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舒家家風很好, 一家子相處和睦, 席麵上也相互照顧,長幼有序, 老夫人待小輩慈愛,小輩們對老夫人恭敬孝順,沈清月坐在中間聽她們說話, 如沐春風。
一頓家宴吃得十分和諧, 飯後舒閣老領著兒孫們去水榭上醒酒賞菊, 沒多久他不勝酒力, 也回去歇著了, 舒行益後來也因幕僚有事相商, 先行離開。
暖閣裏, 老夫人身體不濟, 又吃過幾杯酒, 想和沈清月說話, 心有餘而力不足,隻好先回去, 臨走前, 她拽著沈清月的手不肯鬆開,還是舒夫人過去勸, 才把兩人勸開。
舒家二太太同大太太竊竊私語:“反正妹妹也嫁出去了, 不懼沈家,不如叫母親收了妹妹做女兒,以後當一家人來往, 老夫人便可常常見到妹妹。”
大太太搖頭道:“沒聽大爺說過此事,不知道老爺和老太爺的意思。”
二太太笑眯眯道:“妹妹生得好看又伶俐,我倒是很喜歡。”
大太太打趣說:“你是先喜歡上她母親的詩吧……”
二太太出自書香門第,祖上出過三個進士,最喜詩詞,閨中詩裏,她最喜歡的就是舒行潔從前留下來的詩。
妯娌兩人說完話,舒夫人便攜著沈清月的手,進了暖閣裏來。
舒夫人當年嫁進來的時候,舒行潔還在世,她和小姑子相處甚歡,當年舒家困難,她娘家不巧遇到當地權貴打抽豐,找她借銀子渡過難關,舒行潔曾拿自己的私房銀子送給她。
這些內宅裏的恩情,舒行潔去世後,舒夫人一直無法還報,眼下沈清月與舒家相認,她自然是疼愛有加。
沈清月在舒家短短半日,可謂是備受寵愛。
女眷們在暖閣裏說著家長裏短,約莫半個時辰過後,時候也不早了,大太太管家,自有她的事情要忙,舒夫人便把二太太也打發走,牽著沈清月一起出去逛園子說話。
舒夫人挽著沈清月的手去了風亭裏眺望,她打發了身邊伺候的人,語重心長地同沈清月道:“以後可不要再賭銀子了,你外祖父說過了,有什麽事,跟自家人開口就是,下三流的東西別去碰它。”
沈清月羞赧一笑,其實她早就料到外祖父家會說她的,便道:“外甥女記住了,以後不會碰這些的。”
舒夫人莞爾,果然提了老夫人想常常留沈清月在身邊的事。往事已久,沈家已經沒有什麽證據和能力能汙蔑現如今的舒家,沈清月又嫁了出去,沈家的手插不到她頭上,現在認了舒夫人做幹娘,再好不過。
沈清月早想過這個問題,她不能答應。
沈家人的無恥,她比誰都清楚,沈家總有分家的一天,沈家大房和四房若前途不善,未必不會死也要咬上舒家一口。
這一世的沈家比前一世分崩離析的更快,也許有些事會提前也未可知,沈清月還知道,她外祖父變法之事並不一直順利,她不想讓自己成為禦史攻擊舒家的把柄和弱點。何況還有個永恩伯府,太早暴露和舒家的關係,會引起謝家人的警惕,謝家人這不才開始用迂回之策,托了張家把門路通到她頭上嗎?她不想打草驚蛇。
沈清月婉拒了舒夫人,還說:“若老夫人想念我,我得空便過來看看她老人家,認了您做幹娘,又怕惹出別的風波,對懷先的前途也不好。”
舒夫人明白,她握著沈清月的手,道:“你說的不無道理,外甥女婿本是有才之人,若叫人說他媚上的確不好。”
說罷,舒夫人往外一望,正好看到水榭上幾個爺們舞刀弄槍起來,舒閣老和舒行益都不在,隻有她三個兒子和顧淮,她皺一皺眉,道:“怎麽在家裏動起這些東西來了……”
沈清月凝神望著,顧淮正在跟舒良衡拿著劍比試……前些日隻見顧淮在家晨練打拳,他怎麽連劍也會,他一個讀書人,怎麽會的東西那麽多。
舒夫人看得心焦,她想著之前舒良衡還說要娶沈清月來著,這小子沒規沒矩的,可別弄出個好歹。
沈清月也看得入神,她不懂劍,但瞧兩個人糾纏得難舍難分的樣子,好像有些動真格了,尤其她三表哥出招的時候很淩厲,顧淮每擋一下,兵器相撞,鐵器爭鳴。
