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陳宮聽了高順的話沉吟半晌。高順又道:“渠帥也說了,如果二位不願意同他一同縱橫天下,他也絕不勉強。隻要二位一句話——”高順橫了一眼郝萌:“你拉我作甚,渠帥就是這樣說的,我們二人臨來
之前渠帥也交代過,這事一定要與文遠和公台說清楚,以免二位將來後悔。”
張遼道:“你們二位先回去吧,我要與公台兄商議商議。”
郝萌問道:“何時能有答複?”
張遼道:“明日,明日一早便給答複!”
高順、郝萌離去後不到一個時辰,圍困土山的黃巾軍後撤二十餘裏。趙弘這段日子一直在部署圍殲呂布軍的事情,並且全程沒有讓呂蒙和諸葛亮參加。他之所以不讓呂蒙和諸葛亮參加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們過早的成名。不要誤會,趙弘不
想讓他們過早成名的原因不是怕他們另投明主,更不是怕他功高震主,而是但有成名過早,就不願意再虛心的學習了。
成名太早,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一個人總被人誇讚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好的一麵是誇讚是一種鼓勵,但是也容易使人驕傲。驕傲就是壞的一麵。
一個人總被人貶低也不是全是壞事。總被人貶低了,雖然容易被挫傷自信心,但是可以培養一個人遇事謹慎小心的性格。這天黃昏時分,大勢定了以後,趙弘到了雲龍書院,他是專門來尋諸葛亮的,想問問他對諸葛亮說的那事,諸葛亮的母親章氏是否同意。可是當他進了雲龍書院,卻隻見
諸葛亮一人在用功,不見呂蒙的影子,於是問道:“孔明,子明呢?”
諸葛亮道:“有好幾日都沒來了。”
“怎麽了?”
諸葛亮怔了怔道:“好像是心中不悅。”
趙弘一聽這話,頓時怒了,拍著桌子大罵道:“狗日的!不高興就不來上學了,看老子今天怎麽收拾他!”說罷,氣衝衝的出了書院。
諸葛亮被眼前的一幕給嚇得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趙弘發這般大的火,腦髓急速沸騰,思索著救一救呂蒙的法子。
“對!唯一的法子就是去找賈先生來救命了!”說罷,不容多想,緊跟在趙弘的身後出了雲龍書院,去了賈詡的府邸。
諸葛亮一路小跑到了賈府,使命的敲門。不一會兒,府門“吱呀”一聲大開,賈彩從府中探出頭來道:“喲,原來是孔明小先生,有什麽事嗎?”
呂蒙和諸葛亮常來賈府,所以也都熟識了。
“賈先生在家嗎?”諸葛亮喘著粗氣問道。
“在,剛回來。”
“我有人命關天的要事要見賈先生。”
“快請進來,他在書房裏麵。”
諸葛亮不在多話,身子一側,進得門去。他對賈府可以說是熟門熟路了,不用下人的引領,一路小跑,到了賈詡的書房門前。“學生諸葛亮有要事求見先生。”諸葛亮到了賈詡的府門前,整了整衣衫,然後恭恭敬敬的喊門。諸葛亮知道,賈先生是最看中人的儀容儀表的,他說過,讀書人得有讀書
人的樣子。
“哦,是孔明吧。”賈詡問道:“有什麽事嗎?”
諸葛亮道:“學生有要事求見先生。”
“那你進來說話吧。”
諸葛亮輕輕推開書房的門,進得門去,見賈詡正手捧一卷書正讀著。賈詡一麵讀著一麵問道:“孔明,何事啊?”諸葛亮於是將方才趙弘去雲龍書院沒有看見呂蒙,又聽說呂蒙幾日沒去書院上學,怒氣衝衝的往呂蒙家去的事告訴了賈詡。賈詡卷起書卷,沉思了片刻道:“孔明啊,這件
事,你來請先生做救兵是對的,但是——”賈詡頓了頓,一臉詭異神色的道:“但是現在不是去解救子明的時候。”
“先生這話學生不明白。”諸葛亮雖然飽讀詩書,但是對於人情世故他自然是沒有賈詡老道的。人情世故這些東西在書本上是很難讀到的,需要自己在生活之中去領悟。
賈詡問道:“孔明,為師問你一句,子明與渠帥是什麽關係?”
諸葛亮道:“即是君臣之義,也是郎舅之親。”
“為師再問你,渠帥離開雲龍書院,趕往子明的家中,是以渠帥的身份去的,還是以姐丈的名義去的?”
