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發生。


    這是塞外的雄壯與悲歌。


    在長城以北,十數萬異族的大軍陣列在此。幾乎每隔一百裏,便有一座連綿不絕的軍營橫亙在茫茫的草原之上。從天空看去,仿佛連成一隻巨大的凶獸一般。


    在長城以內,數量更多的大楚軍隊嚴防死守,枕戈待旦!


    戰場,複雜多變,絕不是單純軍力的比拚。


    鎮北大將軍王子騰,便是長城以內,數十萬大軍的主帥。


    雖然大軍數量明顯多於敵軍,但是王子騰絲毫未敢大意。因為大楚麵對的,不僅僅隻是哥薩克騎兵,還有隨時可能叛變的蒙古諸部以及各胡族。


    但是哥薩克仍舊是大楚最主要的敵人。隻要前麵這十數萬哥薩克騎兵一敗,王子騰知道,其他彈丸小國,將會立馬對大楚俯首稱臣。


    這一點,對於精通兵法,熟讀史書的他來說,看的很明白。


    經過半年以來與哥薩克的交鋒,雙方各有傷亡。對於兩軍的戰鬥力,雙方都各有所知。


    平心而論,要是沒有長城固守,憑對方騎兵來去無蹤的迅速,他知道他未必能夠阻擋的了這十數萬哥薩克騎兵,守護住他身後,那上萬萬的大楚百姓。


    但是,有了長城天塹。進可攻,退可守,一切便大不相同。


    假以時日,要破這哥薩克騎兵,他覺得並不難。


    鎮北將軍府內,王子騰正在與麾下的將士研討戰略戰術。


    “哥薩克騎兵奔襲千裏,雖然戰力凶悍,令蒙古各部膽寒。但是,他們的老巢遠在數萬裏之外,一切軍資全靠自給,經過這大半年來的消耗,想來也所剩不多。


    隻要一直將他們阻擋在關外,要不了多久,他們沒有軍資糧草,和捏古斯等部族的聯合將瞬間瓦解,到時候,就是我們全軍回擊的時刻!


    這一戰,本將軍定要將這二十萬哥薩克盡數留在塔塔爾草原上,也算是為烏金汗一族報仇了。”


    王子騰擲地有聲的說道,言語間有強大的自信。說完還示意了坐在他下手的烏金汗一下。


    塔塔爾部被哥薩克鐵騎半個月內攻破,根本來不及收拾殘部。無奈之下,烏金汗隻得率領八千王帳騎兵,千裏南下,尋求大楚軍隊的庇護。


    王子騰也看中他手底下的數千精銳騎兵,將他留下,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當然,這也是朝廷的意思。


    日後若是戰勝,還需要烏金汗塔塔爾王族的身份,收攏塔塔爾部族的牧民,穩定塞外呢。


    “我們大汗說,那就多謝王將軍了......”金烏汗身邊通漢話的族人替他回應。他本人也諾諾站起來抱拳,身子有些搖晃。


    他原本年紀就頗大了,加上這次打擊,似乎已經支撐不住。


    見狀,王子騰道:“來人,送金烏汗回去休息。”


    金烏汗也不推辭,他知道王子滕等人接下來要商議更機密的軍機大事,他一個外人已經不方便再在此處了。


    等他一走,王子騰也正準備把具體的部署安排下去,卻接到朝廷的線報。


    “和親,朝廷居然真的接受了他們的和親提議!如此簡單的緩兵之計,他們居然看不明白!”


    王子騰怒聲道。


    ......


    南書房,一片沉默。


    許久之後,正慶帝向方守等人道:“你們以為,這一次俄國人議和的誠意有多少?”


    此間,此時坐的全是他最心腹的臣子。


    “不足五層。”


    思索了片刻,崔文龍率先道。


    “他們二十萬騎兵氣勢洶洶而來,如今交戰不過半載,尚未呈現敗勢,又怎麽可能真心與我們議和。”


    “可是,他們可是主動答應將公主嫁到我們大楚來的。”


    刑部尚書吳豪也道,隨即便說:“難道真如王子騰所言,此乃他們的緩兵之計,他們糧草當真已經不濟。見久攻不下,準備暫時休戰,意圖先徹底占領塔塔爾,厲兵秣馬之後,來年再戰?”


    聞言,正慶帝顯得很遲疑。


    王子騰已經連續給他上了數道奏折。其實,他對於王子騰的看法很多都是持讚同態度的。


    奈何......


    “父皇,兒臣已經準備妥當,這一戰,兒臣有信心一定能勝......”


    “兵者,凶器也,豈有必勝之法。你須記住,好戰必危的古訓,如今既然對方主動提出議和,你豈有不應之理。”


    “可是......”


    “不用可是了。之前你要戰,朕不阻你。因為沒有鮮血洗禮的和平,是維係不了的。


    如今戰事過去半年,百姓身陷戰爭泥澤,你為一國之君,當不忍也!


    好了,退下吧。”


    這是那日他去給太上皇請安時候的一段對話。


    “陛下?”


    戴權喚了一句。


    正慶帝回神,又對林如海道:“戶部情況如何?”


    林如海回道:“國庫錢糧,尚可支撐前方戰事一年有餘。若是往後三年朝廷並無太巨大的花銷,舉國安定,沒有過分的天災,就是再戰數年,也可支撐!”


    正慶帝聽到這裏心頭一熱,隨即冷靜下來。


    他大概猜到太上皇欲議和的原因了。


    舉國安定,邊關再戰數年也可支撐!可是,什麽叫舉國安定,就是大楚沒有天災、沒有叛亂,朝廷將所有的錢財都用在戰事上。


    太上皇,他已經八十多了,他希望的是安享晚年。


    太上皇,並不是一個崇尚節儉的皇帝。或許,之前朝廷削減開支,就已經讓他不滿意了。


    最主要的是,太上皇可能並不一定想他打贏這場大戰......


    正慶帝想到這裏,瞳孔一縮。


    “不論如何,著禮部將議和的事宜進行下去,其他的事,觀時局再說。”最後,正慶帝如此總結道。


    “是。”


    眾人都對目前的態勢沒有完全的把握。主要是,正慶帝本身的態度就很模糊,他們也不好多下斷言。


    “陛下,若無別的事,臣等就先告退了。”


    正慶帝點點頭,忽然道:“崔愛卿留下。”


    崔文龍便留下,其他人依次告退離開。


    “禮部今日上書,詢問迎親使的人選,你可有何建議?”


    正慶帝道。


    對方主動送公主到大楚來和親,大楚自然要顯示態度出來。


    所以,迎親使的人選就特別重要。


    身份太高似有巴結的意思,畢竟兩國現在正在交戰。身份太低,又會被指謫怠慢。


    崔文龍是最明白正慶帝心思的人,他知道正慶帝的態度。


    原本迎親使最好從皇室中選擇一個人擔任,但是看樣子正慶帝並不想如此,那麽......


    “臣倒是有一個人選。”


    “何人?”


    “陛下覺得,賈清如何?”


    正慶帝眉頭一皺。


    崔文龍繼續道:“陛下別忘了,他是賈貴妃娘娘的弟弟。”


    正慶帝漸漸明白了崔文龍的意思,忽然眼睛一亮。


    “知朕者,唯愛卿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入紅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桃李不諳春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桃李不諳春風並收藏夢入紅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