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第二批降維的家族成員,雖然瓦倫丁在家族裏的地位很低,但是前幾次降維有很濃烈的實驗意味,所以他得到了足夠多的資源,創造了足夠多的微宇宙,而這些微宇宙裏又進化出了足夠多的智慧文明。
與阿利相比,瓦倫丁確實有很大的優勢。
關鍵就是,他創造這些微宇宙的時間更早,來到三維宇宙空間裏的時間也更早,因此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並且對選中的智慧文明加以引導,使其能夠在三維大宇宙中成為強大的智慧文明。
更重要的是,瓦倫丁有更多的選擇。
在他來到三維宇宙空間之前,由他創造的微宇宙裏,已經誕生了十多個智慧文明,而且這些智慧文明都處在自然進化階段,不但沒有掌握前往其他微宇宙的技術,即便是對母星係的探索與開發也非常有限。其中的一些智慧文明甚至連遭到入侵之前的人類都比不上,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
瓦倫丁沒有選擇其他智慧文明,而是選擇了阿卡迪亞人,絕對不是沒有道理。
首先,阿卡迪亞人極為崇拜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並且由此虛構出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神話人物,比如把兩顆恒星當成了神父與神母。這種極端的自然崇拜,讓阿卡迪亞人很容*一*本*讀*小說 xstxt易接受強大的外來智慧生命。瓦倫丁到來的時候,就扮演了“神子”的角色,並且得到了阿卡迪亞人的膜拜。
其次,阿卡迪亞人比較溫和。與自然環境的高度融合,加上對自然環境的高度依賴,阿卡迪亞人不但非常重視保護自然環境,而且在生態圈裏幾乎沒有敵人。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亞人具有植物的特征,即便沒有食物,也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獲得養分,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這樣的生存方式,讓阿卡迪亞人變得較為溫和,對其他生物沒有敵意,也不存在激烈的生存競爭。至於在阿卡迪亞人內部,矛盾也不是很明顯,更沒有為資源爆發過內部戰爭。
最後,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非常多。
雖然阿卡迪亞母星不是很大,表麵積相當於地球的兩倍,在所有智慧文明的母星中隻算得上是較小的一個,但是阿卡迪亞人的特殊生存方式,讓他們對生存空間的需求遠遠低於其他智慧文明。即便在極端環境之下,阿卡迪亞人也能生存,而且隻需要陽光、空氣與水,他們就能獲得生存所需的必要養分。跟人類文明相比,阿卡迪亞人對生存空間的需求降低了十分之九,而且對生存資源幾乎沒有需求。此外,阿卡迪亞人的壽命都很長,自然進化階段的壽命就是人類的十倍嶧上。結果就是,在並不是很大的阿卡迪亞母星上,總共有五千億阿卡迪亞人。
與之相比,在瓦倫丁創造的其他微宇宙裏的智慧文明,個體數量都要少得多。
要知道,對任何一個創造者來說,所創造的智慧文明的個體數量都是其做出選擇時的第一要素。
雖然在自然進化階段,阿卡迪亞人的智慧級別並不高,而且智力也不是很高,但是這些問題在進入自我進化階段之後都能得到解決。對於質能化生命來說,智力與身體構造已經沒有直接關係。
相對而言,一個較為低下的智慧物種,反而更有可能在自我進化階段實現大爆發。
阿卡迪亞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進入自我進化階段之後,阿卡迪亞人的科技發展速度,超過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智慧文明。
雖然這有瓦倫丁的功勞,但是阿卡迪亞人的特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對母星係的探索與開發,最能說明這一點。
瓦倫丁到來之前,阿卡迪亞人根本就不清楚母星係的情況,甚至認為兩顆恒星是創造了他們的神父與神母。當時,阿卡迪亞人還給能夠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星體取了名字,而且都與神父、神母有關,即這些星體是神父與神母的子女。在此基礎上,阿卡迪亞人編造了很多神話故事。
對母星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之後,阿卡迪亞人的足跡越邁越遠。
當然,阿卡迪亞星係裏,也有足夠多的星體可供開發。
在另外三十七顆行星中,除了二十二顆氣態巨行星不適合阿卡迪亞人居住,五顆固態行星的軌道半徑過於巨大之外,另外十顆固態行星都在生命帶內,隻不過,隻有一顆行星上有水,而且隻存在於兩極地區,還是固態水,其他九顆行星上都沒有可以產生生命的環境,也就沒有誕生生命。
