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太極殿上。


    “啟奏陛下袁紹二十萬大軍正在晉縣集結隨時有可能向我軍進攻。”歐陽修上前稟報道。


    “啟奏陛下呂布率領五萬大軍正在陽曲一帶集結,隨時可能進犯雁門。”徐光啟也上前道。


    “啟奏陛下,徐達將軍,徐晃將軍分別傳來消息稱他已經向袁紹所部進發了。”範仲淹又上前說道。


    “看來這天下一下子就風雲變幻了啊,袁紹,呂布狼子野心,朕豈會向他們屈服。”劉辯肅聲喝道。


    “陛下聖明!”群臣齊道。


    “太尉大人,麻煩你將如今各部兵力告知朕。”劉辯看向盧植。


    幾年過去了,這位大漢的老臣依然精力充沛,臉色紅潤,非常健康。


    “啟稟陛下,守衛雁門,長城一帶的楊業將軍所部,麾下有四萬兵馬,左武衛徐達將軍所部,麾下有四萬兵馬,右武衛嶽飛將軍所部,麾下有三萬兵馬,左驍衛羅成將軍所部,麾下有兩萬兵馬,右驍衛高肅將軍所部,麾下有三萬兵馬,青州徐晃將軍所部,麾下有六萬兵馬,李靖將軍所部,麾下有一萬兵馬,各大城池守軍總計兩萬兵馬,禁軍有三萬兵馬,陛下手中可戰兵馬總計二十八萬兵馬。”盧植將主要軍隊的分布粗略的講了出來。


    當聽到有二十八萬兵馬,朝堂上的諸臣都露出了喜色,隻有那寥寥幾人沒有露出笑容而已。


    “你們以為我們此次會有勝算嗎?”劉辯看著一眾大臣,沉聲問道。


    “陛下,我軍人數雖稍不如袁紹,但我軍皆是精兵強將,比起袁紹那廝不知強了多少,至於呂布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罷了,區區幾萬兵馬,在我幽州鐵蹄之下頃刻間便能覆滅。”龍且上前自信的說道。


    其他一眾大臣臉上也都是自信的神色。


    “你們錯了,都錯了,這場戰爭比你們想象的要艱難無數倍,要殘酷無數倍,朕還有諸位公卿的未來就看這一戰了。”劉辯神情嚴肅的說道,這是劉辯從未有過的嚴肅。可想而知在劉辯心裏這一戰的重要性。


    “陛下,恕臣愚鈍!”秦瓊一臉茫然的向劉辯問道。


    “那朕就告訴你們這場仗有多難。”劉辯凝聲說道。


    眾臣立即安靜下來,目光全都看向劉辯。


    “我軍有二十八萬,你們可知真正能動用的有多少?”劉辯看向眾臣。


    “請陛下賜教!”楊再興說道。


    “第一守衛長城還有雁門邊境的大軍絕不能動,甚至朕準備增兵,朕與蒙古的三年之期早已過去,拖雷王子早已經回去了,我們已經沒了能掣肘蒙古人的條件了,他們隨時有可能進犯我大漢的國土,特別是我們與袁紹交上手後,他們很有可能會乘虛而入,如此一來隻剩下了二十四萬兵馬,第二幽州並未完全掌控在朕的手中,公孫瓚雖元氣大傷更是丟了重地漁陽郡,但依然不得不防,特別是大戰期間,必須要留下一部分人馬監視他們,所以李靖的兵馬不能動,如此一來,我們就隻剩下二十三萬兵馬了,第三徐達徐晃為了牽製袁紹的大軍,削弱袁紹的兵力,此時已經準備開戰了,如此一來主戰場上我們可用之兵隻剩下十四萬兵馬了,第四並州的呂布對我們用兵了,朕也必須派兵阻攔他們,所以又要少數萬兵馬,再加上各城池,皇城終歸要留下一部分兵馬鎮守,如此一來我們隻剩下不到十萬的可戰之兵。而袁紹那方麵,朕估計除去被徐達,徐晃牽製的兵馬,他們還會有將近二十萬兵馬,現在你們還覺得這場戰鬥很輕鬆嗎?”


