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雖然是員武將,手裏也有兵權,但是真要他對孫權的親弟弟動手他還真的不敢。還沒等鼻青臉腫的潘璋爬起來,就被賈華、宋謙拖到了門外,強行架起來,在門外站
著。
潘璋哪裏想得到孫朗敢對自己下如此重手,想破口大罵,隻見孫朗提刀指著自己道:“沒有本將軍的號令,誰敢亂動,斬首示眾,禍連滿門!”
潘璋和在場的所有人一聽這話,立刻就蔫了。
孫朗看著坐在地上的潘璋,冷冷的道:“將潘璋押進大牢,聽候發落!”
賈華和宋謙順利的將潘璋押走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孫朗初戰告捷。
接下來,孫朗的目標就指向了吳郡世家大族陸家和顧家了。顧家和陸家在吳郡的勢力,那比起潘璋而言是要大得多的,他們兩家所占有的土地總數是吳郡土地總數的八成還要多,財貨之豐茂自不用說,最主要的是他們兩家都還各
養了近千人的家丁,中而言之,這兩家在吳郡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另外,顧陸兩家還是姻親,顧雍的兒子娶了陸遜的妹妹。這就好似《紅樓夢》中賈史王薛的關係一般,端的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孫朗對付這兩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侵占的百姓土地和隱匿的人口都交出來,可是想在老虎嘴裏拔牙,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孫朗也有辦法。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謂明修棧道,孫朗明著說他此番來吳郡,就是為了整頓軍紀,以便日後討伐黃巾賊寇,而暗中他卻秘密派出細作,收集了這夥世家大族,包括依附於他們的中小家族,
以巧取豪奪的手段兼並百姓田地的罪狀,讓言官一一向他彈劾舉報。當所有的罪狀都到了孫朗的手中以後,孫朗有選擇的將這些罪狀公諸於眾。
這裏麵的學問就是什麽要公諸於眾,什麽不能公諸於眾,孫朗一定要拿捏的準。公布得太多了,雖然對陸、顧兩家是一種打擊,但也傷害到了江東政權,公布得少了,又不能對顧、陸兩家形成威懾。孫朗思之再三,在請示了孫權以後,將顧、陸兩家的罪狀各隻公布了一條,而將那些中小家族的罪狀,悉數公布。當然,這些中小家族的罪狀中有很多是與顧陸兩家有關聯的,孫朗在公布是的時候則采取了避重就輕,敲
山震虎的策略。當該公布的罪狀都被公之於眾以後,孫朗再粉墨登場,在光明正大的借口下,將中小家族的中貪小貪們都扔進監獄,大鞭子伺候。 對於顧家則采取抓捕關押的策略,讓顧家的在牢獄中好好的反省;對於陸家,則以訓斥為主。須知,陸家的陸遜是掌兵的人,對於掌握兵權的人,多多少少還是要留些麵子的。 當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妥當之
後,大家族的人殺不得,那中小家族就沒那麽幸運了,孫朗一聲令下,無數人頭落地…… 在這次對吳郡內政的整頓中,受到打擊最大的是顧家,顧雍在孫權的政權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張昭。顧雍的長子顧邵被抓進了大牢,雖然他隻在監牢裏蹲了一夜,當他聽說白天有無數的人頭落地的時候,一夜愁白頭。當顧雍再次見到自己兒子的時候,顧邵已經憔悴的不成樣子了。顧雍看著自己兒子的樣子,心疼得不得了,抱著顧邵長長
地歎息。孫權為了安撫老部下的情緒,特意給予顧雍厚賜。而且孫權依然重用顧雍。
就是潘璋,最後孫權也將他放了出來,不過出了牢獄的潘璋不僅頭發白了,人都瘦了一大圈。過了不久,孫權就讓他官複原職了。孫朗在吳郡掀起的這場大規模懲治貪腐,抑製豪強的風暴,震驚了整個江東官場,所有官場中人都沒想到孫朗會有這種雷霆手段,無不畏服。被打擊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族
長或者是閥主們雖然保住了老命,但這次因貪汙而受到的打擊,卻是他們人生中永遠洗不掉的陰影和汙點,並且人人都開始收斂,沒有人膽敢再胡作非為了。孫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對孫權來說,世家大族們確實對他的江東基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孫權也沒虧待他們,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肥沃的土地首先分封給他們。
但是做人要有個底限,既然什麽都優先了,那就不能太過貪婪,將老百姓都逼得造反了,那就傷害到了孫權的通知基礎,這是孫權絕對不會答應的。
孫權忙著反腐打虎,趙弘則忙著行政上的改革。此時雖然黃巾軍、劉備軍、曹軍和孫權軍都偃旗息鼓,按兵不動,但是都在咬著牙叫著勁。曹劉的屯田和孫權的反腐,這都是在較量。誰先完成,誰先得到收獲,誰就有
首先挑起戰火的資本。
和平,不過是戰爭與戰爭之間的間隙。
此時的這四家,就處在這個境況之下。益州的全麵屯田一旦實現,那整個黃巾軍的轄區內就全部施行了屯田,並且是比曹操和劉備要徹底得多的屯田。貪汙腐敗黃巾軍中也有,但比起另外三家,程度要輕得多
,並且因為趙弘施行了民主製度,原本就不甚嚴重的貪腐,還在逐漸的減弱。
列為看官一看“民主”二字或許發笑,在東漢末年說民主,這不是扯淡嗎?