“這……”諸葛亮想了想道:“當是以姐丈的身份去的。”
“那這就對了。”賈詡道:“姐丈懲治小舅子逃學,該不該管?”
“那自然是該管,隻是……”
“隻是你怕渠帥責罰了子明,並說是你告訴渠帥子明有好幾日沒去書院了,是也不是?”
諸葛亮顯得有些心虛的微微頷首。
“第一,你放心,渠帥一定會責罰子明,越責罰才能越親近;第二,渠帥絕對不會說是你說子明好幾日沒去書院了。”
“那學生此刻剛當如何?”
賈詡道:“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拉著為師的手,慢慢的去子明家裏。”賈詡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諸葛亮還不明白賈詡的心意,那就是笨了。賈詡所謂的慢慢的去,就是要讓呂蒙挨了打再去解救,隻有這樣,才能讓趙弘和呂蒙之間越
來越親,當他們郎舅之間敘完了親情之後,自己再將先生請去解圍,那端的是一團和氣啊!
賈詡道:“孔明,走吧,咱們該去給子明解圍了。”
師徒二人,出了賈府,迤邐的往呂蒙家而去。夏日裏,晝長夜短。賈詡和諸葛亮走出賈府的時候,天色還麻麻的亮,因為城外剛剛與來征討的官軍大戰了一場,並且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所以街上的百姓並不多,隻
有黃龍麾下用來維持治安的護農軍一隊一隊的來回巡邏。
走了約莫一刻鍾的樣子,賈詡和諸葛亮到了呂蒙的家門前。諸葛亮上前敲門,隱隱約約的聽見的訓斥聲:“怎麽?你還不服氣!”這聲音明顯是趙弘在說話:“你覺得你參加了這一回對呂布的廝殺,就可以立不世之功了?你是個堂堂七尺男子漢,將來要提三尺劍縱橫天下的,現在不乘著大好的時光多讀寫書,跟著文和先生多學些本事。你以為你現在手裏提把劍別人就怕你了!創業艱難百戰多,今後似這回這般廝殺的機會多得很,你呂子明的眼
皮子怎麽就這麽的淺呢?”諸葛亮回頭看了一眼賈詡,賈詡往門上指了指,示意要諸葛亮敲門。
之前渠帥也交代過,這事一定要與文遠和公台說清楚,以免二位將來後悔。”
張遼道:“你們二位先回去吧,我要與公台兄商議商議。”
郝萌問道:“何時能有答複?”
張遼道:“明日,明日一早便給答複!”
高順、郝萌離去後不到一個時辰,圍困土山的黃巾軍後撤二十餘裏。趙弘這段日子一直在部署圍殲呂布軍的事情,並且全程沒有讓呂蒙和諸葛亮參加。他之所以不讓呂蒙和諸葛亮參加的原因就是不想讓他們過早的成名。不要誤會,趙弘不
想讓他們過早成名的原因不是怕他們另投明主,更不是怕他功高震主,而是但有成名過早,就不願意再虛心的學習了。
成名太早,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一個人總被人誇讚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好的一麵是誇讚是一種鼓勵,但是也容易使人驕傲。驕傲就是壞的一麵。
一個人總被人貶低也不是全是壞事。總被人貶低了,雖然容易被挫傷自信心,但是可以培養一個人遇事謹慎小心的性格。這天黃昏時分,大勢定了以後,趙弘到了雲龍書院,他是專門來尋諸葛亮的,想問問他對諸葛亮說的那事,諸葛亮的母親章氏是否同意。可是當他進了雲龍書院,卻隻見
諸葛亮一人在用功,不見呂蒙的影子,於是問道:“孔明,子明呢?”
諸葛亮道:“有好幾日都沒來了。”
“怎麽了?”
諸葛亮怔了怔道:“好像是心中不悅。”
趙弘一聽這話,頓時怒了,拍著桌子大罵道:“狗日的!不高興就不來上學了,看老子今天怎麽收拾他!”說罷,氣衝衝的出了書院。
諸葛亮被眼前的一幕給嚇得呆住了,他從來沒有見過趙弘發這般大的火,腦髓急速沸騰,思索著救一救呂蒙的法子。
“對!唯一的法子就是去找賈先生來救命了!”說罷,不容多想,緊跟在趙弘的身後出了雲龍書院,去了賈詡的府邸。
諸葛亮一路小跑到了賈府,使命的敲門。不一會兒,府門“吱呀”一聲大開,賈彩從府中探出頭來道:“喲,原來是孔明小先生,有什麽事嗎?”