阿卡迪亞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造這十顆行星。
對於進入自我進化階段,實現了質能化,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智慧文明來說,改造行星不是什麽難事。
事實上,所有智慧文明都在改造自己恒星係裏的行星。
不管怎麽說,對任何一種智慧文明來說,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都應該有著與其誕生的母星相似的環境。因為幾乎所有智慧文明都是在固態行星或者是巨行星的衛星上誕生的,所以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把改造行星當成拓展生存空間的主要方式,而且改造後的行星,也是最為理想的家園。
阿卡迪亞人也不例外。
在降維結束之前,阿卡迪亞人就改造了這十顆行星,使其成為新的家園。
雖然這十顆行星的環境都比不上阿卡迪亞母星,主要是其軌道沒有那麽特殊,全年獲得的光照沒有那麽充足,而阿卡迪亞人對光照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也非常喜歡充滿強烈陽光的世界,但是對於已經實現了質能化的阿卡迪亞人來說,他們需要的隻是熟悉的環境,而不是環境本身。
當然,阿卡迪亞人的本性沒有改變。
在改造這十顆行星的同時,阿卡迪亞人的種群規模迅速擴大。到改造完成時,阿卡迪亞星係裏的個體數量已經突破了五萬億。因為質能化降低了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所以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幾乎不受限製的擴張。到這個時候,阿卡迪亞星係裏的個體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億。
如果以個體數量為準,阿卡迪亞星係絕對是這一區域裏最龐大的恒星係之一。
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能夠迅速膨脹,與阿卡迪亞星係裏的豐富資源有很大關係。
二十二顆巨行星就是阿卡迪亞人最為寶貴的財富。
這二十二顆巨行星中,隻有三顆的質量小於木星,而且都比土星大,隻是比木星略微小一點,另外十九顆的質量均超過了木星,最大的一顆,相當於木星的五十餘倍,幾乎接近形成恒星所需的最低質量了。如果以巨行星所蘊涵的資源為準,阿卡迪亞星係相當於太陽係的三百倍!
對任何一個進入自我進化階段的智慧文明來說,這都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
要知道,質能體主要就來自巨行星,即把巨行星上的物質轉化為能量,再把這些能量轉化為質能體。
雖然恒星蘊涵了更多的能量,但是恒星決定著整個恒星係的命運,所以沒有哪個智慧文明會愚蠢到去開發母星係的恒星。在確保母星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最具有開發價值的就是巨行星。
從這個層麵來看,太陽係裏的人類文明不但弱小,還非常貧困。
瓦倫丁賜予阿卡迪亞人的,不僅僅是這個巨大、富饒與獨特的恒星係,還有由他創造的另外數十個恒星係。
這些恒星係都極為龐大,也極為富饒,隻是沒有阿卡迪亞星係那麽獨特。
比如,有一個恒星係裏擁有六顆恒星,主恒星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一千倍,而五顆次恒星與太陽相差不大。主恒星還擁有五十多顆巨行星與十多顆固態行星,而每個次恒星都有十個以上的次行星。如果以主恒星最外麵的行星軌道半徑為準,恒星係的半徑為一光年。其擁有的資源,相當於十個阿卡迪亞星係,也就是三千個太陽係。如果把次恒星也算上,那就更加驚人了。
對阿卡迪亞人來說,這些恒星係依然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在降維結束前,阿卡迪亞人就控製了這些恒星係,消滅了那些同樣由瓦倫丁創造的智慧文明。
到現在,阿卡迪亞人的種群規模已經超過三百萬億。
如果以個體數量為準,阿卡迪亞人超過了三百光年半徑範圍之內,其他所有智慧文明的總和。
要知道,人類的種群規模還不到十五萬億呢,僅相當於阿卡迪亞人的二十分之一。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亞人已經邁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以三百萬億個體為基礎,其戰爭實力極為恐怖。
可以說,隻要解決了空間障礙,阿卡迪亞人可以同時攻打附近所有智慧文明。
事實上,阿卡迪亞人也是這一區域內,擴張速度最快的智慧文明。
人類隻消滅了兩個智慧文明,而阿卡迪亞人已經幹掉了十多個智慧文明!
