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以總督河北軍務的身份,率領鎮北將軍魏延、前軍都督劉璝、安渠將軍楊懷、飛衛將軍高沛、定遠將軍張翼、牙門將軍王平、奮威將軍張嶷,率領大渠死騎五千,
大渠虎豹騎兩千,大渠輕騎三千,大渠甲士一萬,進駐冀州治所渤海郡。
冀州的治所原是鄴城,如今鄴城成了大渠的國都,其治所便遷至渤海郡。冀州刺史原本是薑維,因為涼州有可能遭到匈奴人的襲擊,薑維被調往長安去了。
冀州刺史暫由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接任。
諸葛亮引領軍馬剛剛進入渤海郡,範陽發來軍報,司馬懿聯合軻比能將範陽圍困,關將軍向冀州求援。
馬超對諸葛亮道:“大都督,末將願意打先鋒,救援範陽。”
諸葛亮笑道:“孟起將軍,現在去救援範陽,那你我就中了司馬懿的詭計了。”
馬超問道:“此話怎講?”
諸葛亮對著輿圖道:“如果我軍現在去救援範陽,司馬懿必然在我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專等我軍去救援範陽。”
高沛永遠是個火爆脾氣,道:“大都督,難道我軍就坐視賊寇攻打範陽嗎?”
諸葛亮笑道:“高將軍不要緊,你這暴躁的脾氣什麽時候能改一改啊?”
高沛道:“大都督,看著自己的袍澤兄弟遭到賊寇圍攻,而我們卻在這裏怕這怕那,束手無策,這……這叫俺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諸葛亮反問道:“高將軍,誰和你說我們束手無策啊?”
高沛道:“既然大都督有妙計,那就快快下令,我們依計行事便是。”
諸葛亮道:“不急不急,我相信關將軍還能支撐一段時日。”
眾將聽了諸葛亮的這話,都十分的不解。
什麽叫相信關將軍還能支撐一段時日?難道關將軍麾下的軍馬不是大渠的軍馬嗎?諸葛亮這樣坐視賊寇圍攻友軍卻按兵不動莫非有借刀殺人之意?
諸葛亮當即下達軍令:“有擅論軍事者,斬首示眾!”
既然諸葛亮下達了這樣的軍令,那自然是誰也不敢再論軍事。
接下來,諸葛亮諸葛亮下令,令渤海郡的地方軍開始和自己率領來的主力人馬一統訓練。
半個月的時間裏,關羽的求援信使來了五六名,諸葛亮的回複就一句話:令關羽務必死守範陽,救援大軍不日便到。
回複了關羽的求援使者之後,卻就是不出兵。
又過了七日,這日深夜,諸將原本都已經休息,諸葛亮敲響聚將鼓,將所有將領全部聚集在郡衙之上。
“諸將聽令!”諸葛亮見諸將聚齊以後,高聲道:“鎮北將軍魏延聽令!”
魏延出班拱手道:“末將在!”
諸葛亮道:“你立刻率領大渠死騎,星夜奔襲遼東襄平城!”
魏延一聽這個將令,大喜過望:“末將遵命!”
“冀州刺史馬超聽令!”
馬超道:“末將在!”
諸葛亮道:“孟起將軍,你率領虎豹騎緊隨在文長的身後。”
馬超道:“末將遵命。”
諸葛亮道:“二位將軍,如果兵臨襄平城下不要攻打城池,隻將攻打襄平城四周的郡縣即可。”
馬超、魏延齊道:“末將遵命!”自從關羽殺了呂布之後,心願隨了一半,同時他也知道,這個世上能為自己給大哥、三弟報仇的也隻有這個趙弘,並且他相信,隻要大渠的人馬向遼東進軍,必然會以他
幽州的大渠軍為先導,所以他督促他的幾個兒子和張飛的兒子張紹日夜操練人馬,加固城池。司馬懿和軻比能的十餘萬大軍雖然是突然襲擊,但是幽州的大渠軍準備充分,範陽軍四周的屯田所和範陽城的大渠軍成犄角之勢,遼東郡和鮮卑軍雖然兵強馬壯,人人善
戰,可是攻打範陽一個多月,也就攻破了兩個屯田所,連範陽城的城牆也沒有摸到。
司馬懿得到防守襄平的鍾繇來信:“諸葛亮率領黃巾賊寇主力大舉突襲襄平,襄平城危在旦夕。”
司馬懿吃了一驚。石苞道:“襄平若失,遼東危矣,請大都督速速回援!”
