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平時不是個個自稱國家忠臣棟梁嗎?你,你,你”開華帝隨手指點出幾個人,“你們也是才高八鬥的大儒,緊關要節的時候難道都拿不出個主意來嗎?那朕要你們何用?”
孟明遠心裏暗爽地看著新帝噴那些文臣。
“臣以為當立即派兵馬馳援邊關。”
“臣以為當務之急陛下應旨頒天下,曉諭天下百姓,為國抗敵。”
“……”
孟明遠一心二用,一邊豎著耳朵聽大臣們七嘴八舌地說對策,一邊繼續在自己的笏板上比劃。
熱鬧圍觀歸圍觀,正事也不能不幹,
威國公偷偷捅捅跪在自己身邊的鎮國公,往一個方向斜了斜。
鎮國公順著老夥計的目光看過去,就看到孟丞相正低頭跟他自己手裏的笏板較勁兒。
兩個老國公對視一眼,不由會心一笑。
坑了滿朝文武一把,丞相也沒真就撂挑子不幹,估計等他熱鬧看夠了,也就心平氣和了。
朝堂議政說白了有時候就跟菜市場買菜一樣亂糟糟的,這是孟明遠很多時候的心裏感慨。
什麽文臣武將了,激動起來在朝堂上打罵起來的曆史也不是沒有,唯一可惜的是他在大慶朝當官的這些年還沒碰到,其實他真挺好奇的。
開華帝聽著百官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一邊蹙著眉頭打量殿上眾人的表情,然後——他就發現了他們大慶朝的丞相大人抱著笏板站得玉樹臨風一般地在那邊兒看熱鬧!
“孟明遠——”開華帝這氣兒就不打一處來啊,心想:你把朝堂的水攪得一團混,你自己擱旁邊看戲看得熱鬧啊,你還能有點兒大局觀不?你好歹現在是處在宰輔的位置啊。
看戲看得正熱鬧的孟丞相呆了一下,馬上反應,“臣在。”趕緊地麻溜跪下了,鶴立雞群不好,還是跪著大眾點兒。
“你在旁邊看半天,有什麽心得體會?”開華帝陰惻惻地問。
孟明遠道:“回聖上,臣就覺得兩隻耳朵有幾百隻鴨子在叫,還沒來得及有什麽心得體會。”
“……”
這混蛋丞相,這不罵人嗎?
百官頓時就有統一意見了。
武將們說話少,所以大多數都低頭在心裏偷樂。
相爺這毒舌,是真服了!
有毛的心得體會啊,丫一幫大臣雞一嘴鴨一嘴的說半天大多是車轆軲話來回講啊,就是派兵啊,抽丁啊,增加稅賦擴充國庫增加軍晌了……最後,實質性的建議根本沒幾個,有的也隻是很讓人淡疼的。
你妹的,竟然還有提議和親的,先安撫周邊小國的。
一幫大老爺們,有事的時候不說熱血拚殺,竟想著拿女性去犧牲啊。
開華帝刀子一樣的目光甩給丞相大人。
孟相爺很識時務地低頭,老實地道:“別的臣不好說,可用公主和親之議,臣不讚同。我大慶朝是無男兒了嗎?竟然需要用女兒去犧牲,這讓臣突然想到曾經在某本野史上看到的一首詩。”
“何詩?”開華帝不由動問。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百官再次默然。
這詩會是丞相從書上看來的,恐怕就是丞相自己臨時做出來嘲諷他們的,他們這些人中不缺飽讀詩書之輩,這樣的亡國悼亡詩,若有流傳他們豈會不知?
開華帝略微沉默之後,慢慢開口道:“這詩甚好。”拿他們皇家的女兒去犧牲,即使萬般無奈也是種恥辱。可若不同意,又會被百官抨擊不顧大局,丞相這樣將巴掌狠狠煽到他們臉上的行為,其實開華帝是真心很爽快的,隻不過不好表現出來罷了。
“若不先安撫邊遠小國,若戰事一起,他們與外敵聯合,我們豈非腹背受敵?”某大臣振振有詞。
“既是小國何不幹脆滅了他們?”孟明遠的話十分淩厲。
“那樣豈非又要耗損人力物力與精力,在我們與突厥這樣的強敵開戰時,實非明智之舉。”
“突厥非一時能解決,但小國則不同,拚著自損八百,也要先把小麻煩先掐滅在萌芽階段,然後再跟強敵死磕到底,沒有了拉後腿的,到時候就看雙方誰更能拖得起了,我朝占據中原肥沃之地,與突厥所占荒蕪之地不同,我們耗得起。”
“我朝立國未久,雖與民休養生息,然人口仍未有太大增長,若用兵過甚,兵力如何補充?”另一大臣開口。
“我們有這樣的憂患,難道敵人便沒有嗎?既然起點是一樣的,何用懼他?”
