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回省城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康海明顧不得一路風塵,讓轎車直接開到梅園賓館貴賓樓,鍾鳴副部長和中央考察工作組就被安排在那裏。
這個時候,鍾鳴和他的工作小組仍然沒有休息,跟中管幹部的談話還在繼續。
鍾鳴一行是中午乘飛機到達省城的,先跟留守在城裏的省委副書記趙桂美見了麵,把中央考察組的任務向她做了介紹,傳達了中央領導對江東的指示,然後請她簡單介紹一下江東省委當前的情況。
趙桂美是江東省委主管黨務的專職副書記,雖然已經5歲,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一些。她是江東本地人,從街道辦事處幹事開始,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躋身於副省級,近十年來擔任過精神文明辦巡視員、宣傳部副部長、組織部副部長、省委秘書長,三年前升任省委副書記,在江東黨政圈內長盛不衰,如今已經在領導排序中位列第三,是僅次於林富民和康海明的三號人物。
人生至此,夫複何求。大概就是對自己取得的個人成功誌得意滿,趙桂美除了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完全沒有更大的野心,這就讓林富民對她非常放心,把黨建、宣傳兩攤重要工作都讓她一肩挑起來。
林富民和康海明都是很強勢的領導,工作上都有一種說一不二的霸氣,甚至是霸道,蠻不講理的情況也不少,有時候甚至連天理都不講。
趙桂美跟他們兩個人完全相反,性格上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綿柔、涵容,跟任何人談話都是娓娓道來,工作中從來也不盛氣淩人,跟下屬布置工作也是用商量的語氣,因此下麵一些人背地裏都稱她“趙阿姨”,而不是趙書記。
雖然性格溫和,待人寬厚,但這並不妨礙她在工作上講原則。對黨中央的指示,省委的決議,趙桂美從來一絲不苟,落實起來不講價錢,不打折扣,一是一,二是二,絕不三心二意。像精神文明、五講四美、植樹造林、黨員修養、組織生活等務虛的工作,林富民經常是上午講的跟下午講的不一樣,今天跟昨天講的不一樣,而趙桂美都會嚴格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委決議加以糾正,弄得林富民也常常感到很無奈,但考慮到她就是這麽個講原則的老實人,又是一位女同誌,工作上較真也應該,因此,從來也不會對她的做法當麵翻臉,反而還經常在一些公開場合帶有幾分調侃地稱她為趙政委。
性格寬仁,工作嚴謹,為人正派,這是大家對趙桂美普遍的評價,無論是背後叫她趙阿姨,還是當麵叫她趙政委,其實都是對她工作和為人的一種肯定,因此,在江東的領導班子中,她的口碑最好,林富民對她也最放心。
趙桂美向中央考察組介紹的情況很全麵,從省委近一個時期的工作,省領導的分工以及個人情況,中管幹部的總體狀況和個別幹部的問題,省管幹部的基本情況,還有紀檢、黨建、宣傳、黨校的工作,有的地方詳細,有的地方簡略,有的一兩句話帶過,可以看出她對江東全省的情況都很了解,對她自己分管的黨務工作更是了然於胸,因此,談起來條理清晰,如數家珍。
在趙桂美介紹情況的過程中,鍾鳴始終聚精會神地傾聽,隻偶爾做一兩個字的重點記錄,中間完全不插話,也不提問。
這是多年組織工作養成的習慣,也是一條重要的工作經驗。多聽,認真聽,聽的過程中就一直不停地認真思考,發現對方話語中的矛盾之處,不合邏輯之處,有破綻之處,也包括語言上過度修飾之處,同時仔細觀察談話對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有時候一個細微的表情和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會暴露一個人的真實內心。
正是由於他善於傾聽,善於觀察,敏於思考,很多隱藏很深的問題幹部都在跟他談話之後露出馬腳,因此,他有一個謊言終結者的美稱。
趙桂美介紹了一個半小時的情況,中間隻翻了三次攤在她麵前的工作筆記,喝了一次水,清了六次嗓子。她的坐姿一直很端正,表情很平和,語速始終不緊不慢,從容中穩健,又十分謙遜。
