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我有多少善心,還要去同情一下冷宮裏素未蒙麵的罪妃宮女之流?”寧詩婧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下意識道:“她們自己願意沒人強迫就可以了,我沒有那麽多泛濫的同情心。這些的人在我的眼裏,還不及你一根頭發絲重要。”
“為了這些不相幹的事情操勞,犯不著。”
冷宮的人不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走上這條路。
沒有人拿著刀子逼著她們這麽做。
她們受不了待遇的改變,吃不了苦自己選擇了委身給太監,她何必為了她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叫本就從早忙到晚的戀人再更忙幾分?
隻是……
話才說出口,寧詩婧就意識到自己隨口之間說了什麽,忍不住咬住舌尖,懊惱的咬了咬牙。
果然,她的話音才落,就聽到頭頂上鍾玉珩喜悅的嗓音響了起來,他緊緊地單手箍住她,另外一隻手抬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臉上親了又親,這才欣喜地握住她的手擱在他的胸前,道:“娘娘能這樣重視臣,臣的心裏十分高興。”
伴隨著天氣漸熱,衣服越來越薄。
薄到他略高於她的體溫,清晰地透過衣衫傳遞到她的掌心,叫她的手掌隱隱有了幾分灼熱。
他沉穩有力,卻又稍稍有些快速的心跳隔著胸腔撞擊在她的手上,讓她想要裝作沒有感覺到都不成。
寧詩婧的臉紅了起來,微微側了側頭,嘴硬道:“我才沒有這麽說。”
“是,娘娘沒有這麽說,是臣在自作多情。”鍾玉珩喜滋滋地應了聲,仍舊道:“娘娘,您叫臣如何是好。”
她這樣好,好的叫他根本無法撒開手去,恨不能哪怕用盡了陰暗的手段和狠辣的法子,都要將她留在自己的身邊,絕不叫她離開他。
他的心中在對她渴望的同時,又仿佛有陰暗的情緒瘋狂的滋長,強烈的占有欲時時刻刻再慫恿著他,將她變成他一個人的。
可是……
他垂頭看了看她微微泛著淡粉色的臉頰,心想,他的娘娘這樣好,叫他如何舍得。
寧詩婧沒有察覺到他電轉的思緒,跟他靜靜地相擁了片刻之後,才站直了身子,略略退後兩步。
鍾玉珩的懷中一鬆,下意識想要上前一步重新將她攬入懷中,指尖動了動卻又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垂下眼沒有再動作。
寧詩婧沒感覺到不對,斟酌道:“說起來,還有一件事兒……我聽裴公子說,你想重新修建黃河堤壩?甚至要將黃河兩岸的百姓全部遷徙?”
鍾玉珩頓了頓。
他早就有這個想法。
他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學史的時候,就曾聽到教他的那個方正的老師在提起兩百多年前的那場黃河水患時候,臉上露出的沉痛的表情。
他疑惑不解,卻又不想惹得老師傷心,於是在下學後跑到父親的書房裏請教。
他記得他頂天立地的父親看著他帶過來的史冊長長歎了口氣,告訴他兵禍雖然慘重,但是黃河水患更叫人無力。
自然的威力人力不可抗衡,如果可能,希望黃河能永遠不再決堤。
他如今,無一處合乎他忠君愛國、正直坦蕩的父親所期待的模樣。
他跟他父親所希望的成長方向背道而馳,若是父親在世,怕是要拿著棍子狠狠揍他一頓,罵他不肖子孫。
他跟父親的期待走遠了,如今能做的也不過是兢兢業業為百姓謀些福報,以及,修一條堤壩。
至少,叫他等到死了之後見到父親,好歹還有一點臉麵跪下行禮。
麵對朝廷百官,他可以扯出無數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叫他想要興師動眾、修建黃河堤壩的事情變得稍微不那麽勞民傷財、師出無名一些。
但是麵對她那雙清澈的杏眸,那些借口統統都說不出口,最後也隻是幹巴巴地應了一句:“是,臣想修。”
她,也要來勸他不要費力去做這可能根本不必要的事情嗎?
