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聲急令,大隊後金軍便停在了離石橋子村不遠的山路上。
“咋不走了?”卓布泰急急忙忙從前軍跑回來,莫名其妙的望著李永芳和孫盡忠。
李永芳沒說話,隻是不住看著兩下的地勢。
孫盡忠道:“將軍擔心前麵有埋伏。”
“埋伏?鳥個埋伏!”卓布泰大聲道,“毛文龍的大軍都在遼陽城下,咱們現在趕過去,正好從屁股後頭給他一刀,趕緊走啊!”
“士兵需要休息。”孫盡忠說了句大實話。從清河去遼陽,一路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當年薩爾滸大戰,李如柏指揮的明軍南路軍就是受困於清河一帶的山路,加上其餘三路大軍的潰敗,這才無功而返。而今,李永芳的這支漢軍也已在積雪皚皚的山中走了整整兩天,早已人困馬乏。
哪知卓布泰卻狠狠道:“走不動的,統統滾回清河好了,本將自帶一支人馬去救遼陽!”
李永芳掃了他一眼,心想貪功冒進、不恤士兵都是為將者的大忌,可嘴上卻不說什麽。倒是孫盡忠略帶嘲諷的頂了一句:“那你倒去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跟你去。”
“你!”卓布泰為之氣結,他也清楚,沒有李永芳的命令,沒有一個漢軍會跟自己走。
“前麵就是歪頭山姚千戶屯了。”孫盡忠對李永芳道。
李永芳點點頭,道:“這兒我來過,是個險地。傳令下去,全軍休整。”
孫盡忠領命去了。
卓布泰找了塊大石頭,撣了撣上麵的積雪,將長刀往邊上一插,氣鼓鼓的坐下,從懷裏摸出一塊幹糧,張嘴就是一口,用力咀嚼著。
“毛文龍啊毛文龍,你若是在此地留下一支精兵,我李永芳便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望著兩旁蜿蜒高聳的山崖,李永芳突然想到了華容道裏的曹操,沒來由的發出幾聲幹笑。
幹冷的空氣中彌漫著危險的味道。
李永芳的直覺很準,歪頭山中,早就埋伏著一支精兵。
“奶奶的,都兩天了,爬都爬到了,咋還不見人!”剛被九指輪班替下來的老二嘟囔著,在地上挖了一捧雪,用力往臉上和光頭上一抹,好讓神智清醒些。
“給,喝點兒!”石頭悄悄遞上一個不大的皮袋子。竇十三有過明令,打仗時是不許喝酒的,可這道命令隻能保證下屬不酗酒,卻不能阻止那班老兵油子們偷偷把水換成酒。對此,竇十三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沒有點兒烈酒暖身,再壯實的漢子也熬不住關外的天氣。
東江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毛承祿的親兵營、孔有德的前鋒營、竇十三的飛熊營。若論忠誠和單兵格鬥,親兵營自然是最強的;若論攻城掠地,前鋒營當仁不讓;可要說在山地和叢林裏打埋伏打遊擊,沒人能比得上竇十三一夥。
從長白山和千山山區進入遼東平原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東江軍主力走過的,從鎮江城經連山關直下遼陽的大道,另一條則是沿著太子河穀經歪頭山去沈陽的小路。而石橋子村和姚千戶屯,正是這條小路在進入遼東平原的最後兩站,也是地形最複雜的地方。
毛文龍算準了後金各地的留守部隊一定會從四麵八方趕來支援,其中最重要的兩支,就是駐守在清河的李永芳部和駐守在蓋州的劉興祚部。因此,毛文龍才把飛熊營拆開了使,斥候隊配合前鋒營去打鞍山,斷了蓋州和遼陽的聯係,震懾遼南,迫使劉興祚不敢輕易北上;主力則被留在此地,防的就是李永芳在清河的那支人馬。
至於多爾袞擔心出現的局麵,毛文龍不是沒有想過,但是考慮到東江軍在旅順的兵力並不足以主動出擊,海上冰封也不利於水師策應,所以才讓遼南各部嚴守待命。
山路另一側的埋伏區裏,竇十三悄悄爬到戚遼身邊,低聲道:“大哥,還沒動靜?”
戚遼搖搖頭,雖然有暖洋洋的太陽照著,可趴在雪地裏的依然不好受,虧得襖子穿得厚,否則用不了多久,手腳就會被凍住。
竇十三道:“起來動動,有九指盯著,出不了事兒。”
戚遼從雪地裏爬了起來,活動了下筋骨,道:“他們應該已經到了。”
竇十三一驚,道:“那咋還不見動靜?”
