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聽說曹操要召鄧艾來許昌,知道自己這一回圖謀獲得兵權的計劃又失敗了。


    曹操問中衛謀臣道:“先生們,你們覺得黃巾賊寇真有先攻我中原之可能嗎?”


    許攸不想說話,閉口不言。荀彧看了看荀攸和程昱,他想先聽聽他們的意思。


    曹操見眾人都不說話,笑著對荀攸道:“公達,一言不發,卻不像是你的為人啊。”


    荀攸笑道:“丞相心中想必已有成算了。”


    曹操道:“我有成算也許博采眾長,虛心納諫才是啊。”


    荀攸想了想道:“丞相,孫權令陸遜在徐州練兵,自以為下了一步進可攻退可守的妙棋,其實是一步臭得不能再臭的臭棋。”


    “哦?”對於孫權的這一步棋,曹操也覺得是一步妙棋,起碼讓自己有一種如芒在背之感,可是荀攸卻說是一步臭棋,不禁讓曹操大惑不解,問道:“臭在何處?”


    荀攸問道:“丞相龜壽堂中可有輿圖?”


    曹操大喊一聲:“取輿圖來!”


    立時,四名仆役抬著一扇一人多高的巨大的屏風進來,屏風上麵畫著的就是一副輿圖。荀攸站在輿圖旁,輕撫胡須道:“丞相,孫權之所以派陸遜進駐徐州,其意圖不過是如果黃巾賊寇由潼關東出攻打洛陽,乃至於許昌,我軍必然全力抵抗,如果我軍敗了,孫權便令在武陵駐軍的魯肅,由江陵、襄陽北上,如果黃巾賊寇也筋疲力竭,他就直取黃巾賊寇,在擊敗了黃巾賊寇之後,入主中原;如果黃巾賊寇沒有筋疲力竭,他就


    屯駐宛城,然後令徐州人馬北上,搶占青州、兗州和豫州。方才子遠先生所言,正是如此。”


    曹操問道:“如果我軍勝了黃巾賊寇呢?”


    荀攸一愣,他沒有想到曹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來,答道:“丞相,在孫權眼裏,我軍和黃巾賊寇並無二致,我軍或勝或敗,他也會照計行事。”


    曹操知道自己問了一個十分憨厚(其實就是傻)的問題,哈哈一笑道:“先生接著說。”


    “可是,孫權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曹操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說,黃巾賊寇不會首先進犯中原?”


    荀攸微微搖頭。


    “那是說黃巾賊寇會首先進犯中原?”


    荀攸又搖了搖頭。


    曹操迷茫的問道:“先生之意到底是何意?”荀攸右手在“關中”、“漢中”、“涼州”和“益州”上畫了一個圈,道:“此處乃是黃巾賊寇的轄地,如果在下是黃巾賊寇的賊首趙弘,弱項禍亂天下,必然會三路大軍齊出!一


    路,北上攻打晉陽;一路又益州出發,攻打江陵;再一路就是由潼關東出,直取洛陽。”


    荀彧一臉不信的搖頭道:“公達,黃巾賊寇有多少人馬?敢如此用兵?”


    荀攸道:“叔父,黃巾賊寇定然如此用兵,說不準還有一路軍從漢中東進,沿著漢水直取襄陽。”


    程昱道:“公達所言,並非全無道理。”


    曹操問道:“道理何在?”


    荀攸道:“丞相請看。”荀攸首先指向晉陽問道:“如果黃巾賊寇全力攻打晉陽,劉玄德向丞相求援,請丞相攻打潼關、武關以分黃巾賊寇之兵勢,請問丞相是否出兵?”


    曹操道:“黃巾賊寇若攻破了晉陽,鄴城難守,鄴城一旦失守,劉備休矣,劉備亡,我軍在西北兩麵受敵,難以支撐,劉備求援,我軍必須全力救援。”


    “好!”荀攸的手又指向洛陽:“如果洛陽早奧黃巾賊寇的進犯,請問丞相,是否要向劉備和孫權兩家求援?”


    曹操道:“必須求援。黃巾賊寇的騎兵精銳勇猛,隻憑我軍一家之力,難以抵擋。”


    荀攸又問道:“請問丞相,孫劉會救援我軍嗎?”


    曹操想了想道:“就算孫權不來,劉備必然救援,我軍若亡,他河北也勢必難保。”荀攸道:“一旦劉備的軍馬攻打玉璧,丞相不妨請劉備再派一軍由黃河南下來協助保衛許昌,請問丞相,一旦劉備的軍馬進入中原,無論是武陵,還是徐州的孫權人馬敢輕


    舉妄動嗎?”


    曹操道:“這樣說來,孫權在徐州的軍馬說不準還要幫助我軍攻打黃巾賊寇,由此看來,徐州這步棋真是一步臭棋。”荀攸忽然道:“故而,在下以為,隻要黃巾賊寇一動軍馬,我等朝廷三路大軍必然相互策應,與其坐視我三路相互策應,不如三路齊出,故而在下以為,黃巾賊首趙弘若要


    向東用兵,必然是三路齊出!”


    程昱道:“公達,你所說的非常有理。但是黃巾賊寇不可能三路平分兵力,必分軒輊,以你之見,黃巾賊寇的主攻方向是晉陽?是洛陽?還是江陵?”


    荀攸想了想,尚不及說話,許攸插言道:“這還用問,當然是晉陽。”


    曹操不待眾人說話,問道:“何以見得?”許攸道:“如果黃巾賊寇的主攻方向在洛陽,就算他攻下了洛陽,隻要不能破許昌,他在中原就穩不住陣腳。前番趙弘流竄中原不就是想攻打許昌嗎?可是他破了壽春、廬江,隻要拿不下許昌,他就隻能乖乖的撤回巢穴。但是,如果黃巾賊寇拿下了晉陽則不同。一旦黃巾賊寇拿下了晉陽,有玉璧作為後援,劉備憑一家之力是奪不回去的。


    而無論是我軍還是孫權的人馬都鞭長莫及,無法協力,那鄴城就時時在他的兵鋒威逼之下,那天下大勢,將難以逆轉。”


    荀彧道:“子遠先生所言有理啊!”


    曹操輕撫胡須道:“晉陽破,則鄴城難保,鄴城亡,我軍腹背受敵。眾位先生可有破敵之計?”


    荀彧道:“請丞相立刻將我等今日所議之事,通報劉備,使他加強晉陽方麵的兵力與防禦。”


    “這個當然。”曹操問道:“眾位先生可還有妙計?”


    程昱道:“丞相,下官有兩條計策,或許可解我軍危局,天下危局。”


    “先生快說。”


    程昱道:“隻在宛城上做文章。”


    “宛城?”


    “對,就是宛城!”曹操拱手道:“請先生再說得細一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