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內閣大學士吳淵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滔天,門下弟子無數,朝中半數文臣都是他的門生。
而唯一能與之一較高下的,就是北翼王、護國大將軍楚霆鈞。
但自北翼王愛女不幸去世後,北翼王便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鬥誌,不僅稱病不上朝,這些年更是三天兩頭地要辭官陪王妃散心。聖上憐其不幸,又念其勞苦功高,未批準他辭官,隻掛了個大將軍的名號任他修身養性。
如此一來,朝中便成了吳淵一人獨大,即使有些反對的意見也都螳臂擋車,不足為懼。
除去吳淵和楚霆鈞兩個陣營,剩下自成一派的,就是通過普通科舉考試得以入朝為官的人,其中以近年來提拔速度最快的刑部尚書趙誌勇為首,倒是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吳老,以卑職之見,不如直接派人殺了楊明坤,以絕後患。”
寒冷的午後,學士府的書房內,兩江總督劉同書看著被吳淵扔進火盆中的信紙陰冷地說道。
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內閣大學士吳淵隻含笑地吹了吹茶杯中滾燙的茶水。下首光祿大夫李翰覷著吳淵的神色,對劉同書說道:“劉大人稍安勿躁,燁王既派人將這事告知了吳老,想必已有了對策。殺了楊明坤事小,可那楊明書畢竟也是一州知府,被人暗殺,萬一皇上得知了要徹查,總是又免不了要折騰一番。”
劉同書很是不屑:“柳州一向不太平,亂民暴動,殺了知府想要謀反也未嚐不可。”
“理由自然是能找到很多,隻是今日早朝上你我都看到了,聖上對那趙誌勇可謂十分偏袒,有意要將他提入內閣。且因今年崇明書院出事,學子們紛紛提前結課,若明年開春的科考要再出問題,那咱們的處境就十分被動了。這個時候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另有一名穿著官服的男人頻頻點同讚同。
劉同書眼中閃過狠戾:“那依李大的意思,這件事就坐視不管了麽?那份名單若是落在趙誌勇一夥人手裏,咱們可都脫不了幹係。隻要楊明坤死了,死無對證,哪怕名單暴光,到時候就說是偽造的又有誰敢質疑?”
李翰正要開口,吳淵舉手製止了他。
吳淵對劉同書及其他人說道:“楊明坤看著猥瑣無能,實則精明厲害,否則他為何要記錄下這份名單?要殺他不是那麽容易的,如今聖上的確有重用趙誌勇的意思,他這是在忌憚老夫呀。名單不是重點,重點是楚霆鈞那邊。”
一屋子人屏氣凝神地聽著吳淵說話,無人敢插一句嘴。
吳淵吹散茶葉輕呷了一口,又緩緩說道:“隨著北翼王世子回府,京中風向怕是要有所改變了。燁王既托了秦川山莊去追查名單,這事還是交給他吧,他可比咱們更擔心名單外泄,上頭他受賄的銀兩應該不在少數。”
“吳老言之有理,隻是卑職有一事不明,這北翼王世子不是從小養在宮中嗎?皇上一想培養他成為燁王的左膀右臂,為何燁王信中要提及多多防範他?”某一京官小心開口。
吳淵也不賣關子,道:“這就是咱們聖上的手段呐,恩威並施,既給你滿門榮耀,又將你唯一的兒子控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楚霆鈞甘願被辱這多年,可見此人心性之狠,但做為北翼王唯一的兒子,不交給皇後撫養,還有誰有能力保其平安長大?”
“若這孩子真能歸順燁王,倒也算功徳圓滿。可自燁王害死了楚家閨女,楚家算是徹底站到了燁王的對立麵。雖這幾年楚霆鈞並未表現出要與燁王作對,但麵對邊境瓦納騷亂不止,國內四處爆發動亂,楚霆鈞卻一概無視,隻帶著王妃四處遊玩,以為兒子尋藥為由,將責任推的是一幹二淨。由此可見他是完全對皇家寒了心。”
“他這樣做,導致的結果就是令聖上放棄了燁王,遲遲不肯立他為太子。”
在座的都是朝中重臣,這些事自然也多少有所耳聞,隻是仍還免有所疑惑。
另有一官員問:“不立燁王為太子,難道聖上看中的是六皇子?”
“極有可能,否則聖上為何會無緣無故將六皇子派去崇明書院?聽說如今不光是北翼王世子,就連鎮遠侯世子都跟六皇子走得極近。這該不會是聖上布的一步棋吧?”
“怎麽可能?鎮遠侯再怎說那也是皇後的母家,哪有自己人不幫要去幫外人道理。”
“這難說呀,萬一鎮遠侯那老狐狸想腳踏兩隻船呢?”
“那咱們選擇燁王,豈不是站錯隊了?”
