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衣的殷勤款待,讓實誠的黃海很是慚愧,所以更加賣力的打著水池。一邊,無衣也開始修路,下午回來秦駿看到無衣在修路,也加入了修路的行列,小漁兒看了也蹦蹦跳跳的跟在後麵。小虎、小豹打獵回來後想找無衣他們玩,卻看到他們在修路,就跟著幫忙,後來連王大勇和王二勇兄弟也加入了進來,眾誌成城,通往黃河邊上的這一小段路終於讓他們在天黑之前給修好了。
修好的路可容兩人行走,旁邊林木悠悠,剛好可以擋住炙熱的陽光,無衣想著以後要在這道路兩旁種些竹子,不僅可以擋住陽光,還可以吃竹筍,真是一舉兩得。
或許有人會說北方這疙瘩怎麽會有竹子呢?其實不然。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述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時說:“齊魯千畝桑麻,渭水千畝竹”,這說明當時在陝西關中一代有大麵積竹林。
晉代戴凱的《竹譜》列舉了70餘種竹類,並認為竹子“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南北朝時期,據任昉《述日記》載,河南淇河仍產竹子。北魏時期,酈道元《水經注》說山西太嶽山區的森林:“沿流上下,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蘢茂密,奇為翳薈也。”唐代,河內(今河南博愛)、西安河鳳翔設有管理竹園的竹監司。唐開成四年年,山西五台山有“竹林麻園,不足為喻”。據《新唐書李白傳》,唐天寶年間,李白、孔巢父等六位文人共隱於山東徂徠山,寄居竹溪之畔,人稱“竹溪六逸”。
這些都是以前無衣看著自己種的竹子後想到南方有竹子,那北方那麽冷的天也有沒有竹子時到網上查的。
據說在隋唐之前到隋唐時,黃河一帶天氣還算暖和,有時候甚至全年無霜無雪。隻是後來天氣慢慢變化,很多物種才慢慢的消失掉。
無衣那時看了網上寫的關於竹子生長的環境,嘀咕著,竹子生長最多也就是到黃河流域一帶,再過去就是黑龍江、內蒙一帶,那一帶連人都能凍死,更別說竹子了。
在文台山不遠的一處凹地裏,就生長著一片竹林,秦駿就是從哪裏砍來竹子編東西的。不過,竹子現在沒法種,必須開春天氣暖和才可以,不然種下去也是被曬死。
無衣修完了通往黃河邊上的道路後,第二天就接著修通往文台山上的路,對於修路大家的熱氣都很高,一有空就過來幫忙,連葛仲老頭也搖著蒲扇過來幫忙抬石頭,不過嘴說的比做的多,弄得無衣差點把他趕走,喋喋不休的簡直比唐僧還唐僧,不過他看在他一個老頭也過來搬石頭也挺不容易的,才沒有這麽做。
即使有了眾人的幫忙,這條通往文台山的路也花了無衣四天的時間,而且還隻是可以通行而已,如果想弄好一點,估計還得以後花點力氣修補。但即使這樣,現在這條路都不知比以前那條路好了多少倍。
通往文台山的路修好後,剛好黃海也把水池打好了,無衣看了一下,確實不錯。
為了感謝黃海的幫忙,無衣還讓秦駿拿了小半罐蜂蜜和一條魚去答謝,這幾天黃海為了這個水池起早摸黑的,他心裏有點過意不去,如果他送去的話,黃海兩夫妻肯定不收,讓秦駿去就不一樣了,他是長者,長者賜不敢辭。
打好了水池,他連忙跑到住在山邊的鐵匠莫大錘家請他幫忙打幾根鐵管,有一長兩短三根,其中一根短的他還叫他做成可以開關的閥門樣式,就是和水管上開關閥門一樣。很簡單的東西,莫鐵匠一聽就懂,倒也不用他多費唇舌。
這裏山間的七戶人家都是本地人,唯有這莫大錘一家不是,也不知從哪裏來,剛來的時候是在小集上租了個房子打鐵,後來看到有人搬到這山間來,就跟著搬了過來。平時打些柴刀、菜刀、剃刀什麽的到小集上賣,偶爾也接些私活打造刀劍,日子過得也是可以。