    “臣等愚鈍,多謝陛下教誨!”剛剛那幾位輕視袁紹的將軍,大臣立即對劉辯說道,臉上都是尷尬還有慚愧的表情。


    “或許朕這裏還有一個更讓你們害怕的消息,據朕與諸位大臣推測,還有種種跡象表明,長安方麵也會派出大軍攻打,兵馬會在十萬到十五萬左右,如此一來我們要麵臨的大軍將士我們的三四倍。”劉辯肅聲說道。


    燕京早已得到了長安那邊發出詔書,宣稱劉辯邪魔鬼怪附身的消息,當然劉辯麾下的百姓,將士,官員,武將並不相信。


    聯想起劉辯的話,對於長安將要出兵的事他們已經想到了。


    隻不過他們對於接下來的戰事更加擔心,那些個先前輕視對手,輕視這場戰爭的人更是尷尬不已。


    “陛下,如此危局,陛下可有對策?”司徒劉虞沉重的問道。


    “朕並沒有什麽對策,但朕隻有一句話,死戰不退,絕不屈服。”劉辯鄭重的說道。


    “臣等願與陛下共存亡。”太極殿內所有文武齊聲喊道。


    “嶽飛何在?”劉辯大喝。


    “臣嶽飛在!”嶽飛踏出。


    “朕命你率你麾下大軍,前往雁門抵擋呂布的大軍。”


    “臣嶽飛領旨!”


    “嶽飛,朕還得告訴你一事,朕還要從你的手下抽調出五千兵馬,你可願意!”


    嶽飛微微皺眉,不過很快恢複過來,“臣一切遵從陛下吩咐。”


    “很好!”


    “李靖何在?”


    “臣在!”


    “李靖,朕命你立即返回漁陽,鎮守漁陽郡,監視公孫瓚。”劉辯沉聲道。


    “臣遵旨!”


    “羅成聽令!”


    “臣在!”羅成踏步而出。


    “朕命你率部退出漁陽,前往代郡待命,隨時準備支援。”


    “臣遵旨!”羅成心中有些不願,因為他與新月娥已經成婚,如今新月娥更是有孕在身,不可勞累,另外因為新月娥的關係,他與新文禮有了交集,對於公孫瓚所部之事很是關心,不過劉辯的命令他又不能違背也不願違背。


    “薛仁貴,薛葵,何元慶,周德威,朕命爾等立即趕赴渤海助徐達一臂之力。”劉辯再次發聲,薛仁貴等人早已被分入徐達麾下,不過他們多數時候還是在燕京聽調。


    “臣等遵旨!”四人出列。


    “趙雲聽令!”


    “臣在!”


    “朕命爾立即趕赴中山國通知高肅命他堅守中山,等待大軍到來!”


    “臣遵旨!”


    “另外朕決定禦駕親征,朝中大事由三公決定,各級官員各司其職。”劉辯再次放出一個大消息。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不可!”


    ……


    劉辯的話一出,瞬間就遭到群臣反對。


    “朕身為君王,社稷危亡之際怎可貪生怕死,怎可讓將士們孤身作戰,禦駕親征絕不更改。”劉辯嚴肅的說道。


    “既然陛下執意,那臣等隻能祝陛下凱旋而歸了。”劉虞無奈隻得說道。


    “朝中大事就交給皇叔祖還有諸位大人了。”劉辯客氣的說道。


    “此乃臣等分內之事!”


    “禁軍留下一萬人馬,其他各地人馬抽調出一部分來,隨朕出發,另外郭嘉,劉基,荀攸,皆隨朕出發。”


    “臣等遵命!”


    各事都被劉辯安排好了,一切就隻能等大戰來臨了。


    ……


    後宮中,劉辯召集了所有嬪妃,皇子公主,告知了他們自己要禦駕親征的事情。


    “朕不在時,後宮之事,一切由皇後處置。爾等不得放肆!”劉辯展露著他身為一家之主,一國之君的威嚴。


    “……”


    “陛下,臣妾想與陛下同去!”宣華夫人陳氏當先說道。


    宣華夫人自從與劉辯朝夕相處後,性子雖然依然清冷,但是也沒有了當初那麽冷漠,不近人情了,而且對劉辯極為依賴。


    “陛下,臣妾也想去!”


    “陛下,臣妾也願同去!”


    “陛下……”


    “……”


    隨著宣華夫人的話落下,一眾嬪妃競相也爭先說道。


    “陛下,戰場凶險,而且整日與危險相伴,身邊又是一群粗莽將士,他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何況照顧陛下,還是讓哪幾位妹妹與陛下一起去吧,正好有人照顧陛下。”唐後勸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知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知浪子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