呂蒙和諸葛亮常來賈府,所以也都熟識了。
“賈先生在家嗎?”諸葛亮喘著粗氣問道。
“在,剛回來。”
“我有人命關天的要事要見賈先生。”
“快請進來,他在書房裏麵。”
諸葛亮不在多話,身子一側,進得門去。他對賈府可以說是熟門熟路了,不用下人的引領,一路小跑,到了賈詡的書房門前。“學生諸葛亮有要事求見先生。”諸葛亮到了賈詡的府門前,整了整衣衫,然後恭恭敬敬的喊門。諸葛亮知道,賈先生是最看中人的儀容儀表的,他說過,讀書人得有讀書
人的樣子。
“哦,是孔明吧。”賈詡問道:“有什麽事嗎?”
諸葛亮道:“學生有要事求見先生。”
“那你進來說話吧。”
諸葛亮輕輕推開書房的門,進得門去,見賈詡正手捧一卷書正讀著。賈詡一麵讀著一麵問道:“孔明,何事啊?”諸葛亮於是將方才趙弘去雲龍書院沒有看見呂蒙,又聽說呂蒙幾日沒去書院上學,怒氣衝衝的往呂蒙家去的事告訴了賈詡。賈詡卷起書卷,沉思了片刻道:“孔明啊,這件
事,你來請先生做救兵是對的,但是——”賈詡頓了頓,一臉詭異神色的道:“但是現在不是去解救子明的時候。”
“先生這話學生不明白。”諸葛亮雖然飽讀詩書,但是對於人情世故他自然是沒有賈詡老道的。人情世故這些東西在書本上是很難讀到的,需要自己在生活之中去領悟。
賈詡問道:“孔明,為師問你一句,子明與渠帥是什麽關係?”
諸葛亮道:“即是君臣之義,也是郎舅之親。”
“為師再問你,渠帥離開雲龍書院,趕往子明的家中,是以渠帥的身份去的,還是以姐丈的名義去的?”
“這……”諸葛亮想了想道:“當是以姐丈的身份去的。”
“那這就對了。”賈詡道:“姐丈懲治小舅子逃學,該不該管?”
“那自然是該管,隻是……”
“隻是你怕渠帥責罰了子明,並說是你告訴渠帥子明有好幾日沒去書院了,是也不是?”
諸葛亮顯得有些心虛的微微頷首。
“第一,你放心,渠帥一定會責罰子明,越責罰才能越親近;第二,渠帥絕對不會說是你說子明好幾日沒去書院了。”
“那學生此刻剛當如何?”
賈詡道:“你現在該做的就是拉著為師的手,慢慢的去子明家裏。”賈詡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如果諸葛亮還不明白賈詡的心意,那就是笨了。賈詡所謂的慢慢的去,就是要讓呂蒙挨了打再去解救,隻有這樣,才能讓趙弘和呂蒙之間越
來越親,當他們郎舅之間敘完了親情之後,自己再將先生請去解圍,那端的是一團和氣啊!
賈詡道:“孔明,走吧,咱們該去給子明解圍了。”
師徒二人,出了賈府,迤邐的往呂蒙家而去。夏日裏,晝長夜短。賈詡和諸葛亮走出賈府的時候,天色還麻麻的亮,因為城外剛剛與來征討的官軍大戰了一場,並且戰事還沒有完全結束,所以街上的百姓並不多,隻
有黃龍麾下用來維持治安的護農軍一隊一隊的來回巡邏。
走了約莫一刻鍾的樣子,賈詡和諸葛亮到了呂蒙的家門前。諸葛亮上前敲門,隱隱約約的聽見的訓斥聲:“怎麽?你還不服氣!”這聲音明顯是趙弘在說話:“你覺得你參加了這一回對呂布的廝殺,就可以立不世之功了?你是個堂堂七尺男子漢,將來要提三尺劍縱橫天下的,現在不乘著大好的時光多讀寫書,跟著文和先生多學些本事。你以為你現在手裏提把劍別人就怕你了!創業艱難百戰多,今後似這回這般廝殺的機會多得很,你呂子明的眼
皮子怎麽就這麽的淺呢?”諸葛亮回頭看了一眼賈詡,賈詡往門上指了指,示意要諸葛亮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