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熊營凱旋歸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寬甸城,寬甸能有今日的氣象,大部分功勞都要歸於竇十三。因此,接風大宴是少不了的,而今日的主角,不是飛熊營的將士們,而是寬甸六堡邊區根據地的首倡者,竇十三的大哥——戚遼。
席間,杜長風向戚遼說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寬甸六堡間的路。竇十三開辟了這片地處長白山腹地的根據地後,發現當地的交通情況相當差,兩個臨近的城堡,往往需要走上一天乃至更多的時間才能走到,不但不利於商貨的流通,也不利於遇險時調集兵力。於是,竇十三決定,暫緩修城,先修路。把路修通了,修城的材料和人力才能更好的調配輸送。根據地的軍民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寬甸六堡、靉陽和朝鮮的朔州、昌城之間修成了一張暢通的道路網,還將孤山新堡——靉陽——寬甸——朔州之間的商道清理拓寬,即便在大雪封山的日子裏,根據地的軍民也不會因為物資匱乏而陷入困境。
竇十三的出發點,自然是為了調兵和賺錢方便,可戚遼卻知道,這片道路網的修成,對敵後根據地意味著什麽。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打通道路,就等於向後金軍敞開了大門,可竇十三卻不擔心這個——他修得路,是平整通暢的小路,商隊可以通過,大軍卻無法展開,而且商路的每一個節點上,都有一座堅固的城堡,隻要把城堡一關,縱有千軍萬馬,也休想長驅直入。
就在寬甸城裏大擺宴席,為戚遼和竇十三接風吸塵的同時,一輛馬車正急匆匆的行駛在長甸通往寬甸的這條通暢的大道上。說是大道,其實隻能算是一條比較平整的山路。車裏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戚遼四名親兵之一的老崔,另外一個,便是當年毛文龍替戚遼買下的那少女——墜兒。
“墜兒姑娘,馬上就到了。五年,五年了啊,大人總算回來了,你可算是盼到頭了。”老崔搓搓手,一會兒催促趕車的再快些,一會兒回頭跟墜兒聊兩句。其實,老崔不老,今年正好四十歲,比墜兒大了一倍,因此在他眼裏,墜兒就跟女兒一樣。
“進城嘍!”車夫一聲吼,馬車便開始減速,很快停在了一間客棧前。
“嘩啦!”老崔第一個跳下車,替墜兒撩起車簾。
墜兒輕輕走下馬車,朝長街北麵的府衙遙望一眼,對前來迎接的客棧掌櫃道:“竇爺那兒還沒完嗎?”
掌櫃也是個明白人,低聲道:“要不,我派人去請?”
墜兒搖搖頭,道:“我會在這兒呆幾天,就不要去驚動他們了。”
掌櫃點點頭,在前領路。
老崔沒有跟著進去,一個閃身,便沒入了夜色中。
酒宴還在繼續,竇十三和他那幫兄弟喝得七倒八歪,黃段子葷笑話自然是不絕於耳。對此,戚遼並不介意,男人的話題總離不開女人和風月,不論在江南還是在關外。不過他既不像猛士般饕餮痛飲豪氣幹雲,也不像小資文人般淺嚐即止附庸風雅,他是不願喝多了太過難看——一杯,隻要一杯,他的臉就會跟豬肝一樣從額頭紅到脖子根;因為這個,他沒少被竇十三嘲笑。
不過這一次,他是想逃也逃不掉了——竇十三一句“別看我大哥紅得跟豬頭似的,那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夥兒使勁灌,醉不了……”飛熊營上上下下二十幾人便一個接一個,足足“敬”了他三輪,直把他喝得兩眼通紅、頂冒白氣。
三輪下來,戚遼再也忍不住了,衝到外頭,“哇”的一聲全吐了出來。
吐完,神清氣爽,臉上也不那麽燙了。
“大人,沒事吧?”杜長風也跟著出來了,手裏拿著一根黃瓜,遞給他。
戚遼接過黃瓜,一口咬下,嘴裏頓時清爽不少。
“大人,老崔來了。”杜長風身後還站著一人,正是老崔。
“大人,你回來了!”老崔的聲音有些哽咽。
戚遼定了定神,一把抓住老崔的肩膀,用力搖了搖,道:“好,大家都還在!咋不進去?”
