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來時分外頭的天還泛著青色,葉英兒眯著眼任憑那幾個丫鬟給自己穿衣上裝,粉麵簪頭的盛裝打扮起來,粉紅色襯裙上配了銀灰色的芙蓉醞花,銅鏡中看不清容貌的女子身材窈窕,嬌小玲瓏。


    蒲芮捧著灰白色狐裘絨厚肩披風,迎絮抖開圓領,綢帶係上。


    綠枝托盤上奉來雙耳籠手爐,葉英兒便拿起捧在懷裏,睜開睡意朦朧的眼,掃了一眼鏡中精致的裝扮,仍舊閉上眼輕聲問話:“小蓮小益呢?”


    迎絮看向蒲芮,輕輕退開一步。


    蒲芮屈膝道,“已經去了。”


    葉英兒點頭,“走吧。”提裙朝外走去,至於正堂,迎柳正候在堂上,聞聲迎上來。葉英兒右臂搭放在迎絮手上,邊走邊道,“後院兩個小門隻開西麵小廚房跟前的那個的鎖,采辦物什之類進出,其他人好生在院子裏做事。”話語停了停,“這裏恐怕養不了閑人。”


    迎柳低頭稱喏,放了身後的木華去督辦。


    葉英兒走到正院瞧見是遣了木華過去,微微停了腳步,命她過來,“往日裏走城門兒似的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如今我有了身子,有些事情就不能太過任性。言嬤嬤那裏我祝福過了,你也不用怕,無事生非之人,我是留不住的,喜歡外頭花兒香兒的,隻管去摘,可也別回來。”


    木華忖著姨娘的心思,暗暗要將這頭一份差事做好,院子裏那些不安分的早就該敲打敲打,深深屈膝應喏而後退下,直接就去小廚房。


    葉英兒見她話不多,眉色卻十分謹慎持重,讚了句迎柳會□□,之後又將迎柳身後的蘇方喚到跟前,道,“你就去前門吧,大白天也不必鎖著,隻讓那些婆子媳婦不要偷懶,放了不相幹的進來出去的,大喜的日子多生是非,看著也是失禮。”


    蘇方含笑應喏,退在眾人之後,待正主兒都走了,讓人搬了點心果子,就坐在門上的小房裏,烘著熱熱的爐碳倒和門上的兩個婆子聊了起來。


    留在正屋的綠枝瞧見了,撇著嘴角也不說什麽,隻管去耳房喝茶繡花。


    葉英兒出了院門,舉目一片盡是綠黃的巨樹,蕭瑟的秋葉或者被一晚的風吹散,或者仍舊掛在枝頭搖搖欲墜。院門兩側的圍牆下種植著帶了刺兒的蔓枝,也不知左右的路通向哪裏。


    “姨娘仔細腳下。”迎絮小心攙扶了六姨娘上了青帷小車。


    迎柳和其他丫鬟媳婦們人都隨在車前後,一行零零散散大約十來個人,葉英兒小心在車子裏盤腿坐好,迎絮吩咐那幾個粗壯婆子小心起身,慢著往正夫人的延蘊院去。


    奉茶,請安,立規矩。


    葉英兒默默閉目養神。這些事情已經聽那言嬤嬤細細講了幾遍,如果沒有刁難,倒是沒什麽關係,適當的活動有助於血脈流暢。加上這具身子的底子還算不錯,加上前半年自己的調養,基本上是不用擔心安全問題的。


    隻不過那新婦,是遠嫁,又是下嫁,……不知是個怎樣的人物。


    搖搖晃晃走了那麽一陣,車子慢悠悠的停了下來,迎柳在外頭和什麽人說話,接著就有人掀起簾子,迎絮扶了六姨娘下車,卻是已經進了延蘊院儀門,圍牆之下停了車子。


    “六姨娘來了。”一個穿著體麵的年輕婦人上前請安,屈膝納福,聲音平穩中和,“前頭幾位姨娘已經到了,裏屋喝著茶,正說著話呢。”


    葉英兒麵無表情,淡淡點了點頭。


    旁邊攙扶著的迎絮耳語,“恐怕是正夫人陪過來的。”


    迎柳已經上前作勢扶起她,“嫂子怎麽稱呼?”