顧淮仿佛故意讓著舒良衡,他隻接招不出招,舒良衡又是一劍淩胸刺去,他便豎劍抵擋,幸好劍身有三指寬,否則若有偏差,這劍就要沒入他的胸膛了。
這下子不止是舒夫人著急,沈清月也有些怕了。
舒夫人耐不住了,她拉著沈清月就道:“你大哥真是的……怎麽也不攔一下,走,過去瞧瞧。”
沈清月大步跟上,她的眼神一直流連在水榭上,手裏的帕子絞得很緊,那邊的情形並沒有好轉,舒良衡逼不退顧淮,發力越發狠重。
兩個人快步過去,終於到了水榭上,舒夫人喝了舒良衡一聲,他們兩個才住手,舒良衡臉上尤餘厲色,顧淮表情森冷亦然。
沈清月往兩個人劍上掃一眼,便悄悄鬆了口氣,原來是沒開刃的兩把劍,難怪她大哥敢縱容他們胡來。
顧淮無言,卻將沈清月的神色盡收眼底,他的臉上懸上一抹笑意。
舒良衡顯然也是看出他母親的擔心,便舉著劍解釋道:“娘,兒子就是跟狀元郎比劃比劃,這劍還沒開刃呢,不妨事。”
舒夫人見是沒開刃的劍,大鬆了口氣,嗔怪地看了舒良衡一眼,道:“我這是關心則亂,一時沒想到你大哥肯定不會放縱你的。”
沈清月眉心微動,微垂頭細思,舅母說的沒錯,關心則亂。
顧淮收了劍,他額上冒著薄汗,走到沈清月身邊,將劍雙手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帶著些笑意道:“劍是好劍,就是沒開刃。”
沈清月下巴微抬,她如何不知道顧淮是故意說給她聽的。
她沒聽見。
沈清月走到舒夫人身邊笑道:“我就說不必擔心,他們有分寸不會胡來的。”
舒夫人抬眉看過去,這話外甥女好像沒說吧,難道是她走太快沒聽清?
顧淮放下劍,負手望著沈清月,臉色平靜如水。
沈清月再與顧淮對視的時候,之前的擔憂之色,早已隨風散了,不見蹤影。
旁人看不出夫妻倆的眉眼之間的機鋒。
舒良衡方才沒有贏,他也知道顧淮有些讓著他,心裏不舒服,扔了劍到桌上,撇嘴道:“懷先你圓滑,沒開刃的劍也不肯使全力,沒甚意思。”
舒夫人瞪了舒良衡一眼,道:“你怎麽說話的?人家這是跟你客氣,不領情就罷了,還中傷人家,我看你是想你父親親自教導你。”
舒良衡最怕舒行益,立刻乖乖地站在舒夫人跟前。
舒良信也出來解圍,他重重地拍了一下舒良衡的肩膀,一本正經道:“我與你不‘圓滑’則個?”
他模樣神似舒行益,說話的語氣也像,且性格也像。
舒良衡抱拳認慫,拱了幾下手,道:“大哥你放過我……”
水榭裏一陣輕笑聲。
舒良衡臉紅地撓了一下頭,方才的一點點小玩笑,當即平順化解。
顧淮這才同舒夫人告辭,沈清月便走到了他身邊去。
舒夫人領著三個兒子,親自送二人出門,她邊走邊道:“老太爺歇息去了,老爺去了幕僚那邊,你們就不必跟他們告別了。”
沈清月與顧淮點頭應著,出了二門,舒夫人讓三個爺們一直把人出去送,直到了角門門口,三個爺們才止步,顧家的馬車也早牽了過來。
上馬車前,沈清月微笑著回望他們一眼,顧淮作揖道:“諸位止步。”
舒良信點著頭,示意他們去。
丫鬟放了個凳子在沈清月腳邊,顧淮也在她身邊,她一腳踩上去的時候,顧淮一把攬住她的腰,另一隻手扶著她的手臂,親昵之態,前所未有。
沈清月被迫貼近他的胸膛,側頭蹙眉瞧著顧淮,他的身上又帶著酒氣,也是淡淡的,不太難聞。
顧淮將她抱得更緊,不容她動彈,他微微俯身在沈清月耳畔道:“他們都還看著呢……”
沈清月耳廓發紅,她當然知道舒家人在看著,否則她一準把顧淮推開。
顧淮嘴角悄悄翹起,半摟著沈清月上馬車去了,隨後他也跟上,丫鬟們上了後麵一亮馬車,舒家的幾位爺才叫人關上了角門。
馬車裏,沈清月離顧淮有些遠,她臉上沒有表情,也不知是生氣還是沒生氣。
顧淮若無其事地問她:“我又熏著你了?”