老崔低聲道:“我剛從長甸來,墜兒姑娘也來了。”
戚遼一凜,對杜長風道:“長風,你先進去,十三問起來,就說我喝多了,出去走走。”
杜長風聽到“墜兒”二字,就知道自己該回避了,於是一拱手,轉身走了。
“屬下崔老虎,見過大人!”崔老虎,便是老崔的真名。這一次,他用得是北鎮撫司的禮節。
“這些年,辛苦你了。”戚遼一把將他扶起。除了戚遼的親兵,老崔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北鎮撫司安插在寬甸邊區的暗探。這一點,就連竇十三都不知道。戚遼臨走前,曾拜托給老崔兩件事:其一,是保護墜兒的安全,護送她與竇十三會合;其二,就是在寬甸邊區建立獨立的情報網。戚遼不在的時候,老崔就是情報網的最高頭目,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也無需任何行動,更不能主動與外界聯絡,隻管撒網,搜集信息。而長甸和寬甸的兩間客棧,便是這張情報網的據點。
“大人交代的事情,一件都沒有落下。”老崔是個本分的人,也是個很好的下屬。
戚遼點點頭,示意他坐下,然後道:“講講這些年的事情吧,我想知道,你們都是怎麽過來的。”
老崔喝了口水,整理了下思緒,開始回憶:
鎮江城得而複失後,老崔和楊大富便護著墜兒離開朔州,渡過鴨綠江來到北岸的長甸。墜兒是長甸本地人,三人便在長甸暫時安頓下來。那時候竇十三還沒打過來,寬甸六堡基本上就是一片三不管地區,人煙荒蕪,草寇叢生,一年當中隻有幾支走私的隊伍從那裏經過,為朝鮮和後金兩國的黑市提供貨品。
席間,杜長風向戚遼說起了另一件事,那就是寬甸六堡間的路。竇十三開辟了這片地處長白山腹地的根據地後,發現當地的交通情況相當差,兩個臨近的城堡,往往需要走上一天乃至更多的時間才能走到,不但不利於商貨的流通,也不利於遇險時調集兵力。於是,竇十三決定,暫緩修城,先修路。把路修通了,修城的材料和人力才能更好的調配輸送。根據地的軍民花了兩年的時間,在寬甸六堡、靉陽和朝鮮的朔州、昌城之間修成了一張暢通的道路網,還將孤山新堡——靉陽——寬甸——朔州之間的商道清理拓寬,即便在大雪封山的日子裏,根據地的軍民也不會因為物資匱乏而陷入困境。
竇十三的出發點,自然是為了調兵和賺錢方便,可戚遼卻知道,這片道路網的修成,對敵後根據地意味著什麽。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打通道路,就等於向後金軍敞開了大門,可竇十三卻不擔心這個——他修得路,是平整通暢的小路,商隊可以通過,大軍卻無法展開,而且商路的每一個節點上,都有一座堅固的城堡,隻要把城堡一關,縱有千軍萬馬,也休想長驅直入。
就在寬甸城裏大擺宴席,為戚遼和竇十三接風吸塵的同時,一輛馬車正急匆匆的行駛在長甸通往寬甸的這條通暢的大道上。說是大道,其實隻能算是一條比較平整的山路。車裏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戚遼四名親兵之一的老崔,另外一個,便是當年毛文龍替戚遼買下的那少女——墜兒。
“墜兒姑娘,馬上就到了。五年,五年了啊,大人總算回來了,你可算是盼到頭了。”老崔搓搓手,一會兒催促趕車的再快些,一會兒回頭跟墜兒聊兩句。其實,老崔不老,今年正好四十歲,比墜兒大了一倍,因此在他眼裏,墜兒就跟女兒一樣。
“進城嘍!”車夫一聲吼,馬車便開始減速,很快停在了一間客棧前。
“嘩啦!”老崔第一個跳下車,替墜兒撩起車簾。
墜兒輕輕走下馬車,朝長街北麵的府衙遙望一眼,對前來迎接的客棧掌櫃道:“竇爺那兒還沒完嗎?”
