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明媚,李青越看著屋外瓦藍的天空,心情愉悅。
這幾日,他和廖雪每天都在一起,他在書案前臨摩畫作,她為他紅袖添香;她照著古畫描繡花樣子,他為她研墨舔筆。
一爐清香、一壺香茗,耳邊是她的鶯聲燕語,鼻端馨香陣陣。廖雪堅持要等到成親以後才能和他親昵,但是胭脂在側,他依然心轅意滿,明明兩天便能臨摩完的臘梅圖,直到昨天晚上才完工。
父親母親若是堅持讓廖雪做姨娘,那他就帶著廖雪長居京城。無論父母給他求娶哪家小姐,成親後都讓那女子留在揚州。等到父母百年之後,那女子膝下無子,就是萬般不願也要答應讓他和廖雪的孩子記在名下,到那時他再想個辦法,以七出之條把那女子休回娘家,讓廖雪堂堂正正管理中饋,雖然妾室很難扶正,但是廖雪是不會在乎這些的,她心誌高潔,不是那些俗不可耐的無知婦人。
想到這裏,李青越難掩臉上的笑意,到了書院,把梅大家的那幅臘梅圖交還給劉蘭石,但再沒有心思聽夫子講書,早早地回了柳樹裏,和廖雪一起賞玩名畫,吟詩作對。
李青越覺得,這是他從小到大過得最好最舒服的日子就是現在了,如果二哥回來,能把父親留給他做官後上下打點用的那筆銀子交給他,生活就更加美好了。
京城地,不易居。五千兩銀看似很多,但是打上幾套頭麵,買個幾件玉器古玩,也就所餘無多了。
次日,金寶樓送來一套金鑲玉的頭麵,這是前幾天他陪著廖雪去打的,訂金二百兩是早就給過的,金寶樓來交貨的同時,也要收回尾數。
尾數是六百兩。
李青越深吸一口氣,二哥也真是的,把李青越送回去就行了,在揚州磨蹭什麽,怎麽還不回來?
他隻有一千兩了,付了金寶齋的尾數,就隻餘下四百兩。
他有些遲疑,耳邊響起廖雪難掩驚喜的聲音:“四郎,這些真的都是給我的嗎?你對我真好。”
他的唇邊蕩起笑意,道:“你喜歡就好。”
說著,他拿起一枝金鑲玉的杏花簪子,給廖雪插在發髻間,廖雪紅了臉頰,嬌羞得如同微雨中含嬌的睡蓮。
金寶樓來送貨的見慣場麵,滿臉堆笑地道:“公子和太太真是天生的一對,這套頭麵沒人比太太戴著更好看的了。”
李青越哈哈大笑,廖雪明明還是姑娘的打扮,想必連這送貨的也看出他們好喜漸近了。
廖雪更加嬌羞,李青越心情更好,大方地把六百兩銀子付給了金寶樓。
到了下午,管事婆子過來,說是雜貨鋪和藥材鋪子的人來結帳了。
他們這樣的人家,自是不必拿著銀子去買東西,月中和月底時,這些鋪子便會上門結帳。
柳樹裏的下人都是最近才買的,好在有幾個是在大戶人家做過事的,也懂些規矩,交到李青越麵前的,都是和鋪子裏核對完的帳目。
雜貨鋪子的錢倒是不多,隻有二十兩。
但是藥材鋪子卻是三百六十兩。
李青越皺起眉頭,仔細看了看帳單,都是些燕窩雪蛤珍珠粉之類的,還有人參、鹿茸、當歸。
廖雪在揚州廖家的家庵裏,受了很多苦楚,身體嬌弱,這些藥材都是給她買來滋補身子的。
李青越鬆了口氣,好在藥材鋪子還算懂規矩,沒有亂記一通。
他立刻讓婆子去結帳。
可當銀子拿出來時,他心裏一頓,把這三百八十兩付出去,他就隻有二十兩銀子了。
他問那婆子:“還有什麽地方要結帳的嗎?”
婆子想了想,道:“揚州小廚那邊可能也該結帳了。”
京城裏一時尋不到會做揚州菜的廚娘,廖雪吃不慣京菜。
柳樹裏和梅花裏一帶,早年就是南方人居住的地方,就連地名也是和京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胡同”,而是“裏”和“巷”。
雖然如今這一帶早就搬進了很多新的人家,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但是依然是以南方人居多。
揚州小廚就在街口,門麵不大,但做的一手地道的揚州菜肴。
李青越對吃並不講究,廖雪來了以後,他舍不得讓廖雪吃不好,便讓揚州小廚包了他們的一日三餐,家裏的廚娘隻負責給下人們做飯和給廖雪燉補品。
聽說揚州小廚的帳還沒有結清,李青越大怒,對那管事婆子道:“養你們是吃閑飯的,那邊的帳怎麽還沒有結?”
