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天花, 基本上在這個時代就是死神來前之兆, 有的時候,比之肺癆更可怕。
安嬤嬤聽到小丫頭瑟瑟縮縮的回稟後,頓時就被氣了個倒卯:這哪裏是接了個姨奶奶回來, 這簡直就是個禍害啊!簡直立刻就想把那賤人連同院子裏的全部打回到鄉下再也不見!
天花……天花……
光聽這名字就叫人腿發軟!
事不宜遲,安嬤嬤罵了幾聲晦氣, 趕緊的就去向夫人稟報,結果才出了自己的房子, 就聽見外頭通報, 說二姨娘梅氏、四姨娘蘇氏來向夫人請安了。
來的這樣快!
安嬤嬤眉頭很快皺了皺,停了腳步,彈了彈袖子, 還是轉身去迎兩位姨娘。彼此行了禮, 安嬤嬤客氣的笑著,“兩位姨娘來得不巧, 夫人用了藥才歇下, 老身正要去向兩位姨娘問安、討杯茶水喝呢!”
蘇氏用帕子掩著口,眼睛笑眯眯的將安嬤嬤打量了個仔細,“嬤嬤莫要唬人,咱們可都知道了,您就是想瞞著夫人, 也得看是什麽事兒不是?再過幾日可就是咱們陵姐兒的滿月,這可是大事兒,您仔細著些別叫人鑽了空子!”
“瞧四姨娘說的, 句句都說在點子上!”安嬤嬤笑得開懷,做了個“請”的手勢,朝正房引去,“誰不知道咱們老爺什麽都不缺,偏就缺個“嫡”字兒,夫人雖然辛苦,可總算是圓滿了,哪裏能不謹慎著呢?這邊兒請。”
蘇氏撇撇嘴,提裙跨進門檻,“可不是圓滿了。”
待進了花廳,安嬤嬤道,“二位稍後,老身先進去瞧瞧,”指著門口侍立的小丫頭道,“去沏了才送來的碧螺春來。”
梅氏笑道,“有勞嬤嬤了。”
安嬤嬤福了福身子,進了裏屋。
天花傳染非常迅猛,就算六姨娘院子在北邊偏遠,可也讓人心中不安的很,這兩個姨娘如今搭上了夥,要提防的地方更是多得很,……等進了上房,安嬤嬤心中大抵也有了計較,深深吸一口氣,叫人掀了軟簾進了內室。
“說那母子倆居然同時染了天花?!”
元氏得知情況後狠狠的捶床大笑了一場,笑得眼中幾乎都噙著淚了,好一陣,才帶笑囑咐安嬤嬤,“好好好!……我不是那起子沒有度量的人,嬤嬤莫要這般眼色看我,那梅氏如今管著家,你時常提醒著別苛刻了葉氏那邊的用度,尤其是葉氏還懷著爺的子嗣呢。”
說著,抬手抿了抿鬢邊的頭發,揚著臉笑道,“再說這天花,——不過是小孩子家家發個熱、吃錯東西過敏什麽的,常有的事兒,是不是天花,咱們誰也不是大夫,這病可不能亂說,免得外頭還沒怎樣,自家人倒先亂起來了。”
“夫人仔細,天花這病禍害極強,是應該謹慎。”安嬤嬤眼神瞟了瞟外頭,“那兩個蘇氏倒罷了,偏梅氏鋸了嘴的葫蘆,最要看緊。”
元氏惱氣的瞪了安嬤嬤一眼,但還是說道,“好了好了,請大夫就請大夫吧,反正也治不好,叫她白落我一個人情!——爺不是說梅氏能幹麽,都叫她一力承擔了去,我懶得操這閑心。”
安嬤嬤笑著答應了,卻又有些棘手的問道,“原先知道葉氏這一胎也是個男孩兒,那是必定要抱過來的,隻是如今,”斟酌了下詞語,“聽說,六姨娘是親自照顧雲哥兒的,從不肯假手他人,隻怕與小哥兒有些不妥,咱們還要不要?”
“什麽妥不妥的,就那病怏怏的樣子誰稀罕——,”
元氏忽然頓了頓,皺眉望向安嬤嬤道,“我說,那葉氏不會是框人呢吧?耍個小把戲、障眼法的,叫人人都以為她有病,弄出這樣大的陣仗,咱們必定誰也不敢去看他是不是真得了天花,……費盡心機的,就是想叫我不去動她兒子?”