鐵管對莫大錘來說就是小孩子的把戲,就算那個閥門開關難一點,但也難不倒他,第二天早上就做好了。那開關閥門非常簡單,不過是一根中空的鐵管裏放了個中空的鐵球,連在鐵球上麵的鐵條一轉,那麵實心的部分就會轉過來擋住水流,再一轉水就會流出來,雖然不能做到很嚴實,但已經很不錯了。
無衣拿了造好的鐵管,就讓秦駿去付錢了,沒想到秦駿就拿了一條魚過去,讓他看得目瞪口呆,大歎,這時代的人,還真樸實。
拿了鐵管,無衣便在鐵管纏上沒用的破布,然後打進水池中留下來的孔洞裏。把鐵管打進孔洞後,他還怕會滲水,便去山上找了一些樹脂,加了點蜂蜜煮融後加入沙子,糊在孔洞裏麵的鐵管旁邊,外麵則是用土裹著,這樣它想滲水也滲不了了。
看到水池弄好,無衣就尋思著要去砍些竹子回來接水,正好隔天小虎和小豹不去打獵,他就一大早帶著兩個免費勞力去砍竹子。小漁兒本來也嚷著要去,無衣哪會讓他跟著,不說這路遠,上次他都快被她嚇死了,怎麽可能再帶她去,隻是好生的安慰著她,讓她跟王大娘去玩。看到沒法跟無衣出去玩,小漁兒就嘟著小嘴坐在一邊生悶氣。
無衣也沒法子,跟王大娘招呼了一下。請她幫忙看著小漁兒,自己就帶著小虎、小豹往山上而去。
幾個人都是小孩子,手腳俐落,走的倒是很快。
山間林木蔥蘢,剛好擋住了熾熱的陽光,但即使如此,無衣他們幾個還是熱的全身是汗。
走了一會兒,三人連忙停下來休息。
這天氣真是熱的要命,隻是走了一會兒就感覺全身都在冒煙一樣,無衣拿起他做的竹筒喝水想著,卻看到小虎、小豹兩兄弟拿起一個羊皮水囊喝水。
無衣看了一下他們的水囊,再看了一下自己的竹筒,不由有點羨慕,搔了搔頭,心想著什麽時候自己也弄一個來用,免得帶著個竹筒這麽累贅。
“無衣,上次你說在山上找到一片山葡萄,而且那山葡萄還都是熟的,是不是真的。”小虎一邊喝著水一邊對著無衣問道。
“嗯,是真的,那些山葡萄都有這麽大。”無衣點點頭,用拇指比著葡萄給他們看。
“無衣,那你帶我們去摘山葡萄好不好。”旁邊的小豹跟著說道。
無衣瞄了一下兩人,敢情這兩個小子嘴饞了,就應道:“好,不過要等幾天。”
“你要去的時候,叫我們就是。”小虎、小豹聽了笑著說。
剛好無衣要拿著竹子到山上去接泉水下來,這表兄弟兩個正好是免費的勞動力,他自是樂得答應。
休息片刻,三人就繼續往竹林趕去。
修好的路可容兩人行走,旁邊林木悠悠,剛好可以擋住炙熱的陽光,無衣想著以後要在這道路兩旁種些竹子,不僅可以擋住陽光,還可以吃竹筍,真是一舉兩得。
或許有人會說北方這疙瘩怎麽會有竹子呢?其實不然。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述當時經濟作物的地理分布時說:“齊魯千畝桑麻,渭水千畝竹”,這說明當時在陝西關中一代有大麵積竹林。
晉代戴凱的《竹譜》列舉了70餘種竹類,並認為竹子“性忌殊寒,九河鮮育,五嶺實繁”。南北朝時期,據任昉《述日記》載,河南淇河仍產竹子。北魏時期,酈道元《水經注》說山西太嶽山區的森林:“沿流上下,步徑裁通,小竹細筍,被於山渚,蒙蘢茂密,奇為翳薈也。”唐代,河內(今河南博愛)、西安河鳳翔設有管理竹園的竹監司。唐開成四年年,山西五台山有“竹林麻園,不足為喻”。據《新唐書李白傳》,唐天寶年間,李白、孔巢父等六位文人共隱於山東徂徠山,寄居竹溪之畔,人稱“竹溪六逸”。
這些都是以前無衣看著自己種的竹子後想到南方有竹子,那北方那麽冷的天也有沒有竹子時到網上查的。
據說在隋唐之前到隋唐時,黃河一帶天氣還算暖和,有時候甚至全年無霜無雪。隻是後來天氣慢慢變化,很多物種才慢慢的消失掉。
無衣那時看了網上寫的關於竹子生長的環境,嘀咕著,竹子生長最多也就是到黃河流域一帶,再過去就是黑龍江、內蒙一帶,那一帶連人都能凍死,更別說竹子了。
在文台山不遠的一處凹地裏,就生長著一片竹林,秦駿就是從哪裏砍來竹子編東西的。不過,竹子現在沒法種,必須開春天氣暖和才可以,不然種下去也是被曬死。