戚遼道:“他們也怕被打埋伏。”
“卓布泰那廝哪有這個腦子,定是孫盡忠也來了。不對啊,”竇十三皺眉道,“若是孫盡忠,他定會先派出來,可到現在還不見半個人影……”
“那就是李永芳親自來了,”在這兩天時間裏,戚遼大致了解了這些年來竇十三和孫盡忠、卓布泰在東麵山裏打遊擊的經過,於是道,“跟你打仗的是卓布泰和孫盡忠,可在邊上盯著的,卻是李永芳。你把他們摸透了,李永芳也把你摸透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種地方,斥候沒多大用。不然,大帥也不會猴子和狗兒借走了。”
竇十三想想也是,道:“那就這麽耗著?”
“還能有什麽辦法?”戚遼道,“咱們下了套子,至於踩不踩進來,那可是人家是事。”
“咱們的幹糧也不多,再兩天就吃光了,要不去屯子裏走一圈?”竇十三道。屯子,就是姚千戶屯;走一圈,就是去山下的屯子裏搶東西,這樣的事兒對飛熊營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屯子是餌,不能動!”戚遼斷然否決了他的建議。姚千戶屯正好位於埋伏點的側前方,誰先動它,誰就會暴露蹤跡;進屯的一方也勢必會因為搶東西而分去大半兵力,就會給對方可趁之機。所以,兩天了,飛熊營的戰士愣是擺著炊煙嫋嫋的屯子沒動,而貓在山林裏啃窩窩喝雪水。
打仗,拚得就是耐心,毅力,誰屏得住,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戚遼明白這一點,李永芳更加明白。所以他既沒有冒進,也沒有放出斥候,而是讓部隊安靜的那那兒休息。等,雙方都在等,明明知道敵人就在前方,可就是不動。就像兩匹都盯上了落單肥羊的狼,隻等對方當螳螂,自己當黃雀。
可時間不等人。
李永芳和皇太極說得“十天”,已經過去了七天,這最後三天,就是見分曉的時候!
“咋不走了?”卓布泰急急忙忙從前軍跑回來,莫名其妙的望著李永芳和孫盡忠。
李永芳沒說話,隻是不住看著兩下的地勢。
孫盡忠道:“將軍擔心前麵有埋伏。”
“埋伏?鳥個埋伏!”卓布泰大聲道,“毛文龍的大軍都在遼陽城下,咱們現在趕過去,正好從屁股後頭給他一刀,趕緊走啊!”
“士兵需要休息。”孫盡忠說了句大實話。從清河去遼陽,一路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當年薩爾滸大戰,李如柏指揮的明軍南路軍就是受困於清河一帶的山路,加上其餘三路大軍的潰敗,這才無功而返。而今,李永芳的這支漢軍也已在積雪皚皚的山中走了整整兩天,早已人困馬乏。
哪知卓布泰卻狠狠道:“走不動的,統統滾回清河好了,本將自帶一支人馬去救遼陽!”