沈清月瞧了顧淮一眼,他今兒也喝酒了,但是和上次不同,上次像是醉了,這次可不像,她看他清醒著。
她冷淡道:“未曾。”
顧淮睨了一眼她們之間的空隙,便問:“那你離我這麽遠做什麽?”
沈清月沒做聲。
顧淮正襟危坐,瞧著她用低啞的嗓音問:“我抱不得你?”
沈清月抬頭看著他,該不該抱,他不是心裏有數嗎?
顧淮眨了幾下眼,正正經經地道:“你知道方才席間閣老和舒大人同我說了什麽嗎?”
沈清月好奇道:“什麽?”
顧淮鎖眉道:“不知道他們從哪裏聽來的流言,說我對你不夠好,舒閣老敲打我說……”他話未說完,眼神直直地落在沈清月的臉上,從她的唇掃到她的雙眼裏。
沈清月便又追問:“說什麽?”
顧淮壓著要彎起來的嘴角,淡聲道:“說讓我對你更好點兒。”
沈清月擰著眉……這倒像是她外祖父說得出來的話,但是有誰會說顧淮對她不好呢?還傳到舒家人的耳朵裏去了。
她瞧著顧淮不苟言笑的樣子,倒不似說謊,心裏信了幾分。
沈清月正思索著,顧淮乍然又湊過來,他胳膊撐在大腿上,身子稍稍前傾,壓著聲音眯眼問她:“清月,我對你不夠好嗎?”
沈清月看著顧淮臉頰上透出的淡紅,自己的臉頰也開始燙紅……他怕是醉了。
顧淮第一次喝醉叫她買她中狀元,第二次拉她到懷裏問她熏不熏,第三次又是這副模樣。
原來這就是顧淮發酒瘋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出門回得晚了,晚上又要寫一個繁體出版的後記,加上查了一些本文相關的資料,就來不及更新了,這是補的,今晚的照常更新。
之前關於古代繼承製度做過一些科普,後來有讀者做了補充,我後來買了本書,過年期間一直沒發貨,今天才收到,所以今天才重新解釋和補充。
在古代,大部分朝代庶子地位並不低,庶子有繼承財產的權利。宋朝,假如家中隻有(在室)嫡女和庶子,兩人都能繼承財產,如果嫡女出嫁了,除了原本得到的嫁妝,其他的都是庶子繼承。如果家中有嫡子和庶子還有嫡女,嫡子庶子均分財產,未出嫁的姑娘可以享受部分繼承財產權。
明朝隻說了種嫡長子繼承製,估計嫡女這邊沒什麽大變化了。
由此可以窺見,庶子地位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低,在財產繼承上,地位是高於出嫁的嫡女。
之前解釋的不夠完整,沒有把嫡女在室和出嫁的身份區別開,會造成誤解,需要修改。
(又忘了是哪一章解釋過的,麻煩讀者幫我找一下,最先找到的發紅包致謝。)
關於男主身世那裏,134章修了一下小bug.