書房內議論紛紛,各種猜測都有。吳淵隻低頭喝茶,並不製止。李翰為他添茶倒水,偶爾低訴幾句,劉同書麵色凶狠,聽著眾人的話,一臉沉思。
“咳。”見差不多了,吳淵輕咳了把,頓時,鴉雀無聲。
“稍安勿躁,現在說鹿死誰手為時尚早,聖上的心豈是我們能猜到的?如今是燁王心浮氣躁,老夫可是什麽都沒做。老夫一心為公,不論將來是誰繼承大統,都會竭力支持的。”
有人聞言微微發愣,似是不明白吳淵這話的意思。
李翰笑:“吳老所言極是,我等唯吳老馬首是瞻,不求建功立業,隻願做個純臣。”
劉同書睨了眼李翰,也說了同樣一句話,其餘人見狀,自然又是一陣附和。
晚些時候,眾人散去,吳淵留下了李翰。
“留下吃晚飯吧,你好久沒來陪我這老頭喝兩杯了。”
沒了其他人,吳淵對李翰態度更為親近。
李翰含笑應答:“老師盛請邀請,學生卻之不恭。”
吳淵道:“你是我最欣賞的一名學生,也是我將你一手拉到今天的位置上的。我希望將來我的位置能交給你,這樣我吳氏一族才能繼續風光下去。”
“老師您言重了,您深受聖上信任,屹立朝廷幾十載,區區幾個跳梁小醜怎能憾動得了您?”
“你知道皇上命趙誌勇查我的事了吧?月滿則虧,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如今,也隻能指望燁王能上位了。”
李翰神情一冽:“老師還是決定要扶持燁王麽?”
吳淵露出一絲無耐:“一步錯步步錯,開弓早已沒有回頭箭,至少燁王資質平庸,將來你們也好把控些。”
李翰眉頭輕皺:“老師的意思是?”
“時局動蕩,崇明書院的刺殺都怪燁王那個蠢貨自作聰明,但柳州一事,我總覺得幕後有人盯上了我們,不得不防呀。讓燁王打頭陣,先去試探下也好,看看到底是誰在後麵推動事情的發展。”
“學生明白,隻是燁王說的十萬兩黃金……”
吳淵喝盡了杯中的茶,示意李翰不必再倒了:”衡陽柳家,雲州譚氏,青州卞氏,這三家,不是一直說要表忠心嗎?對了,朝廷近日撥了賑災銀兩前往落雲縣,你去告知燁王一下吧。還有,聽說白家在京中買了個宅子,白泰安的孫女這幾日就要隨六殿下他們一起回京了,不知這白小姐跟六殿下是什麽關係呢?”
而唯一能與之一較高下的,就是北翼王、護國大將軍楚霆鈞。
但自北翼王愛女不幸去世後,北翼王便一夜之間失去了所有的鬥誌,不僅稱病不上朝,這些年更是三天兩頭地要辭官陪王妃散心。聖上憐其不幸,又念其勞苦功高,未批準他辭官,隻掛了個大將軍的名號任他修身養性。
如此一來,朝中便成了吳淵一人獨大,即使有些反對的意見也都螳臂擋車,不足為懼。
除去吳淵和楚霆鈞兩個陣營,剩下自成一派的,就是通過普通科舉考試得以入朝為官的人,其中以近年來提拔速度最快的刑部尚書趙誌勇為首,倒是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勢力。
“吳老,以卑職之見,不如直接派人殺了楊明坤,以絕後患。”
寒冷的午後,學士府的書房內,兩江總督劉同書看著被吳淵扔進火盆中的信紙陰冷地說道。
慈眉善目,和藹可親的內閣大學士吳淵隻含笑地吹了吹茶杯中滾燙的茶水。下首光祿大夫李翰覷著吳淵的神色,對劉同書說道:“劉大人稍安勿躁,燁王既派人將這事告知了吳老,想必已有了對策。殺了楊明坤事小,可那楊明書畢竟也是一州知府,被人暗殺,萬一皇上得知了要徹查,總是又免不了要折騰一番。”
劉同書很是不屑:“柳州一向不太平,亂民暴動,殺了知府想要謀反也未嚐不可。”
“理由自然是能找到很多,隻是今日早朝上你我都看到了,聖上對那趙誌勇可謂十分偏袒,有意要將他提入內閣。且因今年崇明書院出事,學子們紛紛提前結課,若明年開春的科考要再出問題,那咱們的處境就十分被動了。這個時候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另有一名穿著官服的男人頻頻點同讚同。
劉同書眼中閃過狠戾:“那依李大的意思,這件事就坐視不管了麽?那份名單若是落在趙誌勇一夥人手裏,咱們可都脫不了幹係。隻要楊明坤死了,死無對證,哪怕名單暴光,到時候就說是偽造的又有誰敢質疑?”
