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無知!
礙於江疏影代表雲南王,這些詞未從他們嘴裏吐出來。
“對對對!就該開山鑿石。”
江疏影話剛說完,一人突然從人群中跳出來。定睛一看,是一個年紀莫約二十七八的青年,青年一身粗布麻衫,他貌不驚人可嚴重熠熠生輝的眸子十分耀眼。
“在下淩江見過二公子。”淩江恭恭敬敬行禮,不能江疏影說話便開口道:“二公子的想法與在下不謀而合。”
江疏影但笑不語,讓他繼續說下去。
什麽時候該裝,什麽時候該閉嘴她還是分得清楚的。這裏的人不清楚林雲清的性格,身為林其釗心腹幕僚的張先生卻一清二楚,林雲清這具身體肚子裏能有幾分存貨?能說出這幾個詞就算不錯了。
淩江雖然相貌平平卻談吐不凡,三言兩語便將滄瀾江現在麵臨的情形和開山鑿石的方式說了個大概。“在下自小在滄瀾江長大,年年受滄瀾江水患侵擾,因此對滄瀾江十分了解。”
“滄瀾江兩岸青山,山崖陡峭不可攀。此次山洪來得凶險,兩岸土石被山洪卷入滄瀾江使其水位抬升,如今滄瀾江的含沙量已達到最大值,若大雨遲遲不去不出三日都城河堤必將決堤,到時候就為時已晚了。”淩江拱拱手,麵容深沉道:“如今開山鑿石是最簡便的方式也是最可行的,若好生規劃說不準還是嶺南之福氣。”
江疏影點點頭,讚許道:“先生言之有理,你可有想過如何在這麽短時間內開山?”如果是江疏影生活的年代,移山填海輕而易舉。
怎麽快速開山鑿石淩江想過多種方式,卻都極為緩慢,不適用。“刀砍斧鑿不切實際,在下唯一能想到的便是用大火灼燒石壁,待石壁龜裂之後再人工開鑿,此方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符合實際。”
當然不符合實際,不過能有這麽大膽的想法確實是個人才。
江陵見無人應聲,頓時窘迫得雙耳赤紅,為自己說的大膽狂妄之言感到羞愧。若不是此次山洪來得又急又險,他本想晚些提出更完美的工事流程的。
“嗬嗬,江陵也是心係災情才在二公子麵前大放厥詞。”一直偽裝木頭人的蔣太守出來為江陵開脫。“他曾向下官提議,若非嶺南山洪突現,下官認為他的提議確實可行。”
“我也覺得可行。”江疏影走到議政廳中間放置的大長桌麵前,長桌上擺著滄瀾江水匯圖,每一條直流清清楚楚的標注在上。
蔣太守見江疏影無任何苛責之意,便招呼著江陵上前給她分析解釋滄瀾江流域及兩岸居住點,不管她能否聽懂,就算走個形式也成。
江疏影一字不漏的將江陵所言記下,遇到不解之處便詢問。
江疏影柔和的態度漸漸讓淩江緊繃的心放了下來。
“嶺南人大多依水而居,所以滄瀾江兩側皆有平民。”淩江手指慢慢移動在另一個地點突然停了下來,“這裏因山勢陡峭又全是石林,所以居住者甚少,在下當初便想在這裏開山鑿石,將滄瀾江的水往東渠引。”
順著淩江滄瀾江流域圖,江疏影問道:“東渠那邊情形如何?”
淩江不疾不徐解釋道:“東渠地處嶺南東北角,因有大片石林擋住降雨量少,是嶺南為數不多的幹旱地帶。若將江水引至東渠,那這裏不出十年必定是一個富庶的魚米之鄉!”淩江越說越激動,仿佛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般興奮不已。
有治理水患經驗的幾位大能都為淩江的想法拍案叫絕,但如何開山鑿石引水東渠叫他們們一籌莫展,不是沒人想到過這種方式,隻是實現起來極為困難,更別提如何短時間內解決滄瀾江洪水暴漲的問題了。這才是一次山洪,後邊還有更讓人避之不及避無可避的雨季。
聽完專家的解讀,江疏影歸納整理了淩江提出的問題,最主要的便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東渠石壁鑿開。好在這個時代有了煙花,江疏影能製作出簡易的土雷,按照土雷的威力想炸開一座山不眠不休也得十天,可滄瀾江現下的情形頂多三天,除非雨停了。
“諸位可有什麽解決滄瀾江當下之極的方法?”江疏影轉頭回望眾人。
除了垂頭喪氣無人能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江疏影對此也一籌莫展,若雨這般繼續,嶺南都城就會被水淹沒。滄瀾江決堤後,下遊郡縣豈能完好無缺?
