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弘率領全軍在廬江休整兩日,在這兩日內,趙弘下令,黃巾軍所有的兵士必須愛護廬江城的一草一木,黃巾軍的兵士所居住的每一個房間,入住的時候是什麽樣子,走


    的時候,也要保持原樣,甚至有水缸的房間要將士水缸的水給他挑滿。


    然後在廬江城的房中街上都掛滿了橫幅,書滿了標語:


    “感謝孫權將軍送糧!”“孫趙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這條標語原本是:趙孫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後來在趙弘的要求下,改成了孫趙團結如一人。趙弘的意思是:謙虛,這


    個時候要謙虛。)


    “公誅國賊,平分天下!”


    ……


    趙雲、張遼、高順看了這些標語,紛紛大笑;龐德看了,心中也禁不住暗自讚歎:“這個趙弘果然是詭計多端啊!”黃巾軍前腳離開廬江,周瑜後腳領軍進入了廬江城。周瑜、魯肅、龐統與江東諸位宿將走在整潔的街道上,看見街道兩旁完好無損的房舍,沒有半分被一支賊寇軍隊占據


    過的樣子,如果不是這四處掛著的橫幅和牆上的標語,打死周瑜也不信,就在他們進入廬江之前的三個時辰,這裏是賊寇的天下。


    看到這一幕,所有的人都漠然了。江東人馬,上至周瑜,下到兵卒,他們都感覺到了,這一回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強敵。以往無論他們江東的人馬與和何處的人馬交戰,也無論是孫權親自領兵,還是周瑜掛帥出征,哪怕是一個尋常裨將率領他們征剿山賊,在惡戰之前,或者是惡戰之後,為了鼓舞士氣,或者是凝聚軍心,都會縱容士兵奸淫擄掠一番,可是黃巾賊寇能夠


    將一座廬江城保存的這般的完好,這能不讓江東的兵士們感到驚訝,將佐們感到戰栗嗎?


    眼前的這一幕他們隻能以沉默以對之……江東大將周泰問周瑜道:“都督,黃巾賊寇正在向壽春進發,我軍應當趕往壽春,乘著黃巾賊寇攻城的時候,聯合偽燕人馬,從黃巾賊寇的身後襲擊黃巾賊寇,力爭在壽春


    城下,將他們一股殲滅!”


    周瑜背對諸將,未置可否。


    周泰見周瑜不說話,看了一眼側身的魯肅,他知道魯肅為人溫和,希望魯肅能幫著自己,讓周瑜應允他的辦法。周泰是水匪出身,他自以為最是了解黃巾賊寇的心裏。雖然他也敬佩黃巾賊寇的軍紀,但他卻自以為黃巾賊寇之所以不敢焚毀了廬江出了軍紀森然以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趙弘就是畏懼江東人馬,或者說是在麵對袁尚和江東兩大勢力的時候,不願意開罪江東。黃巾賊寇在廬江沒有撈到半點好處,一定會去攻打壽春,且壽春是袁尚的


    地盤,袁尚正在攻打黃巾賊寇的關中,一旦他們打下了壽春一定會在城中洗劫一番,一為鼓舞士氣,二位泄憤。此時此刻,正是攻打黃巾賊寇的好機會。


    魯肅看了一眼周瑜,對周泰道:“幼平(周泰字),有些事急不得的。”


    蔣欽道:“子敬先生,不能不急啊,一旦讓黃巾賊寇攻取了壽春,站穩了腳跟,急切之下再想剿滅黃巾賊寇,那可就難了!”


    龐統正要說話,但見周瑜麵色陰沉,到嘴邊的話又縮了回去。周瑜在城中留下三天的軍糧既是對黃巾賊寇的暗示,也是黃巾賊寇的威脅。暗示黃巾賊寇,你們的一舉一動,我周瑜都了如指掌。隻留三天的口糧實際上就是周瑜在告訴


    趙弘,你們有多少兵馬,我周公瑾比你趙弘還清楚,我周公瑾隻給你們三天時間,吃飽喝足了趕緊的滾蛋。但是趙弘的做法讓周瑜有了一種被趙弘耍弄的感覺:趙弘仿佛是在說:咱們黃巾軍吃飽喝足了,一屎盆子扣在你周瑜的腦袋上,你又能奈我何?想他周瑜向來以足智多謀


    ,風流俊雅著稱,受了這般的侮辱,這如何叫他的心情能夠好得起來?“傳我將令!”周瑜突然朗聲道:“除了留下少數兵將在城中撤出黃巾賊寇的橫幅,抹去標語以外,主力軍馬全部撤往城外——”說到這裏,周瑜猛然回身,一雙黑曜石一般的眼睛,散發著冰冷淩厲的光芒,給人帶來無窮的壓迫感,對著身後的周泰、蔣欽、陳武、潘璋、淩統、徐盛等諸將,以冷若冰霜的語氣道:“誰敢妄動民間財物,那便是


    連賊寇也不如,既然連賊寇也不如,那便不要做人了!”孫權為了在袁尚和曹操兩大勢力中間求生存,所以他基本上時兩大勢力誰也不得罪,尤其是袁尚。雖然孫權名義上還是大漢的臣子,但是所有的人都看得出來,所謂的大漢朝也就一個荊州了,而大燕王朝占據著幽州、冀州、並州、青州、兗州、豫州、徐州,大半個天下,如日中天,所以孫權與袁家走得更近,而對荊州的大漢王朝,孫權


    表麵上尊敬,然而明裏暗裏都在圖謀。正是這個原因,江東軍的主力都駐紮在柴桑,在與燕國的邊境上,他並沒有駐紮多少人。袁燕的隻要圖謀暫時在關中和荊州,在江淮方麵也沒有駐紮多少人馬,而正是這個原因,當趙弘率領著近三萬黃巾軍出現在壽春近郊的時候,燕國的壽春守將不戰而逃,


    黃巾軍不費吹灰之力,輕取了壽春城。


    壽春城對於趙弘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當初他依托壽春,屢屢大破官軍的圍剿。當壽春的百姓得知黃巾軍又回來的時候,壽春城的百姓人人都驚若寒蟬。原來,黃巾軍北撤以後,袁軍對壽春進行了一次大屠殺,但凡隻要和黃巾賊寇說過一句話的,滿門抄斬。被袁軍屠殺過後的壽春隻剩下不到五萬百姓,這對存活下來的壽


    春百姓而言是一場永遠無法忘懷的噩夢,誰還敢與黃巾賊寇說上一句話?趙弘沒有在壽春久留之心,所以他也不想難為壽春的百姓,他講壽春的世家大族來了個血腥的大清洗以後,將這些世家大族的糧食帶走一半,另有一半糧食屯放在壽春城的各個街頭路口,任由百姓自己拾取,然後全軍撤走——趙弘沒有在壽春招兵,在樊城招兵因為樊城距離武關並不遙遠,新招兵士的家眷可以迅速轉移,但是壽春不可能做到——回師西進,往汝南進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