她的兩隻手一直都放在桌麵,左手搭在右手背上,除了翻筆記、喝水、清喉嚨的時候,基本保持同一個姿勢不動,顯示出很深的修為工夫。翻閱筆記的時候,她的小指和無名指會翹成蘭花指的樣子,那是最能體現她女性天性的一個小動作,即使到了年過半百的年齡,仍然流露出天然的優雅。
聽完趙桂美的介紹,鍾鳴隻是麵帶微笑表示感謝,沒有任何更多的表態,隻是請她通知在省城的中管幹部到工作組駐地接受組織問詢,不在省城的中管幹部要盡快返回,然後就跟她握手告別。
送走趙桂美之後,鍾鳴又安排三名同誌到省委組織部查閱幹部檔案,然後跟其餘的人一起製定問詢談話大綱,列出重點談話對象,為馬上就要開始的下一步工作做準備。
趙桂美的工作效率很高,回到辦公室立刻就通知第一批重點中管幹部,到梅園貴賓樓接受問詢談話。
這是她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上級交辦的工作,組織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拖遝,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多難的事都不畏難,多簡單的事都不輕視。就憑這一點,她贏得過很多領導的賞識和提拔。
第一批重點談話對象都是江東省的大領導,包括紀委書記鄭九三、組織部長胡惠軍、宣傳部長顧曉東、常務副省長楊金峰、副省長孫嘉望,還有省委秘書長程慶魁。
鍾鳴要全程參與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談話,還要從中發現問題,做出評價,實際上是一件非常消耗心力的工作。為此,他專門製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針對每一個談話都像都提前做出一份談話要點,由一名幹部負責提問,一名負責記錄。每換一個談話對象,就要輪換一組人提問和記錄,輪下之後立刻對談話記錄記性整理。由於沒有那麽多人手輪換,每隔一兩名談話對象,又會重新輪上。這樣既可以保證工作效率,又能夠保證工作人員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而鍾鳴自始至終都會在座,而且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組織問詢談話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一種工作方式,無論是什麽樣的高官,無論平時有多牛掰,一成為談話對象就會先在心裏自我感覺矮了三分,不管平時多大氣場,問詢一開始就都變成了應試的考生,心裏立刻如臨深淵,再加上幾乎毫無表情的鍾鳴在座,被問詢的人沒有一個不在心裏鼓響如雷。
操行清廉的幹部,開始會慌亂一陣,慢慢就會平靜下來,心底無私天地寬,越講越輕鬆,越講越有底氣。
如果平時就有些偷雞摸狗、不幹不淨,被問上三五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心慌意亂,不出半小時,就口不擇言,前言不搭後語,汗也出來了,手腳也沒地方放了,屁股底下那張木板椅子也變成了插滿倒刺的針氈,一不留神就會把隱藏在心底最角落處的陰私暴露出來,然後就是鼻涕眼淚往下落,對不起爹,對不起娘,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各種悔恨交加,各種良心發現,進來的時候還道貌岸然,昂首挺胸,儼然一名堂堂正正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領導幹部,出去的時候已經原形畢露,哆哆嗦嗦像散了架。腳下連步都邁不開,渾身上下散發出人渣才有的那種腐臭。
當然了,第一批談話的這幾位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官員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同誌,先匯報本部門的工作,然後主要談各自的工作情況和政治表現,大體上都是四平八穩,不漏湯,不漏水。