“下官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蔣太守深吸一口氣,走出來,“離都城三十裏開外之處有一處盆地,在最危急之處可以鑿開滄瀾江西南堤岸,把江水引入其中可暫時緩解都城之危。”
“哪裏住了多少戶人家?”說話留一半,這蔣太守真會坑人。若江疏影問都不問便答應,出了事就的她負責。
蔣太守官場裏混出來的老油條,聽出江疏影不悅他淡定道:“三百戶人家,一千三百人。”
人數並不多,隻要好好安置說明要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承諾豐厚的補貼那些人想必也不會有幾家釘子戶。蔣太守特意將其說出來就說明那邊的人都不是善茬。
江疏影不打算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她冷靜道:“此事屬於嶺南政事,我雖然代表父王而來卻不會橫加幹涉,太守大人做主便是。”
言下之意便是:不好意思,不做免費打手。
“不過。”話鋒一轉,江疏影承諾道:“若太守大人能將此事圓滿解決,我倒是有法子短時間內將東渠石林給鑿開,讓滄瀾江一分為二,爭取在雨季到來之前減緩滄瀾江排洪壓力。”說完,她便節著和張先生有事商量的名頭離開了議政廳。
出了議政廳,江疏影抬頭看著絢爛的晚霞呼出一口氣,雨停了。
張先生舉目張望,皺了一天的眉終於舒展開,隨後便問道:“方才二公子在議事廳所說之言可是真的?”
“哪一句?”
“你說的開山鑿石的法子。”
江疏影笑了笑,言道:“山人自有妙計。”
礙於江疏影代表雲南王,這些詞未從他們嘴裏吐出來。
“對對對!就該開山鑿石。”
江疏影話剛說完,一人突然從人群中跳出來。定睛一看,是一個年紀莫約二十七八的青年,青年一身粗布麻衫,他貌不驚人可嚴重熠熠生輝的眸子十分耀眼。
“在下淩江見過二公子。”淩江恭恭敬敬行禮,不能江疏影說話便開口道:“二公子的想法與在下不謀而合。”
江疏影但笑不語,讓他繼續說下去。
什麽時候該裝,什麽時候該閉嘴她還是分得清楚的。這裏的人不清楚林雲清的性格,身為林其釗心腹幕僚的張先生卻一清二楚,林雲清這具身體肚子裏能有幾分存貨?能說出這幾個詞就算不錯了。
淩江雖然相貌平平卻談吐不凡,三言兩語便將滄瀾江現在麵臨的情形和開山鑿石的方式說了個大概。“在下自小在滄瀾江長大,年年受滄瀾江水患侵擾,因此對滄瀾江十分了解。”
“滄瀾江兩岸青山,山崖陡峭不可攀。此次山洪來得凶險,兩岸土石被山洪卷入滄瀾江使其水位抬升,如今滄瀾江的含沙量已達到最大值,若大雨遲遲不去不出三日都城河堤必將決堤,到時候就為時已晚了。”淩江拱拱手,麵容深沉道:“如今開山鑿石是最簡便的方式也是最可行的,若好生規劃說不準還是嶺南之福氣。”
江疏影點點頭,讚許道:“先生言之有理,你可有想過如何在這麽短時間內開山?”如果是江疏影生活的年代,移山填海輕而易舉。
怎麽快速開山鑿石淩江想過多種方式,卻都極為緩慢,不適用。“刀砍斧鑿不切實際,在下唯一能想到的便是用大火灼燒石壁,待石壁龜裂之後再人工開鑿,此方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不符合實際。”
當然不符合實際,不過能有這麽大膽的想法確實是個人才。
江陵見無人應聲,頓時窘迫得雙耳赤紅,為自己說的大膽狂妄之言感到羞愧。若不是此次山洪來得又急又險,他本想晚些提出更完美的工事流程的。
“嗬嗬,江陵也是心係災情才在二公子麵前大放厥詞。”一直偽裝木頭人的蔣太守出來為江陵開脫。“他曾向下官提議,若非嶺南山洪突現,下官認為他的提議確實可行。”
