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出身的好,還不如命好
橫豎姐姐也算是在鄉下長大的,因營養不良什麽的,看起來年歲比常人小一點,也是正常不過。
再則姐姐自幼與她一道長大,也從未在京城中出現過,那些人自然是不認識。
若是有人說她長得不像夫人,這點她也想好了該怎麽應付。
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會隨父母的,不像也沒什麽。
何況說,她的身後還有奶奶呢。
她是夫人的奶娘,到時候隻要奶奶咬定她就是姐姐,那就成了。
想到這,雪芝看向一旁麵色蒼白的阮老太道:“奶奶,等到了京城,你知道該說什麽吧?”
有些話,雖說奶奶之前已經答應了,可她心裏還是有些沒底。
別看奶奶疼她,始終站在她這一邊。
可姐姐也是奶奶帶到大的,多少有些感情。
加上奶奶還總是說那個侯爺有多不堪,這次接人回去,怕是有什麽目的之類的,讓她不要冒這個險。
可是她心裏清楚,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之前的日子她是再也不想過了!
別說這些珍貴的首飾,便是想吃口飽飯都難。
好不容易遇到了舅舅,才讓家裏的糧食多了些。
可那些與那個人帶她上的酒樓,吃得那些珍饈相比,簡直難以下咽。
她可不想走回頭路,楊家村是回不去了。
吉峰鎮那,認識的人也不少,加上她落跑的事,那縣蔚大人指不定就在那等著捉拿她。
還有,在縣城租賃的屋子,馬上也要到期,她手頭上可是沒錢了。
就這樣,還如何過得下去?
與其如此,還不如像現在這樣。這吃香喝辣不說,身上這些穿戴的東西,哪個不是價值連城?
不說旁的,就手腕上這個玉鐲,拿出去當了,也得值個百八十兩。
何況,祥哥哥也在京城,也一直沒回來。
他那麽聰慧,那會試肯定是考上了。說不定還被皇上看中,現在是狀元呢!
隻要她是侯府的姑娘,到時候想嫁給祥哥哥,那還不是簡單的事?
以前是配不上祥哥哥,可若是侯府的姑娘呢?
到時候還算是低嫁吧?
阮老太看雪芝這模樣,聽到她的話,心下又開始猶豫了。
她可是比誰都清楚那丁北瑜是何種人,不然當初也不會帶著詩情東躲西藏,就怕被人找到。
可是現在看雪芝已經打定主意,又冒了這個險要去京城,她能有什麽辦法?
她就這麽一個孫女,先前的艱苦日子,她也是過怕了。
如今能回侯府,縱然前途渺茫,可也比在縣裏的那個租賃的小屋子中等死來得好。
她是個沒能耐的,老了,眼睛也不知為何,不大好使。
即便想接點繡活賣錢,都難。
可是她怎麽都想不明白,丁北瑜這次要接回詩情到底是想做什麽。
她可不認為他會突然良心發現,想要找回流落在外的女兒。
他要真念骨肉之情,先前也不會想將詩情從夫人腹中刨出來,掛道城頭上去暴曬了。
若真顧念骨肉之情,也不會在得知她們帶著人走後,一路上派人追殺。
可現在到底是唱得哪出戲?
丁雪芝久久得不到阮老太地回應,眉頭一皺,不滿地看向她:“奶奶,你想什麽呢。我同你說話,你到底聽見沒有?”