“加征稅賦總可以了吧?”某大臣突然很沒自信。
孟明遠看過去,淡淡地道:“既知我朝立國未久,百姓生活仍是艱難,此時加賦無易殺雞取卵,李大人是覺得外禦強敵不爽快,還想要民亂頻起不成?”
靠!
丞相果斷還是保持他那該死的沉默好了,合著他們說出來的他就都能給麵無表情地否決了啊,既然他要否決,還非拽著讓他們提方法幹嘛?
吃飽了撐著了嗎?
“黃門官,紙筆伺候。”孟明遠覺得熱鬧看得差不多了,可以心情愉快地工作了。
開華帝朝黃門官點頭,慢慢在龍椅中坐下。
“聖上,臣有幾點諫言,若聖上與百官覺得合用,便寫了下來,張榜公示天下,若不合用,咱們就繼續討論研究好了。”
“都平身吧。”
“謝聖上。”
百官終於能站著了,心裏不由都籲了口氣。
孟明遠站起身後,便抱著他的笏板,站出朝班,道:“士農工商等級森嚴,但商人手中有錢,然國不可強奪。商人不可入仕,此值國難當頭之際,聖上若肯允諾捐錢過萬貫者家中一人入科考,那麽我想軍費之事無憂。”
開華帝掃了百官一圈,見無人異議,遂道:“可。”
黃門官奮筆疾書。
“大戶人家有豢養的奴隸,允他們入賤藉,從此脫離奴藉,奮勇殺敵者可入軍藉,功大者可脫藉為平民。富貴人家仆從從軍者,脫奴藉,若有軍功原家主可分其三四。”
百官有些人心中就開始打鼓了,這種方法征來的兵哪個不得拚了命地去掙軍功啊,那簡直就嗷嗷叫著就朝敵人撲過去了。丞相這人還很夠意思地給原家主留了足夠的實惠,真是會做人呐。
當然無異議。
“可。”
“百姓捐糧可抵賦稅,軍衣可抵賦稅,刀槍劍戟凡與軍需掛鉤著均可抵賦稅。百姓開荒者,田地歸己,賦稅減半,五年為期,五年後恢複正常。”
“可。”開華帝已經不用去看百官了,這個直接就答應了。
百官根本也不會有異議,根本沒有損害他們絲毫利益,異議個屁。
紛爭都是與利益有關的,無利益關係,也就爭不起來。
開華帝看著丞相大人。
百官也看著丞相大人。
丞相大人垂眉搭眼,若無其事地一躬身,“臣沒招兒了,聖上還是讓百官繼續討論研究吧。”
他們不信!
可,丞相不說了,他們也不能撬開他的嘴逼他說,老實說這幾個已經很能應付眼下的事情了。
兵源有了,軍費有了,殺敵動力有了,現在就差開過去跟敵人死磕了。
打仗嘛,無非就是拚人,拚國力,拚殺氣。
丞相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果斷凶殘無比。
仍在殿上一角信使真是大開了眼界,終於覺得殿上這個紫袍翩翩的美少年和傳聞中的那個似乎無所不能的相爺對上號了。
“兩位國公爺把能用的將領名單寫一份給本相吧。”
“該當的。”
殿外突然又有一內侍匆匆走入,在禦座前下跪。
“啟稟聖上,城外叛軍大營開始大亂。”
眾人的目光刷地就看向了淡定的丞相。
這個時候放話給南王叛軍,簡直就是從心理上徹底瓦解叛軍的鬥誌啊。
“聖上可以派人去收編叛軍了,然後直接開赴邊關,隻要他們奮勇殺敵,叛亂之事聖上不妨一笑置之吧。畢竟,軍士隻是跟從,他們本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開華帝爽快點頭,“可。”
“臣替那些兵士謝聖上隆恩,聖上睿智,實乃我朝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丞相您這時候都忘拍皇帝馬屁啊,真有你的!
時刻抱緊老板的大腿,這是混職場的不二法則啊,你們懂個屁!
