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病重最難受的當數趙弘了。


    自從賈詡加入黃巾軍以來,他便是趙弘身邊的第一謀臣,趙弘大大小小的事情,幾乎都要向他問計,可以這麽說,大渠的建立,賈詡是功不可沒的。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賈詡身上有沒有毛病?當然有毛病,他這個人謹小慎微,畏首畏尾,對外,他的謀略在當世幾乎是沒有對手的;可是對內,他是三緘其口,什麽也不說,什麽也不做,隻


    想置身事外,圖謀自保。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賈詡是一個好丞相。


    如今賈詡病倒了,並且華佗已經明言相告,賈詡雖然渡過了這一回的危險,但明年是決然過不去的,賈詡不在之後,那誰能接替賈詡來做這個丞相呢?


    丞相這個位置的人選不得不早做安排啊。


    趙弘首先想到的當然是諸葛亮。


    曆史上諸葛亮就是一代名相。


    但是他猶豫了。論能力,諸葛亮當然大渠國丞相之位的第一人選,如果再由呂蒙、張任和趙雲來統帥全軍的話,那將是一個完美的組合。可是諸葛亮是趙秀的舅舅,而且張任屬於益州這


    一派係,他們也是向著趙秀的。呂蒙一個人,無論如何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不,諸葛亮不是那樣的人品,就算趙秀是他的外甥,他應該知道立趙秀繼位的後果是什麽,他不會為了他們一家一姓的榮辱而致國家興衰,天下興亡於不顧。


    當然,就算諸葛亮不是這樣的人,他趙弘也不得不防。


    人在利益之前,往往隻有敵我,而沒有是非。


    如果任命諸葛亮為丞相,那就必須任命一個可以牽製他的人。


    不僅要牽製諸葛亮,還要能壓製那一幫子躍躍欲試圖謀複辟漢朝舊製,推翻渠國科舉製和屯田製的益州幫。


    這個人非呂蒙不可。


    這樣的話,也等於是明升暗降,奪了他呂蒙的兵權。


    想到這裏,趙弘喃喃自語道:“天下基本上已經平定了,為了不讓子明太過勢孤力單,看來得收拾收拾益州這一幫子了。”張任、徐晃領著鄧艾、張郃、丁奉等一幹人馬返回鄴京的時候已經是秋末時節,地裏的莊稼都已經收割完了。原本他們在擊破了匈奴人的主力之後就可以返回京城,但是


    匈奴人(也包括鮮卑人)的散兵遊勇實在是太多,大的千人一支,小的十餘人一股,在涼州廣袤的平原上往來縱橫,搶掠過往的客商。趙弘要發展商業,發展商業的首要就是要保證道路的暢通,道路不通,貨不能暢其流,哪裏還有什麽商業?同時,趙弘還在從西域大量的購買戰馬——對付騎兵最好的辦


    法就是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為了保證貨物能夠順暢的西出和戰馬能夠順利的東進,他一道聖旨,勒令張任和徐晃務必在完全剿滅了匈奴人的殘兵遊勇之後方能撤軍。


    這樣以來,原本在夏天都結束的戰爭卻硬是有打了小半年。


    當西北的局勢完全平定以後,大軍班師,趙弘領著諸葛亮、黃權、楊銘等文武百官親自出城迎接。


    張任、徐晃等一幹將領完全沒有想到趙弘會親自出城迎接,眾將急忙下馬。張任、徐晃與趙弘相近,一把跪下行禮。趙弘一手牽著張任的手,一手拉著徐晃的手,將他們二位扶將起來道:“二位將軍,都是年過半百的人了,為了國事還征戰沙場,


    這日後必然是史家的一段千古佳話啊。”


    張任、徐晃道:“為國盡忠,萬死不辭!”


    趙弘問道:“哪位讓匈奴人威風喪膽的小結巴在哪裏啊?”


    鄧艾急忙上前行到:“陛……陛下,微臣的結巴已經好了許多了!”


    趙弘拍著鄧艾的肩膀道:“是嘛,不錯不錯,一場惡戰打下來,結巴好了,這是名利雙收,一箭雙雕啊!”


    鄧艾滿臉尷尬的衝著趙弘拱手道:“多謝陛下。”


    “多謝我?多謝我什麽呀?”


    “陛下方才說了名利雙收,一箭雙雕。”


    趙弘笑罵道:“好你個鄧士載,剛剛才不結巴了就來鑽我空子,你行啊!對了——”趙弘的藍色武漢凝重起來,問道:“董襲將軍和孫禮將軍的遺體可曾運送回來?”


    鄧艾道:“回稟陛下,都帶回來了。孫將軍的遺體我們另外著了仵作,將他縫合起來了。”


    趙弘道:“嗯,很好。”


    接著趙弘又去後麵接見了張郃與丁奉等一十八員將領,趙弘首先問候了許褚:“仲康將軍,你能不走嗎?”許褚道:“趙將軍,曹丞相對我許褚有大恩,此番我願意為貴軍效力,也不過是為了報答你的恩情,如今恩情已然答謝過了,我日後也就該守著曹丞相的墳塋,渡此殘生了


    。”


    趙弘聽了許褚的話,沉吟良久問道:“仲康將軍,你有個兒子是不是叫許儀?”


    “正是。”


    趙弘道:“家人仲康將軍去給曹丞相守墓,那能不能讓令郎出來,為天下的百姓效力啊?”


    許褚道:“這個就不是在下能說了算的,如果他許儀原意為你趙將軍效力,我許褚攔不住,他不願意為你趙將軍效力,我許褚也管不了。”


    趙弘道:“仲康將軍爽快。來人——”


    一個太監到了趙弘的身旁道:“傳我聖旨,加封許儀為牙門將軍,靜候朝廷差遣。”


    “遵旨。”


    接著趙弘又問太史慈道:“子義意下如何啊?”


    太史慈道:“在下與許仲康將軍一樣。”


    趙弘聽了太史慈的話,不禁長歎一聲:“孟德和伯符都是有福氣的人啊!行,二位將軍準備什麽時候走啊?我給二位將軍送行。”


    潘璋湊過來問道:“陛下,仲康和子義兩位將軍要走,陛下為他們送行,那今日裏我軍大勝而歸,敢問陛下,有酒吃沒有酒吃啊?”潘璋並非要吃酒,他是在刷存在感。


    這回出征的名將太多了,他不刷點存在感,趙弘哪裏記得住他。趙弘看著潘璋的諂媚之色,笑道:“有,肯定有,我已經在宮中給擺下了酒宴,就等著將軍們去享用了。”說著,趙弘將手一招:“都去,都得去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黃巾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皿並收藏三國之黃巾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