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者所在的微宇宙,比人類所在的微宇宙,也就是太陽係複雜得多。
那是一個雙恒星星係。星係的中央,有一顆質量比太陽大得多的恒星,在黃道麵上總共有三十多顆行星,其中一顆行星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三分之二,並且在誕生初期就成為了星係裏的第二顆恒星。因為質量相差過於懸殊,所以這顆較小的恒星被俘獲,成為了那顆較大恒星的行星。
入侵者的母星,就是這顆較小恒星的一顆行星。
嚴格說來,應該是整個星係中的一顆衛星。隻是這顆衛星同樣很大,體積大概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一點四倍,表麵重力與地球相差不大,而且海洋的覆蓋了星球表麵的百分之九十。除了廣袤的海洋之外,星球上隻有很少的陸地,而且全是麵積不大的島嶼,最大的一座島嶼與英國差不多。
隻不過,這並非整個星係中,唯一產生了生命的星球。
在星係的生命帶裏,總共有七顆行星,其中三顆行星上有液態水,也就具備產生碳基生命的生態環境。隻是這三顆行星上的自然條件都很惡劣,其中一顆行星的質量差不多是地球的一百倍,表麵重力是地球的十倍。另外一顆行星的軌道離心角太大,隻有大約三分之二的軌道周期處在生命{一}{本}讀~小說 yb][du帶裏,而在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裏,要麽極熱、要麽酷寒,隻存在極為低等的生命體。還有一顆行星沒有足夠強大的磁場,也就無法抵擋來自主恒星的風暴,隻在兩極的低窪地區存在液態水。
相對而言,入侵者誕生的那顆星球,自然環境最為理想。
與人類一樣,入侵者同樣來自海洋。不同的是,入侵者一直在海洋裏,並且在海洋中進化出了智慧。
也就是說,入侵者是一種海洋生物。
在進入了自我進化階段之後,也就是在掌握了極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之後,入侵者才基本上脫離了海洋。
也就在這個階段,入侵者的進化出現了分化,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形態。
一種是保持原來的麵貌,即更加適合在海洋裏生存,保留下了類似於鰓的呼吸器官,更適合在海洋裏活動的體形,還有以聲音為住的交流方式。一種則完全變了個樣,成為了一種依靠依靠雙足行走,前鰭進化成了前肢,以及類似於肺的呼吸器官。第三種介於之間,保留了鰓,同時由進化出了肺,具有兩棲生存能力。
有趣的是,這三種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在基因上的差別卻非常小。
三種智慧生命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社會文化上。這就是,完全適應了陸地生活的智慧生命表現得更有侵略性,而保持原始麵貌的智慧生命則較為溫和,兩棲智慧生命則以聰明狡詐見長。
在科技得到飛躍之後,入侵者用很短的時間就控製了整個恒星係,在另外三顆擁有自然生態環境的行星上建立了殖民地,並且開發了太空城市,在次恒星的行星上,建立了眾多以開采資源為主的基地。
雖然沒有外來入侵,但是嚴酷的生存環境,急劇膨脹的數量,還有三個不同種群之間的資源爭奪,給了入侵者足夠的發展動力,讓入侵者的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讓入侵者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自我進化。
相對而言,人類的生存環境太理想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災難紀元之前,人類的科技文明駐足不前,與人類沒有遇到嚴酷的生存壓力有直接關係。即便拿人類的曆史來看,科學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時代,都伴隨著嚴酷的生存競爭,哪怕隻是人類內部的、也就是國家與民族間的生存競爭。在此之後,長期的和平,讓人類失去了自我前進的動力。
顯然,入侵者根本沒有這麽理想的生存環境。
雖然從理論上講,入侵者的母星,也就是那顆幾乎被海洋完全覆蓋的衛星,擁有幾乎取之不竭的資源,但是三個種群的相互競爭,以及較為特殊的繁殖方式所導致的數量劇增,給入侵者製造了極大的麻煩。
要知道,三個種群的入侵者都是卵生生物。