“這個……”安嬤嬤也遲疑了,誰會拿自己兒子的命算計人呢,再說,肚子裏那個生不生得出還是個未知,怎的就肯為他犧牲大兒子,便道“咱們還是得請個大夫過來瞧瞧,大夫總不會瞧錯。”
元氏嘴角翹了翹,漫不經心的撫摸著陵姐兒,逗著小嬰孩軟軟的手腳笑道,“急什麽,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我還沒出月子受不得驚嚇,陵姐兒才這般小,身子最是容易受邪疾入侵。家裏這麽亂,哪裏能騰出手來呢?索性啊,這回是梅氏當家,我管那麽多!——那兩個還在外頭候著?”聲音懶懶的,似乎是倦怠了。
“正是呢,”安嬤嬤心領神會,想了想,便笑道,“方才去接六姨娘的人那般多,誰這些人裏知道有沒有問題,我這邊去梅氏那兒說說,這可不是小事,有的忙了。”
……
葉英兒雖然給自己的丫頭們都種了牛痘,但還是不允許茱萸以外的其他人的進入屋子,照顧雲哥兒的事情全部親力親為,雖然辛苦些,卻也恐怕是她們母子倆最後單獨相處的時光了,——待腹中的孩子出生,雲哥兒漸漸長大,想著想著,葉英兒就笑了,搖搖頭,命人再去正院請大夫。
聽說大夫總是不來,東跨院這邊的言嬤嬤更是擔心的不得了,不停地派人去打聽屋裏的哥兒。葉英兒記掛著言嬤嬤年紀大並未告知,隻說尚好,因此言嬤嬤一心的憂慮。
原本看著就能回府享福了,哥兒這時候卻出了這樣的病症,……若是好了那是大難不死的厚福之人,若是不好,按著六姨娘的性子,怕是為著照顧哥兒連肚子裏懷著的那個也都顧不上了。
如此一想,更是長籲短歎,叮囑木華幾個把東跨院收拾好,原先迎柳迎絮兩個大丫頭的屋子騰出來,綠枝、木華分別住去,茱萸是要長期守在前頭主院;小廚房那邊得專門辟出一室盤個大爐子焚燒東西,這滾燙的開水一時也不能少了,林林總總忙的不可開交。
葉英兒極快的處理好了自己跟前的人事,聽說大夫進府後直接去了元氏的正院,到現在還沒出來,不由得冷笑,叫人不必理會;
另有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提前叫人送來的禮都搬到庫房去,屋子裏不必要的奢華裝飾也都卸了下來,按著習俗供上了痘娘娘。
燃上香,葉英兒恭恭敬敬的磕頭禱祝。
叫茱萸扶起身,葉英兒慢慢的站好,“雲哥兒還睡著呢?”又瞧了瞧外頭的天色,皺眉道,“還沒來嗎?”
“聽說是夫人身子不適,要用針,得些時辰,”茱萸扶著六姨娘坐上炕,“雲哥兒還在睡著,姨娘您先用些飯食吧?夫人再怎麽著,也不能霸著大夫不讓過來,您就放寬心吧。”
葉英兒上了炕鬆鬆的靠在大靠枕上,單手撐著額頭,靜靜地瞧著對麵案上的佛龕,“用些點心即可,過會兒和黑黑一起用膳。——言嬤嬤年齡大了,叫小蓮必要留心些。”
“您放心吧。”茱萸笑了笑,便轉身出去叫人端些湯水點心的過來。
要說起來,雲哥兒的小身板早在莊子上跑的就很結實了,這點兒痘漿的分量根本沒什麽害處,可為著進府的那一關,葉英兒必須賭這麽一場。
元氏的想法很容易想明白,尤其上次想抱走雲哥兒未果,這次自己肚裏的這個,難免會被再次惦記上:一個沒腦子的蘇氏隻憑著生了兩個兒子,就敢明目張膽的和元氏過不去,自己怎麽會不被元氏惦記。
在府裏元氏對自己步步緊逼,倘若還跟從前一樣,那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思來想去,與其一進府就讓雲哥兒受氣,索性就在城外給兒子種牛痘,出點兒痘子嚇嚇人。
一來讓不相幹的人最好少打哥兒的主意,二來,趁著劉旦縉去了江州未歸的這幾日,也想試試看,這偌大的劉府裏她與她的孩子能有幾分的生存勝算。