這也很正常,平時,他們都是一兩人之下、千萬人之上的省內大員,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大小場麵都經曆過,對下級進行問詢、談話也是經常性工作,特別是紀委書記鄭九三、組織部長胡惠軍,本來就幹這一行,對這種形式最熟悉,所以應對更是從容不迫,遊刃有餘,有時候還能在鍾鳴麵前表現出那麽一點談笑風生。
康海明趕到梅園貴賓樓的時候,鍾鳴正在問詢省委秘書長陳慶魁,隻好先到一間小會客室裏等候。
這是鍾鳴的規定的工作紀律,在問詢談話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斷,所有來訪都必須等問詢結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問詢談話的效果,讓被問詢對象在整個談話過程中都處在一種威壓之下。
梅園賓館原本就是江東省委的招待所,貴賓樓也主要是接待到訪的高幹,康海明對這裏的環境很熟悉,可是,此時坐在小會客室的沙發上,竟然也有一種局促感,就好像他是到這裏造訪的一位客人,正等著主人出來接見,隻好在那裏不停地吸煙,腦子裏思考著跟鍾鳴見麵要談的問題、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時間已經將近十點了,鍾鳴那邊對陳慶魁的問詢才結束。
陳慶魁是今天最後一名重點談話對象,鍾鳴讓人把他送走,本來要立刻開會總結工作,一名下屬告訴他康海明在小會客室裏等著,連忙趕過去跟他見麵。
推門進去,鍾鳴先向康海明道歉:“海明同誌,很抱歉讓你久等了。”
“鍾部長,歡迎你到江東指導工作。”康海明趕緊從沙發上站起身,迎上幾步,伸出雙手和鍾鳴握手。
鍾鳴麵帶微笑跟康海明握了手,說:“你是從江北趕回來嗎?風塵仆仆的,還是有一種石油人的勁頭啊。”
鍾鳴對康海明還算熟悉,當初調康海明到江東工作,前期的組織考察主要就是鍾鳴負責,對他的履曆非常清楚。
“多年的習慣了,風風火火的。這不,一回來就先向你報到。”康海明掏出煙來,請鍾鳴吸煙,嘴上問道:“中央有什麽指示?需要我們做什麽工作?”
鍾鳴並沒有回答,而是就著康海明的火點上煙,吸了一口:“嗯,味道不錯,這是什麽煙啊?”
“我們江東自己生產的‘大江牌’香煙,品質絕對敢和雲煙媲美啊。”
康海明很自豪,大江牌香煙廠本來已經瀕臨倒閉,是他拍板引進了大陸石油的資本,讓這個國營大廠起死回生,今年已經開始上繳利稅,算是他的一個在江東有口皆碑的政績。
“江北的情況怎麽樣?中央希望你們早點查明事故原因,更希望看到江北能有一個新的發展變化。”鍾鳴平靜地看著康海明,迅速轉入了正題。
康海明點點頭:“事故調查和善後工作基本沒有問題了,下一步我們班子裏先要討論一下江北市的發展,當然,不僅是江北市,整個江北地區怎麽樣更快的發展,都要考慮進去,南北落差加大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江北就會成為拖油瓶,整個江東省的發展就不平衡了。”說到這裏,康海明吸了一口煙,跟鍾鳴對視了一眼,說:“要解決平衡發展問題,就先要解決人的問題,組織問題。通過這次事故,暴露了江北市班子的問題,主要領導的精力不是聚焦發展,而是以權謀私,已經發現了很多貪腐的線索,省紀委已經開始深入追查,一定要啃這塊硬骨頭,不把班子的問題解決好,發展就邁不開步子啊。”
鍾鳴認真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讓康海明有點不置可否,隻好試探著繼續說:“下麵的班子要調整,經濟發展要提速,關鍵還是省委班子要有力。可是,富民書記現在的情況又很特殊,我肩上挑兩副擔子,感覺還是有點吃力啊。請鍾部長代我向中央反映,這也是我們省委其他同誌的想法,盡快派一位班長來,讓我早日卸下一點擔子。”
聽到這裏,鍾鳴淡淡地說:“兩副擔子你還要挑一陣,能者多勞嘛。如果給江東派一位新書記,你希望跟什麽樣的新班長搭班子啊?”
康海明立刻回答:“什麽樣的人我都能共事,隻要是中央考察認定的人,我就堅決擁護。不過,既然鍾部長這樣問,那我就直說。現在的中心工作是發展經濟,最好能派一位經濟工作經驗豐富的同誌來當班長,那樣的話,對我們江東發展的新願景才最為有利。”
鍾鳴聽出康海明的話中有話,顯然是在向他暗示,林富民不懂經濟,使得江東的中心工作受到了幹擾。
鍾鳴彈了一下煙灰,直截了當地問:“你對林富民同誌有什麽看法?”