黃門官將草詔寫好,遞上去。
開華帝看過,道:“丞相擬旨,即刻頒布全國。”
“諾。”
“搬桌案,筆墨伺候丞相。”
“是。”
內侍們搬來小案,鋪好黃旨,磨好墨汁,伺候丞相擬旨。
孟明遠那一筆字行雲流水地寫出來,讓人看得就是一種享受,更兼寫字的人也是玉麵朱唇,真像一幅畫。
可惜,畫裏的如玉公子,實在太過凶殘了!
百官這時候回過味兒來了,合著剛才丞相大人就是耍他們玩啊,他早就成竹在胸,還非得等他們出了主意再狠狠拍死。這都是什麽心態啊?太聰明的人思維難道都這麽地難以預測和詭異嗎?
擬好聖旨,孟明遠重新抱起他的笏板,再次站出朝班,“聖上,所謂兵貴神速,讓援兵隻帶幾日幹糧輕裝簡行,糧草輜重隨後跟上。”
“可。”
開華帝看看殿上眾臣,心裏歎了口氣,一幫隻有自己私利的人,想辦法時總是會束手束腳放不開,也就隻有像丞相這樣的純臣才能無所顧忌地為國謀劃,難得是他還兼顧了權貴的利益,讓自己的方案不會遭人推翻。
“若無他事,今日便退朝吧。”
百官無話。
“退朝。”內侍唱和一聲,皇帝走人,百官之後也散班。
孟明遠朝信使招招手,示意他跟他們一道走,有些具體情況他還得再問問。
“相爺且慢。”
孟明遠有些訝異地回頭,“幾位將軍有事?”
不怪他奇怪,平時喊他的都是文臣,今天換風水了啊,居然一水的武將。
“咱們在京城呆得久了,也想到外麵走動走動。”某位直性子的武將上來就是大白話。
孟明遠便微微地笑了,“京畿之地非無尋常,若無人接手,幾位將軍不好離開的。”
“這事對相爺來說想必不是難事。”
“難倒是不難,不過呢,本相正好有事也想跟幾位將軍聊聊,索性便一起往禦史台去吧。”
“正合心意。”
“請。”
“相爺先請。”
孟明遠也就不跟他們客氣了,本來嘛,他在官職上是比他們大的,雖然他們年齡閱曆都大過他。
可惜,官大一級壓死人,不是年齡閱曆大了就壓死人
孟明遠心裏暗爽地看著新帝噴那些文臣。
“臣以為當立即派兵馬馳援邊關。”
“臣以為當務之急陛下應旨頒天下,曉諭天下百姓,為國抗敵。”
“……”
孟明遠一心二用,一邊豎著耳朵聽大臣們七嘴八舌地說對策,一邊繼續在自己的笏板上比劃。
熱鬧圍觀歸圍觀,正事也不能不幹,
威國公偷偷捅捅跪在自己身邊的鎮國公,往一個方向斜了斜。
鎮國公順著老夥計的目光看過去,就看到孟丞相正低頭跟他自己手裏的笏板較勁兒。
兩個老國公對視一眼,不由會心一笑。
坑了滿朝文武一把,丞相也沒真就撂挑子不幹,估計等他熱鬧看夠了,也就心平氣和了。
朝堂議政說白了有時候就跟菜市場買菜一樣亂糟糟的,這是孟明遠很多時候的心裏感慨。
什麽文臣武將了,激動起來在朝堂上打罵起來的曆史也不是沒有,唯一可惜的是他在大慶朝當官的這些年還沒碰到,其實他真挺好奇的。
開華帝聽著百官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一邊蹙著眉頭打量殿上眾人的表情,然後——他就發現了他們大慶朝的丞相大人抱著笏板站得玉樹臨風一般地在那邊兒看熱鬧!
“孟明遠——”開華帝這氣兒就不打一處來啊,心想:你把朝堂的水攪得一團混,你自己擱旁邊看戲看得熱鬧啊,你還能有點兒大局觀不?你好歹現在是處在宰輔的位置啊。
看戲看得正熱鬧的孟丞相呆了一下,馬上反應,“臣在。”趕緊地麻溜跪下了,鶴立雞群不好,還是跪著大眾點兒。
“你在旁邊看半天,有什麽心得體會?”開華帝陰惻惻地問。
孟明遠道:“回聖上,臣就覺得兩隻耳朵有幾百隻鴨子在叫,還沒來得及有什麽心得體會。”
“……”
這混蛋丞相,這不罵人嗎?