掌櫃也是個明白人,低聲道:“要不,我派人去請?”
墜兒搖搖頭,道:“我會在這兒呆幾天,就不要去驚動他們了。”
掌櫃點點頭,在前領路。
老崔沒有跟著進去,一個閃身,便沒入了夜色中。
酒宴還在繼續,竇十三和他那幫兄弟喝得七倒八歪,黃段子葷笑話自然是不絕於耳。對此,戚遼並不介意,男人的話題總離不開女人和風月,不論在江南還是在關外。不過他既不像猛士般饕餮痛飲豪氣幹雲,也不像小資文人般淺嚐即止附庸風雅,他是不願喝多了太過難看——一杯,隻要一杯,他的臉就會跟豬肝一樣從額頭紅到脖子根;因為這個,他沒少被竇十三嘲笑。
不過這一次,他是想逃也逃不掉了——竇十三一句“別看我大哥紅得跟豬頭似的,那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大夥兒使勁灌,醉不了……”飛熊營上上下下二十幾人便一個接一個,足足“敬”了他三輪,直把他喝得兩眼通紅、頂冒白氣。
三輪下來,戚遼再也忍不住了,衝到外頭,“哇”的一聲全吐了出來。
吐完,神清氣爽,臉上也不那麽燙了。
“大人,沒事吧?”杜長風也跟著出來了,手裏拿著一根黃瓜,遞給他。
戚遼接過黃瓜,一口咬下,嘴裏頓時清爽不少。
“大人,老崔來了。”杜長風身後還站著一人,正是老崔。
“大人,你回來了!”老崔的聲音有些哽咽。
戚遼定了定神,一把抓住老崔的肩膀,用力搖了搖,道:“好,大家都還在!咋不進去?”
老崔低聲道:“我剛從長甸來,墜兒姑娘也來了。”
戚遼一凜,對杜長風道:“長風,你先進去,十三問起來,就說我喝多了,出去走走。”
杜長風聽到“墜兒”二字,就知道自己該回避了,於是一拱手,轉身走了。
“屬下崔老虎,見過大人!”崔老虎,便是老崔的真名。這一次,他用得是北鎮撫司的禮節。
“這些年,辛苦你了。”戚遼一把將他扶起。除了戚遼的親兵,老崔還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北鎮撫司安插在寬甸邊區的暗探。這一點,就連竇十三都不知道。戚遼臨走前,曾拜托給老崔兩件事:其一,是保護墜兒的安全,護送她與竇十三會合;其二,就是在寬甸邊區建立獨立的情報網。戚遼不在的時候,老崔就是情報網的最高頭目,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也無需任何行動,更不能主動與外界聯絡,隻管撒網,搜集信息。而長甸和寬甸的兩間客棧,便是這張情報網的據點。
“大人交代的事情,一件都沒有落下。”老崔是個本分的人,也是個很好的下屬。
戚遼點點頭,示意他坐下,然後道:“講講這些年的事情吧,我想知道,你們都是怎麽過來的。”
老崔喝了口水,整理了下思緒,開始回憶:
鎮江城得而複失後,老崔和楊大富便護著墜兒離開朔州,渡過鴨綠江來到北岸的長甸。墜兒是長甸本地人,三人便在長甸暫時安頓下來。那時候竇十三還沒打過來,寬甸六堡基本上就是一片三不管地區,人煙荒蕪,草寇叢生,一年當中隻有幾支走私的隊伍從那裏經過,為朝鮮和後金兩國的黑市提供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