在自然進化階段,卵生生物的存活率非常低,可是在進入了自我進化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增長,卵生生物的繁殖效率比胎生生物高出好幾倍。在存活率有了保證之後,卵生生物一代就能繁殖數十、甚至數百個後代。相比之下,人類的繁殖效率就太低了,一代人最多繁殖十多名後代。
這些因素,無一不迫使入侵者開拓新的領地,拓展生存空間。
事實上,入侵者所在的恒星係,比太陽係大得多,有足夠多的星球,即便某些星球的環境極為惡劣,也能夠依靠科技手段,進行環境改造。在太陽係裏,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隻有地球,即便木星與土星的某些衛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有可能存在類似於細菌的低等生命,但是要將其改造成能夠供人類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卻是一件很費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資源的事情,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問題是,科技大爆發產生的強勁動力,很快就讓入侵者的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在完成了對本星係的開發之後,入侵者把目光投向了星係之外的宇宙空間,並且開始了向外層空間殖民的準備工作。
也就在這個時候,入侵者發現,它們所處的不過是一個封閉的微宇宙。
在持續了數千個恒星年的探索之後,入侵者接受了這個事實,而巨大的生存壓力也迫使入侵者另尋出路。
這就是,在長期的探索中,入侵者幾乎耗光了全部資源。
如果沒有找到出路,那麽在所有資源耗光之後,入侵者的種群要麽消亡,要麽被迫降低科技水準,也就是降低生存質量。
顯然,這兩種結果都讓入侵者無法接受。
為此,入侵者的三個種群達成了和平協議,停止了毫無意義的內部紛爭,把最後的資源用在了全新的科研領域。
空間技術!
雖然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入侵者並不知道大文明的存在,也不知道除了它們的微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微宇宙,但是對入侵者來說,要想繼續發展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突破微宇宙的空間限製。
在空間技術領域的投入,讓入侵者獲得了本質性的變化。
隻是入侵者也維持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這就是,在資源即將耗盡的時候,入侵者才取得了重大突破,從而知道了大文明與其他微宇宙的存在。隻是在突破空間限製之前,剩餘的資源已經不夠讓種群裏的所有智慧個體都以原來的方式生存下去。入侵者不得不在讓少數個體繼續前進、以及讓絕大部分個體幸存下來之間做出選擇。
這是一個殘酷的選擇,可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為此,入侵者建立了種群信息庫,盡一切努力把幾乎所有個體的信息保存了下來,然後來了一個種群大選擇。
最終,隻有不到萬分之一的個體獲得了生存下去,並且去開拓新疆域的機會。
為了給這些個體創造機會,其他個體全部做出了自我犧牲。
當然,幸存下來的個體,承擔著複興整個智慧文明,並且在找到新的棲息地之後,讓同族複活的重任。
這個艱難的決策,讓入侵者的種群幸存了下來。
同時,也導致了種群分裂。
太陽係不是入侵者發現的第一個微宇宙,而是第四個。在此之前,入侵者已經發現了三個微宇宙,並且攻占了這三個微宇宙,消滅了這些微宇宙裏的智慧生命,把這些微宇宙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隻是,並非所有幸存下來的入侵者都希望讓同胞複活。
事實上,這些幸存下來,並且開拓了疆域的入侵者,自身就成了一個新的種群,並且讓自己的種群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其他微宇宙的資源同樣十分有限。
顯然,如果讓那些做出自我犧牲的同胞複活,即便把太陽係算上,四個微宇宙的資源也不夠讓所有智慧個體複活。
結果就是,入侵者爆發了內戰。
堅持傳統信仰的一部分,要求按照種群自決協議,在侵占的微宇宙裏,讓當初做出自我犧牲的同胞複活。堅持開拓的一部分,則要求獲得自我發展權,把目光投向未來,而不是承擔曆史包袱。還有一部分保持中立,認為不應該做出這麽貿然的決定,應該更積極主動的去探詢生存空間。