百官頓時就有統一意見了。
武將們說話少,所以大多數都低頭在心裏偷樂。
相爺這毒舌,是真服了!
有毛的心得體會啊,丫一幫大臣雞一嘴鴨一嘴的說半天大多是車轆軲話來回講啊,就是派兵啊,抽丁啊,增加稅賦擴充國庫增加軍晌了……最後,實質性的建議根本沒幾個,有的也隻是很讓人淡疼的。
你妹的,竟然還有提議和親的,先安撫周邊小國的。
一幫大老爺們,有事的時候不說熱血拚殺,竟想著拿女性去犧牲啊。
開華帝刀子一樣的目光甩給丞相大人。
孟相爺很識時務地低頭,老實地道:“別的臣不好說,可用公主和親之議,臣不讚同。我大慶朝是無男兒了嗎?竟然需要用女兒去犧牲,這讓臣突然想到曾經在某本野史上看到的一首詩。”
“何詩?”開華帝不由動問。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百官再次默然。
這詩會是丞相從書上看來的,恐怕就是丞相自己臨時做出來嘲諷他們的,他們這些人中不缺飽讀詩書之輩,這樣的亡國悼亡詩,若有流傳他們豈會不知?
開華帝略微沉默之後,慢慢開口道:“這詩甚好。”拿他們皇家的女兒去犧牲,即使萬般無奈也是種恥辱。可若不同意,又會被百官抨擊不顧大局,丞相這樣將巴掌狠狠煽到他們臉上的行為,其實開華帝是真心很爽快的,隻不過不好表現出來罷了。
“若不先安撫邊遠小國,若戰事一起,他們與外敵聯合,我們豈非腹背受敵?”某大臣振振有詞。
“既是小國何不幹脆滅了他們?”孟明遠的話十分淩厲。
“那樣豈非又要耗損人力物力與精力,在我們與突厥這樣的強敵開戰時,實非明智之舉。”
“突厥非一時能解決,但小國則不同,拚著自損八百,也要先把小麻煩先掐滅在萌芽階段,然後再跟強敵死磕到底,沒有了拉後腿的,到時候就看雙方誰更能拖得起了,我朝占據中原肥沃之地,與突厥所占荒蕪之地不同,我們耗得起。”
“我朝立國未久,雖與民休養生息,然人口仍未有太大增長,若用兵過甚,兵力如何補充?”另一大臣開口。
“我們有這樣的憂患,難道敵人便沒有嗎?既然起點是一樣的,何用懼他?”
“加征稅賦總可以了吧?”某大臣突然很沒自信。
孟明遠看過去,淡淡地道:“既知我朝立國未久,百姓生活仍是艱難,此時加賦無易殺雞取卵,李大人是覺得外禦強敵不爽快,還想要民亂頻起不成?”
靠!
丞相果斷還是保持他那該死的沉默好了,合著他們說出來的他就都能給麵無表情地否決了啊,既然他要否決,還非拽著讓他們提方法幹嘛?
吃飽了撐著了嗎?
“黃門官,紙筆伺候。”孟明遠覺得熱鬧看得差不多了,可以心情愉快地工作了。
開華帝朝黃門官點頭,慢慢在龍椅中坐下。
“聖上,臣有幾點諫言,若聖上與百官覺得合用,便寫了下來,張榜公示天下,若不合用,咱們就繼續討論研究好了。”
“都平身吧。”
“謝聖上。”
百官終於能站著了,心裏不由都籲了口氣。
孟明遠站起身後,便抱著他的笏板,站出朝班,道:“士農工商等級森嚴,但商人手中有錢,然國不可強奪。商人不可入仕,此值國難當頭之際,聖上若肯允諾捐錢過萬貫者家中一人入科考,那麽我想軍費之事無憂。”
開華帝掃了百官一圈,見無人異議,遂道:“可。”
黃門官奮筆疾書。
“大戶人家有豢養的奴隸,允他們入賤藉,從此脫離奴藉,奮勇殺敵者可入軍藉,功大者可脫藉為平民。富貴人家仆從從軍者,脫奴藉,若有軍功原家主可分其三四。”
百官有些人心中就開始打鼓了,這種方法征來的兵哪個不得拚了命地去掙軍功啊,那簡直就嗷嗷叫著就朝敵人撲過去了。丞相這人還很夠意思地給原家主留了足夠的實惠,真是會做人呐。
當然無異議。
“可。”
“百姓捐糧可抵賦稅,軍衣可抵賦稅,刀槍劍戟凡與軍需掛鉤著均可抵賦稅。百姓開荒者,田地歸己,賦稅減半,五年為期,五年後恢複正常。”
“可。”開華帝已經不用去看百官了,這個直接就答應了。
百官根本也不會有異議,根本沒有損害他們絲毫利益,異議個屁。
紛爭都是與利益有關的,無利益關係,也就爭不起來。
開華帝看著丞相大人。
百官也看著丞相大人。
丞相大人垂眉搭眼,若無其事地一躬身,“臣沒招兒了,聖上還是讓百官繼續討論研究吧。”
他們不信!