    那婦人笑著好似沒瞧見六姨娘的淡然,仍舊笑意不減,收下迎柳塞進她手中的荷包直接塞進袖中。一旁年紀較大的婆子笑道,“是夫人的配房元昌家的。”


    葉英兒見她行動甚是有些規矩分寸,想了想,終究沒有出聲,點了點頭,便由迎絮攙扶著進了正院,繞過幾道廊廡庭院,牆麵整潔青磚綠瓦,院中各種花草盆栽絡繹不絕,同外頭球葉形成鮮明反差。


    似乎這院子還是盛夏。


    正屋前頭,早有人迎上來請安,幾個穿著綾羅的嬌俏丫頭從裏頭魚貫而出,紛紛屈膝退下,另外一些小丫頭打起簾子,送了六姨娘進去。


    迎柳瞧見那些年紀小的直愣愣瞅著六姨娘背影不放,也有些嘰嘰喳喳的嬉笑,索性低了頭沒有跟進屋侍候,往旁邊的廂房扭身進了去。


    迎絮蒲芮緊隨侍候六姨娘進了一間大廳,而後由人引著左轉右轉的進了暖閣,前麵珠簾清脆撩動的聲音,葉英兒隔著裏頭翠色柔紗遠遠看了過去。


    裏頭既暖和卻不熱鬧。除了紛紛行禮的丫鬟侍婢之外,剩下來的,葉英兒一目數過去五個人,年歲容貌各有不同,卻極和諧的同時投了目光過來。


    挺安靜的場麵。


    見過的有二姨娘梅氏,三姨娘玉氏。


    二姨娘上頭坐著的應當是大姨娘萬氏,三姨娘下首的應當是四姨娘蘇氏和五姨娘吳氏。正座上頭空著,正夫人還沒出現。不知是老太爺那邊敬茶還沒回來,還是單單等她所以不出來。


    葉英兒進門之後便讓迎絮攙扶著自己一步不準離開。


    玉氏嘴快,笑嘻嘻指著最末的軟椅,“來來來快坐下,你可是咱們府上的寶貝,”讓人快快端了熱茶過來,“外頭挺冷的,還是屋裏暖和,別拘束。”


    五姨娘吳氏掩嘴笑道,“可不是,多金貴的身子。”


    葉英兒擠出一絲微笑,“來晚了。”就站在中間路當口,朝著各位坐著不動看向自己的姨娘們輕輕福了福身子,三個字道了招呼,抿嘴含笑著坐了尾座。


    大姨娘萬氏將葉英兒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見她竟然不一一拜見,甚至不等叫起便自己坐了下去,心中不禁有些惱,卻不能發怒,隻冷哼道,“六妹妹怎麽這時候才來,言嬤嬤昨日沒提醒妹妹麽?往後可不能這樣散漫,讓人笑話。”


    二姨娘隻管品茶。


    玉氏笑嘻嘻的撐著下巴瞧著她怎麽應對,反正她見識過這小姑娘刺刺兒的,萬氏定討不到好處,正好看個熱鬧。


    四姨娘從頭到尾隻最開始瞅了葉英兒一眼,而後一直神思不定,目光漂浮向外頭,想這些什麽。


    五姨娘吳氏原本還想再說些什麽,可四姨娘沒什麽表示,隻能咽下口裏的話。


    葉英兒雙手攏在手爐上,雙目頗有興趣的瞧著自己袖子上的花紋,眉目不抬的點了點頭,“姨娘教訓的是。”之後再不說什麽,似乎嘴角含了笑。


    大姨娘萬氏的話被生生幹晾在那裏,噎住,十分不快,隻覺周圍的丫鬟都在看著自己,隻能不鹹不淡的回她,“不敢談教訓,知道些規矩總是好的。”


    葉英兒身子都放鬆的靠在椅子上,眼睛眼睛微眯。


    玉氏等了半天,左看看右看看,猶不甘心這麽快就結束了,有心挑個刺兒出來,又摸不清正夫人的秉性,還是學著梅氏的模樣,品茗觀花去了。


    吳氏與葉英兒最近,嫌棄的看著六姨娘一副美骨頭的嬌軟樣,心裏就不舒服,也更是嗤笑,果然是沒見過大世麵的鄉野丫頭,坐沒坐樣!於是挺直了脊背,再不看她。


    過了一會兒,有丫鬟通報夫人已從瑞福堂過來,大小姐和三位少爺在東暖閣裏等候,四姨娘立刻抬起頭,盯著那丫鬟看,眉頭緊蹙。


    葉英兒微微側頭看了眼站立於正坐旁邊的孫讓家的,她不是應該跟著大姨娘或者二姨娘麽?