“我也覺得可行。”江疏影走到議政廳中間放置的大長桌麵前,長桌上擺著滄瀾江水匯圖,每一條直流清清楚楚的標注在上。
蔣太守見江疏影無任何苛責之意,便招呼著江陵上前給她分析解釋滄瀾江流域及兩岸居住點,不管她能否聽懂,就算走個形式也成。
江疏影一字不漏的將江陵所言記下,遇到不解之處便詢問。
江疏影柔和的態度漸漸讓淩江緊繃的心放了下來。
“嶺南人大多依水而居,所以滄瀾江兩側皆有平民。”淩江手指慢慢移動在另一個地點突然停了下來,“這裏因山勢陡峭又全是石林,所以居住者甚少,在下當初便想在這裏開山鑿石,將滄瀾江的水往東渠引。”
順著淩江滄瀾江流域圖,江疏影問道:“東渠那邊情形如何?”
淩江不疾不徐解釋道:“東渠地處嶺南東北角,因有大片石林擋住降雨量少,是嶺南為數不多的幹旱地帶。若將江水引至東渠,那這裏不出十年必定是一個富庶的魚米之鄉!”淩江越說越激動,仿佛自己的夢想即將實現般興奮不已。
有治理水患經驗的幾位大能都為淩江的想法拍案叫絕,但如何開山鑿石引水東渠叫他們們一籌莫展,不是沒人想到過這種方式,隻是實現起來極為困難,更別提如何短時間內解決滄瀾江洪水暴漲的問題了。這才是一次山洪,後邊還有更讓人避之不及避無可避的雨季。
聽完專家的解讀,江疏影歸納整理了淩江提出的問題,最主要的便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將東渠石壁鑿開。好在這個時代有了煙花,江疏影能製作出簡易的土雷,按照土雷的威力想炸開一座山不眠不休也得十天,可滄瀾江現下的情形頂多三天,除非雨停了。
“諸位可有什麽解決滄瀾江當下之極的方法?”江疏影轉頭回望眾人。
除了垂頭喪氣無人能給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江疏影對此也一籌莫展,若雨這般繼續,嶺南都城就會被水淹沒。滄瀾江決堤後,下遊郡縣豈能完好無缺?
“下官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蔣太守深吸一口氣,走出來,“離都城三十裏開外之處有一處盆地,在最危急之處可以鑿開滄瀾江西南堤岸,把江水引入其中可暫時緩解都城之危。”
“哪裏住了多少戶人家?”說話留一半,這蔣太守真會坑人。若江疏影問都不問便答應,出了事就的她負責。
蔣太守官場裏混出來的老油條,聽出江疏影不悅他淡定道:“三百戶人家,一千三百人。”
人數並不多,隻要好好安置說明要害,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承諾豐厚的補貼那些人想必也不會有幾家釘子戶。蔣太守特意將其說出來就說明那邊的人都不是善茬。
江疏影不打算接這個燙手的山芋,她冷靜道:“此事屬於嶺南政事,我雖然代表父王而來卻不會橫加幹涉,太守大人做主便是。”
言下之意便是:不好意思,不做免費打手。
“不過。”話鋒一轉,江疏影承諾道:“若太守大人能將此事圓滿解決,我倒是有法子短時間內將東渠石林給鑿開,讓滄瀾江一分為二,爭取在雨季到來之前減緩滄瀾江排洪壓力。”說完,她便節著和張先生有事商量的名頭離開了議政廳。
出了議政廳,江疏影抬頭看著絢爛的晚霞呼出一口氣,雨停了。
張先生舉目張望,皺了一天的眉終於舒展開,隨後便問道:“方才二公子在議事廳所說之言可是真的?”
“哪一句?”
“你說的開山鑿石的法子。”
江疏影笑了笑,言道:“山人自有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