非也。
趙弘所施行的民主不是那種一人一票的民主,他所施行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比如一個一千戶人家的屯田所,十戶長、百戶長和千戶長是什麽樣的人,他們是不是盡心盡力的為百姓做事了,趙弘當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們治下的百姓卻知道的一清
二楚。
春江水暖鴨先知。而最了解十戶長的則莫過於他治下的其他九戶人家,這個十戶長貪汙沒有,腐敗沒有,有沒有將屯田所的土地收入自己囊中,為自己謀取私利,有沒有貪墨原本屬於這十戶人家的衣食,斷案是否公平,是否收受賄賂,隻有這九戶人家是最知道的。隻要百姓遭受了任何的冤情,察覺任何的貪墨,發現任何的不公,隻需在前胸和後背各書寫
一個“冤”字,就可以向上一級舉報,沿路官吏不得阻攔,並需提供衣食住行。並且趙弘還打破慣例,民告官除了誣告,一概無罪。
著。
潘璋哪裏想得到孫朗敢對自己下如此重手,想破口大罵,隻見孫朗提刀指著自己道:“沒有本將軍的號令,誰敢亂動,斬首示眾,禍連滿門!”
潘璋和在場的所有人一聽這話,立刻就蔫了。
孫朗看著坐在地上的潘璋,冷冷的道:“將潘璋押進大牢,聽候發落!”
賈華和宋謙順利的將潘璋押走的那一刻就意味著孫朗初戰告捷。
接下來,孫朗的目標就指向了吳郡世家大族陸家和顧家了。顧家和陸家在吳郡的勢力,那比起潘璋而言是要大得多的,他們兩家所占有的土地總數是吳郡土地總數的八成還要多,財貨之豐茂自不用說,最主要的是他們兩家都還各
養了近千人的家丁,中而言之,這兩家在吳郡可以說是一呼百應。
另外,顧陸兩家還是姻親,顧雍的兒子娶了陸遜的妹妹。這就好似《紅樓夢》中賈史王薛的關係一般,端的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孫朗對付這兩家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他們侵占的百姓土地和隱匿的人口都交出來,可是想在老虎嘴裏拔牙,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孫朗也有辦法。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所謂明修棧道,孫朗明著說他此番來吳郡,就是為了整頓軍紀,以便日後討伐黃巾賊寇,而暗中他卻秘密派出細作,收集了這夥世家大族,包括依附於他們的中小家族,
以巧取豪奪的手段兼並百姓田地的罪狀,讓言官一一向他彈劾舉報。當所有的罪狀都到了孫朗的手中以後,孫朗有選擇的將這些罪狀公諸於眾。
這裏麵的學問就是什麽要公諸於眾,什麽不能公諸於眾,孫朗一定要拿捏的準。公布得太多了,雖然對陸、顧兩家是一種打擊,但也傷害到了江東政權,公布得少了,又不能對顧、陸兩家形成威懾。孫朗思之再三,在請示了孫權以後,將顧、陸兩家的罪狀各隻公布了一條,而將那些中小家族的罪狀,悉數公布。當然,這些中小家族的罪狀中有很多是與顧陸兩家有關聯的,孫朗在公布是的時候則采取了避重就輕,敲
山震虎的策略。當該公布的罪狀都被公之於眾以後,孫朗再粉墨登場,在光明正大的借口下,將中小家族的中貪小貪們都扔進監獄,大鞭子伺候。 對於顧家則采取抓捕關押的策略,讓顧家的在牢獄中好好的反省;對於陸家,則以訓斥為主。須知,陸家的陸遜是掌兵的人,對於掌握兵權的人,多多少少還是要留些麵子的。 當所有的一切都準備妥當之
