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丞相,如何一言不發啊?”袁紹問侍立在左側第一位的田豐道:“我軍鐵騎,下一步是南征荊襄,還是西討盤踞關中的黃巾賊寇啊?”
田豐恭恭敬敬的道:“殿下,一微臣之見,當先討關中,剿滅黃巾賊寇,穩定後方,而後方可南下,平定江南。”“哦?”袁紹沒有行到田豐這一次竟然和自己想到一處去了,但是他卻不願意讚成田豐的想法,此時袁紹的心裏已經有了一種暗示:田豐就是他的明燈,隻要和田豐反著來
,往往皆能成功。袁紹又問一旁的吏部尚書逢紀道:“逢尚書,你意下如何啊?”自從袁紹領軍在並州驅逐了劉備,消滅了三萬匈奴精騎,得勝班師回到鄴城以後,鄴城的官場就自然而然的分作了兩大派係,第一大派係就是以沮授為首反對袁紹立刻稱帝派,其成員主要是沮授、田豐和審配。在他們看來,在沒有生擒曹操,活捉皇帝以前,袁紹稱帝對於袁氏集團而言,在政治上是一件極為不利的事情。就算活捉了曹操
,生擒了漢帝,也不能急於稱帝,而是要將忠於劉家的勢力消滅殆盡以後,特別是還要拿住那個整天以皇叔自稱的劉備,然後再稱帝,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另一派卻則是以世子袁尚為首的讚成袁紹立刻稱帝派,袁熙、逢紀、許攸,包括背棄了袁譚的郭圖,還有所有的顏良、張郃、高覽、蔣奇、韓猛、淳於瓊等一般武將,
都是忠實的擁護者,袁尚之所以擁護自己的老爹稱帝原因很簡單,自己的爹當了皇帝,那自己就由世子升格為太子,自己的老爹駕崩以後,那自己就可以登基稱帝了。其實袁熙、逢紀、許攸,包括郭圖都是讚成沮授等人意見,緩稱帝對袁紹更有利,可是他們為了諂媚袁紹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同時為了得到未來新君的賞識,所以也都昧著自己的本意說話。至於那些武將,他們哪裏知道什麽政治上的鬼蜮伎倆,他隻知道,隻要袁紹稱帝了,他們就是從龍的功臣,日後淩煙閣上的就有可能有他們的畫
像。逢紀最是善於揣摩袁紹的心思,他見袁紹問自己的意思,那顯然是反對田豐的意見。逢紀覺得這是一次打擊沮授、田豐和審配的機會,於是道:“殿下,微臣之見,應當南
征荊襄。”
“何以見得啊?”袁紹問道。逢紀道:“若論強弱,曹操劉表之實力遠遠強於關中的黃巾賊寇,若論地形,荊襄乃用武之地也,殿下若取得了荊襄,天下形勢盡在殿下掌控之中,故而微臣以為,先取荊
襄,次定江東,待收複西川以後,關中則勢孤力單,隻憑殿下的一紙詔書,或可不戰而下,天下從此太平矣!”
袁紹一聽這話,大喜過望,“元圖(逢紀字)所言,正和孤意……”“殿下!”袁紹的話沒有說完,田豐跪在袁紹麵前道:“黃巾賊寇從徐州遠征到關中,雖然損兵折將,實力大損,但是隻要流竄入了關中的,那皆是黃巾賊寇的精銳了,一日
不將其撲滅,他日必成燎原之勢啊!”郭圖是個又“前科”的人,他想得到袁尚的信任,進入袁尚的權利核心圈,此時正是該他向袁尚表忠心的時候,於是向袁紹道:“隻要平定了江南與西川,區區幾個賊寇,何足掛齒?再者說來,前番田丞相獻計,不可南下攻打曹操,可是大王旌旗所指,許昌不攻自破,曹操望風而逃,這不正說明了丞相所言,也端的是金玉良言,隻要相反行
事,大事可成矣!”
