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瑾,公瑾……”


    巢湖正在眼前,佳人芳蹤卻已杳,更隔時空近兩千年。周瑜想起他前世的那位女秘書林妙美,不由又想得有些出神與頗多感歎,一時竟沒聽到魯肅在叫他。待得魯肅提高了聲音再叫兩聲,他方才被叫回過神來。轉頭看去,但見魯肅正在用擔憂的眼神看著他,目光中充滿著誠摯的關切之意。


    周瑜連忙歉意一笑,道:“我剛才忽然想到些別的,一時有些走神,讓子敬擔憂了,真是對不住!”說著略轉過身又行了一禮下去。


    “公瑾沒事就好!”魯肅還了一禮,眼神中的擔憂散去,但眼中的深處還是有些隱憂。心裏暗道:“公瑾的症狀恐怕還是沒有全好,那位神醫華佗確實還是應該來的!”


    又問:“公瑾剛才因何事走神?”


    “呃!”周瑜不禁遲疑,他自不能老實說自己剛才是在想前世的女秘書。腦中思索找個什麽來搪塞,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一人,從容微笑道:“哦,我是忽然想到這居巢的一位名人!”


    魯肅見周瑜露出笑容,心中的那點憂慮也不禁又鬆了,亦神色輕鬆地笑道:“這居巢自古人傑地靈,倒確是出過不少名人的。有上古聖人教之巢居,號‘有巢氏’,亦曰‘大巢氏’,後人更尊稱為‘巢皇’;唐堯時,有大賢士巢父與許由,堯帝聞二人賢名,欲禪位於巢父,巢父不受,再禪位於許由,許由亦不受,皆避世而隱居;楚漢時,則有楚國謀士範增,被楚霸王尊為‘亞父’,若楚霸王能在鴻門宴上聽從範增之計,殺了高祖,那楚漢之爭必是另一番結局,也沒有時至今日大漢四百多年的天下了。”


    說到此處,魯肅已猜到周瑜要說的誰,帶著肯定的語氣問道:“公瑾剛才想到的莫非便是範增?”


    周瑜點頭笑道:“不錯,正是此公。”


    他剛才靈光一閃所想到的人,確實正是範增。範增是居巢人,這點不但他前世的女秘書林妙美在為他介紹巢湖曆史名人上說到過,他未附身前的周瑜所曾讀過的《史記·項羽本紀》上也有載,“居巢人範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計。”


    範增是楚漢時期的人物,正是大漢開國之時,而現在則是漢之末代,大漢將要終結之時。雄立天下四百餘年的大漢帝國已是日暮西山、垂垂老矣,如同日不能倒行、老不能返童,大漢的氣運已無可挽回。這一點,但凡天下有些見識的仁人智士,都可預見得到。盡管大家都還尊著漢室正統,口稱著漢臣,但內裏的心思都心知肚明。


    周瑜在這個時候說忽然想起範增,那這走神不算是天馬行空、胡思亂行,而正是感懷天下的走神。


    另還有一層,則涉及他們將要投奔的人——孫策。


    孫策此時已有“小霸王”之稱,前有楚霸王項羽,今有小霸王孫策。兩人都是勇力過人、武藝群,都是天生的戰陣高手,更都是同崛起於江東。他們的武力,他們的性格,他們的稱號,甚至他們起步的命運與經曆,都是何其地相似。


    大漢開國之時江東有位楚霸王,大漢將要終結時,江東則出了位小霸王。兩位霸王是否會有同樣的命運與終結,孫策是否會走上項羽的老路,他們是否都爭不過這大漢?魯肅想到這幾點問題時,不禁有著滿滿的憂慮。