康海明沉吟片刻,把煙掐滅,坦率地回答:“我跟林富民同誌共事兩年,總的來說配合得還算不錯,當然,對江東的發展戰略方麵有些不同意見,也少不了有些摩擦。但是,這次事故發生之後,林富民同誌作為省委書記,有些做法欠妥。事故發生之後,我在前麵指揮搶險,很多事受到掣肘,我這個省長啊,就像京劇的架子花臉,光有架子,卻連江北市的力量都調動不了,逼得我沒辦法,隻好厚著臉皮向原來的老部下要支援。”
康海明抱怨了幾句,又戛然而止,一副非常鬱悶的樣子,悶在那裏。
鍾鳴也把香煙掐滅:“有一些意見反映,林富民同誌存在作風問題,你聽到過嗎?”
康海明表情嚴肅地回答:“這個傳言一直都有,我不是很了解。”
鍾鳴又問:“霍正義的問題查到哪一步了?”
“在江北化工廠的問題上,他以市委書記的身份打招呼已經查實了,裏麵還牽涉到林富民同誌的兒子林鬆濤,至於經濟上有沒有問題還在加大力度深入調查。”
“問題清楚,證據清楚,該雙規要雙規,讓他還在市委書記的位子上,查起來就礙手礙腳。”鍾鳴的態度很堅決,似乎是有意幫助康海明下決心。
“我是主張馬上雙規,也跟常委的同誌們溝通過,可是其他同誌還是有顧慮。霍正義以前是林富民同誌秘書,跟林書記的關係密切,大家都有投鼠忌器的擔心。”
鍾鳴笑了,這是他到江東之後最輕鬆的一次笑容:“海明同誌啊,看來你當了兩年省長也學會給自己抹潤滑油啊。好啦,時間不早了,你趕了那麽久的路,趕緊回去休息吧。明天抽時間,咱們一起去醫院,看望一下林富民同誌。”
康海明雖然感覺還有很多話沒有來得及說,但也隻能起身告辭,並且約定明早八點派車來接鍾鳴,陪同他去看望還在醫院治療的林富民。(未完待續)
這個時候,鍾鳴和他的工作小組仍然沒有休息,跟中管幹部的談話還在繼續。
鍾鳴一行是中午乘飛機到達省城的,先跟留守在城裏的省委副書記趙桂美見了麵,把中央考察組的任務向她做了介紹,傳達了中央領導對江東的指示,然後請她簡單介紹一下江東省委當前的情況。
趙桂美是江東省委主管黨務的專職副書記,雖然已經5歲,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年輕一些。她是江東本地人,從街道辦事處幹事開始,用二十多年的時間躋身於副省級,近十年來擔任過精神文明辦巡視員、宣傳部副部長、組織部副部長、省委秘書長,三年前升任省委副書記,在江東黨政圈內長盛不衰,如今已經在領導排序中位列第三,是僅次於林富民和康海明的三號人物。
人生至此,夫複何求。大概就是對自己取得的個人成功誌得意滿,趙桂美除了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完全沒有更大的野心,這就讓林富民對她非常放心,把黨建、宣傳兩攤重要工作都讓她一肩挑起來。
林富民和康海明都是很強勢的領導,工作上都有一種說一不二的霸氣,甚至是霸道,蠻不講理的情況也不少,有時候甚至連天理都不講。
趙桂美跟他們兩個人完全相反,性格上有一種女性特有的綿柔、涵容,跟任何人談話都是娓娓道來,工作中從來也不盛氣淩人,跟下屬布置工作也是用商量的語氣,因此下麵一些人背地裏都稱她“趙阿姨”,而不是趙書記。
雖然性格溫和,待人寬厚,但這並不妨礙她在工作上講原則。對黨中央的指示,省委的決議,趙桂美從來一絲不苟,落實起來不講價錢,不打折扣,一是一,二是二,絕不三心二意。像精神文明、五講四美、植樹造林、黨員修養、組織生活等務虛的工作,林富民經常是上午講的跟下午講的不一樣,今天跟昨天講的不一樣,而趙桂美都會嚴格按照中央的精神和省委決議加以糾正,弄得林富民也常常感到很無奈,但考慮到她就是這麽個講原則的老實人,又是一位女同誌,工作上較真也應該,因此,從來也不會對她的做法當麵翻臉,反而還經常在一些公開場合帶有幾分調侃地稱她為趙政委。