原文:永恩伯府和顧家以前是親家,當年顧淮母親病逝後,顧家不知道永恩伯所為,兩家還沒撕破臉,後來顧淮死裏逃生,顧家才知道永恩伯府的嘴臉,苦無沒有證據,當時又勢單力薄,為了不打草驚蛇,依舊沒有挑破。
改:永恩伯府和顧家以前是親家,當年顧淮母親病逝後,顧家不知道永恩伯所為,兩家還沒撕破臉,後來永恩伯放任表親對顧淮屢下毒手,顧家才知道永恩伯府的嘴臉,聯合了在永恩伯府伺候顧淮的媽媽將他救出來。隻是當年苦無沒有證據,又勢單力薄,為了不打草驚蛇,依舊沒有挑破。
舒家家風很好, 一家子相處和睦, 席麵上也相互照顧,長幼有序, 老夫人待小輩慈愛,小輩們對老夫人恭敬孝順,沈清月坐在中間聽她們說話, 如沐春風。
一頓家宴吃得十分和諧, 飯後舒閣老領著兒孫們去水榭上醒酒賞菊, 沒多久他不勝酒力, 也回去歇著了, 舒行益後來也因幕僚有事相商, 先行離開。
暖閣裏, 老夫人身體不濟, 又吃過幾杯酒, 想和沈清月說話, 心有餘而力不足,隻好先回去, 臨走前, 她拽著沈清月的手不肯鬆開,還是舒夫人過去勸, 才把兩人勸開。
舒家二太太同大太太竊竊私語:“反正妹妹也嫁出去了, 不懼沈家,不如叫母親收了妹妹做女兒,以後當一家人來往, 老夫人便可常常見到妹妹。”
大太太搖頭道:“沒聽大爺說過此事,不知道老爺和老太爺的意思。”
二太太笑眯眯道:“妹妹生得好看又伶俐,我倒是很喜歡。”
大太太打趣說:“你是先喜歡上她母親的詩吧……”
二太太出自書香門第,祖上出過三個進士,最喜詩詞,閨中詩裏,她最喜歡的就是舒行潔從前留下來的詩。
妯娌兩人說完話,舒夫人便攜著沈清月的手,進了暖閣裏來。
舒夫人當年嫁進來的時候,舒行潔還在世,她和小姑子相處甚歡,當年舒家困難,她娘家不巧遇到當地權貴打抽豐,找她借銀子渡過難關,舒行潔曾拿自己的私房銀子送給她。
這些內宅裏的恩情,舒行潔去世後,舒夫人一直無法還報,眼下沈清月與舒家相認,她自然是疼愛有加。
沈清月在舒家短短半日,可謂是備受寵愛。
女眷們在暖閣裏說著家長裏短,約莫半個時辰過後,時候也不早了,大太太管家,自有她的事情要忙,舒夫人便把二太太也打發走,牽著沈清月一起出去逛園子說話。
舒夫人挽著沈清月的手去了風亭裏眺望,她打發了身邊伺候的人,語重心長地同沈清月道:“以後可不要再賭銀子了,你外祖父說過了,有什麽事,跟自家人開口就是,下三流的東西別去碰它。”
沈清月羞赧一笑,其實她早就料到外祖父家會說她的,便道:“外甥女記住了,以後不會碰這些的。”
舒夫人莞爾,果然提了老夫人想常常留沈清月在身邊的事。往事已久,沈家已經沒有什麽證據和能力能汙蔑現如今的舒家,沈清月又嫁了出去,沈家的手插不到她頭上,現在認了舒夫人做幹娘,再好不過。
沈清月早想過這個問題,她不能答應。
沈家人的無恥,她比誰都清楚,沈家總有分家的一天,沈家大房和四房若前途不善,未必不會死也要咬上舒家一口。
這一世的沈家比前一世分崩離析的更快,也許有些事會提前也未可知,沈清月還知道,她外祖父變法之事並不一直順利,她不想讓自己成為禦史攻擊舒家的把柄和弱點。何況還有個永恩伯府,太早暴露和舒家的關係,會引起謝家人的警惕,謝家人這不才開始用迂回之策,托了張家把門路通到她頭上嗎?她不想打草驚蛇。
沈清月婉拒了舒夫人,還說:“若老夫人想念我,我得空便過來看看她老人家,認了您做幹娘,又怕惹出別的風波,對懷先的前途也不好。”
舒夫人明白,她握著沈清月的手,道:“你說的不無道理,外甥女婿本是有才之人,若叫人說他媚上的確不好。”
說罷,舒夫人往外一望,正好看到水榭上幾個爺們舞刀弄槍起來,舒閣老和舒行益都不在,隻有她三個兒子和顧淮,她皺一皺眉,道:“怎麽在家裏動起這些東西來了……”
沈清月凝神望著,顧淮正在跟舒良衡拿著劍比試……前些日隻見顧淮在家晨練打拳,他怎麽連劍也會,他一個讀書人,怎麽會的東西那麽多。
