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寶樓的一樓早已布置好,兩張酸枝木大桌案擺的一左一右,涇渭分明,案幾上用白布蓋著六件古董,神秘莫測,令人想一探究竟。
正位擺了十張楠木玫瑰椅,已經坐好來自中日的十位鑒定專家。
另一邊用隔離帶劃出大片區域,坐了二十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家,來看林品與青川慕子這場對賭,顧采薇和沈一薛冰也在其中。
青川慕子今天依舊穿了一身和服,容貌光鮮奪目,眼中自信洋洋。
顧西棠站在兩張案幾中間,對顧懷準點了點頭,走到林品麵前,掀開了第一張白布。
泛黃的畫卷露了出來。
朱非素和日本的另一個老者走出來,等顧西棠展開畫卷時,兩人眼中不同程度地露出了微訝來。
顧西棠輕輕一笑:“請上手鑒定吧。”
兩人雖然有些吃驚,但還是拿出了儀器,沿著畫卷一點一點地鑒定起來。
書畫鑒定是極其複雜的一門學問,不但要看紙張成色,更要看墨色、墨種,還要看風格字跋。
這一鑒定,就是一個多小時。
朱非素和那位日本老者低聲交談,顧西棠負責幫忙翻譯。
良久之後,兩人都點點頭,似乎意見達成了一致。
他們坐回去後,顧西棠對青川慕子頷首:“青川小姐,你可以開始鑒定了。”
青川慕子走過來,看了一眼畫卷,神色也有些驚訝:“董其昌《煙江疊嶂圖》……”
這句話說的聲音不大不小,正好讓人能聽得清清楚楚。
一時間,細言碎語便此起彼伏。
“顧姨,《煙江疊嶂圖》是什麽?”沈一小聲問顧采薇。
雖然和顧家沒有血緣關係,但顧采薇對沈一還是很喜歡的,便微笑著說:“《煙江疊嶂圖》是宋代畫家王詵所畫,描繪山巒疊嶂與浩渺煙波,將崇巒與江麵虛實結合,是一副曠世奇畫。”
“這幅畫這麽厲害,我哥還拿出來送分?”都是曠世奇畫了,知名度那麽高,青川慕子沒道理不知道。
“王詵《煙江疊嶂圖》的真跡保存在博物館裏,這幅是明代畫家董其昌臨摹,”顧采薇笑笑:“董其昌畫的《煙江疊嶂圖》,之前發現了兩張,一張保存在滬上博物館,另一張保存在台北故宮,書畫界普遍認為這兩幅畫裏,隻有一幅是真跡,另一幅是贗品,至於哪一幅真哪一幅假,至今還在爭論不休。”
沈一了然地點了點頭,又問:“那這一幅是滬上的還是台北的?”
“都不是,”顧采薇淡淡說:“這一幅是顧家收藏的,除了顧家人外,沒有人知道這世上還有第三幅《煙江疊嶂圖》。”
沈一有點傻眼,喃喃的問:“你的意思……其實《煙江疊嶂圖》一共有三張?滬上藏了一張,台北藏了一張,顧家還有一張……那,那到底哪張是真的?”
董其昌不會閑著沒事量產著畫吧,肯定隻有一張是真品,其餘都是高仿才對。
“這就是考驗青川慕子的地方了,以她出身慕家的底子,應該知道前兩張《煙江疊嶂圖》的下落,也知道真假難斷的軼事,現在忽然出現了第三張……”顧采薇揚唇:“那這張到底是真,還是假?”
沈一心裏默默豎了個大拇指,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能想出拿這件東西出來的人,實在厲害。
青川慕子微微蹙起的黛眉似乎印證了顧采薇的話,她拿著儀器,寸寸檢驗著古畫。
朱非素看了一個多小時,她卻看了足足兩個半小時。
在場眾人恨不得抻長了脖子替她鑒定,著急啊,兩張《煙江疊嶂圖》本來有爭議,現在還冒出了第三張來,要是在別的地方,足能一口咬定是假,可如果出現在這裏……
真假就很難說了。
別說青川慕子,就是林品,當時在看見顧西棠拿出這張畫時都愣了。
她怎麽能想到,顧家居然也收藏了董其昌的《煙江疊嶂圖》,而且顧西棠還把它拿出來了,這明擺著就是在坑青川慕子。
狠還是顧西棠狠。
兩個半小時後,青川慕子放下儀器,沉著眼眸不說話。
顧西棠含笑著問:“青川小姐,這幅畫是真是假,您可以說明了。”
青川慕子目色越發暗沉,看著顧西棠,片刻後,輕輕開口:“董其昌《煙江疊嶂圖》存世共有三幅,滬上博物館一幅,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幅,還有就是這一幅……董其昌的風格非常鮮明,畫技也很高明,他筆墨自然流暢,運筆揮灑自如,所作山川樹石,煙雲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尤其是這幅《煙江疊嶂圖》,更是他的代表作,這張畫是在他巔峰時破墨所作,不但筆力高深,而且境界不凡。”
說到這裏,青川慕子沉吟了一會,接著說:“三年前台北與滬上同時展出了這幅畫,國內外書畫界的專家都曾鑒定,我的老師是日本最好的書畫鑒賞家,他判定台北所持有的那張一定是贗品,而滬上博物館的那幅應該就是真跡,可那幅在筆力和意境上又遠不及這幅……我大膽猜測,滬上博物館藏有的《煙江疊嶂圖》與這一幅《煙江疊嶂圖》都應該是真品,前者是他早年所繪,後者是他暮年之作。”
她這番話說完,周圍又是不可避免的一陣騷動。
顧西棠看向朱非素,“朱老,您的意見呢?”