可,丞相不說了,他們也不能撬開他的嘴逼他說,老實說這幾個已經很能應付眼下的事情了。
兵源有了,軍費有了,殺敵動力有了,現在就差開過去跟敵人死磕了。
打仗嘛,無非就是拚人,拚國力,拚殺氣。
丞相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果斷凶殘無比。
仍在殿上一角信使真是大開了眼界,終於覺得殿上這個紫袍翩翩的美少年和傳聞中的那個似乎無所不能的相爺對上號了。
“兩位國公爺把能用的將領名單寫一份給本相吧。”
“該當的。”
殿外突然又有一內侍匆匆走入,在禦座前下跪。
“啟稟聖上,城外叛軍大營開始大亂。”
眾人的目光刷地就看向了淡定的丞相。
這個時候放話給南王叛軍,簡直就是從心理上徹底瓦解叛軍的鬥誌啊。
“聖上可以派人去收編叛軍了,然後直接開赴邊關,隻要他們奮勇殺敵,叛亂之事聖上不妨一笑置之吧。畢竟,軍士隻是跟從,他們本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開華帝爽快點頭,“可。”
“臣替那些兵士謝聖上隆恩,聖上睿智,實乃我朝百姓之福,江山社稷之福。”
丞相您這時候都忘拍皇帝馬屁啊,真有你的!
時刻抱緊老板的大腿,這是混職場的不二法則啊,你們懂個屁!
黃門官將草詔寫好,遞上去。
開華帝看過,道:“丞相擬旨,即刻頒布全國。”
“諾。”
“搬桌案,筆墨伺候丞相。”
“是。”
內侍們搬來小案,鋪好黃旨,磨好墨汁,伺候丞相擬旨。
孟明遠那一筆字行雲流水地寫出來,讓人看得就是一種享受,更兼寫字的人也是玉麵朱唇,真像一幅畫。
可惜,畫裏的如玉公子,實在太過凶殘了!
百官這時候回過味兒來了,合著剛才丞相大人就是耍他們玩啊,他早就成竹在胸,還非得等他們出了主意再狠狠拍死。這都是什麽心態啊?太聰明的人思維難道都這麽地難以預測和詭異嗎?
擬好聖旨,孟明遠重新抱起他的笏板,再次站出朝班,“聖上,所謂兵貴神速,讓援兵隻帶幾日幹糧輕裝簡行,糧草輜重隨後跟上。”
“可。”
開華帝看看殿上眾臣,心裏歎了口氣,一幫隻有自己私利的人,想辦法時總是會束手束腳放不開,也就隻有像丞相這樣的純臣才能無所顧忌地為國謀劃,難得是他還兼顧了權貴的利益,讓自己的方案不會遭人推翻。
“若無他事,今日便退朝吧。”
百官無話。
“退朝。”內侍唱和一聲,皇帝走人,百官之後也散班。
孟明遠朝信使招招手,示意他跟他們一道走,有些具體情況他還得再問問。
“相爺且慢。”
孟明遠有些訝異地回頭,“幾位將軍有事?”
不怪他奇怪,平時喊他的都是文臣,今天換風水了啊,居然一水的武將。
“咱們在京城呆得久了,也想到外麵走動走動。”某位直性子的武將上來就是大白話。
孟明遠便微微地笑了,“京畿之地非無尋常,若無人接手,幾位將軍不好離開的。”
“這事對相爺來說想必不是難事。”
“難倒是不難,不過呢,本相正好有事也想跟幾位將軍聊聊,索性便一起往禦史台去吧。”
“正合心意。”
“請。”
“相爺先請。”
孟明遠也就不跟他們客氣了,本來嘛,他在官職上是比他們大的,雖然他們年齡閱曆都大過他。
可惜,官大一級壓死人,不是年齡閱曆大了就壓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