阮老太聽出她語氣中的不耐,無奈歎息一聲:“行了,我知道。隻是先前和你說的,你也得牢記。現在那侯府中的一切,可都是蘇姨娘在管。她有個女兒,叫丁芙蓉,你到了府上後,盡量避免和她正麵對上。能避開,就盡量避開。要是可以,討好下她也是可以的……”
丁雪芝不耐的揮了揮手:“別說了,我都知道。不過是一個區區小妾,還能翻了天不成?夫人以前可是說過的,嫡庶有別,一個小妾,等於半個奴婢。怎麽,她一個妾還想做我這個嫡出小姐的主不成?沒得說出去,叫人笑話。”
阮老太還想說什麽,就聽她又道:“對了奶奶,我現在還叫你奶奶倒也沒什麽,可到了京城是不成了。回頭我就喊你阮嬤嬤,你可也得記得點。到時候爹那邊,你隨意安排點輕巧的事讓他做就成。要實在不行,就不讓他進府,在外頭賃個宅子讓他住,每個月給個三五兩也夠他生活。隻是有一點,關於我的事,叫他嘴巴嚴謹點。”
丁雪芝知道她爹骨頭軟,到時候要是那什麽姨娘找到她爹那,說她不是侯府的姑娘。她爹一嚇,就全都召出來,那才要壞事。
隻有先說好了,她才能安心。
之前她不是沒有和她爹說過,隻是她爹那人,隻說一次還是不夠的。得時不時讓她奶奶耳提命麵一番才行。
阮老太深深看她一眼,知道這個孫女真的是心大了。
現在連這個都能想這般全麵,看來她是打定了主意,一條路走到底。
不過現在已經在這路上了,也不允許她有回頭路。
罷了,就這樣吧。
隻是對於詩情,她到底虧欠的慌。
不知道那丫頭回來後,會如何看待她這個奶奶?
情兒,情兒,奶奶對不起你!
丁雪芝看她奶奶不說話,也懶得管,反正她是奶奶唯一的孫女,隻要她不想要她出事,自然會站在她這一邊。
想著,她從懷中掏出一麵手銅鏡,瞧著鏡子中的人,滿意地笑了笑。
她不知道當初找她的那人到底是什麽身份。
她隻知道那米糧鋪的老板帶著人上門的。
確認了她和姐姐的關係,又了解了一番姐姐自幼到大的事後,才提出了冒名頂替之事。
對她來說,這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自然不可能不答應。
瞧瞧,現在的她,完全就是一副大家閨秀的做派。
幸虧當初在白府的時候,夫人教了她些東西,不然現在她還真是完全抓瞎。
字,她識一些。繡活,也會一些。
詩詞之類的,雖說不會做,但也能背一點。
其他的,也算是在夫人的身邊見識過。不至於和鄉下的姑娘一樣樣,一問三不知,隻有搖頭的份。
哎,真的應了那句,出身的好,還不如命好。
瞧瞧,她和姐姐,不就清楚了?
橫豎姐姐也算是在鄉下長大的,因營養不良什麽的,看起來年歲比常人小一點,也是正常不過。
再則姐姐自幼與她一道長大,也從未在京城中出現過,那些人自然是不認識。
若是有人說她長得不像夫人,這點她也想好了該怎麽應付。
並不是所有的子女都會隨父母的,不像也沒什麽。
何況說,她的身後還有奶奶呢。
她是夫人的奶娘,到時候隻要奶奶咬定她就是姐姐,那就成了。
想到這,雪芝看向一旁麵色蒼白的阮老太道:“奶奶,等到了京城,你知道該說什麽吧?”
有些話,雖說奶奶之前已經答應了,可她心裏還是有些沒底。
別看奶奶疼她,始終站在她這一邊。
可姐姐也是奶奶帶到大的,多少有些感情。
加上奶奶還總是說那個侯爺有多不堪,這次接人回去,怕是有什麽目的之類的,讓她不要冒這個險。
可是她心裏清楚,富貴險中求的道理。
之前的日子她是再也不想過了!
別說這些珍貴的首飾,便是想吃口飽飯都難。
好不容易遇到了舅舅,才讓家裏的糧食多了些。
可那些與那個人帶她上的酒樓,吃得那些珍饈相比,簡直難以下咽。
她可不想走回頭路,楊家村是回不去了。
吉峰鎮那,認識的人也不少,加上她落跑的事,那縣蔚大人指不定就在那等著捉拿她。
還有,在縣城租賃的屋子,馬上也要到期,她手頭上可是沒錢了。
就這樣,還如何過得下去?
與其如此,還不如像現在這樣。這吃香喝辣不說,身上這些穿戴的東西,哪個不是價值連城?
不說旁的,就手腕上這個玉鐲,拿出去當了,也得值個百八十兩。
何況,祥哥哥也在京城,也一直沒回來。
他那麽聰慧,那會試肯定是考上了。說不定還被皇上看中,現在是狀元呢!
隻要她是侯府的姑娘,到時候想嫁給祥哥哥,那還不是簡單的事?
以前是配不上祥哥哥,可若是侯府的姑娘呢?