    忖思間,環佩響起,衣袂摩擦聲傳入耳中,從暖閣另一側多寶閣博物架後隱約一行麗人盈盈而至,丫鬟們個個屏息垂目,六位姨娘紛紛站起身。


    葉英兒將手爐遞給迎絮,低著頭稍微比吳氏慢了半。


    元氏身著大紅色牡丹紋正服,鬢發飛髻,翠玉環繞,麵容嬌麗眉目嫵媚動人,瞧見這一屋子的女人,隻微微眉毛動了動,便上了正座。


    擺好衣裙端莊的坐在主位,用了點心茶果,元氏將六人齊齊看了一遍後,才唇角揚起,朝身側的一位嬤嬤點了點頭。


    安嬤嬤麵無表情的道,“眾位姨娘都入座吧。——看茶。”


    葉英兒除了那女人經過自己時帶了一溜兒粉香氣和腳底金邊兒繡花鞋之外,什麽都不清楚,聽了這句話,由迎絮攙扶著坐了回去。


    安嬤嬤瞧見最後一位嬌滴滴的,風一吹就能飄走似的女人這般作態,可始終看不見她的樣貌,心下記著,站在嬤嬤下首的孫讓家的低聲道,“六姨娘,進門半年,尚未及笄。”


    元氏聽了這句,不由得朝葉英兒看去,果然,麵相稚嫩,比自己還小了半歲。


    安嬤嬤給元氏使了眼色,即念了段婦德女則之類,勉勵眾人“以開枝散葉為任,以家庭和睦安樂為責,時時謹記規矩禮節,恪守婦道”之類,凡此種種,大約有十來分鍾。


    葉英兒原本就聽不太懂古文,加上時時提醒自己做好腹式呼吸,讓呼息勻整氣脈順暢,坐了一會兒,大姨娘便端著茶碗,跪在正夫人麵前敬茶。


    元氏並不說話,隻拿了茶碗沾唇便放下,使人將一套金三事兒放在托盤上。


    幾乎沒有什麽為難與偏頗。


    輪到葉英兒,元氏早將她從上到下大量了個遍,及至人跪在自己麵前,孫讓家的忽然輕聲在安嬤嬤旁邊道,“六姨娘才有一個多月的身子。”


    葉英兒眉頭一挑,低著頭的餘光瞟向孫讓家那邊,那人的腳很快退後開來。


    元氏已經讓人放了金三事兒與她,開口道,“身子要緊,你起來吧。”聲音不急不緩,似乎腳下這個女人懷著的並不是她新婚丈夫的孩子一樣。


    安嬤嬤立即上前親自扶起六姨娘,“姨娘身子要緊。”


    葉英兒立刻感覺眾人目光立射在自己身上,不由得暗自嗟歎,始終低著頭誰也不看,隻就著安嬤嬤的手起身,微不可察的福了福身,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大姨娘萬氏正待開口,安嬤嬤轉身朝元氏屈膝道,“不如請幾位少爺小姐過來這邊,都是一家人,沒得弄那麽嚴厲嚇了孩子。”


    元氏點頭,“正是這個意思。”


    孫讓家的忙屈膝應承,“是,這就去請了少爺小姐過來見過夫人。”說著,畢恭畢敬的退下,安嬤嬤又指了幾個丫鬟跟著過去,“好生侍候著。”


    安嬤嬤又使人給元氏換了新茶,元氏掃見萬氏又有什麽要說的,想起方才小丫鬟稟報外麵兩個姨娘說的話,心中頗有些興感,開口阻了大姨娘的聲音,朝著葉英兒道,“安嬤嬤,給六姨娘上紅棗薑茶吧,折騰了這麽久的。”


    葉英兒忙起身稱謝。


    元氏這才看清楚那人的模樣,是個清秀的模樣。


    不像她父親那些個姨娘中的作態,江南的鄉野間養的出這樣的女孩兒,不知過幾年,還能留下多少這種幹淨的影子呢。


    元氏麵上很是溫柔,“快坐下,莫要這麽多禮,瞧著這麽小的人兒我的心裏也是疼的,你有身子那些規矩就都不算什麽,爺的血脈最重要。”


    正說著,珠簾外頭大姑娘和三位少爺請安的聲音傳了進來,“母親安好。”


    元氏忙笑著站了起來,吩咐人撤了簾子,“快快進來,外頭可不比裏頭暖和,安嬤嬤,讓多煮些紅棗薑茶給孩子們端過來。”


    葉英兒腳步微挪,給身後一串兒腳步聲讓出了道,挪回自己的座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珠歌翠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尉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尉洛子並收藏珠歌翠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