那婆子被罵得很是委屈,想要結帳還不容易,你隻要掏銀子,還愁人家不來找你收錢嗎?
不到半個時辰,婆子就把揚州小廚的人叫來了,一個月的飯食,倒是也沒吃多少,隻有十五兩銀子。
十五兩銀子,還不夠李青越買支湖筆的,可是今天,他有點傻了。
把這十五兩銀子掏出去,他身上隻有五兩了。
五兩銀子!
十歲以後李青越就沒有這麽窮過。
五兩銀子還怎麽生活?
不過好像也沒關係,既然給這些鋪子把帳目都給結清了,也就意味著可以繼續賒帳了,等到他們下個月再來結帳時,二哥已經回到京城了。
李青越大方地把揚州小廚的帳目都給結了,轉過身去,看到廖雪讚賞地看著他:“四郎,你做得對,就是應該早早地把帳目結了,免得讓這些販夫走卒排著隊登門結帳,讓人看到有損斯文。”
李青越的背脊挺了起來,他就知道,隻有廖雪最懂他。
可是隻有五兩銀子也太寒酸了,要到哪裏弄點銀子呢,他是案首,身上隻有五兩銀子,說出去都丟人。
看來明天要回趟楊樹胡同了,二哥走的時候,一定給那邊的管事留了銀子,用來支付下人們的月例,還有宅子裏日常的嚼用。
那邊的管事雖然不是揚州來的老人兒,可他也認識,還曾經賞過銀子。再說他又不多借,隻借一百兩,這對二哥來說也不是大事,二哥給惜惜在蘇州買宅子,一花就是幾萬兩。
次日一大早,李青越就讓小廝去了楊樹胡同,可是不到一個時辰,小廝就回來了。
“四爺,楊樹胡同那邊上鎖了,小的覺得奇怪,去隔壁姑老爺家裏去問,聽他家的門房說,王管事家裏有事,回鄉下去了,二爺又不在家,王管事擔心底下的人不好管束,就給了他們月例,讓那些人投親的投親,訪友的訪友,下個月初十再回來。”
什麽?
王管事自己也是下人,他不但敢給自己放假,還敢把底下人也全都放假了,這還有沒有規矩?
這幾日,他和廖雪每天都在一起,他在書案前臨摩畫作,她為他紅袖添香;她照著古畫描繡花樣子,他為她研墨舔筆。
一爐清香、一壺香茗,耳邊是她的鶯聲燕語,鼻端馨香陣陣。廖雪堅持要等到成親以後才能和他親昵,但是胭脂在側,他依然心轅意滿,明明兩天便能臨摩完的臘梅圖,直到昨天晚上才完工。
父親母親若是堅持讓廖雪做姨娘,那他就帶著廖雪長居京城。無論父母給他求娶哪家小姐,成親後都讓那女子留在揚州。等到父母百年之後,那女子膝下無子,就是萬般不願也要答應讓他和廖雪的孩子記在名下,到那時他再想個辦法,以七出之條把那女子休回娘家,讓廖雪堂堂正正管理中饋,雖然妾室很難扶正,但是廖雪是不會在乎這些的,她心誌高潔,不是那些俗不可耐的無知婦人。
想到這裏,李青越難掩臉上的笑意,到了書院,把梅大家的那幅臘梅圖交還給劉蘭石,但再沒有心思聽夫子講書,早早地回了柳樹裏,和廖雪一起賞玩名畫,吟詩作對。
李青越覺得,這是他從小到大過得最好最舒服的日子就是現在了,如果二哥回來,能把父親留給他做官後上下打點用的那筆銀子交給他,生活就更加美好了。
京城地,不易居。五千兩銀看似很多,但是打上幾套頭麵,買個幾件玉器古玩,也就所餘無多了。
次日,金寶樓送來一套金鑲玉的頭麵,這是前幾天他陪著廖雪去打的,訂金二百兩是早就給過的,金寶樓來交貨的同時,也要收回尾數。
尾數是六百兩。
李青越深吸一口氣,二哥也真是的,把李青越送回去就行了,在揚州磨蹭什麽,怎麽還不回來?
