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陛下說出了何等豪言壯誌讓大公無私的包大人也改變了想法了。”張良大笑道。


    “是這樣的……”


    包拯毫不猶豫就說起張良沒到之前,劉辯對他的“諄諄教導”。


    “陛下真乃奇人啊!”


    張良忍不住驚歎道,這次不在是麵色平靜的感歎,而是發自內心的驚歎。


    他的臉色,眼神表示著對劉辯的驚歎。


    “張大人足智多謀,對於陛下說的有何想法?”


    包拯看向身旁這個絕頂聰明的男人。


    “那張房就獻醜了!”張良笑道。


    “包拯洗耳恭聽!”


    包拯有些期待。


    “簡單的來說陛下是為了對付孫氏,這次事情結束後,孫氏必然傷筋動骨,因為大部分族人在天牢裏的原因,孫氏會逐漸下滑,直到落魄,這是陛下的計劃,如果按照某的想法,孫氏短時間就會分崩離析,所以陛下最直接的目標就達成了。”


    “長遠的來看,陛下是為了打壓世家,為將來大漢平穩做準備。世家的力量非常強,隻不過那些世家不敢妄動罷了,畢竟一旦棋差一招,就會滿盤皆輸啊。”


    “可是太平之時就不一樣了,世家掌握著這天下大部分的東西,田地,山林,典籍,礦石,時間久了又會變成先帝以前那副模樣,天下由世家掌控,普通百姓毫無地位,或許幾十年上百年後天下又會大亂。”


    “這不是陛下想要看到的,所以陛下就定下了這五十金減少刑罰的條件。”


    張良頓了頓,又繼續說道,“五十金對於世家來說,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世家雖然掌控著資源,賺取財富很快,但是往往一個世家加上下人都是上千人,甚至上萬人,這種消耗,可是非比尋常的,往往一年積攢下來的財富並不多,而且這些基本上都不會真正積累錢財,而是會選擇將他們變成田地,房屋。”


    “世家子弟良莠不齊,有才華出眾,能力不凡的,也有毫無能力,品行不端的,而這些品行不端的往往都會幹些特別的事情,逼良為娼,強搶民女,橫行鄉裏,欺淩百姓。”


    張良又停了一下,緩了緩,然後又接著說了起來,


    “朝廷以這些理由將他們拿下,完全沒有問題,世家根本沒法反駁,更加別說不顧一切和朝廷魚死網破了。”


    “世家子弟多是錦衣玉食如何能受得了天牢裏的生活,他們的父母家人定然會想盡辦法將他的的孩子從天牢裏弄出了的,所以絕對舍得錢。”


    “世家龐大不可能隻有那一兩個會犯錯的,而且有句話叫做細水長流,一次兩次,一個兩個,而且這種小的消耗,那些世家根本不會重視,但是等他們發現的時候必然會感到震驚,但是這些世家卻隻能忍著,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原因。”


    “強大的世家並不是靠著一次賺的多少,並不像甄氏,衛氏,糜氏這些靠商隊,快速發家的,他們靠的是日積月累,年複一年,一代又一代的積累,所以當陛下這個計劃實行後,有許多家族甚至根本積累不了財富,反而會消耗底蘊。”


    “說不定還會再次出現像孫氏這樣的家族,對於朝廷來說那就是好事了。”張良笑著說道。


    “那如果那些世家向朝廷發難,進行暴動了。”包拯提出了疑問。


    “剛剛不是說了嗎,他們輕易不敢這麽做,即便他們獲得了勝利,朝廷拿他們沒辦法,但同樣的是他們的底蘊都想必消耗一空了,其他家族,其他勢力也會將他們吞得一幹二淨。”張良回答道。


    “世家之間多是聯合狀態,他們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一旦其中一個兩個家族出事,如何保證其他家族不會動亂。”


    包拯再次說道。


    “包大人你要明白這世間沒有什麽關係是利益撼動不了的,何況這所謂的家族同盟了。”


    “而且很少有人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道理,而且即便明白了又如何,一兩個家族的插手根本影響不了什麽。更何況在那些世家看來,少了一個世家就是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多了一些利益。”


    “聽君一席話,包拯受益匪淺啊!”包拯沉重的感歎道。


    “包大人過獎了,個人有個人所長,張房也有需要向包大人學習的地方!”


