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在十米的長桌上展開,露出中國南疆相鄰的那兩個國度。


    隻是一瞬間,威廉和瓦德烈的目光便熾熱起來。隻要稍微有眼光的人就可以看出這裏的價值,煤、鐵、橡膠、有色金屬這些戰略物資都可以在這片土地上找得到,而且李鳳苞拿來的這副地圖是份山川地理非常分明的地形圖,年輕的威廉親王仿佛聞到了那熱帶平原上大米的香氣。李鳳苞似乎聽到了身旁德國親王喉結滾動的聲音。


    威廉這時忍不住確認道:“貴國真的願意轉讓這裏的宗主權?”


    李鳳苞淡然一笑道:“這自然是我國陛下的誠意,南掌礦產豐富、羅土地肥沃,且南部瀕臨馬六甲,地跨太平洋與印度洋,對於確保貴國在太平洋上的土地也是大大有利。”


    一旁的瓦德烈自然看到了這片土地所帶給德國的巨大利用,擁有了這裏,德國在西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和在非洲新獲得的土地就連成了一片,一條從新幾內亞到馬六甲,再穿越印度洋抵達非洲東海岸坦葛尼喀的航路就將形成。而且這片土地如此肥沃,他完全可能成為德國的印度。不過瓦德烈也很快想到了這其中的麻煩,先英國的幹涉就是一個問題,在這片土地的南方就是英屬馬來西亞,他們這次動緬甸之戰就是為了把英國的勢力向印度支那半島深處延伸,而且這片土地向西的出海口正對著印度。英國人會容忍德意誌對印度地威脅嗎?


    不過中國人提出的宗主權轉讓確實是一個好機會,雖然歐洲所有的強國都知道中國人對這些國家的控製已經僅僅是停留在名義上,但曆史上這裏畢竟是中國的勢力範圍。宗主權是歐洲所有國家都遵循的規範之一,不可否認,中國雖然衰弱,但仍然擁有這裏的宗主權。這樣倒是為德國介入這裏提供了很好的理由。


    “公使先生,貴國提出這樣的條件,應該有所要求吧。”瓦德烈看向一旁地李鳳苞。


    李鳳苞這時向威廉親王和瓦德烈行了一禮,道:“親王和將軍閣下。請不用懷疑我國的誠意。如果貴國在這個時候不方便與我國簽訂同盟條約的話,可以先簽訂一份友好條約,我們隻是希望貴國政府能派遣一些軍官去幫助我們訓練部隊,另外。我國正在進行國民教育的建設,希望能從貴國聘請到一批高水平地教師到我國任教。”


    “至於工業與民生方麵,在下相信貴我兩國之間實有許多互補之處,我國是農業大國。物產富饒,且疆域萬裏,所藏之物無所不包,人力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貴國科技昌明,工業鼎盛,若是能合貴國之科技與我國之物產。則必能使兩國獲利。此所謂合則兩利。分則有害。”


    威廉與瓦德烈相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的驚訝。不是李鳳苞提出的要求太高了,而是太低了。如果中國提出貸款或是軍火援助的要求,都不會讓人感到奇怪,但他們卻僅僅提出這樣地要求,在威廉看來,這簡直是舉手便可以辦到的事情。


    這讓威廉忍不住問道:“恕我冒昧,難道貴國真的有信心獨力打敗英國人嗎?”


    李鳳苞微微一笑道:“英國人並不如想象中那樣強大,他們所要照顧的地方實在太多,而我國隻是在保衛自己地國土,民心和士氣都在我們一邊,在緬甸那樣複雜的地形作戰,我們的向導甚至可以分派到排一級,而英國人卻很難真正地向導,英國人地武器卻是要好於我們,但您也知道,在那樣地叢林裏作戰有時候那弓箭的會戰勝拿步槍地,何況我國在與法國人作戰後便訓練出了一支專門用於山地叢林作戰的部隊,他們裝備我們自己明的新式步兵武器和新式火炮,具有非常適合緬甸氣候地形的作戰能力。況乎我大清也非獨立對抗英人,英人稱霸數百年,素來驕橫,其在新美洲與美國爭,在亞洲與俄國爭,在非洲與法國爭,在大洋洲又與貴國爭,天下皆已恨之,英國便是強甚也難擋天下之力。”