既然打定決心回來,就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
如此這般,葉英兒硬是等了一個多時辰,請的大夫才從元氏那邊姍姍而來,口鼻上蒙著白布,兩眼深黑嚴肅,在一群健康的丫頭媳婦中間,顯得十分可笑。
大夫恐怕聽說是見喜了,雖然看這院子氣氛沒那麽糟糕,可還是惜命不肯進暖閣裏,隻叫在花廳上隔了一架素屏風細細問案,待進了屋子聽說隻有小兒病了,大人尚好,才肯為雲哥兒搭脈。
茉莉從前在鄉下時就最見不得這種勢力大夫,狠狠的在背後瞪了幾眼,才端了好茶上來。
剛睡醒的雲哥兒被葉英兒抱著坐在懷裏,長了幾隻痘皰的小胖手遞出屏風,朦朦朧朧的感覺手背上蟄蟄的疼,像是被人拿木棍棍戳著,便好奇的總想把腦袋也從屏風那邊轉過去,隻可惜被娘親抱著動不了,哼哼的直會撒嬌。
才睡醒的嗓子裏帶了些特別的沙啞,在外頭聽起來,像是生了病的呻|吟聲。
葉英兒不理他,待大夫檢查完畢,收回兒子的手,附耳低聲囑咐雲哥兒不準戳破,戳破就沒糖吃。
茱萸顫顫巍巍的同屏風外的大夫一句一句對話,描述病情,“……哥兒身上發燙,身上到處都是這種紅色的疹子,有的還沒發出來,一大片一大片——”
“大片!”雲哥兒聽見熟悉的聲音,跟著學了一聲。
“小祖宗,”葉英兒旁若無事的低聲哄著,“乖,不說話,說話也沒糖吃。”
雲哥兒委屈極了,娘說不給吃那真的就沒得吃,撅著嘴,很快就坐不住的在葉英兒膝上亂扭,就要跳下地去找小黃小黑玩。
大夫聽見裏頭小孩憨憨的哼唧聲,心中存了可憐,分了神去聽丫鬟描述哥兒身上的情況,看那痘皰的模樣,再加上發熱、昏迷不醒等症狀,這病八九不離十了,又問了問其他飲食,聽說是從鄉下才回來,心中便有了譜。
窮山惡水的地方最容易滋生惡疾。
整個院子雖說並無其他人感染,但整體情緒還是沉鬱低迷,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的聽著大夫一字一句的診斷,“……確實是天花無疑。”
說畢,還搖搖頭,才一天時間,這痘子竟已經這般大了,還好自己小心不肯同病患直接說話。很快寫了方子,叮囑了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拱手道還得去劉夫人那邊。
葉英兒淡淡的給大夫封了厚厚的銀子送了出去,又叫人去抓藥,所有的程序做的一絲不苟。
錦繡院的大門“吱吱呀呀”的開了又關,很快,鬧哄哄的院子便重新寂靜下來,間或伴著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葉英兒同雲哥兒換了衣裳洗了手,便叫人上晚膳。
小蓮領著人將準備好的膳食一一送了過來,偶爾抽空瞅一眼坐在炕上有模有樣等待開飯的小少爺,心中充滿了疑惑:這怎麽看怎麽不像重病之症?
很快,六姨娘隻留下茱萸和小蓮侍候,連雲哥兒的奶娘都叫回自己屋裏吃。葉英兒邊給雲哥兒喂菜,便輕聲說對小蓮道:“你幫我給小張管事傳個信兒吧,他那邊路子多,想必能直接聯係上咱們爺。這錦繡院圍得嚴嚴實實,但也不是不透風的,小廚房那邊食材、藥材什麽的,還不得內外疏通?”
小蓮垂手應是,微微側頭瞧一眼吃的歡快的小少爺,“姨娘就吩咐吧,方才送藥過來的嬸子還是從前四老爺那邊用過的,為人極是好說話,小東子他們這會兒應當就在外院歇著,明兒才走呢。奴婢從後麵出去,繞湖邊過去,東麵有個不常用的小門,必不教旁人瞧見。”
天花, 基本上在這個時代就是死神來前之兆, 有的時候,比之肺癆更可怕。
安嬤嬤聽到小丫頭瑟瑟縮縮的回稟後,頓時就被氣了個倒卯:這哪裏是接了個姨奶奶回來, 這簡直就是個禍害啊!簡直立刻就想把那賤人連同院子裏的全部打回到鄉下再也不見!
