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殿下厚愛,然今天才疏學淺,年事已高怕是無法為殿下分憂,為唐國盡心了。”


    李牧苦笑道,李牧老嗎?並不太老,現在的他其實也不到五十歲,至於為何說自己老不過是推辭罷了3李牧忠於陛下,忠於唐國,太子殿下是陛下親子,陛下退位其中玄機,李牧不想深究,不願深究,然李牧謹記陛下心願。”


    頓了頓,李牧繼續說道,“陛下不願與大漢動刀兵,不願讓唐國軍民陷入戰亂,不願讓唐國基業毀於一旦,李牧當遵從陛下之願,李牧願尊殿下,但不願為殿下攻打大漢。”


    “李牧將軍以為唐國如何,大漢又如何?”


    李世民淡淡的問道,他並沒有因為李牧的回答而憤怒。


    “唐國孱弱,偏居一隅,雖有百姓百萬,兵馬十萬但與大漢比起來相差甚遠,完全不可比擬,大漢強大,國土萬裏,百姓數千萬,兵馬百萬國力勝唐國百倍。”


    李牧實話實說絲毫沒有因為唐國是自己的國家而說謊,也沒有因為當今太子未來皇帝在麵前而隱瞞。


    “李牧將軍怎可如此輕視我唐國。”李世民並沒有什麽表示,但是鐵世文卻對李牧的回答非常不滿意。


    “退下!”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


    無奈,鐵世文隻能退後,


    “李牧將軍說的對,我唐國弱小,大漢的確強大。”李世民認同了李牧所說的話。


    “但是即便唐國弱於大漢,但這也是我唐國向大漢臣服的理由,李世民不願讓唐國的百姓丟掉尊嚴,更不願讓唐國成為大漢的附屬。”


    李世民沉聲道,“可是降書已下,若唐國不臣服,待劉辯安定國家後,必然率大軍壓境,那時我唐國又如何阻攔,如今正是大漢大亂之時,正是我唐國起兵,趁機起勢的時候。”


    “李牧將軍,你是唐國的大將軍,唐國的軍神,李世民希望將軍能助唐國一臂之力,與李世民一起守護唐國的尊嚴。”


    李世民誠摯的勸說道,


    “殿下稍等!”


    李牧轉身,進了房間,沒多久李牧抱著一個盒子出來了。


    “殿下,李牧今日便將此物交給殿下了,希望殿下能夠找到真正的有才之士好好掌管他。”


    李牧將盒子打開,進入李世民,鐵世文眼簾中的正是唐國兵符,還有大將軍的印璽。


    “李牧將軍這是何意?”


    李世民臉色大變,


    “李牧想辭官回家,頤養天年。”李牧解釋道。


    “將軍當真如此狠心?”


    李世民臉色陰沉,質問道,


    “懇請殿下允許臣辭官?”


    李牧跪下向李世民請辭,


    “好,既然李牧將軍心意已決,那本王就成全將軍。”李世民咬牙切齒的說道。


    “鐵世文帶上東西,咱們離開!”李世民起身,拂袖離去,鐵世文抱著盒子緊跟在身後。


    此次李世民可謂是好處一分未得,反而受了一肚子氣。


    “殿下,這李牧如此不知分寸,是否要……”


    鐵世文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必了,這李牧終究是有功於唐國的,既然他並不反對本王,而是選擇退隱,那本王放他一馬又如何,而且他若突然死了,誰都明白是本王幹的,到時候會造成軍心不穩。”李世民搖頭,拒絕了鐵世文的提議。


    “末將愚鈍,多謝殿下賜教。”鐵世文低著頭,慚愧的說道。


    “走吧,明天有很多事情等著本王了。”


    ……


    日落時分,高寵帶著兵馬進進入了平陽城,簡單高長恭,太史慈。


    “見過兄長!見過太史將軍。”


    “高將軍!”