司馬懿沒有馬上表態,而是羊衜道:“羊先生,你意下如何啊?”
羊衜道:“諸葛亮果然狡詐,他仿佛看透了大都督的妙計,故而采取了圍魏救趙之計,如果我軍現在回師救援襄平,諸葛亮一定會在半路伏擊我軍的。”
司馬懿問道:“那先生之意為何?”
羊衜道:“舍範陽而不顧,揮師南下,攻打鄴城,鄴城遭到威脅,不信他諸葛亮不回援!”
司馬懿又問一旁的軻比能道:“大王意下如何啊?”襄平城的安危去他鮮卑人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但是他知道,越是深入河北,金銀糧食就越多,如果能在河北大大的撈一筆,對他鮮卑人而言也不是壞事,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道:“襄平城是大都督要害,而在下與大都督又是盟友,既然黃巾賊寇圍攻襄平,我軻比能自然是不能視而不見,請大都督下令,本王原意護衛大都督
南下,攻打鄴城!”
司馬懿當然知道軻比能打的什麽主意,但是現在團結是第一位的,道:“好,隻要貴我兩軍能齊心協力,不怕不能一舉消滅黃巾賊寇。”軻比能道:“大都督,本王還是要提醒你,咱們雖然稱呼黃巾賊寇為賊寇,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建國立號,如果我們還將他們當做賊寇來征討,那咱們是要吃虧的。鄴城城高
池深,我軍如果久攻不下,屯兵堅城之下,內務糧草,外無援兵,那可就大勢危矣。”司馬懿道:“大王放心,此番南下,貴我兩軍兵分兩路,咱們隻在鄴城的周圍遊動擊賊,破壞農田,賊寇的一旦主力回援,能伏擊消滅之就伏擊消滅之,不能消滅之,我軍
迅速北撤。我軍隻要能在鄴城周圍轉上一轉,毀壞賊寇的農田,便起到了襲擾之功效,便算大獲全勝。”軻比能道:“好,那本王就依照大都督的計策行事!”
大渠虎豹騎兩千,大渠輕騎三千,大渠甲士一萬,進駐冀州治所渤海郡。
冀州的治所原是鄴城,如今鄴城成了大渠的國都,其治所便遷至渤海郡。冀州刺史原本是薑維,因為涼州有可能遭到匈奴人的襲擊,薑維被調往長安去了。
冀州刺史暫由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接任。
諸葛亮引領軍馬剛剛進入渤海郡,範陽發來軍報,司馬懿聯合軻比能將範陽圍困,關將軍向冀州求援。
馬超對諸葛亮道:“大都督,末將願意打先鋒,救援範陽。”
諸葛亮笑道:“孟起將軍,現在去救援範陽,那你我就中了司馬懿的詭計了。”
馬超問道:“此話怎講?”
諸葛亮對著輿圖道:“如果我軍現在去救援範陽,司馬懿必然在我軍的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專等我軍去救援範陽。”
高沛永遠是個火爆脾氣,道:“大都督,難道我軍就坐視賊寇攻打範陽嗎?”
諸葛亮笑道:“高將軍不要緊,你這暴躁的脾氣什麽時候能改一改啊?”
高沛道:“大都督,看著自己的袍澤兄弟遭到賊寇圍攻,而我們卻在這裏怕這怕那,束手無策,這……這叫俺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諸葛亮反問道:“高將軍,誰和你說我們束手無策啊?”
高沛道:“既然大都督有妙計,那就快快下令,我們依計行事便是。”
諸葛亮道:“不急不急,我相信關將軍還能支撐一段時日。”
眾將聽了諸葛亮的這話,都十分的不解。
什麽叫相信關將軍還能支撐一段時日?難道關將軍麾下的軍馬不是大渠的軍馬嗎?諸葛亮這樣坐視賊寇圍攻友軍卻按兵不動莫非有借刀殺人之意?
諸葛亮當即下達軍令:“有擅論軍事者,斬首示眾!”