後,大家族的人殺不得,那中小家族就沒那麽幸運了,孫朗一聲令下,無數人頭落地…… 在這次對吳郡內政的整頓中,受到打擊最大的是顧家,顧雍在孫權的政權中,他的地位僅次於張昭。顧雍的長子顧邵被抓進了大牢,雖然他隻在監牢裏蹲了一夜,當他聽說白天有無數的人頭落地的時候,一夜愁白頭。當顧雍再次見到自己兒子的時候,顧邵已經憔悴的不成樣子了。顧雍看著自己兒子的樣子,心疼得不得了,抱著顧邵長長
地歎息。孫權為了安撫老部下的情緒,特意給予顧雍厚賜。而且孫權依然重用顧雍。
就是潘璋,最後孫權也將他放了出來,不過出了牢獄的潘璋不僅頭發白了,人都瘦了一大圈。過了不久,孫權就讓他官複原職了。孫朗在吳郡掀起的這場大規模懲治貪腐,抑製豪強的風暴,震驚了整個江東官場,所有官場中人都沒想到孫朗會有這種雷霆手段,無不畏服。被打擊的那些世家大族的族
長或者是閥主們雖然保住了老命,但這次因貪汙而受到的打擊,卻是他們人生中永遠洗不掉的陰影和汙點,並且人人都開始收斂,沒有人膽敢再胡作非為了。孫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對孫權來說,世家大族們確實對他的江東基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孫權也沒虧待他們,高官得坐,駿馬得騎,肥沃的土地首先分封給他們。
但是做人要有個底限,既然什麽都優先了,那就不能太過貪婪,將老百姓都逼得造反了,那就傷害到了孫權的通知基礎,這是孫權絕對不會答應的。
孫權忙著反腐打虎,趙弘則忙著行政上的改革。此時雖然黃巾軍、劉備軍、曹軍和孫權軍都偃旗息鼓,按兵不動,但是都在咬著牙叫著勁。曹劉的屯田和孫權的反腐,這都是在較量。誰先完成,誰先得到收獲,誰就有
首先挑起戰火的資本。
和平,不過是戰爭與戰爭之間的間隙。
此時的這四家,就處在這個境況之下。益州的全麵屯田一旦實現,那整個黃巾軍的轄區內就全部施行了屯田,並且是比曹操和劉備要徹底得多的屯田。貪汙腐敗黃巾軍中也有,但比起另外三家,程度要輕得多
,並且因為趙弘施行了民主製度,原本就不甚嚴重的貪腐,還在逐漸的減弱。
列為看官一看“民主”二字或許發笑,在東漢末年說民主,這不是扯淡嗎?
非也。
趙弘所施行的民主不是那種一人一票的民主,他所施行的民主是直接民主。比如一個一千戶人家的屯田所,十戶長、百戶長和千戶長是什麽樣的人,他們是不是盡心盡力的為百姓做事了,趙弘當然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們治下的百姓卻知道的一清
二楚。
春江水暖鴨先知。而最了解十戶長的則莫過於他治下的其他九戶人家,這個十戶長貪汙沒有,腐敗沒有,有沒有將屯田所的土地收入自己囊中,為自己謀取私利,有沒有貪墨原本屬於這十戶人家的衣食,斷案是否公平,是否收受賄賂,隻有這九戶人家是最知道的。隻要百姓遭受了任何的冤情,察覺任何的貪墨,發現任何的不公,隻需在前胸和後背各書寫
一個“冤”字,就可以向上一級舉報,沿路官吏不得阻攔,並需提供衣食住行。並且趙弘還打破慣例,民告官除了誣告,一概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