滿朝文武一聽這話,哄堂大笑。
田豐看著滿朝盯著自己曬笑的官員,隻覺得天旋地轉,不能自持,身子一歪,倒在了銀安殿上。
袁紹見了,急忙叫道:“快傳太醫,快傳太醫!”他可不想讓田豐死在銀安殿上,那樣有損他心胸寬廣,從善如流的美名。
田豐被兩名內侍抬下去以後,原本抱定了不多言多語的沮授實在是忍不住了,正要說話,他一旁的審配輕輕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沮授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武將班中,顏良出來慨然道:“殿下,臣願為南征先鋒,攻打新野,生擒曹操!”
“好!”袁紹大喜道:“顏將軍威武!孤任命你為南征先鋒,張南、馬鎧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新野!”當袁紹南征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後,趙弘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如果現在袁紹真的來攻打長安,他沒有必勝的把握,首先他麾下真正能戰的軍馬現在不超過三萬人,其次,函
穀關殘破不堪,由於黃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所以函穀關已經失去了天險的作用。
趙弘正在調動人馬在函穀關的西麵修建潼關。這原本由曹操做成的事情,此時卻輪到了趙弘來做。
函穀關漸漸廢棄,而潼關尚未建成,現在是長安東麵防禦最為虛弱的時候。另外,袁紹攻打關中,絕對不會隻走函穀關這一條路,武關和解良都會遭到袁紹軍的攻打。武關袁紹軍或許攻不下來,可是解良城正在擴建,趙弘準備將解良城與它北麵的玉壁城連接成一座城池。尤其是玉壁城,它建在山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更兼如果袁軍要從解良渡河攻打長安,這玉壁城是必經之路,更重要的是玉壁扼汾水入河
之漕運,袁紹若以大軍攻打解良,隻要守住玉壁,就可以切斷袁軍的糧道。
當初趙弘進軍,之所以能輕易的越過玉壁城,那是因為袁紹的注意力全在許昌,玉壁城內出了衙役,幾乎沒有一個袁軍的守兵。同時,趙弘的注意力都在涼州,他隻等著涼州內亂,最好是韓遂殺了馬騰,那他不僅可以得到涼州的地盤,還能將馬超、龐德這樣一流和準一流的武將全部收入麾下,那可就是人財地,一舉三得了。
田豐恭恭敬敬的道:“殿下,一微臣之見,當先討關中,剿滅黃巾賊寇,穩定後方,而後方可南下,平定江南。”“哦?”袁紹沒有行到田豐這一次竟然和自己想到一處去了,但是他卻不願意讚成田豐的想法,此時袁紹的心裏已經有了一種暗示:田豐就是他的明燈,隻要和田豐反著來
,往往皆能成功。袁紹又問一旁的吏部尚書逢紀道:“逢尚書,你意下如何啊?”自從袁紹領軍在並州驅逐了劉備,消滅了三萬匈奴精騎,得勝班師回到鄴城以後,鄴城的官場就自然而然的分作了兩大派係,第一大派係就是以沮授為首反對袁紹立刻稱帝派,其成員主要是沮授、田豐和審配。在他們看來,在沒有生擒曹操,活捉皇帝以前,袁紹稱帝對於袁氏集團而言,在政治上是一件極為不利的事情。就算活捉了曹操
,生擒了漢帝,也不能急於稱帝,而是要將忠於劉家的勢力消滅殆盡以後,特別是還要拿住那個整天以皇叔自稱的劉備,然後再稱帝,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而另一派卻則是以世子袁尚為首的讚成袁紹立刻稱帝派,袁熙、逢紀、許攸,包括背棄了袁譚的郭圖,還有所有的顏良、張郃、高覽、蔣奇、韓猛、淳於瓊等一般武將,
都是忠實的擁護者,袁尚之所以擁護自己的老爹稱帝原因很簡單,自己的爹當了皇帝,那自己就由世子升格為太子,自己的老爹駕崩以後,那自己就可以登基稱帝了。其實袁熙、逢紀、許攸,包括郭圖都是讚成沮授等人意見,緩稱帝對袁紹更有利,可是他們為了諂媚袁紹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同時為了得到未來新君的賞識,所以也都昧著自己的本意說話。至於那些武將,他們哪裏知道什麽政治上的鬼蜮伎倆,他隻知道,隻要袁紹稱帝了,他們就是從龍的功臣,日後淩煙閣上的就有可能有他們的畫
像。逢紀最是善於揣摩袁紹的心思,他見袁紹問自己的意思,那顯然是反對田豐的意見。逢紀覺得這是一次打擊沮授、田豐和審配的機會,於是道:“殿下,微臣之見,應當南
征荊襄。”
“何以見得啊?”袁紹問道。逢紀道:“若論強弱,曹操劉表之實力遠遠強於關中的黃巾賊寇,若論地形,荊襄乃用武之地也,殿下若取得了荊襄,天下形勢盡在殿下掌控之中,故而微臣以為,先取荊
襄,次定江東,待收複西川以後,關中則勢孤力單,隻憑殿下的一紙詔書,或可不戰而下,天下從此太平矣!”