性格寬仁,工作嚴謹,為人正派,這是大家對趙桂美普遍的評價,無論是背後叫她趙阿姨,還是當麵叫她趙政委,其實都是對她工作和為人的一種肯定,因此,在江東的領導班子中,她的口碑最好,林富民對她也最放心。
趙桂美向中央考察組介紹的情況很全麵,從省委近一個時期的工作,省領導的分工以及個人情況,中管幹部的總體狀況和個別幹部的問題,省管幹部的基本情況,還有紀檢、黨建、宣傳、黨校的工作,有的地方詳細,有的地方簡略,有的一兩句話帶過,可以看出她對江東全省的情況都很了解,對她自己分管的黨務工作更是了然於胸,因此,談起來條理清晰,如數家珍。
在趙桂美介紹情況的過程中,鍾鳴始終聚精會神地傾聽,隻偶爾做一兩個字的重點記錄,中間完全不插話,也不提問。
這是多年組織工作養成的習慣,也是一條重要的工作經驗。多聽,認真聽,聽的過程中就一直不停地認真思考,發現對方話語中的矛盾之處,不合邏輯之處,有破綻之處,也包括語言上過度修飾之處,同時仔細觀察談話對象的表情和肢體語言,有時候一個細微的表情和一個簡單的小動作,就會暴露一個人的真實內心。
正是由於他善於傾聽,善於觀察,敏於思考,很多隱藏很深的問題幹部都在跟他談話之後露出馬腳,因此,他有一個謊言終結者的美稱。
趙桂美介紹了一個半小時的情況,中間隻翻了三次攤在她麵前的工作筆記,喝了一次水,清了六次嗓子。她的坐姿一直很端正,表情很平和,語速始終不緊不慢,從容中穩健,又十分謙遜。
她的兩隻手一直都放在桌麵,左手搭在右手背上,除了翻筆記、喝水、清喉嚨的時候,基本保持同一個姿勢不動,顯示出很深的修為工夫。翻閱筆記的時候,她的小指和無名指會翹成蘭花指的樣子,那是最能體現她女性天性的一個小動作,即使到了年過半百的年齡,仍然流露出天然的優雅。
聽完趙桂美的介紹,鍾鳴隻是麵帶微笑表示感謝,沒有任何更多的表態,隻是請她通知在省城的中管幹部到工作組駐地接受組織問詢,不在省城的中管幹部要盡快返回,然後就跟她握手告別。
送走趙桂美之後,鍾鳴又安排三名同誌到省委組織部查閱幹部檔案,然後跟其餘的人一起製定問詢談話大綱,列出重點談話對象,為馬上就要開始的下一步工作做準備。
趙桂美的工作效率很高,回到辦公室立刻就通知第一批重點中管幹部,到梅園貴賓樓接受問詢談話。
這是她最突出的一個特點,上級交辦的工作,組織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拖遝,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多難的事都不畏難,多簡單的事都不輕視。就憑這一點,她贏得過很多領導的賞識和提拔。
第一批重點談話對象都是江東省的大領導,包括紀委書記鄭九三、組織部長胡惠軍、宣傳部長顧曉東、常務副省長楊金峰、副省長孫嘉望,還有省委秘書長程慶魁。
鍾鳴要全程參與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談話,還要從中發現問題,做出評價,實際上是一件非常消耗心力的工作。為此,他專門製定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針對每一個談話都像都提前做出一份談話要點,由一名幹部負責提問,一名負責記錄。每換一個談話對象,就要輪換一組人提問和記錄,輪下之後立刻對談話記錄記性整理。由於沒有那麽多人手輪換,每隔一兩名談話對象,又會重新輪上。這樣既可以保證工作效率,又能夠保證工作人員有足夠的體力和精力。而鍾鳴自始至終都會在座,而且自始至終都保持著旺盛的精力。