    威廉和瓦德烈了頭。在他們看來也是如此,該死的英國人早就過了他們最強盛的時候,卻還要在歐洲各國麵前裝出世界老大的樣子,以致於他的兵力被扯得世界到處都是,歐洲、土耳其、埃及、蘇丹、南非、波斯、緬甸、薩摩亞、洪都拉斯、委內瑞拉,雖然中國人的


    ,但畢竟是一個那麽龐大的國家,而且他們的軍隊實力,未嚐沒有可能和英國達成一定程度上的和平。威廉倒是對李鳳苞的那隻山地部隊非常感興趣,追問道:“公使先生能否介紹一下貴國的那支部隊,他們具有什麽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李鳳苞笑了笑道:“我的都是外行的話,親王殿下為什麽不派您的武備官去直接觀察,然後告訴您呢?”


    廳中的威廉和瓦德烈都笑了起來,瓦德烈道:“公使先生不愧是出色的外交家,不放過任何一個爭取利益的機會。”


    李鳳苞再次行了一禮道:“感謝您的誇獎。”


    在巨大的誘惑麵前,威廉最終再次向李鳳苞伸出了右手:“那就讓我們的合作從印度支那半島開始,相信我們的友誼將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當李鳳苞的電報傳回來的時候,方懷正在看緬甸的前線戰報和光緒十一年的國情谘文。光緒十一年過得相對平穩,雖然中法之戰已經過去,但由於方懷秘密采購軍用物資囤積,繼續拉動了民間工業的展,使得中國新興的民族工業並沒有因為日趨激烈的外部競爭而有所萎縮,反而擴大了規模,全國各地新辦的廠礦多達五千多家。


    其實展中國的工商業易不易,難也不難,中國現在有四億多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還有多,這樣廣闊的市場即使不出口也能養活大批的工廠,需要做的隻是創造一個寬鬆、公平的環境,市場規則自然會淘汰那些重複建設、管理不善、技術落後的企業。反正現在方懷手裏握著的隻有九大兵工廠、開平礦務局、奉天鐵路局、上海鐵路局、輪船招商局、馬鞍山鐵廠、遼陽鐵廠等十幾家“國有企業”,而且大多數是軍工方麵的,對市場的幹擾可以微乎其微,不像後世那樣國營企業遍天下,這裏要照顧,那裏也要找門路,經濟規則完全被人為幹預所取代,若不是改革開放和後來國家有計劃的退出一些行業的國有企業份額,真不知經濟體製會僵化到一個什麽地步。


    雖然工業展上一片大好,但方懷知道這並不是市場經濟規則所帶動的,多半還是受軍需定購的刺激,在現在工業總量還不大的時候,這樣的宏觀手段的確能起到一個促進作用,但這樣的手段不可能持久,否則就是拔苗助長,中國的民族工業最終還是要麵對世界的競爭。而西方各國這個時候大多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也在風風火火地進行之中,可以相見,技術經驗、人才儲備、管理體質都十分落後中國民族工業將麵臨多大的壓力,再加上中國曆來輕視工商、各地**的官員對之肯定又是索、拿、帶、扣,這樣談何寬鬆的環境,這也是方懷堅持要收回關稅等權益和整頓吏治的原因。


    這些日子,借著中美簽訂友好條約的東風,江南製造總局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設備,這些設備多是高精度的機床,並且,江南製造總局還聘請了一批洋技師,用以指導生產。自己手裏的廠子少,就可以集中有限的資金辦大事,把一個廠子辦精、辦大、辦好,不用一大攤子鋪開,每人一個窩窩頭,結果誰也吃不飽,現在江南製造局已經可以生產一些簡單的車床、磨床、銑床等機床,終於開始向其“製器之器”的目標邁進。


    馬鞍山鐵廠和遼陽鐵廠也初步建立了起來,兩廠的高爐已於日前先後煉出熟鐵。馬鞍山鐵廠采用的是德國克虜伯明的“鍋”鑄鋼法,遼陽鐵廠采用的英國在1878年由托馬斯:::之洞上奏,在湖北大冶鐵礦附近興建漢陽鐵廠,就近為湖北槍炮局提供鋼鐵,而漢陽鐵廠采用的則是美國人的平爐煉鋼法。


    國家工業草創,各種東西都在摸索之中,科學研究和技術工藝都是有各自風格的,像英國講究簡便、德國講究精巧、美國講究通用,各有長處,方懷覺得不妨暫且並容其式,擇其優良者學之,將來也能展出中國自己的工業技術風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半生恨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半生恨雨並收藏大清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