試的記錄與實際樣本。
此刻天上飛的衛星,也有當初送上去的衛星測試機的功勞,無人空間站也繼承了符文測試功能,有很多測試機上沒有的符文定式靜態測試樣本。
要取回樣本和測試記錄,可以讓航天飛機執行一次任務上天去把空間站拆回來,或者直接讓空間站降低軌道重入大氣層,不過後者其實無法采用。
還是一樣的原因,空間站就是為投放實驗臨時做的,並沒有完整的再入大氣層結構,強行再入,有六成概率會把重要樣本燒掉。而且空間站裏還有氣密測試等一堆靜止實驗項目,也需要它保持足夠的完整性。
然後問題來了,航天飛機能不能執行回收任務?
答案是成功率比較低。
沒錯,無人空間站是航天飛機通過機械臂投放和安裝的,通過反向操作,航天飛機也能把它拆回來。
可是難點並不在這裏,而是空間站的自我姿態控製能力不行,空間站的反應延遲高,比衛星大很多質量卻沒有專門的推進器,也讓變速變向很遲緩。
與前一次天基武器平台彈藥補充任務區別很大,彈藥補給,是航天飛機的艙外任務機器人,攜帶專用“彈夾”裝在製定模塊上,航天飛機本身實際沒有和武器平台完全同步。
而要拆掉無人空間站,必須主艙機械臂完成抓取才能做到,不然艙外機器人推力是奈何不了空間站的。
“所以完成回收任務,要麽找一位勇士登上航天飛機,通過肉眼現場控製航天飛機姿態微調……這顯然不現實。航天飛機本就沒有載人機能,即使利用罐子什麽的怪東西,強行把人送上去,沒有訓練幾年的人指望他把通過肉眼一次就完成速度、軌道相對同步,還不如多執行幾次任務碰運氣呢。”分析過成功率,回報中劉香湘如此闡述,“第二個方式,則需要一個包含中繼信號、激光測距功能在內的艙外聯動器,幫助地麵站更精確的對二者進行第三方定位、測速。”
這些功能本就應該在艙外任務機器人上,隻是艙外機器人僅執行了一次彈藥補給任務,一直沒有升級。
“既然都想好了,你就安排人給艙外機器人升級吧。”
劉香湘手一攤:“沒人,本來就隻幾個人,辣麽多工程怎麽做的過來,師父自己改吧。”
沈文劍瞪眼:“我改,你請得起嗎?”
“又不是我要把空間站弄下來。”劉香湘撇嘴。
沈文劍拍額頭,算了,也不是大工程,每天花三、四個小時也要不多久,正好天河虛擬實驗室好久沒用過。
有自己的實驗室支持,雖然獲得的結果不一定與現實一致,重複加工的過程還是省下了,折騰了半個月,把雞蛋形狀的艙外機器人改完,丟給工程院測試。
三月底,各準備工作就緒,運載機背著航天飛機執行了空間站回收任務。
任務難度大。
空間站的質量與體積都大,遙控操作不好控製細微處,捕捉的最後過程中發生了兩次磕碰,航天飛機左翼上的一塊隔熱陶瓷被撞碎……
天基情報中心的正常弟子麵麵相覷,還有看向後麵的沈文劍的。
“看什麽看,都這樣了,繼續啊。”
沈文劍沒有參與操作,出岔子的原因也和他改造的艙外機器人無關。最後的捕捉動作,是延遲和慣性的戰鬥,即使沒出現碰撞,也隻是運氣好而不能講係統厲害。
這會他也心疼,別看隻有一塊陶瓷破碎,本次返回的過程中左翼是保不住了,即使能夠完整的回歸,修複起來的難度也很大,說不定就要重新造。
唯一的安慰是當初的兩套火箭還沒拆掉,萬一航天飛機不行了,必要時還可以先用火箭。
捕捉、拆卸、回收是個很麻煩的過程,無人空間站的軌道高度略低於近地情報衛星,幾個小時就會繞行一周,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沒有同步衛星信號,作業時間很長。
總計耗時三十小時才全部拆卸完畢,沈文劍沒空在現場等著,回去處理山門事務,第三天來看再入大氣情況。
玄學航天飛機還是很靠譜的,再入過程中,左翼發生了大麵積陶瓷剝落和蒙皮撕裂,但終究依賴再入大氣專用的反向推進器,把機翼溫度控製住,沒有進一步擴大損害。
“呼!”現場大家鬆口氣的聲音此起彼伏。
航天飛機的製造,最困難的部分,就是翼身融合的骨架,它占據工程總量的比例不過15%,但是如果骨架斷裂,隻能全部拆了重造。
剛剛鬆口氣,很快出現新的問題。
“鳳凰號左翼升力不足,軌跡出現誤差。”前麵的人匯報。
降落的總指揮是劉香湘而不是沈文劍,指令也由她決定:“真空級乙型發動機再啟動一次,把速度降低,我們慢點飛。”
減慢速度,意味著回收時間又增加了,正式的回收,已經是第四天中午。
鳳凰號航天飛機不會落地,會停在三萬米高空等待運載機的對接,同時在現場接受工程師們的第一波樣本檢測,這個高度靈氣幾乎沒有,樣本狀態與太空裏沒差別,一些檢測和封存工作等落地後再做就來不及了。
樣本數量很多,需要檢測的指標也多,設計院的工程師、技師全部上陣,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沈文劍特批了半數的斬情弟子上運載機做護衛。
很快更為全麵的符文太空實驗資料到手,等計算機和顯示麵板告一階段,就能順理成章的開始下一代衛星工程了。
沈文劍看到鳳凰號航天飛機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太慘了!
沒幾天,劉香湘把檢查報告拿了一份給他,經過工程師們的初步判斷,鳳凰號蒙皮、陶瓷層、內部零部件等都要全部拆除,重新對骨架做整體熱處理,可能還需要修形。
嗯,跟重新造一架新的比,工程量也差不多少。
考慮到現在正進行中的工程與人力,隻能讓鳳凰號暫時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