朱非素站起身,走到了那幅古畫前,又欣賞了一會,才輕歎著說:“董其昌的兩幅《煙江疊嶂圖》一直都是書畫界爭議焦點,直到去年,滬上博物館對持有的古畫進行科學鑒定,最終證明了紙張和墨色的年份,與董其昌其他作品進行比對,完全符合,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判定,滬上博物館所藏《煙江疊嶂圖》就是董其昌親筆所繪,而這一幅《煙江疊嶂圖》在三天前我與西棠秘密送往文物研究院也進行了年份鑒定,它與滬上博物館所藏別無二致,隻是在畫風上有所不同,誠如青川小姐所言,滬上博物館所藏應是董其昌早年之作,他人生曆經起伏,畫技與心態愈加成熟,到了暮年又有心得,才畫了這一幅《煙江疊嶂圖》,因此,這幅畫正是明代畫家董其昌所繪《煙江疊嶂圖》真跡!”
青川慕子露出了一點笑意,對林品微微頷首:“承讓了,林小姐。”
林品淡淡的回視她:“該我了。”
青川慕子走回自己的桌案前,緩緩掀開第一張白布。
沈一看得真切,疑惑道:“那是什麽?扁壺?看著不像中國的古董啊。”
顧采薇眯了眯美目沒說話。
白布之下,是一件高約20公分的扁壺,扁壺的壺嘴裹著一層老黃泥封口。
林品看著扁壺,對青川慕子揚眉:“這扁壺是現代工藝,不是古董。”
“扁壺確實是不是古董,這是我爺爺在世時自己燒造的,我請林小姐鑒定的並不是這隻壺,而是壺裏的東西。”青川慕子說著,拿起旁邊的小錘子,敲掉了壺嘴上的黃泥。
黃泥層龜裂,一塊一塊掉了滿桌。
等黃泥全部脫落後,才露出了真正的瓶口和瓶塞。
“西棠君,可以請你幫我取幾個酒杯嗎?”
裏麵是酒……林品下意識就皺眉了,就如同青川慕子猜不到她會拿出董其昌的古畫一樣,她也沒猜到青川慕子要她鑒定的第一件東西竟然是酒。
顧西棠顯然也不知道,但他很鎮定,答應後讓杜琛去二樓取了一套十二生肖回流瓷酒杯。
十二隻小酒杯擺在桌上,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了。
青川慕子拔下瓶塞,將扁壺裏的酒依次注入杯中,一股難以言喻的酒香瞬間彌漫開來。
沈一嗅了嗅,驚歎道:“好香啊,我從來沒聞過這麽香的酒。”
說完,又問顧采薇:“顧姨,那酒什麽來頭?我可沒見過酒還能當古董的。”
顧采薇道:“酒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曆史了,早在商朝就已經有了酒,漢代的墓葬還出土過酒。”
“真的酒?能喝的那種?”沈一有點傻眼,兩千多年,怎麽保存下來的?
顧采薇點點頭:“雖然很少,但國內一直都有挖掘出酒,畢竟不是普通器物,酒非常不容易保存,更別提青川慕子說的細節了。”
“細節?”沈一不解:“她說了什麽細節?”
“她說裝酒的扁壺是她爺爺親手燒製,也就是說這壺酒的封存不多於百年……不到百年的酒算不得是古董,那就有可能是假的,但也有可能是真的古酒重新裝瓶密封,她在誤導三口的判斷。”
“煙霧彈啊,”沈一皺著眉:“青川慕子也太狡猾了吧。”
古酒這種東西,別說嚐一嚐,就是看一看都不容易,林品又不是專業品酒師,她怎麽知道這酒是真是假,就算專業品酒師來了,隻要沒喝過真正的古酒,也沒有依據判斷它的真偽。
……狡猾,大大的狡猾!