    ……


    “看來句陽已經讓徐將軍拿下了啊!”高長恭高興的說道。


    “的確,隻不過比不得你們啊,居然如此輕鬆就拿下了平陽,我們可是廢了一番功夫啊。”


    高寵感歎道,


    “那隻能說長恭將軍兵貴神速啊!”太史慈大笑道。


    “之所以能夠如此順利拿下平陽,與你們是分不開的,要論功勞,你們可要占了一半。”高長恭謙虛的說道。


    高寵沒有反駁也沒有認同,


    “你這次帶兵過來,應該不僅是為了幫助我們攻城,守城吧?”


    高長恭問道,


    “沒錯,本來是打算協助兄長你們攻城的,不過知道平陽已經被拿下後,就隻能提前計劃了。”高寵如實回答道。


    “有何計劃?”高長恭好奇的問道。


    “徐達將軍打算讓太史將軍守城,讓兄長與我領右驍騎南下攻打陳留,協助嶽飛將軍。”高寵回答道。


    “某還以為是讓我們北上助徐晃將軍了。”高長恭驚訝的說道。


    “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高寵有些尷尬,論武勇他當仁不讓,論統兵用計,運籌帷幄,他就不行了。


    “無妨,不管北上也好,還是南下也好都是一樣的作用。”


    高長恭隨意說道,想了一下高長恭做出了決斷,


    “既然如此,某明日便動身吧,早一天到,終歸是好些。”


    ……


    定陶,


    “你說什麽?”


    曹操睜著大眼,滿臉怒火,咬牙切齒看著曹彰,


    “句陽被徐達拿下了!既然如此你為何一個人回來。”


    “孩兒也不想啊,可是徐達將句陽的退路都斷了,孩兒隻能離開。”曹彰傷心的答道。


    “後路沒了,你不會死守等待援軍嗎,兩萬人難道半天,一天都擋不住嗎?你是廢物嗎?”


    曹操指著曹彰的鼻子破口大罵,


    “孩兒知錯!”


    曹彰跪在地上,無比痛心,慚愧,自責。


    “主公,屬下有一事不明!”


    王猛麵露不解之色,


    “景略但說無妨!”


    曹彰雖然對曹彰憤怒,但是對王猛還是很平和的。


    “屬下昨日曾派人送信返回定陶,請求主公連夜增派援軍,為何一直到現在還未曾有發兵的跡象?”


    王猛詢問道,王猛沒有退兵,就是知道徐達還會找機會攻城,他連夜派人通知曹操,就是希望趁機一舉打退徐達,可惜他直到敗退,都沒有等到曹操的援軍。


    “這事怪我,孝先半夜來見我,我卻突然奮起於夢中殺人,不僅害了孝先,也毀了景略你傳回來的急報。”曹操自責的說道。


    “夢中殺人!”


    王猛有些驚訝,有些懷疑。


    “是啊,自小啊,我睡著的時候就不能被打擾。一旦有人靠近,我往往會做出反應,這次孝先之事,本是不該的,隻怪那守衛沒有提醒孝先。”曹操痛心的說道。


    “唉,如此也隻能說是天意使然了,怪不得主公,也怪不得公子。”


    王猛當然不會相信曹操所謂夢中殺人的解釋,雖然他已經猜到曹操為何殺人了,但是他不能提出質疑啊,隻能順著曹操的話說。


    “如今句陽被下,想必平陽也危在旦夕了。”王猛歎息道。


    “那現在派兵去支援啊?”曹操立即說道。


    “晚了,晚了,如今敵軍剛勝,士氣正旺,而我軍大敗,士氣低迷,許褚,典韋還有公子都有傷在身,短時間內無法再戰,即便去了平陽,也隻會是白走一趟,甚至還要搭上一些損失,如今堅守定陶,聚集兵馬,休養生息才是上策。”王猛搖頭的說道。


    “開戰不過幾日。我軍已退百裏,數萬大軍被打散,丟了十幾座城池。”曹操歎息道。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召喚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知浪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知浪子並收藏三國之召喚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