天花……天花……
光聽這名字就叫人腿發軟!
事不宜遲,安嬤嬤罵了幾聲晦氣, 趕緊的就去向夫人稟報,結果才出了自己的房子, 就聽見外頭通報, 說二姨娘梅氏、四姨娘蘇氏來向夫人請安了。
來的這樣快!
安嬤嬤眉頭很快皺了皺,停了腳步,彈了彈袖子, 還是轉身去迎兩位姨娘。彼此行了禮, 安嬤嬤客氣的笑著,“兩位姨娘來得不巧, 夫人用了藥才歇下, 老身正要去向兩位姨娘問安、討杯茶水喝呢!”
蘇氏用帕子掩著口,眼睛笑眯眯的將安嬤嬤打量了個仔細,“嬤嬤莫要唬人,咱們可都知道了,您就是想瞞著夫人, 也得看是什麽事兒不是?再過幾日可就是咱們陵姐兒的滿月,這可是大事兒,您仔細著些別叫人鑽了空子!”
“瞧四姨娘說的, 句句都說在點子上!”安嬤嬤笑得開懷,做了個“請”的手勢,朝正房引去,“誰不知道咱們老爺什麽都不缺,偏就缺個“嫡”字兒,夫人雖然辛苦,可總算是圓滿了,哪裏能不謹慎著呢?這邊兒請。”
蘇氏撇撇嘴,提裙跨進門檻,“可不是圓滿了。”
待進了花廳,安嬤嬤道,“二位稍後,老身先進去瞧瞧,”指著門口侍立的小丫頭道,“去沏了才送來的碧螺春來。”
梅氏笑道,“有勞嬤嬤了。”
安嬤嬤福了福身子,進了裏屋。
天花傳染非常迅猛,就算六姨娘院子在北邊偏遠,可也讓人心中不安的很,這兩個姨娘如今搭上了夥,要提防的地方更是多得很,……等進了上房,安嬤嬤心中大抵也有了計較,深深吸一口氣,叫人掀了軟簾進了內室。
“說那母子倆居然同時染了天花?!”
元氏得知情況後狠狠的捶床大笑了一場,笑得眼中幾乎都噙著淚了,好一陣,才帶笑囑咐安嬤嬤,“好好好!……我不是那起子沒有度量的人,嬤嬤莫要這般眼色看我,那梅氏如今管著家,你時常提醒著別苛刻了葉氏那邊的用度,尤其是葉氏還懷著爺的子嗣呢。”
說著,抬手抿了抿鬢邊的頭發,揚著臉笑道,“再說這天花,——不過是小孩子家家發個熱、吃錯東西過敏什麽的,常有的事兒,是不是天花,咱們誰也不是大夫,這病可不能亂說,免得外頭還沒怎樣,自家人倒先亂起來了。”
“夫人仔細,天花這病禍害極強,是應該謹慎。”安嬤嬤眼神瞟了瞟外頭,“那兩個蘇氏倒罷了,偏梅氏鋸了嘴的葫蘆,最要看緊。”
元氏惱氣的瞪了安嬤嬤一眼,但還是說道,“好了好了,請大夫就請大夫吧,反正也治不好,叫她白落我一個人情!——爺不是說梅氏能幹麽,都叫她一力承擔了去,我懶得操這閑心。”
安嬤嬤笑著答應了,卻又有些棘手的問道,“原先知道葉氏這一胎也是個男孩兒,那是必定要抱過來的,隻是如今,”斟酌了下詞語,“聽說,六姨娘是親自照顧雲哥兒的,從不肯假手他人,隻怕與小哥兒有些不妥,咱們還要不要?”
“什麽妥不妥的,就那病怏怏的樣子誰稀罕——,”
元氏忽然頓了頓,皺眉望向安嬤嬤道,“我說,那葉氏不會是框人呢吧?耍個小把戲、障眼法的,叫人人都以為她有病,弄出這樣大的陣仗,咱們必定誰也不敢去看他是不是真得了天花,……費盡心機的,就是想叫我不去動她兒子?”