李永芳掃了他一眼,心想貪功冒進、不恤士兵都是為將者的大忌,可嘴上卻不說什麽。倒是孫盡忠略帶嘲諷的頂了一句:“那你倒去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跟你去。”
“你!”卓布泰為之氣結,他也清楚,沒有李永芳的命令,沒有一個漢軍會跟自己走。
“前麵就是歪頭山姚千戶屯了。”孫盡忠對李永芳道。
李永芳點點頭,道:“這兒我來過,是個險地。傳令下去,全軍休整。”
孫盡忠領命去了。
卓布泰找了塊大石頭,撣了撣上麵的積雪,將長刀往邊上一插,氣鼓鼓的坐下,從懷裏摸出一塊幹糧,張嘴就是一口,用力咀嚼著。
“毛文龍啊毛文龍,你若是在此地留下一支精兵,我李永芳便要死無葬身之地了……”望著兩旁蜿蜒高聳的山崖,李永芳突然想到了華容道裏的曹操,沒來由的發出幾聲幹笑。
幹冷的空氣中彌漫著危險的味道。
李永芳的直覺很準,歪頭山中,早就埋伏著一支精兵。
“奶奶的,都兩天了,爬都爬到了,咋還不見人!”剛被九指輪班替下來的老二嘟囔著,在地上挖了一捧雪,用力往臉上和光頭上一抹,好讓神智清醒些。
“給,喝點兒!”石頭悄悄遞上一個不大的皮袋子。竇十三有過明令,打仗時是不許喝酒的,可這道命令隻能保證下屬不酗酒,卻不能阻止那班老兵油子們偷偷把水換成酒。對此,竇十三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畢竟,沒有點兒烈酒暖身,再壯實的漢子也熬不住關外的天氣。
東江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就是毛承祿的親兵營、孔有德的前鋒營、竇十三的飛熊營。若論忠誠和單兵格鬥,親兵營自然是最強的;若論攻城掠地,前鋒營當仁不讓;可要說在山地和叢林裏打埋伏打遊擊,沒人能比得上竇十三一夥。
從長白山和千山山區進入遼東平原有兩條路,一條就是東江軍主力走過的,從鎮江城經連山關直下遼陽的大道,另一條則是沿著太子河穀經歪頭山去沈陽的小路。而石橋子村和姚千戶屯,正是這條小路在進入遼東平原的最後兩站,也是地形最複雜的地方。
毛文龍算準了後金各地的留守部隊一定會從四麵八方趕來支援,其中最重要的兩支,就是駐守在清河的李永芳部和駐守在蓋州的劉興祚部。因此,毛文龍才把飛熊營拆開了使,斥候隊配合前鋒營去打鞍山,斷了蓋州和遼陽的聯係,震懾遼南,迫使劉興祚不敢輕易北上;主力則被留在此地,防的就是李永芳在清河的那支人馬。
至於多爾袞擔心出現的局麵,毛文龍不是沒有想過,但是考慮到東江軍在旅順的兵力並不足以主動出擊,海上冰封也不利於水師策應,所以才讓遼南各部嚴守待命。
山路另一側的埋伏區裏,竇十三悄悄爬到戚遼身邊,低聲道:“大哥,還沒動靜?”
戚遼搖搖頭,雖然有暖洋洋的太陽照著,可趴在雪地裏的依然不好受,虧得襖子穿得厚,否則用不了多久,手腳就會被凍住。
竇十三道:“起來動動,有九指盯著,出不了事兒。”
戚遼從雪地裏爬了起來,活動了下筋骨,道:“他們應該已經到了。”
竇十三一驚,道:“那咋還不見動靜?”
戚遼道:“他們也怕被打埋伏。”
“卓布泰那廝哪有這個腦子,定是孫盡忠也來了。不對啊,”竇十三皺眉道,“若是孫盡忠,他定會先派出來,可到現在還不見半個人影……”
“那就是李永芳親自來了,”在這兩天時間裏,戚遼大致了解了這些年來竇十三和孫盡忠、卓布泰在東麵山裏打遊擊的經過,於是道,“跟你打仗的是卓布泰和孫盡忠,可在邊上盯著的,卻是李永芳。你把他們摸透了,李永芳也把你摸透了。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這種地方,斥候沒多大用。不然,大帥也不會猴子和狗兒借走了。”
竇十三想想也是,道:“那就這麽耗著?”
“還能有什麽辦法?”戚遼道,“咱們下了套子,至於踩不踩進來,那可是人家是事。”
“咱們的幹糧也不多,再兩天就吃光了,要不去屯子裏走一圈?”竇十三道。屯子,就是姚千戶屯;走一圈,就是去山下的屯子裏搶東西,這樣的事兒對飛熊營來說簡直是家常便飯。
“屯子是餌,不能動!”戚遼斷然否決了他的建議。姚千戶屯正好位於埋伏點的側前方,誰先動它,誰就會暴露蹤跡;進屯的一方也勢必會因為搶東西而分去大半兵力,就會給對方可趁之機。所以,兩天了,飛熊營的戰士愣是擺著炊煙嫋嫋的屯子沒動,而貓在山林裏啃窩窩喝雪水。
打仗,拚得就是耐心,毅力,誰屏得住,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戚遼明白這一點,李永芳更加明白。所以他既沒有冒進,也沒有放出斥候,而是讓部隊安靜的那那兒休息。等,雙方都在等,明明知道敵人就在前方,可就是不動。就像兩匹都盯上了落單肥羊的狼,隻等對方當螳螂,自己當黃雀。
可時間不等人。
李永芳和皇太極說得“十天”,已經過去了七天,這最後三天,就是見分曉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