正是入侵者的內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顯然,對入侵者來說,內戰的威脅遠遠超過了一個還沒有進入到自我進化階段的智慧文明。
在人類文明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入侵者離開了太陽係。
隻是,入侵者沒有因此放棄太陽係,而是留下了那個叫費斯特的代言人,由他繼續看管太陽係,等待入侵者回來的那一天。
那是一個雙恒星星係。星係的中央,有一顆質量比太陽大得多的恒星,在黃道麵上總共有三十多顆行星,其中一顆行星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三分之二,並且在誕生初期就成為了星係裏的第二顆恒星。因為質量相差過於懸殊,所以這顆較小的恒星被俘獲,成為了那顆較大恒星的行星。
入侵者的母星,就是這顆較小恒星的一顆行星。
嚴格說來,應該是整個星係中的一顆衛星。隻是這顆衛星同樣很大,體積大概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一點四倍,表麵重力與地球相差不大,而且海洋的覆蓋了星球表麵的百分之九十。除了廣袤的海洋之外,星球上隻有很少的陸地,而且全是麵積不大的島嶼,最大的一座島嶼與英國差不多。
隻不過,這並非整個星係中,唯一產生了生命的星球。
在星係的生命帶裏,總共有七顆行星,其中三顆行星上有液態水,也就具備產生碳基生命的生態環境。隻是這三顆行星上的自然條件都很惡劣,其中一顆行星的質量差不多是地球的一百倍,表麵重力是地球的十倍。另外一顆行星的軌道離心角太大,隻有大約三分之二的軌道周期處在生命{一}{本}讀~小說 yb][du帶裏,而在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裏,要麽極熱、要麽酷寒,隻存在極為低等的生命體。還有一顆行星沒有足夠強大的磁場,也就無法抵擋來自主恒星的風暴,隻在兩極的低窪地區存在液態水。
相對而言,入侵者誕生的那顆星球,自然環境最為理想。
與人類一樣,入侵者同樣來自海洋。不同的是,入侵者一直在海洋裏,並且在海洋中進化出了智慧。
也就是說,入侵者是一種海洋生物。
在進入了自我進化階段之後,也就是在掌握了極為先進的科學技術之後,入侵者才基本上脫離了海洋。
也就在這個階段,入侵者的進化出現了分化,出現了三種不同的形態。
一種是保持原來的麵貌,即更加適合在海洋裏生存,保留下了類似於鰓的呼吸器官,更適合在海洋裏活動的體形,還有以聲音為住的交流方式。一種則完全變了個樣,成為了一種依靠依靠雙足行走,前鰭進化成了前肢,以及類似於肺的呼吸器官。第三種介於之間,保留了鰓,同時由進化出了肺,具有兩棲生存能力。
有趣的是,這三種形態各異的智慧生命,在基因上的差別卻非常小。
三種智慧生命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社會文化上。這就是,完全適應了陸地生活的智慧生命表現得更有侵略性,而保持原始麵貌的智慧生命則較為溫和,兩棲智慧生命則以聰明狡詐見長。
在科技得到飛躍之後,入侵者用很短的時間就控製了整個恒星係,在另外三顆擁有自然生態環境的行星上建立了殖民地,並且開發了太空城市,在次恒星的行星上,建立了眾多以開采資源為主的基地。
雖然沒有外來入侵,但是嚴酷的生存環境,急劇膨脹的數量,還有三個不同種群之間的資源爭奪,給了入侵者足夠的發展動力,讓入侵者的科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也讓入侵者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自我進化。
相對而言,人類的生存環境太理想了。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災難紀元之前,人類的科技文明駐足不前,與人類沒有遇到嚴酷的生存壓力有直接關係。即便拿人類的曆史來看,科學技術取得長足進步的時代,都伴隨著嚴酷的生存競爭,哪怕隻是人類內部的、也就是國家與民族間的生存競爭。在此之後,長期的和平,讓人類失去了自我前進的動力。
顯然,入侵者根本沒有這麽理想的生存環境。
雖然從理論上講,入侵者的母星,也就是那顆幾乎被海洋完全覆蓋的衛星,擁有幾乎取之不竭的資源,但是三個種群的相互競爭,以及較為特殊的繁殖方式所導致的數量劇增,給入侵者製造了極大的麻煩。
要知道,三個種群的入侵者都是卵生生物。
在自然進化階段,卵生生物的存活率非常低,可是在進入了自我進化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增長,卵生生物的繁殖效率比胎生生物高出好幾倍。在存活率有了保證之後,卵生生物一代就能繁殖數十、甚至數百個後代。相比之下,人類的繁殖效率就太低了,一代人最多繁殖十多名後代。
