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八個月,朕平定袁紹之亂,收複青,冀二州,驅除蒙古來襲之寇。期間有諸多人才投奔朕,也有諸多將士陣亡,更有立下不世之功的將士,今日,朕論功行賞。”


    “吾皇萬歲!萬歲!”


    太極殿上,太極殿前,百官朝拜!


    “平身!”


    “李靖上前聽封!”劉辯沉聲喝道


    “李靖在!”李靖出列。


    “爾初投於朕便立下大功,奪取漁陽郡,助公孫瓚驅除異國賊寇,後,與袁紹大戰,爾更是率兵鎮守漁陽,安定後方,蒙古來襲,爾果斷派兵支援,幫助長城守軍,今日封爾為安東將來,震鄉侯。”


    “李靖謝陛下封賞!”


    在燕京建立後,劉辯又命人聚集周邊百姓在燕京外建立八鎮,以八卦中的乾坤離坎震兌巽艮為名設立八鎮,又為八鄉拱衛皇城。


    “嶽飛上前聽封!”


    “臣在!”


    “爾初投於朕便為朕招募軍卒,剿滅山賊匪寇,爾後帶兵北上收複雁門郡,打退異族賊寇,朕登基之時,爾北上鎮守,驅除蒙古來犯之敵,俘虜蒙古王子拖雷,讓大漢數年免受異族入侵,朕征討袁紹爾鎮守邊關,擋住了逆賊呂布入侵,蒙古來襲爾果斷派兵支援邊關,爾為朕效力以來屢立大功,今日封爾為鎮西將軍,乾鄉侯。”


    “嶽飛謝陛下隆恩!”


    “蒙田上前聽封!”


    “微臣在!”


    “爾從軍以來一直與楊業將軍鎮守邊關,矜矜業業,蒙古來襲,爾鎮守代郡不讓蒙古大軍入侵半分,楊業將軍陣亡,爾臨危受命,統帥大軍鎮守長城,讓蒙古大汗鐵木真無計可施,今封你為安北將軍,虎威亭侯。”


    “蒙田謝陛下封賞!”


    “衛慶上前聽封!”


    “微臣在!”


    “爾貴為名門之後,不辭千裏前來投效朕,救公主於危難之際,臨危受命,率大軍偷襲袁紹後方,燒毀袁紹糧草,為南征大軍立下不世大功,今封你為安西將軍,虎嘯亭侯。”


    “衛慶謝陛下封賞!”


    ……


    “羅成上前聽封!”


    “微臣在!”


    “爾救朕於危難之際,助朕逃離叛賊魔爪,討伐董卓,救助曹操,征討漁陽,此次又再次救朕之性命,今日朕封你為衛將軍,坤鄉侯。”


    “臣領旨,謝陛下厚愛!”


    “徐達上前聽封!”


    “微臣在!”


    “爾在朕落魄之際投效於朕,討伐董卓,奪取中山,征討渤海,救助北海,今朕封你為鎮南將軍,兌鄉侯。”


    “徐達謝陛下封賞!”


    “高肅上前聽封!”


    “微臣在!”


    “……朕今日封你為安南將來,巽鄉侯。”


    ……


    徐晃被封為鎮東將軍,坎鄉侯。薛仁貴被封為平南將軍,威武亭侯。楊延昭被封為平北將軍,趙雲被封為平西將軍,永昌亭侯,太史慈被封為平南將軍,北固亭侯,霍去病為驍騎將軍,關內侯。尉遲恭被封為威烈將軍,鄂武亭侯。秦瓊被封為威武將軍,翼武亭侯。


    楊再興為鷹揚將軍,關內侯。張憲廣武將軍,關內侯,龍且奮武將軍,關內侯,何元慶建忠將軍,關內侯,定彥平,盧俊義,加封關內侯,陸文龍被封為平狄將軍,關內侯,花榮封為建威將軍,關內侯,薛葵討逆將軍,關內侯,李陵奮威將軍,關內侯,文鴦平虜將軍,關內侯,周武橫江將軍,關內侯,周德威為昭武將軍,關內侯,劉裕武衛將軍,關內侯,楊延輝,楊延安,楊延嗣被封為蕩寇,滅寇,虎威將軍,再加上關內侯,畢再遇,尚師徒,張遇,楊延平為廣威,淩江,寧遠,討寇將軍,除此之外其他將士都有封賞。