也對。說不定黃河的下次水患,要等下個兩百年以後,乃至下下個兩百年,甚至永遠都不會發生。
他這樣的做法,在許多人眼裏不過是杞人憂天。
到時候,大安還在不在都不一定,何苦叫黃河兩岸的百姓不得安寧?
鍾玉珩的心中有幾分頹喪,難得對心中堅定的信念產生了幾分動搖。
然而在聽到他的回答之後,寧詩婧的雙眼彎了起來,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鍾玉珩,你真厲害。”
鍾玉珩一怔,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疑惑又遲疑道:“娘娘?”
這難不成是反諷嗎?
寧詩婧笑看著他,道:“你這樣未雨綢繆,是百姓的福氣。你真的很厲害。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你做的沒錯。”
她的心裏不是沒有過掙紮。
可是看到鍾玉珩眼中的黯淡和沉寂,她的心口莫名的酸澀,帶著隱約的疼痛,有什麽在拚命地催促著她,告訴她,支持他,不要否定他。
這件事兒,對他一定很重要。
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鍾玉珩的眼睛頓時亮了。
她怎麽能,她怎麽能這麽好?她簡直無一處不合他的心意,無一處不叫他怦然心動。
鍾玉珩的喘息重了幾分,下意識地握緊了她柔嫩的手掌,道:“娘娘不覺得臣這樣勞民傷財,簡直是在沒事兒找事兒?”
“當然不覺得。”寧詩婧微微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雖然確實有一些麻煩,但是鍾玉珩,你別忘了,我跟你是一條船上的人。”
她狡黠地看著他怔怔的模樣,笑道:“咱們不是早就達成合作,我做你的謀士嗎?你放心,這件事兒就算再難,隻要我們從長計議,一定能用最小的代價做成。”
“你對我有信心嗎?”她仰起頭來,含著笑意看著他。
燭火燃燒了她的眼眸,那片火熱又侵染到鍾玉珩的心口,叫他整個胸腔都變得火熱一片。
他的嗓音啞了下來,寒潭般的眼眸伸出一片晦暗,輕聲而堅定地道:“臣當然相信娘娘,這個世上,臣隻相信娘娘。”
“為了這些不相幹的事情操勞,犯不著。”
冷宮的人不是走投無路、迫不得已走上這條路。
沒有人拿著刀子逼著她們這麽做。
她們受不了待遇的改變,吃不了苦自己選擇了委身給太監,她何必為了她們選擇的生活方式,叫本就從早忙到晚的戀人再更忙幾分?
隻是……
話才說出口,寧詩婧就意識到自己隨口之間說了什麽,忍不住咬住舌尖,懊惱的咬了咬牙。
果然,她的話音才落,就聽到頭頂上鍾玉珩喜悅的嗓音響了起來,他緊緊地單手箍住她,另外一隻手抬起她的下巴,在她的臉上親了又親,這才欣喜地握住她的手擱在他的胸前,道:“娘娘能這樣重視臣,臣的心裏十分高興。”
伴隨著天氣漸熱,衣服越來越薄。
薄到他略高於她的體溫,清晰地透過衣衫傳遞到她的掌心,叫她的手掌隱隱有了幾分灼熱。
他沉穩有力,卻又稍稍有些快速的心跳隔著胸腔撞擊在她的手上,讓她想要裝作沒有感覺到都不成。
寧詩婧的臉紅了起來,微微側了側頭,嘴硬道:“我才沒有這麽說。”
“是,娘娘沒有這麽說,是臣在自作多情。”鍾玉珩喜滋滋地應了聲,仍舊道:“娘娘,您叫臣如何是好。”
她這樣好,好的叫他根本無法撒開手去,恨不能哪怕用盡了陰暗的手段和狠辣的法子,都要將她留在自己的身邊,絕不叫她離開他。
他的心中在對她渴望的同時,又仿佛有陰暗的情緒瘋狂的滋長,強烈的占有欲時時刻刻再慫恿著他,將她變成他一個人的。
可是……
他垂頭看了看她微微泛著淡粉色的臉頰,心想,他的娘娘這樣好,叫他如何舍得。
寧詩婧沒有察覺到他電轉的思緒,跟他靜靜地相擁了片刻之後,才站直了身子,略略退後兩步。
鍾玉珩的懷中一鬆,下意識想要上前一步重新將她攬入懷中,指尖動了動卻又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垂下眼沒有再動作。
寧詩婧沒感覺到不對,斟酌道:“說起來,還有一件事兒……我聽裴公子說,你想重新修建黃河堤壩?甚至要將黃河兩岸的百姓全部遷徙?”