    孫策這位小霸王,他自此都未曾謀過一麵,一切都是聽憑周瑜的轉述。他相信周瑜的選擇,相信周瑜的眼光,而且兩人間有著深厚的友情,所以他選擇無條件地信任與跟隨周瑜。


    可此時周瑜卻忽然提起範增來,由此聯想到項羽與孫策這兩位霸王,魯肅一時也不解周瑜究是何意。


    看著魯肅疑問的眼神以及方才的神色變幻,周瑜不禁心中苦笑。他哪有什麽那麽多的隱喻暗示,他不過是被魯肅問到,而走神的原因卻不能實說,所以隨便拉個什麽搪塞。但這搪塞的理由卻還得多少與剛才的談話有些關係,不然顯得太過天馬行空、亂七八糟,會讓魯肅誤會他又犯病。


    靈光一閃想到範增,他也不禁佩服自己的急智,這個人物與理由也確實找得很對口。不過繼續挖深想下去,由範增聯想到項羽,再由項羽聯想到孫策,卻倒是不曾想讓魯肅生了憂慮,起了些誤會。心中苦笑罷,他含笑安慰魯肅道:“子敬放心,伯符決非楚霸王。我與他相交多年,豈能不知?他性度闊達,知人善用,更能廣取良策,決不是位聽不進建議的霸王!”


    伯符,便是孫策的字。周瑜與孫策乃至交好友,一向是互稱表字。且周瑜這時還未正式投奔孫策,兩人的關係還是兄弟情分,並無上下主臣之分。


    魯肅聽得周瑜解釋,心中憂慮盡去,笑道:“我自然是信公瑾的。”


    周瑜聽得魯肅的話,也是心中鬆了口氣,卻還是又道:“我想到範增,隻是忽爾想起,並無他意!”說罷瞭望了巢湖一眼,長舒口氣,有些感歎地道:“其實自古成王敗寇,若範增能助項羽最終成就了天下霸業,楚代漢延續了這四百年基業,那麽今時今日,範增的聲名恐能比肩於薑太公!”


    薑子牙八十而掛帥,範增七十而出山。一個被武王尊為“尚父”,一個被霸王尊為“亞父”。這兩個老來才建功業的人物,也是十分地相似。區別隻在於,薑太公助周武王伐紂成功,興周八百年;而範夫子則沒勸得楚霸王言聽計從,楚國隻興了幾年便被劉邦這無賴覆滅。如果範增真能助楚而成,那就活脫脫另一個太公式的人物,如何不能直追而比肩。


    關鍵就還在那四個字,“成王敗寇”。成是王敗是寇,成就了帝王業,成就了正統,就是占了很大的名份。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失敗者就要做好被潑汙水的準備。


    魯肅聽得周瑜的這番言論,不禁眉頭微皺,覺著周瑜把範增看得過高了。但再又想想,卻又找不到什麽反駁點。“成王敗寇”這四字實在是讓人無可反駁,即便範增的本事未必有薑太公那麽大,但範增若真的助楚而成,經過勝利者書寫的史書粉飾,名聲確實可以直追。“史筆如鉤”這幾個字,真正的仁人智士都是不會輕信的。


    所以,魯肅皺了眉頭又舒展,點頭同意道:“公瑾說得是!”又感歎道:“可惜,範增未能成為另一位太公!”


    周瑜轉頭看著魯肅,認真地道:“如果我們也不能夠成功,開創一番盛世大業,占據正統的名分,那麽,我們將來也會遭後人所詬,聲名不顯,甚至被惡意歪曲!”


    就像後世周瑜被遭受貶低一樣,真正了解這個人物,知道他的為人與才能的少之又少。魯肅在後世其實也一樣,雖然沒有周瑜那麽慘,但也被人貶得很呆。


    魯肅聽得這話,卻反而胸膛一挺,頭顱也更高昂了一些,語氣雖平淡,卻帶著無畏地道:“男兒當世,既立此雄心大誌,又何懼史筆如鉤?隻要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便以足慰平生!”


    兩人相視對望一眼,不禁放聲而笑。風吹過,湖麵波浪生。


    =========================


    粉嫩地新人求票票,求收藏,望各位大大大力支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東美周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惜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惜玉並收藏江東美周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