“這個……”安嬤嬤也遲疑了,誰會拿自己兒子的命算計人呢,再說,肚子裏那個生不生得出還是個未知,怎的就肯為他犧牲大兒子,便道“咱們還是得請個大夫過來瞧瞧,大夫總不會瞧錯。”
元氏嘴角翹了翹,漫不經心的撫摸著陵姐兒,逗著小嬰孩軟軟的手腳笑道,“急什麽,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我還沒出月子受不得驚嚇,陵姐兒才這般小,身子最是容易受邪疾入侵。家裏這麽亂,哪裏能騰出手來呢?索性啊,這回是梅氏當家,我管那麽多!——那兩個還在外頭候著?”聲音懶懶的,似乎是倦怠了。
“正是呢,”安嬤嬤心領神會,想了想,便笑道,“方才去接六姨娘的人那般多,誰這些人裏知道有沒有問題,我這邊去梅氏那兒說說,這可不是小事,有的忙了。”
……
葉英兒雖然給自己的丫頭們都種了牛痘,但還是不允許茱萸以外的其他人的進入屋子,照顧雲哥兒的事情全部親力親為,雖然辛苦些,卻也恐怕是她們母子倆最後單獨相處的時光了,——待腹中的孩子出生,雲哥兒漸漸長大,想著想著,葉英兒就笑了,搖搖頭,命人再去正院請大夫。
聽說大夫總是不來,東跨院這邊的言嬤嬤更是擔心的不得了,不停地派人去打聽屋裏的哥兒。葉英兒記掛著言嬤嬤年紀大並未告知,隻說尚好,因此言嬤嬤一心的憂慮。
原本看著就能回府享福了,哥兒這時候卻出了這樣的病症,……若是好了那是大難不死的厚福之人,若是不好,按著六姨娘的性子,怕是為著照顧哥兒連肚子裏懷著的那個也都顧不上了。
如此一想,更是長籲短歎,叮囑木華幾個把東跨院收拾好,原先迎柳迎絮兩個大丫頭的屋子騰出來,綠枝、木華分別住去,茱萸是要長期守在前頭主院;小廚房那邊得專門辟出一室盤個大爐子焚燒東西,這滾燙的開水一時也不能少了,林林總總忙的不可開交。
葉英兒極快的處理好了自己跟前的人事,聽說大夫進府後直接去了元氏的正院,到現在還沒出來,不由得冷笑,叫人不必理會;
另有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提前叫人送來的禮都搬到庫房去,屋子裏不必要的奢華裝飾也都卸了下來,按著習俗供上了痘娘娘。
燃上香,葉英兒恭恭敬敬的磕頭禱祝。
叫茱萸扶起身,葉英兒慢慢的站好,“雲哥兒還睡著呢?”又瞧了瞧外頭的天色,皺眉道,“還沒來嗎?”
“聽說是夫人身子不適,要用針,得些時辰,”茱萸扶著六姨娘坐上炕,“雲哥兒還在睡著,姨娘您先用些飯食吧?夫人再怎麽著,也不能霸著大夫不讓過來,您就放寬心吧。”
葉英兒上了炕鬆鬆的靠在大靠枕上,單手撐著額頭,靜靜地瞧著對麵案上的佛龕,“用些點心即可,過會兒和黑黑一起用膳。——言嬤嬤年齡大了,叫小蓮必要留心些。”
“您放心吧。”茱萸笑了笑,便轉身出去叫人端些湯水點心的過來。
要說起來,雲哥兒的小身板早在莊子上跑的就很結實了,這點兒痘漿的分量根本沒什麽害處,可為著進府的那一關,葉英兒必須賭這麽一場。
元氏的想法很容易想明白,尤其上次想抱走雲哥兒未果,這次自己肚裏的這個,難免會被再次惦記上:一個沒腦子的蘇氏隻憑著生了兩個兒子,就敢明目張膽的和元氏過不去,自己怎麽會不被元氏惦記。
在府裏元氏對自己步步緊逼,倘若還跟從前一樣,那根本就沒有還手的餘地。
思來想去,與其一進府就讓雲哥兒受氣,索性就在城外給兒子種牛痘,出點兒痘子嚇嚇人。
一來讓不相幹的人最好少打哥兒的主意,二來,趁著劉旦縉去了江州未歸的這幾日,也想試試看,這偌大的劉府裏她與她的孩子能有幾分的生存勝算。