袁紹一聽這話,大喜過望,“元圖(逢紀字)所言,正和孤意……”“殿下!”袁紹的話沒有說完,田豐跪在袁紹麵前道:“黃巾賊寇從徐州遠征到關中,雖然損兵折將,實力大損,但是隻要流竄入了關中的,那皆是黃巾賊寇的精銳了,一日
不將其撲滅,他日必成燎原之勢啊!”郭圖是個又“前科”的人,他想得到袁尚的信任,進入袁尚的權利核心圈,此時正是該他向袁尚表忠心的時候,於是向袁紹道:“隻要平定了江南與西川,區區幾個賊寇,何足掛齒?再者說來,前番田丞相獻計,不可南下攻打曹操,可是大王旌旗所指,許昌不攻自破,曹操望風而逃,這不正說明了丞相所言,也端的是金玉良言,隻要相反行
事,大事可成矣!”
滿朝文武一聽這話,哄堂大笑。
田豐看著滿朝盯著自己曬笑的官員,隻覺得天旋地轉,不能自持,身子一歪,倒在了銀安殿上。
袁紹見了,急忙叫道:“快傳太醫,快傳太醫!”他可不想讓田豐死在銀安殿上,那樣有損他心胸寬廣,從善如流的美名。
田豐被兩名內侍抬下去以後,原本抱定了不多言多語的沮授實在是忍不住了,正要說話,他一旁的審配輕輕的拉了一下他的衣角,沮授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武將班中,顏良出來慨然道:“殿下,臣願為南征先鋒,攻打新野,生擒曹操!”
“好!”袁紹大喜道:“顏將軍威武!孤任命你為南征先鋒,張南、馬鎧為副將,率領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新野!”當袁紹南征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後,趙弘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如果現在袁紹真的來攻打長安,他沒有必勝的把握,首先他麾下真正能戰的軍馬現在不超過三萬人,其次,函
穀關殘破不堪,由於黃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頂端的森林植被已經被破壞,所以函穀關已經失去了天險的作用。
趙弘正在調動人馬在函穀關的西麵修建潼關。這原本由曹操做成的事情,此時卻輪到了趙弘來做。
函穀關漸漸廢棄,而潼關尚未建成,現在是長安東麵防禦最為虛弱的時候。另外,袁紹攻打關中,絕對不會隻走函穀關這一條路,武關和解良都會遭到袁紹軍的攻打。武關袁紹軍或許攻不下來,可是解良城正在擴建,趙弘準備將解良城與它北麵的玉壁城連接成一座城池。尤其是玉壁城,它建在山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更兼如果袁軍要從解良渡河攻打長安,這玉壁城是必經之路,更重要的是玉壁扼汾水入河
之漕運,袁紹若以大軍攻打解良,隻要守住玉壁,就可以切斷袁軍的糧道。
當初趙弘進軍,之所以能輕易的越過玉壁城,那是因為袁紹的注意力全在許昌,玉壁城內出了衙役,幾乎沒有一個袁軍的守兵。同時,趙弘的注意力都在涼州,他隻等著涼州內亂,最好是韓遂殺了馬騰,那他不僅可以得到涼州的地盤,還能將馬超、龐德這樣一流和準一流的武將全部收入麾下,那可就是人財地,一舉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