無衣修完了通往黃河邊上的道路後,第二天就接著修通往文台山上的路,對於修路大家的熱氣都很高,一有空就過來幫忙,連葛仲老頭也搖著蒲扇過來幫忙抬石頭,不過嘴說的比做的多,弄得無衣差點把他趕走,喋喋不休的簡直比唐僧還唐僧,不過他看在他一個老頭也過來搬石頭也挺不容易的,才沒有這麽做。
即使有了眾人的幫忙,這條通往文台山的路也花了無衣四天的時間,而且還隻是可以通行而已,如果想弄好一點,估計還得以後花點力氣修補。但即使這樣,現在這條路都不知比以前那條路好了多少倍。
通往文台山的路修好後,剛好黃海也把水池打好了,無衣看了一下,確實不錯。
為了感謝黃海的幫忙,無衣還讓秦駿拿了小半罐蜂蜜和一條魚去答謝,這幾天黃海為了這個水池起早摸黑的,他心裏有點過意不去,如果他送去的話,黃海兩夫妻肯定不收,讓秦駿去就不一樣了,他是長者,長者賜不敢辭。
打好了水池,他連忙跑到住在山邊的鐵匠莫大錘家請他幫忙打幾根鐵管,有一長兩短三根,其中一根短的他還叫他做成可以開關的閥門樣式,就是和水管上開關閥門一樣。很簡單的東西,莫鐵匠一聽就懂,倒也不用他多費唇舌。
這裏山間的七戶人家都是本地人,唯有這莫大錘一家不是,也不知從哪裏來,剛來的時候是在小集上租了個房子打鐵,後來看到有人搬到這山間來,就跟著搬了過來。平時打些柴刀、菜刀、剃刀什麽的到小集上賣,偶爾也接些私活打造刀劍,日子過得也是可以。
鐵管對莫大錘來說就是小孩子的把戲,就算那個閥門開關難一點,但也難不倒他,第二天早上就做好了。那開關閥門非常簡單,不過是一根中空的鐵管裏放了個中空的鐵球,連在鐵球上麵的鐵條一轉,那麵實心的部分就會轉過來擋住水流,再一轉水就會流出來,雖然不能做到很嚴實,但已經很不錯了。
無衣拿了造好的鐵管,就讓秦駿去付錢了,沒想到秦駿就拿了一條魚過去,讓他看得目瞪口呆,大歎,這時代的人,還真樸實。
拿了鐵管,無衣便在鐵管纏上沒用的破布,然後打進水池中留下來的孔洞裏。把鐵管打進孔洞後,他還怕會滲水,便去山上找了一些樹脂,加了點蜂蜜煮融後加入沙子,糊在孔洞裏麵的鐵管旁邊,外麵則是用土裹著,這樣它想滲水也滲不了了。
看到水池弄好,無衣就尋思著要去砍些竹子回來接水,正好隔天小虎和小豹不去打獵,他就一大早帶著兩個免費勞力去砍竹子。小漁兒本來也嚷著要去,無衣哪會讓他跟著,不說這路遠,上次他都快被她嚇死了,怎麽可能再帶她去,隻是好生的安慰著她,讓她跟王大娘去玩。看到沒法跟無衣出去玩,小漁兒就嘟著小嘴坐在一邊生悶氣。
無衣也沒法子,跟王大娘招呼了一下。請她幫忙看著小漁兒,自己就帶著小虎、小豹往山上而去。
幾個人都是小孩子,手腳俐落,走的倒是很快。
山間林木蔥蘢,剛好擋住了熾熱的陽光,但即使如此,無衣他們幾個還是熱的全身是汗。
走了一會兒,三人連忙停下來休息。
這天氣真是熱的要命,隻是走了一會兒就感覺全身都在冒煙一樣,無衣拿起他做的竹筒喝水想著,卻看到小虎、小豹兩兄弟拿起一個羊皮水囊喝水。
無衣看了一下他們的水囊,再看了一下自己的竹筒,不由有點羨慕,搔了搔頭,心想著什麽時候自己也弄一個來用,免得帶著個竹筒這麽累贅。
“無衣,上次你說在山上找到一片山葡萄,而且那山葡萄還都是熟的,是不是真的。”小虎一邊喝著水一邊對著無衣問道。
“嗯,是真的,那些山葡萄都有這麽大。”無衣點點頭,用拇指比著葡萄給他們看。
“無衣,那你帶我們去摘山葡萄好不好。”旁邊的小豹跟著說道。
無衣瞄了一下兩人,敢情這兩個小子嘴饞了,就應道:“好,不過要等幾天。”
“你要去的時候,叫我們就是。”小虎、小豹聽了笑著說。
剛好無衣要拿著竹子到山上去接泉水下來,這表兄弟兩個正好是免費的勞動力,他自是樂得答應。
休息片刻,三人就繼續往竹林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