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弘得知曹操突圍的消息後,大為惱火,他對著賈詡、黃權和李恢叫道:“張任是做什麽吃的?他怎麽能讓曹操從漢中逃走了呢!”黃權、李恢麵麵相覷,不敢說話,也不願意講話。張任雖然也是益州人氏,但是對於黃權和李恢而言,他不是世家大族,而這段時間他跟著趙弘東征西討,可以說是出夠


    了風頭,他們也想利用這回的事情,挫一挫張任的銳氣。


    賈詡道:“大王,微臣以為,這一會的事情不應當怪罪張子堪將軍。”


    趙弘對賈詡的性格再是明白不過了,他向來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今天怎麽突然為張任說起話來了?趙弘問道:“那你說說,這事如何不應當怪罪張任啊?”賈詡道:“首先,論用兵的韜略,張子堪將軍是比不了曹操的;其次,張子堪將軍雖然是川中名將,但是在黃巾軍中,其威信隻怕還不足以如臂使指的指揮全軍;其三,對於散關這樣的重要戰略孔道,我軍沒有派出重兵防守,才導致失守。這便是微臣以為的不應當怪罪張子堪將軍的原因。”其實賈詡還有一點沒有說,那便是黃巾軍一開始沒有嚴厲的鎮壓漢中的世家大族,導致閻圃給曹操領路。因為黃權和李恢都是正經八百的益州世家大族,今天漢中的世家大族可以給曹操領路,那是不是說益州的世家大族


    也可以給孫權領路啊?


    趙弘聽了賈詡的話,心情略微的平靜了些許,問道:“文和先生,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賈詡道:“以微臣所見,曹操下一步無非兩步棋可下。”


    “那兩步棋?”


    賈詡道:“第一步,回師許昌,嚴陣以待,準備與我黃巾軍決一死戰!”


    趙弘道:“曹操決然不會走這一步棋。”


    賈詡道:“大王英明,曹操下這一步棋,無疑是一步死棋。”


    趙弘問道:“那還有一步棋呢?”


    賈詡道:“轉兵南下,聯合江東軍攻打我荊州的人馬。”


    趙弘道:“先生所言甚是。如果我是曹操,形勢到了這一步,也會兵行險招,轉兵南下和孫權聯手的。”


    黃權道:“大王,既然如此,那現在需得立刻將漢中的情勢知會諸葛孔明,讓他有所準備。”


    趙弘道:“公衡先生所言有理。那依公衡現在所見,我軍現在該如何應對呢?”


    黃權道:“我軍現在不管其他,直取許昌,不怕他曹操不回援。”


    李恢皺著眉頭道:“公衡兄,曹賊那是善於用兵之人,許昌乃是曹賊的巢穴,必然防守嚴密,如果攻不下來,荊州又有失,那如何應對?”


    趙弘道:“攻不下許昌沒有關係,我軍可以將許昌周圍的郡縣全部給他攻占了,將許昌城圍成一座孤島,我就不信他曹操不回來救援!文和先生——”


    “微臣在!”賈詡恭恭敬敬的應道。


    趙弘道:“你立刻派人入川,傳我令旨,立刻命令嚴顏、張翼率領川軍進駐永安,援助諸葛孔明,受諸葛孔明節製。”


    賈詡道:“微臣遵命!”


    “對了,”趙弘道:“另外,再給子龍和伯約他們去一封令旨,令他們主動對臨淄、北海發動進攻。”


    賈詡道:“微臣遵命。”


    潼關府衙的書房內,呂蒙正在和趙政吃茶說話。


    呂蒙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複,他躺在一張太師椅上,手中握著一杯熱茶,對趙政道:“殿下,你不該來潼關啊。”趙蕾是個十分聰慧的女子,在長安城的時候就已經風聞了一些三王奪嫡的事,後來呂香來了潼關以後,就越發的坐實了這些傳聞。自從她的兩個哥哥加入了黃巾軍以後,她就讀了不少的書,尤其是史書,深知隻要參與了奪嫡的臣子,奪嫡失敗的自然沒有好下場,就算是成功了的,也難有善終。她對自己的夫君呂蒙說了這些道理,呂蒙也


    是聰明人,於是他們夫妻二人都有了遠離奪嫡之爭的想法。  當然,想遠離是一回事,能不能遠離則是另一回事。


    遠離也罷,不能遠離也罷,隻要有大王在,有趙政在,今後會發生什麽事情,真的很難說。趙政道:“舅舅,如今趙邦被父王監禁,趙秀和益州幫的人勾結在一起,對世子大位虎視眈眈,我也是沒有法子了,舅舅,一旦趙秀做了世子,我……我隻怕是活不成了…


    …”


    呂蒙道:“殿下,我說你不該來就是因為這個。你來潼關是想做什麽?是想拉著你舅舅我一起造反嗎?”


    “不……不……”趙政沒有想到呂蒙會說出這樣的話來:“我怎麽幹做出這樣的忤逆之事來。”“對了,你沒有這個心就好,可是——”呂蒙頓了頓,長歎了一口氣道:“哎——可是你來了,這種流言蜚語恐怕就會在長安,在朝廷裏麵傳開了。你防著趙秀,趙秀難道


    就沒有防著你?他去河北是巡視屯田,你來潼關,而且又是和我見麵,一旦流言傳開,你怎麽和大王解釋?”


    “這……舅舅,我沒有想這麽的多,這可怎麽辦啊!”呂蒙的話真的將趙政給嚇住了。


    呂蒙道:“你不要在這裏多逗留,明天一早你就回去。”


    “舅舅,我……我這回去,要是流言傳開了,我這回去不是自投羅網嗎?”趙政已然亂了方寸,猶如驚弓之鳥一般。


    這時,趙蕾端著茶水從書房外麵進來,對趙政道:“殿下,你隻有回去的越早,你才能越安全,回去的晚了,你就是百口莫辯了。”


    趙政聽了趙蕾的話,沉默不語。


    呂蒙道:“殿下,你舅母的話非常有理,你不要猶豫了,明日一早就回去,而且要回去的光明正大,你越是光明正大,長安城裏對你不利的流言蜚語才會不攻自破。”


    “那……那我就聽舅舅的。”趙政還是有些惴惴不安。


    呂蒙對趙蕾道:“夫人,明日一早,你就領著潼關城裏的官員,恭送殿下回京去吧。”


    趙蕾道:“老爺放心便是。”


    趙政問呂蒙道:“舅舅,我……我回去以後,如何是好啊?總不能要我坐以待斃吧?”


    呂蒙道:“殿下,你回了長安以後,安心讀書,每日晨昏給你的父王和母妃問安,大王要你做什麽,你就做什麽,不要你做的,你碰也不要去碰,知道了嗎?”


    趙政道:“舅舅,難不成看著趙秀在河北建功立業嗎?”


    呂蒙笑道:“殿下,你想太多了。他趙秀能在河北建什麽功,立什麽業?他現在越是急功近利,其實越是不容於大王。”


    趙政道:“這是什麽道理?”呂蒙道:“我對你說的這些話,你不要告訴別人,回去慢慢的想,自然就會明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