他隻有一千兩了,付了金寶齋的尾數,就隻餘下四百兩。
他有些遲疑,耳邊響起廖雪難掩驚喜的聲音:“四郎,這些真的都是給我的嗎?你對我真好。”
他的唇邊蕩起笑意,道:“你喜歡就好。”
說著,他拿起一枝金鑲玉的杏花簪子,給廖雪插在發髻間,廖雪紅了臉頰,嬌羞得如同微雨中含嬌的睡蓮。
金寶樓來送貨的見慣場麵,滿臉堆笑地道:“公子和太太真是天生的一對,這套頭麵沒人比太太戴著更好看的了。”
李青越哈哈大笑,廖雪明明還是姑娘的打扮,想必連這送貨的也看出他們好喜漸近了。
廖雪更加嬌羞,李青越心情更好,大方地把六百兩銀子付給了金寶樓。
到了下午,管事婆子過來,說是雜貨鋪和藥材鋪子的人來結帳了。
他們這樣的人家,自是不必拿著銀子去買東西,月中和月底時,這些鋪子便會上門結帳。
柳樹裏的下人都是最近才買的,好在有幾個是在大戶人家做過事的,也懂些規矩,交到李青越麵前的,都是和鋪子裏核對完的帳目。
雜貨鋪子的錢倒是不多,隻有二十兩。
但是藥材鋪子卻是三百六十兩。
李青越皺起眉頭,仔細看了看帳單,都是些燕窩雪蛤珍珠粉之類的,還有人參、鹿茸、當歸。
廖雪在揚州廖家的家庵裏,受了很多苦楚,身體嬌弱,這些藥材都是給她買來滋補身子的。
李青越鬆了口氣,好在藥材鋪子還算懂規矩,沒有亂記一通。
他立刻讓婆子去結帳。
可當銀子拿出來時,他心裏一頓,把這三百八十兩付出去,他就隻有二十兩銀子了。
他問那婆子:“還有什麽地方要結帳的嗎?”
婆子想了想,道:“揚州小廚那邊可能也該結帳了。”
京城裏一時尋不到會做揚州菜的廚娘,廖雪吃不慣京菜。
柳樹裏和梅花裏一帶,早年就是南方人居住的地方,就連地名也是和京城其他地方不同,不是“胡同”,而是“裏”和“巷”。
雖然如今這一帶早就搬進了很多新的人家,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但是依然是以南方人居多。
揚州小廚就在街口,門麵不大,但做的一手地道的揚州菜肴。
李青越對吃並不講究,廖雪來了以後,他舍不得讓廖雪吃不好,便讓揚州小廚包了他們的一日三餐,家裏的廚娘隻負責給下人們做飯和給廖雪燉補品。
聽說揚州小廚的帳還沒有結清,李青越大怒,對那管事婆子道:“養你們是吃閑飯的,那邊的帳怎麽還沒有結?”
那婆子被罵得很是委屈,想要結帳還不容易,你隻要掏銀子,還愁人家不來找你收錢嗎?
不到半個時辰,婆子就把揚州小廚的人叫來了,一個月的飯食,倒是也沒吃多少,隻有十五兩銀子。
十五兩銀子,還不夠李青越買支湖筆的,可是今天,他有點傻了。
把這十五兩銀子掏出去,他身上隻有五兩了。
五兩銀子!
十歲以後李青越就沒有這麽窮過。
五兩銀子還怎麽生活?
不過好像也沒關係,既然給這些鋪子把帳目都給結清了,也就意味著可以繼續賒帳了,等到他們下個月再來結帳時,二哥已經回到京城了。
李青越大方地把揚州小廚的帳目都給結了,轉過身去,看到廖雪讚賞地看著他:“四郎,你做得對,就是應該早早地把帳目結了,免得讓這些販夫走卒排著隊登門結帳,讓人看到有損斯文。”
李青越的背脊挺了起來,他就知道,隻有廖雪最懂他。
可是隻有五兩銀子也太寒酸了,要到哪裏弄點銀子呢,他是案首,身上隻有五兩銀子,說出去都丟人。
看來明天要回趟楊樹胡同了,二哥走的時候,一定給那邊的管事留了銀子,用來支付下人們的月例,還有宅子裏日常的嚼用。
那邊的管事雖然不是揚州來的老人兒,可他也認識,還曾經賞過銀子。再說他又不多借,隻借一百兩,這對二哥來說也不是大事,二哥給惜惜在蘇州買宅子,一花就是幾萬兩。
次日一大早,李青越就讓小廝去了楊樹胡同,可是不到一個時辰,小廝就回來了。
“四爺,楊樹胡同那邊上鎖了,小的覺得奇怪,去隔壁姑老爺家裏去問,聽他家的門房說,王管事家裏有事,回鄉下去了,二爺又不在家,王管事擔心底下的人不好管束,就給了他們月例,讓那些人投親的投親,訪友的訪友,下個月初十再回來。”
什麽?
王管事自己也是下人,他不但敢給自己放假,還敢把底下人也全都放假了,這還有沒有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