十二隻瓷杯注完,青川慕子對十位專家微微鞠躬:“請大家品鑒。”
正位擺了十張楠木玫瑰椅,已經坐好來自中日的十位鑒定專家。
另一邊用隔離帶劃出大片區域,坐了二十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收藏家,來看林品與青川慕子這場對賭,顧采薇和沈一薛冰也在其中。
青川慕子今天依舊穿了一身和服,容貌光鮮奪目,眼中自信洋洋。
顧西棠站在兩張案幾中間,對顧懷準點了點頭,走到林品麵前,掀開了第一張白布。
泛黃的畫卷露了出來。
朱非素和日本的另一個老者走出來,等顧西棠展開畫卷時,兩人眼中不同程度地露出了微訝來。
顧西棠輕輕一笑:“請上手鑒定吧。”
兩人雖然有些吃驚,但還是拿出了儀器,沿著畫卷一點一點地鑒定起來。
書畫鑒定是極其複雜的一門學問,不但要看紙張成色,更要看墨色、墨種,還要看風格字跋。
這一鑒定,就是一個多小時。
朱非素和那位日本老者低聲交談,顧西棠負責幫忙翻譯。
良久之後,兩人都點點頭,似乎意見達成了一致。
他們坐回去後,顧西棠對青川慕子頷首:“青川小姐,你可以開始鑒定了。”
青川慕子走過來,看了一眼畫卷,神色也有些驚訝:“董其昌《煙江疊嶂圖》……”
這句話說的聲音不大不小,正好讓人能聽得清清楚楚。
一時間,細言碎語便此起彼伏。
“顧姨,《煙江疊嶂圖》是什麽?”沈一小聲問顧采薇。
雖然和顧家沒有血緣關係,但顧采薇對沈一還是很喜歡的,便微笑著說:“《煙江疊嶂圖》是宋代畫家王詵所畫,描繪山巒疊嶂與浩渺煙波,將崇巒與江麵虛實結合,是一副曠世奇畫。”
“這幅畫這麽厲害,我哥還拿出來送分?”都是曠世奇畫了,知名度那麽高,青川慕子沒道理不知道。
“王詵《煙江疊嶂圖》的真跡保存在博物館裏,這幅是明代畫家董其昌臨摹,”顧采薇笑笑:“董其昌畫的《煙江疊嶂圖》,之前發現了兩張,一張保存在滬上博物館,另一張保存在台北故宮,書畫界普遍認為這兩幅畫裏,隻有一幅是真跡,另一幅是贗品,至於哪一幅真哪一幅假,至今還在爭論不休。”
沈一了然地點了點頭,又問:“那這一幅是滬上的還是台北的?”
“都不是,”顧采薇淡淡說:“這一幅是顧家收藏的,除了顧家人外,沒有人知道這世上還有第三幅《煙江疊嶂圖》。”
沈一有點傻眼,喃喃的問:“你的意思……其實《煙江疊嶂圖》一共有三張?滬上藏了一張,台北藏了一張,顧家還有一張……那,那到底哪張是真的?”
董其昌不會閑著沒事量產著畫吧,肯定隻有一張是真品,其餘都是高仿才對。
“這就是考驗青川慕子的地方了,以她出身慕家的底子,應該知道前兩張《煙江疊嶂圖》的下落,也知道真假難斷的軼事,現在忽然出現了第三張……”顧采薇揚唇:“那這張到底是真,還是假?”
沈一心裏默默豎了個大拇指,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虛實實,真真假假,能想出拿這件東西出來的人,實在厲害。
青川慕子微微蹙起的黛眉似乎印證了顧采薇的話,她拿著儀器,寸寸檢驗著古畫。
朱非素看了一個多小時,她卻看了足足兩個半小時。
在場眾人恨不得抻長了脖子替她鑒定,著急啊,兩張《煙江疊嶂圖》本來有爭議,現在還冒出了第三張來,要是在別的地方,足能一口咬定是假,可如果出現在這裏……
真假就很難說了。
別說青川慕子,就是林品,當時在看見顧西棠拿出這張畫時都愣了。
她怎麽能想到,顧家居然也收藏了董其昌的《煙江疊嶂圖》,而且顧西棠還把它拿出來了,這明擺著就是在坑青川慕子。
狠還是顧西棠狠。
兩個半小時後,青川慕子放下儀器,沉著眼眸不說話。
顧西棠含笑著問:“青川小姐,這幅畫是真是假,您可以說明了。”
青川慕子目色越發暗沉,看著顧西棠,片刻後,輕輕開口:“董其昌《煙江疊嶂圖》存世共有三幅,滬上博物館一幅,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幅,還有就是這一幅……董其昌的風格非常鮮明,畫技也很高明,他筆墨自然流暢,運筆揮灑自如,所作山川樹石,煙雲流潤,柔中有骨力,轉折靈變,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尤其是這幅《煙江疊嶂圖》,更是他的代表作,這張畫是在他巔峰時破墨所作,不但筆力高深,而且境界不凡。”
說到這裏,青川慕子沉吟了一會,接著說:“三年前台北與滬上同時展出了這幅畫,國內外書畫界的專家都曾鑒定,我的老師是日本最好的書畫鑒賞家,他判定台北所持有的那張一定是贗品,而滬上博物館的那幅應該就是真跡,可那幅在筆力和意境上又遠不及這幅……我大膽猜測,滬上博物館藏有的《煙江疊嶂圖》與這一幅《煙江疊嶂圖》都應該是真品,前者是他早年所繪,後者是他暮年之作。”
她這番話說完,周圍又是不可避免的一陣騷動。
顧西棠看向朱非素,“朱老,您的意見呢?”