到時候還算是低嫁吧?
阮老太看雪芝這模樣,聽到她的話,心下又開始猶豫了。
她可是比誰都清楚那丁北瑜是何種人,不然當初也不會帶著詩情東躲西藏,就怕被人找到。
可是現在看雪芝已經打定主意,又冒了這個險要去京城,她能有什麽辦法?
她就這麽一個孫女,先前的艱苦日子,她也是過怕了。
如今能回侯府,縱然前途渺茫,可也比在縣裏的那個租賃的小屋子中等死來得好。
她是個沒能耐的,老了,眼睛也不知為何,不大好使。
即便想接點繡活賣錢,都難。
可是她怎麽都想不明白,丁北瑜這次要接回詩情到底是想做什麽。
她可不認為他會突然良心發現,想要找回流落在外的女兒。
他要真念骨肉之情,先前也不會想將詩情從夫人腹中刨出來,掛道城頭上去暴曬了。
若真顧念骨肉之情,也不會在得知她們帶著人走後,一路上派人追殺。
可現在到底是唱得哪出戲?
丁雪芝久久得不到阮老太地回應,眉頭一皺,不滿地看向她:“奶奶,你想什麽呢。我同你說話,你到底聽見沒有?”
阮老太聽出她語氣中的不耐,無奈歎息一聲:“行了,我知道。隻是先前和你說的,你也得牢記。現在那侯府中的一切,可都是蘇姨娘在管。她有個女兒,叫丁芙蓉,你到了府上後,盡量避免和她正麵對上。能避開,就盡量避開。要是可以,討好下她也是可以的……”
丁雪芝不耐的揮了揮手:“別說了,我都知道。不過是一個區區小妾,還能翻了天不成?夫人以前可是說過的,嫡庶有別,一個小妾,等於半個奴婢。怎麽,她一個妾還想做我這個嫡出小姐的主不成?沒得說出去,叫人笑話。”
阮老太還想說什麽,就聽她又道:“對了奶奶,我現在還叫你奶奶倒也沒什麽,可到了京城是不成了。回頭我就喊你阮嬤嬤,你可也得記得點。到時候爹那邊,你隨意安排點輕巧的事讓他做就成。要實在不行,就不讓他進府,在外頭賃個宅子讓他住,每個月給個三五兩也夠他生活。隻是有一點,關於我的事,叫他嘴巴嚴謹點。”
丁雪芝知道她爹骨頭軟,到時候要是那什麽姨娘找到她爹那,說她不是侯府的姑娘。她爹一嚇,就全都召出來,那才要壞事。
隻有先說好了,她才能安心。
之前她不是沒有和她爹說過,隻是她爹那人,隻說一次還是不夠的。得時不時讓她奶奶耳提命麵一番才行。
阮老太深深看她一眼,知道這個孫女真的是心大了。
現在連這個都能想這般全麵,看來她是打定了主意,一條路走到底。
不過現在已經在這路上了,也不允許她有回頭路。
罷了,就這樣吧。
隻是對於詩情,她到底虧欠的慌。
不知道那丫頭回來後,會如何看待她這個奶奶?
情兒,情兒,奶奶對不起你!
丁雪芝看她奶奶不說話,也懶得管,反正她是奶奶唯一的孫女,隻要她不想要她出事,自然會站在她這一邊。
想著,她從懷中掏出一麵手銅鏡,瞧著鏡子中的人,滿意地笑了笑。
她不知道當初找她的那人到底是什麽身份。
她隻知道那米糧鋪的老板帶著人上門的。
確認了她和姐姐的關係,又了解了一番姐姐自幼到大的事後,才提出了冒名頂替之事。
對她來說,這就是天上掉餡餅的事,自然不可能不答應。
瞧瞧,現在的她,完全就是一副大家閨秀的做派。
幸虧當初在白府的時候,夫人教了她些東西,不然現在她還真是完全抓瞎。
字,她識一些。繡活,也會一些。
詩詞之類的,雖說不會做,但也能背一點。
其他的,也算是在夫人的身邊見識過。不至於和鄉下的姑娘一樣樣,一問三不知,隻有搖頭的份。
哎,真的應了那句,出身的好,還不如命好。
瞧瞧,她和姐姐,不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