這些因素,無一不迫使入侵者開拓新的領地,拓展生存空間。
事實上,入侵者所在的恒星係,比太陽係大得多,有足夠多的星球,即便某些星球的環境極為惡劣,也能夠依靠科技手段,進行環境改造。在太陽係裏,真正適合人類生存的隻有地球,即便木星與土星的某些衛星上,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甚至有可能存在類似於細菌的低等生命,但是要將其改造成能夠供人類生息繁衍的生態環境,卻是一件很費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資源的事情,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問題是,科技大爆發產生的強勁動力,很快就讓入侵者的發展進入了瓶頸期。
在完成了對本星係的開發之後,入侵者把目光投向了星係之外的宇宙空間,並且開始了向外層空間殖民的準備工作。
也就在這個時候,入侵者發現,它們所處的不過是一個封閉的微宇宙。
在持續了數千個恒星年的探索之後,入侵者接受了這個事實,而巨大的生存壓力也迫使入侵者另尋出路。
這就是,在長期的探索中,入侵者幾乎耗光了全部資源。
如果沒有找到出路,那麽在所有資源耗光之後,入侵者的種群要麽消亡,要麽被迫降低科技水準,也就是降低生存質量。
顯然,這兩種結果都讓入侵者無法接受。
為此,入侵者的三個種群達成了和平協議,停止了毫無意義的內部紛爭,把最後的資源用在了全新的科研領域。
空間技術!
雖然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入侵者並不知道大文明的存在,也不知道除了它們的微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微宇宙,但是對入侵者來說,要想繼續發展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突破微宇宙的空間限製。
在空間技術領域的投入,讓入侵者獲得了本質性的變化。
隻是入侵者也維持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這就是,在資源即將耗盡的時候,入侵者才取得了重大突破,從而知道了大文明與其他微宇宙的存在。隻是在突破空間限製之前,剩餘的資源已經不夠讓種群裏的所有智慧個體都以原來的方式生存下去。入侵者不得不在讓少數個體繼續前進、以及讓絕大部分個體幸存下來之間做出選擇。
這是一個殘酷的選擇,可也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為此,入侵者建立了種群信息庫,盡一切努力把幾乎所有個體的信息保存了下來,然後來了一個種群大選擇。
最終,隻有不到萬分之一的個體獲得了生存下去,並且去開拓新疆域的機會。
為了給這些個體創造機會,其他個體全部做出了自我犧牲。
當然,幸存下來的個體,承擔著複興整個智慧文明,並且在找到新的棲息地之後,讓同族複活的重任。
這個艱難的決策,讓入侵者的種群幸存了下來。
同時,也導致了種群分裂。
太陽係不是入侵者發現的第一個微宇宙,而是第四個。在此之前,入侵者已經發現了三個微宇宙,並且攻占了這三個微宇宙,消滅了這些微宇宙裏的智慧生命,把這些微宇宙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隻是,並非所有幸存下來的入侵者都希望讓同胞複活。
事實上,這些幸存下來,並且開拓了疆域的入侵者,自身就成了一個新的種群,並且讓自己的種群發展壯大。
更重要的是,其他微宇宙的資源同樣十分有限。
顯然,如果讓那些做出自我犧牲的同胞複活,即便把太陽係算上,四個微宇宙的資源也不夠讓所有智慧個體複活。
結果就是,入侵者爆發了內戰。
堅持傳統信仰的一部分,要求按照種群自決協議,在侵占的微宇宙裏,讓當初做出自我犧牲的同胞複活。堅持開拓的一部分,則要求獲得自我發展權,把目光投向未來,而不是承擔曆史包袱。還有一部分保持中立,認為不應該做出這麽貿然的決定,應該更積極主動的去探詢生存空間。
正是入侵者的內戰,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顯然,對入侵者來說,內戰的威脅遠遠超過了一個還沒有進入到自我進化階段的智慧文明。
在人類文明即將遭受滅頂之災的時候,入侵者離開了太陽係。
隻是,入侵者沒有因此放棄太陽係,而是留下了那個叫費斯特的代言人,由他繼續看管太陽係,等待入侵者回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