組織問詢談話可能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一種工作方式,無論是什麽樣的高官,無論平時有多牛掰,一成為談話對象就會先在心裏自我感覺矮了三分,不管平時多大氣場,問詢一開始就都變成了應試的考生,心裏立刻如臨深淵,再加上幾乎毫無表情的鍾鳴在座,被問詢的人沒有一個不在心裏鼓響如雷。
操行清廉的幹部,開始會慌亂一陣,慢慢就會平靜下來,心底無私天地寬,越講越輕鬆,越講越有底氣。
如果平時就有些偷雞摸狗、不幹不淨,被問上三五個問題之後就開始心慌意亂,不出半小時,就口不擇言,前言不搭後語,汗也出來了,手腳也沒地方放了,屁股底下那張木板椅子也變成了插滿倒刺的針氈,一不留神就會把隱藏在心底最角落處的陰私暴露出來,然後就是鼻涕眼淚往下落,對不起爹,對不起娘,對不起人民對不起黨,各種悔恨交加,各種良心發現,進來的時候還道貌岸然,昂首挺胸,儼然一名堂堂正正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領導幹部,出去的時候已經原形畢露,哆哆嗦嗦像散了架。腳下連步都邁不開,渾身上下散發出人渣才有的那種腐臭。
當然了,第一批談話的這幾位省委、省政府的主要官員都是經得起考驗的同誌,先匯報本部門的工作,然後主要談各自的工作情況和政治表現,大體上都是四平八穩,不漏湯,不漏水。
這也很正常,平時,他們都是一兩人之下、千萬人之上的省內大員,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大小場麵都經曆過,對下級進行問詢、談話也是經常性工作,特別是紀委書記鄭九三、組織部長胡惠軍,本來就幹這一行,對這種形式最熟悉,所以應對更是從容不迫,遊刃有餘,有時候還能在鍾鳴麵前表現出那麽一點談笑風生。
康海明趕到梅園貴賓樓的時候,鍾鳴正在問詢省委秘書長陳慶魁,隻好先到一間小會客室裏等候。
這是鍾鳴的規定的工作紀律,在問詢談話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斷,所有來訪都必須等問詢結束,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問詢談話的效果,讓被問詢對象在整個談話過程中都處在一種威壓之下。
梅園賓館原本就是江東省委的招待所,貴賓樓也主要是接待到訪的高幹,康海明對這裏的環境很熟悉,可是,此時坐在小會客室的沙發上,竟然也有一種局促感,就好像他是到這裏造訪的一位客人,正等著主人出來接見,隻好在那裏不停地吸煙,腦子裏思考著跟鍾鳴見麵要談的問題、
過了大約半個小時,時間已經將近十點了,鍾鳴那邊對陳慶魁的問詢才結束。
陳慶魁是今天最後一名重點談話對象,鍾鳴讓人把他送走,本來要立刻開會總結工作,一名下屬告訴他康海明在小會客室裏等著,連忙趕過去跟他見麵。
推門進去,鍾鳴先向康海明道歉:“海明同誌,很抱歉讓你久等了。”
“鍾部長,歡迎你到江東指導工作。”康海明趕緊從沙發上站起身,迎上幾步,伸出雙手和鍾鳴握手。
鍾鳴麵帶微笑跟康海明握了手,說:“你是從江北趕回來嗎?風塵仆仆的,還是有一種石油人的勁頭啊。”
鍾鳴對康海明還算熟悉,當初調康海明到江東工作,前期的組織考察主要就是鍾鳴負責,對他的履曆非常清楚。
“多年的習慣了,風風火火的。這不,一回來就先向你報到。”康海明掏出煙來,請鍾鳴吸煙,嘴上問道:“中央有什麽指示?需要我們做什麽工作?”
鍾鳴並沒有回答,而是就著康海明的火點上煙,吸了一口:“嗯,味道不錯,這是什麽煙啊?”