李翰正要開口,吳淵舉手製止了他。
吳淵對劉同書及其他人說道:“楊明坤看著猥瑣無能,實則精明厲害,否則他為何要記錄下這份名單?要殺他不是那麽容易的,如今聖上的確有重用趙誌勇的意思,他這是在忌憚老夫呀。名單不是重點,重點是楚霆鈞那邊。”
一屋子人屏氣凝神地聽著吳淵說話,無人敢插一句嘴。
吳淵吹散茶葉輕呷了一口,又緩緩說道:“隨著北翼王世子回府,京中風向怕是要有所改變了。燁王既托了秦川山莊去追查名單,這事還是交給他吧,他可比咱們更擔心名單外泄,上頭他受賄的銀兩應該不在少數。”
“吳老言之有理,隻是卑職有一事不明,這北翼王世子不是從小養在宮中嗎?皇上一想培養他成為燁王的左膀右臂,為何燁王信中要提及多多防範他?”某一京官小心開口。
吳淵也不賣關子,道:“這就是咱們聖上的手段呐,恩威並施,既給你滿門榮耀,又將你唯一的兒子控製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楚霆鈞甘願被辱這多年,可見此人心性之狠,但做為北翼王唯一的兒子,不交給皇後撫養,還有誰有能力保其平安長大?”
“若這孩子真能歸順燁王,倒也算功徳圓滿。可自燁王害死了楚家閨女,楚家算是徹底站到了燁王的對立麵。雖這幾年楚霆鈞並未表現出要與燁王作對,但麵對邊境瓦納騷亂不止,國內四處爆發動亂,楚霆鈞卻一概無視,隻帶著王妃四處遊玩,以為兒子尋藥為由,將責任推的是一幹二淨。由此可見他是完全對皇家寒了心。”
“他這樣做,導致的結果就是令聖上放棄了燁王,遲遲不肯立他為太子。”
在座的都是朝中重臣,這些事自然也多少有所耳聞,隻是仍還免有所疑惑。
另有一官員問:“不立燁王為太子,難道聖上看中的是六皇子?”
“極有可能,否則聖上為何會無緣無故將六皇子派去崇明書院?聽說如今不光是北翼王世子,就連鎮遠侯世子都跟六皇子走得極近。這該不會是聖上布的一步棋吧?”
“怎麽可能?鎮遠侯再怎說那也是皇後的母家,哪有自己人不幫要去幫外人道理。”
“這難說呀,萬一鎮遠侯那老狐狸想腳踏兩隻船呢?”
“那咱們選擇燁王,豈不是站錯隊了?”
書房內議論紛紛,各種猜測都有。吳淵隻低頭喝茶,並不製止。李翰為他添茶倒水,偶爾低訴幾句,劉同書麵色凶狠,聽著眾人的話,一臉沉思。
“咳。”見差不多了,吳淵輕咳了把,頓時,鴉雀無聲。
“稍安勿躁,現在說鹿死誰手為時尚早,聖上的心豈是我們能猜到的?如今是燁王心浮氣躁,老夫可是什麽都沒做。老夫一心為公,不論將來是誰繼承大統,都會竭力支持的。”
有人聞言微微發愣,似是不明白吳淵這話的意思。
李翰笑:“吳老所言極是,我等唯吳老馬首是瞻,不求建功立業,隻願做個純臣。”
劉同書睨了眼李翰,也說了同樣一句話,其餘人見狀,自然又是一陣附和。
晚些時候,眾人散去,吳淵留下了李翰。
“留下吃晚飯吧,你好久沒來陪我這老頭喝兩杯了。”
沒了其他人,吳淵對李翰態度更為親近。
李翰含笑應答:“老師盛請邀請,學生卻之不恭。”
吳淵道:“你是我最欣賞的一名學生,也是我將你一手拉到今天的位置上的。我希望將來我的位置能交給你,這樣我吳氏一族才能繼續風光下去。”
“老師您言重了,您深受聖上信任,屹立朝廷幾十載,區區幾個跳梁小醜怎能憾動得了您?”
“你知道皇上命趙誌勇查我的事了吧?月滿則虧,千古不變的道理,我如今,也隻能指望燁王能上位了。”
李翰神情一冽:“老師還是決定要扶持燁王麽?”
吳淵露出一絲無耐:“一步錯步步錯,開弓早已沒有回頭箭,至少燁王資質平庸,將來你們也好把控些。”
李翰眉頭輕皺:“老師的意思是?”
“時局動蕩,崇明書院的刺殺都怪燁王那個蠢貨自作聰明,但柳州一事,我總覺得幕後有人盯上了我們,不得不防呀。讓燁王打頭陣,先去試探下也好,看看到底是誰在後麵推動事情的發展。”
“學生明白,隻是燁王說的十萬兩黃金……”
吳淵喝盡了杯中的茶,示意李翰不必再倒了:”衡陽柳家,雲州譚氏,青州卞氏,這三家,不是一直說要表忠心嗎?對了,朝廷近日撥了賑災銀兩前往落雲縣,你去告知燁王一下吧。還有,聽說白家在京中買了個宅子,白泰安的孫女這幾日就要隨六殿下他們一起回京了,不知這白小姐跟六殿下是什麽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