既然打定決心回來,就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
如此這般,葉英兒硬是等了一個多時辰,請的大夫才從元氏那邊姍姍而來,口鼻上蒙著白布,兩眼深黑嚴肅,在一群健康的丫頭媳婦中間,顯得十分可笑。
大夫恐怕聽說是見喜了,雖然看這院子氣氛沒那麽糟糕,可還是惜命不肯進暖閣裏,隻叫在花廳上隔了一架素屏風細細問案,待進了屋子聽說隻有小兒病了,大人尚好,才肯為雲哥兒搭脈。
茉莉從前在鄉下時就最見不得這種勢力大夫,狠狠的在背後瞪了幾眼,才端了好茶上來。
剛睡醒的雲哥兒被葉英兒抱著坐在懷裏,長了幾隻痘皰的小胖手遞出屏風,朦朦朧朧的感覺手背上蟄蟄的疼,像是被人拿木棍棍戳著,便好奇的總想把腦袋也從屏風那邊轉過去,隻可惜被娘親抱著動不了,哼哼的直會撒嬌。
才睡醒的嗓子裏帶了些特別的沙啞,在外頭聽起來,像是生了病的呻|吟聲。
葉英兒不理他,待大夫檢查完畢,收回兒子的手,附耳低聲囑咐雲哥兒不準戳破,戳破就沒糖吃。
茱萸顫顫巍巍的同屏風外的大夫一句一句對話,描述病情,“……哥兒身上發燙,身上到處都是這種紅色的疹子,有的還沒發出來,一大片一大片——”
“大片!”雲哥兒聽見熟悉的聲音,跟著學了一聲。
“小祖宗,”葉英兒旁若無事的低聲哄著,“乖,不說話,說話也沒糖吃。”
雲哥兒委屈極了,娘說不給吃那真的就沒得吃,撅著嘴,很快就坐不住的在葉英兒膝上亂扭,就要跳下地去找小黃小黑玩。
大夫聽見裏頭小孩憨憨的哼唧聲,心中存了可憐,分了神去聽丫鬟描述哥兒身上的情況,看那痘皰的模樣,再加上發熱、昏迷不醒等症狀,這病八九不離十了,又問了問其他飲食,聽說是從鄉下才回來,心中便有了譜。
窮山惡水的地方最容易滋生惡疾。
整個院子雖說並無其他人感染,但整體情緒還是沉鬱低迷,所有人都安安靜靜的聽著大夫一字一句的診斷,“……確實是天花無疑。”
說畢,還搖搖頭,才一天時間,這痘子竟已經這般大了,還好自己小心不肯同病患直接說話。很快寫了方子,叮囑了禁忌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便拱手道還得去劉夫人那邊。
葉英兒淡淡的給大夫封了厚厚的銀子送了出去,又叫人去抓藥,所有的程序做的一絲不苟。
錦繡院的大門“吱吱呀呀”的開了又關,很快,鬧哄哄的院子便重新寂靜下來,間或伴著風吹樹葉的沙沙聲,葉英兒同雲哥兒換了衣裳洗了手,便叫人上晚膳。
小蓮領著人將準備好的膳食一一送了過來,偶爾抽空瞅一眼坐在炕上有模有樣等待開飯的小少爺,心中充滿了疑惑:這怎麽看怎麽不像重病之症?
很快,六姨娘隻留下茱萸和小蓮侍候,連雲哥兒的奶娘都叫回自己屋裏吃。葉英兒邊給雲哥兒喂菜,便輕聲說對小蓮道:“你幫我給小張管事傳個信兒吧,他那邊路子多,想必能直接聯係上咱們爺。這錦繡院圍得嚴嚴實實,但也不是不透風的,小廚房那邊食材、藥材什麽的,還不得內外疏通?”
小蓮垂手應是,微微側頭瞧一眼吃的歡快的小少爺,“姨娘就吩咐吧,方才送藥過來的嬸子還是從前四老爺那邊用過的,為人極是好說話,小東子他們這會兒應當就在外院歇著,明兒才走呢。奴婢從後麵出去,繞湖邊過去,東麵有個不常用的小門,必不教旁人瞧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