舒夫人看得心焦,她想著之前舒良衡還說要娶沈清月來著,這小子沒規沒矩的,可別弄出個好歹。
沈清月也看得入神,她不懂劍,但瞧兩個人糾纏得難舍難分的樣子,好像有些動真格了,尤其她三表哥出招的時候很淩厲,顧淮每擋一下,兵器相撞,鐵器爭鳴。
顧淮仿佛故意讓著舒良衡,他隻接招不出招,舒良衡又是一劍淩胸刺去,他便豎劍抵擋,幸好劍身有三指寬,否則若有偏差,這劍就要沒入他的胸膛了。
這下子不止是舒夫人著急,沈清月也有些怕了。
舒夫人耐不住了,她拉著沈清月就道:“你大哥真是的……怎麽也不攔一下,走,過去瞧瞧。”
沈清月大步跟上,她的眼神一直流連在水榭上,手裏的帕子絞得很緊,那邊的情形並沒有好轉,舒良衡逼不退顧淮,發力越發狠重。
兩個人快步過去,終於到了水榭上,舒夫人喝了舒良衡一聲,他們兩個才住手,舒良衡臉上尤餘厲色,顧淮表情森冷亦然。
沈清月往兩個人劍上掃一眼,便悄悄鬆了口氣,原來是沒開刃的兩把劍,難怪她大哥敢縱容他們胡來。
顧淮無言,卻將沈清月的神色盡收眼底,他的臉上懸上一抹笑意。
舒良衡顯然也是看出他母親的擔心,便舉著劍解釋道:“娘,兒子就是跟狀元郎比劃比劃,這劍還沒開刃呢,不妨事。”
舒夫人見是沒開刃的劍,大鬆了口氣,嗔怪地看了舒良衡一眼,道:“我這是關心則亂,一時沒想到你大哥肯定不會放縱你的。”
沈清月眉心微動,微垂頭細思,舅母說的沒錯,關心則亂。
顧淮收了劍,他額上冒著薄汗,走到沈清月身邊,將劍雙手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帶著些笑意道:“劍是好劍,就是沒開刃。”
沈清月下巴微抬,她如何不知道顧淮是故意說給她聽的。
她沒聽見。
沈清月走到舒夫人身邊笑道:“我就說不必擔心,他們有分寸不會胡來的。”
舒夫人抬眉看過去,這話外甥女好像沒說吧,難道是她走太快沒聽清?
顧淮放下劍,負手望著沈清月,臉色平靜如水。
沈清月再與顧淮對視的時候,之前的擔憂之色,早已隨風散了,不見蹤影。
旁人看不出夫妻倆的眉眼之間的機鋒。
舒良衡方才沒有贏,他也知道顧淮有些讓著他,心裏不舒服,扔了劍到桌上,撇嘴道:“懷先你圓滑,沒開刃的劍也不肯使全力,沒甚意思。”
舒夫人瞪了舒良衡一眼,道:“你怎麽說話的?人家這是跟你客氣,不領情就罷了,還中傷人家,我看你是想你父親親自教導你。”
舒良衡最怕舒行益,立刻乖乖地站在舒夫人跟前。
舒良信也出來解圍,他重重地拍了一下舒良衡的肩膀,一本正經道:“我與你不‘圓滑’則個?”
他模樣神似舒行益,說話的語氣也像,且性格也像。
舒良衡抱拳認慫,拱了幾下手,道:“大哥你放過我……”
水榭裏一陣輕笑聲。
舒良衡臉紅地撓了一下頭,方才的一點點小玩笑,當即平順化解。
顧淮這才同舒夫人告辭,沈清月便走到了他身邊去。
舒夫人領著三個兒子,親自送二人出門,她邊走邊道:“老太爺歇息去了,老爺去了幕僚那邊,你們就不必跟他們告別了。”
沈清月與顧淮點頭應著,出了二門,舒夫人讓三個爺們一直把人出去送,直到了角門門口,三個爺們才止步,顧家的馬車也早牽了過來。
上馬車前,沈清月微笑著回望他們一眼,顧淮作揖道:“諸位止步。”
舒良信點著頭,示意他們去。
丫鬟放了個凳子在沈清月腳邊,顧淮也在她身邊,她一腳踩上去的時候,顧淮一把攬住她的腰,另一隻手扶著她的手臂,親昵之態,前所未有。
沈清月被迫貼近他的胸膛,側頭蹙眉瞧著顧淮,他的身上又帶著酒氣,也是淡淡的,不太難聞。
顧淮將她抱得更緊,不容她動彈,他微微俯身在沈清月耳畔道:“他們都還看著呢……”
沈清月耳廓發紅,她當然知道舒家人在看著,否則她一準把顧淮推開。
顧淮嘴角悄悄翹起,半摟著沈清月上馬車去了,隨後他也跟上,丫鬟們上了後麵一亮馬車,舒家的幾位爺才叫人關上了角門。
馬車裏,沈清月離顧淮有些遠,她臉上沒有表情,也不知是生氣還是沒生氣。
顧淮若無其事地問她:“我又熏著你了?”