既然諸葛亮下達了這樣的軍令,那自然是誰也不敢再論軍事。
接下來,諸葛亮諸葛亮下令,令渤海郡的地方軍開始和自己率領來的主力人馬一統訓練。
半個月的時間裏,關羽的求援信使來了五六名,諸葛亮的回複就一句話:令關羽務必死守範陽,救援大軍不日便到。
回複了關羽的求援使者之後,卻就是不出兵。
又過了七日,這日深夜,諸將原本都已經休息,諸葛亮敲響聚將鼓,將所有將領全部聚集在郡衙之上。
“諸將聽令!”諸葛亮見諸將聚齊以後,高聲道:“鎮北將軍魏延聽令!”
魏延出班拱手道:“末將在!”
諸葛亮道:“你立刻率領大渠死騎,星夜奔襲遼東襄平城!”
魏延一聽這個將令,大喜過望:“末將遵命!”
“冀州刺史馬超聽令!”
馬超道:“末將在!”
諸葛亮道:“孟起將軍,你率領虎豹騎緊隨在文長的身後。”
馬超道:“末將遵命。”
諸葛亮道:“二位將軍,如果兵臨襄平城下不要攻打城池,隻將攻打襄平城四周的郡縣即可。”
馬超、魏延齊道:“末將遵命!”自從關羽殺了呂布之後,心願隨了一半,同時他也知道,這個世上能為自己給大哥、三弟報仇的也隻有這個趙弘,並且他相信,隻要大渠的人馬向遼東進軍,必然會以他
幽州的大渠軍為先導,所以他督促他的幾個兒子和張飛的兒子張紹日夜操練人馬,加固城池。司馬懿和軻比能的十餘萬大軍雖然是突然襲擊,但是幽州的大渠軍準備充分,範陽軍四周的屯田所和範陽城的大渠軍成犄角之勢,遼東郡和鮮卑軍雖然兵強馬壯,人人善
戰,可是攻打範陽一個多月,也就攻破了兩個屯田所,連範陽城的城牆也沒有摸到。
司馬懿得到防守襄平的鍾繇來信:“諸葛亮率領黃巾賊寇主力大舉突襲襄平,襄平城危在旦夕。”
司馬懿吃了一驚。石苞道:“襄平若失,遼東危矣,請大都督速速回援!”
司馬懿沒有馬上表態,而是羊衜道:“羊先生,你意下如何啊?”
羊衜道:“諸葛亮果然狡詐,他仿佛看透了大都督的妙計,故而采取了圍魏救趙之計,如果我軍現在回師救援襄平,諸葛亮一定會在半路伏擊我軍的。”
司馬懿問道:“那先生之意為何?”
羊衜道:“舍範陽而不顧,揮師南下,攻打鄴城,鄴城遭到威脅,不信他諸葛亮不回援!”
司馬懿又問一旁的軻比能道:“大王意下如何啊?”襄平城的安危去他鮮卑人沒有一個銅板的關係,但是他知道,越是深入河北,金銀糧食就越多,如果能在河北大大的撈一筆,對他鮮卑人而言也不是壞事,既然如此,那就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道:“襄平城是大都督要害,而在下與大都督又是盟友,既然黃巾賊寇圍攻襄平,我軻比能自然是不能視而不見,請大都督下令,本王原意護衛大都督
南下,攻打鄴城!”
司馬懿當然知道軻比能打的什麽主意,但是現在團結是第一位的,道:“好,隻要貴我兩軍能齊心協力,不怕不能一舉消滅黃巾賊寇。”軻比能道:“大都督,本王還是要提醒你,咱們雖然稱呼黃巾賊寇為賊寇,但是他們現在已經建國立號,如果我們還將他們當做賊寇來征討,那咱們是要吃虧的。鄴城城高
池深,我軍如果久攻不下,屯兵堅城之下,內務糧草,外無援兵,那可就大勢危矣。”司馬懿道:“大王放心,此番南下,貴我兩軍兵分兩路,咱們隻在鄴城的周圍遊動擊賊,破壞農田,賊寇的一旦主力回援,能伏擊消滅之就伏擊消滅之,不能消滅之,我軍
迅速北撤。我軍隻要能在鄴城周圍轉上一轉,毀壞賊寇的農田,便起到了襲擾之功效,便算大獲全勝。”軻比能道:“好,那本王就依照大都督的計策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