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王大人所說的人才是誰,我等可識得?”趙普好奇的問道。


    “多的某也不知道,隻知他名韓飛,字定法!”王伯當回答道。


    “韓非!”


    王伯當之言一出滿堂皆驚,畢竟韓非這個名字太過出名了。


    “哈哈,諸位原來也和某一樣啊,起初某聽到這個名字也是大吃一驚啊!不過此韓飛非彼韓非,諸位不必擔憂。”


    王伯當見到眾人的模樣,頓時大笑起來,當初劉辯讓他去找韓非的時候他也是有些驚訝,不過後來知道才知道隻不過是同音罷了。


    “這韓飛是何來曆?”張良好奇的問道。


    “這韓飛原本不過是一山中隱士,並無什麽來頭,也沒什麽名氣,前段時間陛下突然讓某前去尋找,費了好大的力氣,才找到他,找到後才發覺,此人的確有些本事。”王伯當回答道。


    “噢,何出此言啊?”


    趙普有些驚訝,一個絲毫沒有名氣的隱士能得到王伯當的誇讚,可是很難得,他們可是清楚王伯當可是個文武雙全的人啊,並不是一個隻會舞刀弄槍的武將。


    “此人乃是戰國韓非的後代,取名韓飛便是為了恢複先祖的榮光,光大法家學術,他取字定法,這些年來一直在山中,潛心鑽研法家學術。”王伯當回答道。


    “原來是名人後,而且還是一個勤勉上進的才子啊。”


    趙普言語中對韓非有些輕視,認為韓飛不過是打著法家還有韓非的名號才獲得劉辯看重的。


    “趙大人,這你就想錯了,韓飛此人可是有真才實學的,他下山後,陛下便召見了他,第二天燕京就頒布了新的律法,新法頒布,朝中大臣,毫無過激反對,燕京縣令包拯大人更是對新法讚不絕口。”


    王伯當看出了趙普對韓非的輕視,立即對其進行反駁。


    “那依照王大人所說,韓飛此來是為了給涼州,司隸頒布新的律法了。”蒙恬開口說道。


    “並非如此,韓飛此來,隻為了解此地百姓的情況,同時幫助諸位大人,治理地方。”王伯當解釋道。


    “看來陛下是想在平定叛亂後,重新頒布新的大漢律法,而這韓飛便是最重要的人了。某倒是對這新的大漢律法有些期待了。”


    張良驚喜的說道,張良似乎已經猜到了劉辯還有韓非的目的了。


    “子良,莫要藏著掖著,既然有了想法,那便與諸位說說吧!”


    “陛下讓韓飛前來長安,體會民情,不外乎讓他根據此地的情況製定律法,大漢有幽州,涼州,並州,司隸,冀州,兗州,青州,豫州,徐州,荊州,揚州,益州,涼州十三州,各地民情不同,風俗不同,律法也必然不同,陛下是打算讓韓飛依據各州情況起草新的律法啊!”張良對眾人解釋道,


    “大漢何等遼闊,不說十三州各有不同,一州之內,每郡亦不同,甚至各縣也不同,這得多麻煩啊!”趙普驚呼。


    “趙大人忘了嗎,陛下不是讓諸位大人跟隨諸位將軍前往各地鎮守嗎,某猜想陛下是讓諸位大人幫助各位將軍管理後方,治理百姓,甚至是出謀劃策,如今看來陛下或許這些大人將來也會要參與新法的製定啊。”張良笑道。


    “子良言之有理!”趙普大笑。


    “不知王大人準備何時返回燕京,到時候下官和趙大人與王大人同行可好?”張良笑問道。


    “二位大人,能與某同行當然好,不過燕京公務繁忙,某明日就會離開,隻是不知道二位大人如何安排。”王伯當回答道。


    “趙大人,意下如何?”張良看向趙普,張良不同於趙普,張良孤身一人,現在就走都沒問題。


    “司隸不比幽州,冀州,說不準會有危險,跟著王大人一起那定然是安全的,明日就隨王大人一起當天吧。”趙普回答道。


    “既然二位大人決定了,那明日卯時出發吧。”王伯當說道。


    “有勞了!”


    張良,趙普同時向王伯當道謝。


    “那某現在就回去準備,準備吧。”趙普說道。


    “哈哈!趙大人快去吧!”


    張良頓時大笑,張良知道趙普是要去做什麽,趙普來了長安後因為耐不住寂寞,納了一門小妾,現在多半是要去找那小妾了。


    “某也去和元芳安排一些事情了,就不打攪了。”


    趙普走後,王伯當也開口了。


    “李大人,不隨我等一起返回燕京嗎?”張良一驚,不過張良說完就後悔了,因為他想起了賈詡,就差不多明白了一些事情。


    “長安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元芳協助,特別是賈詡大人需要有人幫忙。”王伯當笑著解釋道。


    “明白了!”


    沒多久王伯當就離開了,


    王伯當離開後,張良沒有離開,蒙恬也沒有離開,賈詡更加沒有離開。


    “子良,不需要去準備嗎?”


    蒙恬不解的問道。


    “某孤身一人,除了一些錢財和衣物,就沒有什麽東西了,如何需要準備。”張良搖頭大笑。


    “既然如此,那便去我府上做客吧,你我為賈先生接風洗塵。”


    蒙恬提議道。


    “如此甚好!”


    張良點頭讚同。


    “二位大人實在太客氣了!”


    賈詡沒有拒絕,也不會拒絕,他笑著對二人道謝。


    ……


    蒙恬府上,


    “蒙將軍,有一事,張房不得不說。”酒足飯飽,三人聊起了瑣事,這時候張良突然嚴肅了起來。


    “子良為何如此嚴肅,可是有何難處,若有難處但講無妨,蒙田會盡力而為的。”


    蒙恬以為張良是遇到麻煩,所以立即說道。


    “不是張某有麻煩了,而是蒙將軍你有麻煩了。”張良搖頭,沉聲道。


    “某能有什麽麻煩?”


    蒙恬對於張良說自己有麻煩了,完全不在意,因為他並不覺得自己會有麻煩。


    “董府一事,便是你的麻煩?”張良鄭重的說道。


    “董府包庇李儒,某軟禁董府之人,莫非某還做錯了不成。”


    蒙恬的語氣有些不善,臉色也不好,很明顯他對於張良說的話,並不喜歡。


    “並非是將軍軟禁董府的人有錯,而且將軍進府時,還有與董承交談時所說的話有問題。”張良搖頭解釋道。


    “董承說到底還是上穀王的親戚,上穀王是陛下親弟,即便上穀王與陛下間,與朝廷間有些問題,但他終歸是陛下親弟,代表著皇室,若董承不將上穀王擺出來也就罷了,可董承拿出了上穀王的名號,可將軍你依舊強硬行事,如此在有心人眼裏,可是為漠視上穀王,漠視皇室,可治你一大不敬之罪。”


    張良頓了頓,又繼續說道,“另外蒙將軍曾在董府內放出,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這等豪言,在有心人眼裏同樣是對付將軍的借口,即便陛下再怎麽信任將軍,在怎麽重視將軍,也會難做,甚至在將來會對將來產生隔閡。這於將軍,於陛下都無利。”


    蒙恬沒有搭話,因為蒙恬此時的臉色很難看,聽了張良的話,他也明白過來了,他昨夜的事情的確對自己不利,是他太過衝動了。


    “子良,可有良策!”


    蒙恬期待的看著張良。


    “既然提出來了,張房有應對之法。”張良自信的說道。


    “請賜教!”


    蒙恬恭敬的等候張良答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知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知浪子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