沈清月瞧了顧淮一眼,他今兒也喝酒了,但是和上次不同,上次像是醉了,這次可不像,她看他清醒著。
她冷淡道:“未曾。”
顧淮睨了一眼她們之間的空隙,便問:“那你離我這麽遠做什麽?”
沈清月沒做聲。
顧淮正襟危坐,瞧著她用低啞的嗓音問:“我抱不得你?”
沈清月抬頭看著他,該不該抱,他不是心裏有數嗎?
顧淮眨了幾下眼,正正經經地道:“你知道方才席間閣老和舒大人同我說了什麽嗎?”
沈清月好奇道:“什麽?”
顧淮鎖眉道:“不知道他們從哪裏聽來的流言,說我對你不夠好,舒閣老敲打我說……”他話未說完,眼神直直地落在沈清月的臉上,從她的唇掃到她的雙眼裏。
沈清月便又追問:“說什麽?”
顧淮壓著要彎起來的嘴角,淡聲道:“說讓我對你更好點兒。”
沈清月擰著眉……這倒像是她外祖父說得出來的話,但是有誰會說顧淮對她不好呢?還傳到舒家人的耳朵裏去了。
她瞧著顧淮不苟言笑的樣子,倒不似說謊,心裏信了幾分。
沈清月正思索著,顧淮乍然又湊過來,他胳膊撐在大腿上,身子稍稍前傾,壓著聲音眯眼問她:“清月,我對你不夠好嗎?”
沈清月看著顧淮臉頰上透出的淡紅,自己的臉頰也開始燙紅……他怕是醉了。
顧淮第一次喝醉叫她買她中狀元,第二次拉她到懷裏問她熏不熏,第三次又是這副模樣。
原來這就是顧淮發酒瘋的樣子?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出門回得晚了,晚上又要寫一個繁體出版的後記,加上查了一些本文相關的資料,就來不及更新了,這是補的,今晚的照常更新。
之前關於古代繼承製度做過一些科普,後來有讀者做了補充,我後來買了本書,過年期間一直沒發貨,今天才收到,所以今天才重新解釋和補充。
在古代,大部分朝代庶子地位並不低,庶子有繼承財產的權利。宋朝,假如家中隻有(在室)嫡女和庶子,兩人都能繼承財產,如果嫡女出嫁了,除了原本得到的嫁妝,其他的都是庶子繼承。如果家中有嫡子和庶子還有嫡女,嫡子庶子均分財產,未出嫁的姑娘可以享受部分繼承財產權。
明朝隻說了種嫡長子繼承製,估計嫡女這邊沒什麽大變化了。
由此可以窺見,庶子地位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麽低,在財產繼承上,地位是高於出嫁的嫡女。
之前解釋的不夠完整,沒有把嫡女在室和出嫁的身份區別開,會造成誤解,需要修改。
(又忘了是哪一章解釋過的,麻煩讀者幫我找一下,最先找到的發紅包致謝。)
關於男主身世那裏,134章修了一下小bug.
原文:永恩伯府和顧家以前是親家,當年顧淮母親病逝後,顧家不知道永恩伯所為,兩家還沒撕破臉,後來顧淮死裏逃生,顧家才知道永恩伯府的嘴臉,苦無沒有證據,當時又勢單力薄,為了不打草驚蛇,依舊沒有挑破。
改:永恩伯府和顧家以前是親家,當年顧淮母親病逝後,顧家不知道永恩伯所為,兩家還沒撕破臉,後來永恩伯放任表親對顧淮屢下毒手,顧家才知道永恩伯府的嘴臉,聯合了在永恩伯府伺候顧淮的媽媽將他救出來。隻是當年苦無沒有證據,又勢單力薄,為了不打草驚蛇,依舊沒有挑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