“我們江東自己生產的‘大江牌’香煙,品質絕對敢和雲煙媲美啊。”
康海明很自豪,大江牌香煙廠本來已經瀕臨倒閉,是他拍板引進了大陸石油的資本,讓這個國營大廠起死回生,今年已經開始上繳利稅,算是他的一個在江東有口皆碑的政績。
“江北的情況怎麽樣?中央希望你們早點查明事故原因,更希望看到江北能有一個新的發展變化。”鍾鳴平靜地看著康海明,迅速轉入了正題。
康海明點點頭:“事故調查和善後工作基本沒有問題了,下一步我們班子裏先要討論一下江北市的發展,當然,不僅是江北市,整個江北地區怎麽樣更快的發展,都要考慮進去,南北落差加大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否則,江北就會成為拖油瓶,整個江東省的發展就不平衡了。”說到這裏,康海明吸了一口煙,跟鍾鳴對視了一眼,說:“要解決平衡發展問題,就先要解決人的問題,組織問題。通過這次事故,暴露了江北市班子的問題,主要領導的精力不是聚焦發展,而是以權謀私,已經發現了很多貪腐的線索,省紀委已經開始深入追查,一定要啃這塊硬骨頭,不把班子的問題解決好,發展就邁不開步子啊。”
鍾鳴認真地聽著,臉上沒有任何表情,讓康海明有點不置可否,隻好試探著繼續說:“下麵的班子要調整,經濟發展要提速,關鍵還是省委班子要有力。可是,富民書記現在的情況又很特殊,我肩上挑兩副擔子,感覺還是有點吃力啊。請鍾部長代我向中央反映,這也是我們省委其他同誌的想法,盡快派一位班長來,讓我早日卸下一點擔子。”
聽到這裏,鍾鳴淡淡地說:“兩副擔子你還要挑一陣,能者多勞嘛。如果給江東派一位新書記,你希望跟什麽樣的新班長搭班子啊?”
康海明立刻回答:“什麽樣的人我都能共事,隻要是中央考察認定的人,我就堅決擁護。不過,既然鍾部長這樣問,那我就直說。現在的中心工作是發展經濟,最好能派一位經濟工作經驗豐富的同誌來當班長,那樣的話,對我們江東發展的新願景才最為有利。”
鍾鳴聽出康海明的話中有話,顯然是在向他暗示,林富民不懂經濟,使得江東的中心工作受到了幹擾。
鍾鳴彈了一下煙灰,直截了當地問:“你對林富民同誌有什麽看法?”
康海明沉吟片刻,把煙掐滅,坦率地回答:“我跟林富民同誌共事兩年,總的來說配合得還算不錯,當然,對江東的發展戰略方麵有些不同意見,也少不了有些摩擦。但是,這次事故發生之後,林富民同誌作為省委書記,有些做法欠妥。事故發生之後,我在前麵指揮搶險,很多事受到掣肘,我這個省長啊,就像京劇的架子花臉,光有架子,卻連江北市的力量都調動不了,逼得我沒辦法,隻好厚著臉皮向原來的老部下要支援。”
康海明抱怨了幾句,又戛然而止,一副非常鬱悶的樣子,悶在那裏。
鍾鳴也把香煙掐滅:“有一些意見反映,林富民同誌存在作風問題,你聽到過嗎?”
康海明表情嚴肅地回答:“這個傳言一直都有,我不是很了解。”
鍾鳴又問:“霍正義的問題查到哪一步了?”
“在江北化工廠的問題上,他以市委書記的身份打招呼已經查實了,裏麵還牽涉到林富民同誌的兒子林鬆濤,至於經濟上有沒有問題還在加大力度深入調查。”
“問題清楚,證據清楚,該雙規要雙規,讓他還在市委書記的位子上,查起來就礙手礙腳。”鍾鳴的態度很堅決,似乎是有意幫助康海明下決心。
“我是主張馬上雙規,也跟常委的同誌們溝通過,可是其他同誌還是有顧慮。霍正義以前是林富民同誌秘書,跟林書記的關係密切,大家都有投鼠忌器的擔心。”
鍾鳴笑了,這是他到江東之後最輕鬆的一次笑容:“海明同誌啊,看來你當了兩年省長也學會給自己抹潤滑油啊。好啦,時間不早了,你趕了那麽久的路,趕緊回去休息吧。明天抽時間,咱們一起去醫院,看望一下林富民同誌。”
康海明雖然感覺還有很多話沒有來得及說,但也隻能起身告辭,並且約定明早八點派車來接鍾鳴,陪同他去看望還在醫院治療的林富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