鍾玉珩頓了頓。
他早就有這個想法。
他在很小的時候,開始學史的時候,就曾聽到教他的那個方正的老師在提起兩百多年前的那場黃河水患時候,臉上露出的沉痛的表情。
他疑惑不解,卻又不想惹得老師傷心,於是在下學後跑到父親的書房裏請教。
他記得他頂天立地的父親看著他帶過來的史冊長長歎了口氣,告訴他兵禍雖然慘重,但是黃河水患更叫人無力。
自然的威力人力不可抗衡,如果可能,希望黃河能永遠不再決堤。
他如今,無一處合乎他忠君愛國、正直坦蕩的父親所期待的模樣。
他跟他父親所希望的成長方向背道而馳,若是父親在世,怕是要拿著棍子狠狠揍他一頓,罵他不肖子孫。
他跟父親的期待走遠了,如今能做的也不過是兢兢業業為百姓謀些福報,以及,修一條堤壩。
至少,叫他等到死了之後見到父親,好歹還有一點臉麵跪下行禮。
麵對朝廷百官,他可以扯出無數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叫他想要興師動眾、修建黃河堤壩的事情變得稍微不那麽勞民傷財、師出無名一些。
但是麵對她那雙清澈的杏眸,那些借口統統都說不出口,最後也隻是幹巴巴地應了一句:“是,臣想修。”
她,也要來勸他不要費力去做這可能根本不必要的事情嗎?
也對。說不定黃河的下次水患,要等下個兩百年以後,乃至下下個兩百年,甚至永遠都不會發生。
他這樣的做法,在許多人眼裏不過是杞人憂天。
到時候,大安還在不在都不一定,何苦叫黃河兩岸的百姓不得安寧?
鍾玉珩的心中有幾分頹喪,難得對心中堅定的信念產生了幾分動搖。
然而在聽到他的回答之後,寧詩婧的雙眼彎了起來,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鍾玉珩,你真厲害。”
鍾玉珩一怔,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疑惑又遲疑道:“娘娘?”
這難不成是反諷嗎?
寧詩婧笑看著他,道:“你這樣未雨綢繆,是百姓的福氣。你真的很厲害。這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你做的沒錯。”
她的心裏不是沒有過掙紮。
可是看到鍾玉珩眼中的黯淡和沉寂,她的心口莫名的酸澀,帶著隱約的疼痛,有什麽在拚命地催促著她,告訴她,支持他,不要否定他。
這件事兒,對他一定很重要。
更何況,這本來就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鍾玉珩的眼睛頓時亮了。
她怎麽能,她怎麽能這麽好?她簡直無一處不合他的心意,無一處不叫他怦然心動。
鍾玉珩的喘息重了幾分,下意識地握緊了她柔嫩的手掌,道:“娘娘不覺得臣這樣勞民傷財,簡直是在沒事兒找事兒?”
“當然不覺得。”寧詩婧微微一笑,露出自信的神情:“雖然確實有一些麻煩,但是鍾玉珩,你別忘了,我跟你是一條船上的人。”
她狡黠地看著他怔怔的模樣,笑道:“咱們不是早就達成合作,我做你的謀士嗎?你放心,這件事兒就算再難,隻要我們從長計議,一定能用最小的代價做成。”
“你對我有信心嗎?”她仰起頭來,含著笑意看著他。
燭火燃燒了她的眼眸,那片火熱又侵染到鍾玉珩的心口,叫他整個胸腔都變得火熱一片。
他的嗓音啞了下來,寒潭般的眼眸伸出一片晦暗,輕聲而堅定地道:“臣當然相信娘娘,這個世上,臣隻相信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