    包拯尊重張良,張良當然會尊重包拯,甚至更甚一籌。


    “張大人,還有一件事包拯不怎麽明白?”包拯遲疑了一下,開口說道。


    “包大人請講!”


    張良沒有擺架子,很輕鬆的說道。


    “這種消耗那些世家遲早會察覺的,那發覺了又會怎樣,另外這種消耗雖說讓世家無法積累財富,但同樣的也無法有利的消耗世家啊。”包拯說出了自己的疑問。


    “包大人要知道世家發展實際上是陰暗的,要發展他就必須犯錯,而且本性難移,世家子弟有些東西已經養成了,很難改變的。”


    “至於無法削弱世家,包大人,你忘了嗎,獲利的可是朝廷,天下這麽多世家,朝廷的發展又該如何,長此以往下去,朝廷會越來越強大,而世家則隻會停滯不前,當朝廷強大到一種程度,世家也隻能屈服。”


    “張大人所言甚是!”包拯點頭,認同了張良的解釋。


    “包大人,張房也有一事想問一問。”


    “張大人請講,包拯定然知無不言。”包拯鄭重的說道。


    此時張良在包拯心中的地位已經非常高了。


    “請問包大人,你每次斷案之後,誰最為高興?”張良笑著問道。


    “如果要說高興,實際上沒人高興,但相較而言那些受害者是高興的。”包拯想了一下便回答道。


    “這就對了,那再問包大人世家貴族與普通百姓比起來,誰是凶犯,誰是受害者?”


    張良再次問道。


    “你的意思是……”


    包拯隱隱間已經明白了一些。


    “陛下和朝廷打壓世家貴族,讓他們不敢在隨意危害鄉裏,這對於百姓來說,就是一件高興的事情了,如此一來,百姓會更尊敬陛下,更信任朝廷,這就是陛下計劃的第二個好處,不僅打壓了世家,還削減了世家對百姓的迫害,獲得了更多百姓的支持。”


    張良笑著解釋道,


    “在這人命如草芥的時期,百姓和民心還是很重要的,有民心的大軍是有靈魂的,意誌堅定,有決心,是強大的,


    沒有民心的大軍是沒有靈魂的,一旦有利益衝突,或者到了生死關頭,這支大軍就會崩潰的。”


    “張大人之才,包拯佩服!”


    與張良的一番談話,包拯被其深深折服。


    “包大人過獎了,這些都是陛下想到的,張房隻不過解釋一番罷了,比起陛下,張房微不足道。”


    張良謙虛的說道。


    劉辯是不是真的想了這麽多了,好吧,劉辯其實沒有想到這麽多,起初一開始就是不想輕易放了孫家,後來就演變成了為朝廷謀利,如果劉辯聽到張良這番話,定然會重賞賜張良的。


    ……


    魯府,


    這是魯肅的府邸,並不大也不豪華,這種府邸在燕京隨處可見。


    “大人,以小人來看,您真的沒必要去孫府啊。”


    “老主公對我有知遇之恩,伯符更是待我不薄,雖然他們都不在了,但是我魯肅不能忘恩負義。”


    魯肅不滿的說道。


    “大人,那孫氏如此對你,你又何必了,他們不會領你的情的。”


    魯肅身邊的男子再次勸說道,他一直都跟在魯肅身邊,魯肅與孫氏的事情他一清二楚,他並不希望魯肅去幫孫家。


    “不必再說了,不管如何某都必須去一趟。”魯肅嚴詞拒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知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知浪子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