與阿利相比,瓦倫丁確實有很大的優勢。
關鍵就是,他創造這些微宇宙的時間更早,來到三維宇宙空間裏的時間也更早,因此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出選擇,並且對選中的智慧文明加以引導,使其能夠在三維大宇宙中成為強大的智慧文明。
更重要的是,瓦倫丁有更多的選擇。
在他來到三維宇宙空間之前,由他創造的微宇宙裏,已經誕生了十多個智慧文明,而且這些智慧文明都處在自然進化階段,不但沒有掌握前往其他微宇宙的技術,即便是對母星係的探索與開發也非常有限。其中的一些智慧文明甚至連遭到入侵之前的人類都比不上,處在非常原始的階段。
瓦倫丁沒有選擇其他智慧文明,而是選擇了阿卡迪亞人,絕對不是沒有道理。
首先,阿卡迪亞人極為崇拜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並且由此虛構出了很多根本不存在的神話人物,比如把兩顆恒星當成了神父與神母。這種極端的自然崇拜,讓阿卡迪亞人很容*一*本*讀*小說 xstxt易接受強大的外來智慧生命。瓦倫丁到來的時候,就扮演了“神子”的角色,並且得到了阿卡迪亞人的膜拜。
其次,阿卡迪亞人比較溫和。與自然環境的高度融合,加上對自然環境的高度依賴,阿卡迪亞人不但非常重視保護自然環境,而且在生態圈裏幾乎沒有敵人。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亞人具有植物的特征,即便沒有食物,也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獲得養分,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這樣的生存方式,讓阿卡迪亞人變得較為溫和,對其他生物沒有敵意,也不存在激烈的生存競爭。至於在阿卡迪亞人內部,矛盾也不是很明顯,更沒有為資源爆發過內部戰爭。
最後,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非常多。
雖然阿卡迪亞母星不是很大,表麵積相當於地球的兩倍,在所有智慧文明的母星中隻算得上是較小的一個,但是阿卡迪亞人的特殊生存方式,讓他們對生存空間的需求遠遠低於其他智慧文明。即便在極端環境之下,阿卡迪亞人也能生存,而且隻需要陽光、空氣與水,他們就能獲得生存所需的必要養分。跟人類文明相比,阿卡迪亞人對生存空間的需求降低了十分之九,而且對生存資源幾乎沒有需求。此外,阿卡迪亞人的壽命都很長,自然進化階段的壽命就是人類的十倍嶧上。結果就是,在並不是很大的阿卡迪亞母星上,總共有五千億阿卡迪亞人。
與之相比,在瓦倫丁創造的其他微宇宙裏的智慧文明,個體數量都要少得多。
要知道,對任何一個創造者來說,所創造的智慧文明的個體數量都是其做出選擇時的第一要素。
雖然在自然進化階段,阿卡迪亞人的智慧級別並不高,而且智力也不是很高,但是這些問題在進入自我進化階段之後都能得到解決。對於質能化生命來說,智力與身體構造已經沒有直接關係。
相對而言,一個較為低下的智慧物種,反而更有可能在自我進化階段實現大爆發。
阿卡迪亞人就是最好的證明。
在進入自我進化階段之後,阿卡迪亞人的科技發展速度,超過了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智慧文明。
雖然這有瓦倫丁的功勞,但是阿卡迪亞人的特點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對母星係的探索與開發,最能說明這一點。
瓦倫丁到來之前,阿卡迪亞人根本就不清楚母星係的情況,甚至認為兩顆恒星是創造了他們的神父與神母。當時,阿卡迪亞人還給能夠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星體取了名字,而且都與神父、神母有關,即這些星體是神父與神母的子女。在此基礎上,阿卡迪亞人編造了很多神話故事。
對母星係有了全新的認識之後,阿卡迪亞人的足跡越邁越遠。
當然,阿卡迪亞星係裏,也有足夠多的星體可供開發。
在另外三十七顆行星中,除了二十二顆氣態巨行星不適合阿卡迪亞人居住,五顆固態行星的軌道半徑過於巨大之外,另外十顆固態行星都在生命帶內,隻不過,隻有一顆行星上有水,而且隻存在於兩極地區,還是固態水,其他九顆行星上都沒有可以產生生命的環境,也就沒有誕生生命。