    光封賞一眾將領官員就話費了一個時辰,說得劉辯口幹舌燥,後麵的都是讓司徒劉虞,太尉盧植,司空黃琬三人念的。


    “宇文成都,裴元慶,李存孝,高寵上前聽封!”休息了一會的劉辯又繼續說話了。


    “微臣在!”四人齊齊出列。


    “爾等四人勇冠三軍,今日賜你四人為護國四將,旨在保護大漢,保護朕。”


    “臣等謝陛下恩典!”


    “宇文成都聽封!”


    “微臣在!”


    “今封你為天寶無敵將軍,天寶亭侯。”


    “謝陛下!”


    “裴元慶聽封!”


    “微臣在!”


    “今封你為龍虎無敵將軍,龍虎亭侯。”


    ……


    “今封你為飛虎無敵將軍,飛虎亭侯。”


    ……


    “今封你為驚龍無敵將軍,驚龍亭侯。”


    “這場大戰出現了無數功臣,但也損失無數勇士,楊業老將軍便是其中之一,今日特封楊業將軍為征北將軍,強陰郡侯,其靈位入紫金閣,其侯爵由其長子楊延平繼承。”


    “楊延平謝陛下隆恩!”此時楊延平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麽自己的弟弟都封了侯而自己沒有。


    “陣亡將領中除楊業將軍外其餘人等皆不能入紫金閣,具體如何安排全權交給三位大人處理。”劉辯繼續說道。


    “遵旨!”劉虞,盧植,黃琬踏出一步說道。


    “王彥章,薛萬徹,薛萬鈞何在?”


    “末將在!”三人踏出。


    “王彥章,汝是河內王匡太守後輩,王匡太守與朕有恩,汝與汝之弟王彥童後落草為寇,實為大罪,但念在爾等並未犯下大錯,便不再處罰汝,並且汝與汝之弟最終悔悟,助剿賊大軍除去太行山賊,汝之弟更是戰死。今封汝為偏將軍,封汝之弟王彥童為關內侯。”劉辯沉聲道。


    “謝陛下恩典!”


    “薛萬鈞,薛萬徹!”


    “末將在!”


    “你兄弟二人本是袁紹部將,與朕為敵,但最終棄暗投明,並且助我軍收複青州,功過相抵,今日特封你二人為偏將軍。”


    “謝陛下恩典!”


    “此一戰耗時良久,消耗錢財軍糧器械無數,數萬將士戰死沙場,上百萬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但依然不可懈怠。各位大人需同心協力,治理地方,救助百姓,此事由司空大人主持,各級官員輔佐,萬不可懈怠。”


    “臣等遵旨!”


    “大戰雖然結束,但是並不能鬆懈,北方蒙古依然虎視眈眈,東邊的公孫瓚又有起勢,而且大漢外麵的李唐更是居心不良,還有南方的曹操頗有野心,西方的楊廣挾持皇弟劉協,雄據一方,野心勃勃,不臣之心,路人皆知,所以朕決定,


    由蒙恬為主將,楊延昭為副將,楊延平,楊延安,楊延輝,楊延嗣,花榮,霍疾,徐寧,楊誌,史進,闞棱跟隨,領兵八萬鎮守長城。”


    “臣等領命!”以蒙恬為首,眾將出列。


    “係統,檢測一下蒙恬的特殊屬性。”


    “叮!”蒙恬,武力:99,統帥:97,智謀:84,政治:43,天賦屬性1“統禦”自己為主將,統帥兵馬時,智謀提升,並且每統帥一萬人,武力加1,最高可加10點,麾下部卒紀律嚴明,戰鬥力大幅提升。天賦屬性2“禦敵”鎮守邊關,抵抗外敵,主動出擊,攻打外敵時,統帥加3,智謀提升,武力提升。


    “看來給他十萬兵馬才是最好的,不過悔之晚矣啊!”劉辯在查看了蒙恬的天賦屬性後,內心有些後悔沒有早早的看一下蒙恬的數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知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知浪子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