朱非素站起身,走到了那幅古畫前,又欣賞了一會,才輕歎著說:“董其昌的兩幅《煙江疊嶂圖》一直都是書畫界爭議焦點,直到去年,滬上博物館對持有的古畫進行科學鑒定,最終證明了紙張和墨色的年份,與董其昌其他作品進行比對,完全符合,因此我們可以明確判定,滬上博物館所藏《煙江疊嶂圖》就是董其昌親筆所繪,而這一幅《煙江疊嶂圖》在三天前我與西棠秘密送往文物研究院也進行了年份鑒定,它與滬上博物館所藏別無二致,隻是在畫風上有所不同,誠如青川小姐所言,滬上博物館所藏應是董其昌早年之作,他人生曆經起伏,畫技與心態愈加成熟,到了暮年又有心得,才畫了這一幅《煙江疊嶂圖》,因此,這幅畫正是明代畫家董其昌所繪《煙江疊嶂圖》真跡!”
青川慕子露出了一點笑意,對林品微微頷首:“承讓了,林小姐。”
林品淡淡的回視她:“該我了。”
青川慕子走回自己的桌案前,緩緩掀開第一張白布。
沈一看得真切,疑惑道:“那是什麽?扁壺?看著不像中國的古董啊。”
顧采薇眯了眯美目沒說話。
白布之下,是一件高約20公分的扁壺,扁壺的壺嘴裹著一層老黃泥封口。
林品看著扁壺,對青川慕子揚眉:“這扁壺是現代工藝,不是古董。”
“扁壺確實是不是古董,這是我爺爺在世時自己燒造的,我請林小姐鑒定的並不是這隻壺,而是壺裏的東西。”青川慕子說著,拿起旁邊的小錘子,敲掉了壺嘴上的黃泥。
黃泥層龜裂,一塊一塊掉了滿桌。
等黃泥全部脫落後,才露出了真正的瓶口和瓶塞。
“西棠君,可以請你幫我取幾個酒杯嗎?”
裏麵是酒……林品下意識就皺眉了,就如同青川慕子猜不到她會拿出董其昌的古畫一樣,她也沒猜到青川慕子要她鑒定的第一件東西竟然是酒。
顧西棠顯然也不知道,但他很鎮定,答應後讓杜琛去二樓取了一套十二生肖回流瓷酒杯。
十二隻小酒杯擺在桌上,已經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了。
青川慕子拔下瓶塞,將扁壺裏的酒依次注入杯中,一股難以言喻的酒香瞬間彌漫開來。
沈一嗅了嗅,驚歎道:“好香啊,我從來沒聞過這麽香的酒。”
說完,又問顧采薇:“顧姨,那酒什麽來頭?我可沒見過酒還能當古董的。”
顧采薇道:“酒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曆史了,早在商朝就已經有了酒,漢代的墓葬還出土過酒。”
“真的酒?能喝的那種?”沈一有點傻眼,兩千多年,怎麽保存下來的?
顧采薇點點頭:“雖然很少,但國內一直都有挖掘出酒,畢竟不是普通器物,酒非常不容易保存,更別提青川慕子說的細節了。”
“細節?”沈一不解:“她說了什麽細節?”
“她說裝酒的扁壺是她爺爺親手燒製,也就是說這壺酒的封存不多於百年……不到百年的酒算不得是古董,那就有可能是假的,但也有可能是真的古酒重新裝瓶密封,她在誤導三口的判斷。”
“煙霧彈啊,”沈一皺著眉:“青川慕子也太狡猾了吧。”
古酒這種東西,別說嚐一嚐,就是看一看都不容易,林品又不是專業品酒師,她怎麽知道這酒是真是假,就算專業品酒師來了,隻要沒喝過真正的古酒,也沒有依據判斷它的真偽。
……狡猾,大大的狡猾!
十二隻瓷杯注完,青川慕子對十位專家微微鞠躬:“請大家品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