阿卡迪亞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改造這十顆行星。
對於進入自我進化階段,實現了質能化,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智慧文明來說,改造行星不是什麽難事。
事實上,所有智慧文明都在改造自己恒星係裏的行星。
不管怎麽說,對任何一種智慧文明來說,最理想的生存環境都應該有著與其誕生的母星相似的環境。因為幾乎所有智慧文明都是在固態行星或者是巨行星的衛星上誕生的,所以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把改造行星當成拓展生存空間的主要方式,而且改造後的行星,也是最為理想的家園。
阿卡迪亞人也不例外。
在降維結束之前,阿卡迪亞人就改造了這十顆行星,使其成為新的家園。
雖然這十顆行星的環境都比不上阿卡迪亞母星,主要是其軌道沒有那麽特殊,全年獲得的光照沒有那麽充足,而阿卡迪亞人對光照條件的要求極為苛刻,也非常喜歡充滿強烈陽光的世界,但是對於已經實現了質能化的阿卡迪亞人來說,他們需要的隻是熟悉的環境,而不是環境本身。
當然,阿卡迪亞人的本性沒有改變。
在改造這十顆行星的同時,阿卡迪亞人的種群規模迅速擴大。到改造完成時,阿卡迪亞星係裏的個體數量已經突破了五萬億。因為質能化降低了對生存環境的要求,所以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幾乎不受限製的擴張。到這個時候,阿卡迪亞星係裏的個體數量已經超過了二十萬億。
如果以個體數量為準,阿卡迪亞星係絕對是這一區域裏最龐大的恒星係之一。
阿卡迪亞人的個體數量能夠迅速膨脹,與阿卡迪亞星係裏的豐富資源有很大關係。
二十二顆巨行星就是阿卡迪亞人最為寶貴的財富。
這二十二顆巨行星中,隻有三顆的質量小於木星,而且都比土星大,隻是比木星略微小一點,另外十九顆的質量均超過了木星,最大的一顆,相當於木星的五十餘倍,幾乎接近形成恒星所需的最低質量了。如果以巨行星所蘊涵的資源為準,阿卡迪亞星係相當於太陽係的三百倍!
對任何一個進入自我進化階段的智慧文明來說,這都是一筆無比寶貴的財富。
要知道,質能體主要就來自巨行星,即把巨行星上的物質轉化為能量,再把這些能量轉化為質能體。
雖然恒星蘊涵了更多的能量,但是恒星決定著整個恒星係的命運,所以沒有哪個智慧文明會愚蠢到去開發母星係的恒星。在確保母星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最具有開發價值的就是巨行星。
從這個層麵來看,太陽係裏的人類文明不但弱小,還非常貧困。
瓦倫丁賜予阿卡迪亞人的,不僅僅是這個巨大、富饒與獨特的恒星係,還有由他創造的另外數十個恒星係。
這些恒星係都極為龐大,也極為富饒,隻是沒有阿卡迪亞星係那麽獨特。
比如,有一個恒星係裏擁有六顆恒星,主恒星的質量相當於太陽的一千倍,而五顆次恒星與太陽相差不大。主恒星還擁有五十多顆巨行星與十多顆固態行星,而每個次恒星都有十個以上的次行星。如果以主恒星最外麵的行星軌道半徑為準,恒星係的半徑為一光年。其擁有的資源,相當於十個阿卡迪亞星係,也就是三千個太陽係。如果把次恒星也算上,那就更加驚人了。
對阿卡迪亞人來說,這些恒星係依然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在降維結束前,阿卡迪亞人就控製了這些恒星係,消滅了那些同樣由瓦倫丁創造的智慧文明。
到現在,阿卡迪亞人的種群規模已經超過三百萬億。
如果以個體數量為準,阿卡迪亞人超過了三百光年半徑範圍之內,其他所有智慧文明的總和。
要知道,人類的種群規模還不到十五萬億呢,僅相當於阿卡迪亞人的二十分之一。
顯然,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文明。
更重要的是,阿卡迪亞人已經邁上了對外擴張的道路,以三百萬億個體為基礎,其戰爭實力極為恐怖。
可以說,隻要解決了空間障礙,阿卡迪亞人可以同時攻打附近所有智慧文明。
事實上,阿卡迪亞人也是這一區域內,擴張速度最快的智慧文明。
人類隻消滅了兩個智慧文明,而阿卡迪亞人已經幹掉了十多個智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