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秋潯一連幾日都深夜而歸。
紅嫣也不知為何,日日必與小宮女們點著燈或玩雙陸,或玩天九,一直等著狄秋潯來了才一同入寢。
費太後果真派了位孫嬤嬤來教導紅嫣習字。
孫嬤嬤不苟言笑,一手簪花小楷寫得極好,拿了一本《淳化閣帖》來讓紅嫣臨,自己便靜立在一旁看著,手拿戒尺,令她腰背挺直,又或冷不丁的試抽她筆杆,間或指導她一兩句。
紅嫣不由頭大如鬥,覺著她所說的“高逸清婉,流暢瘦潔”,自己根本做不到!但在人家眼皮子低下,也不好糊弄,連練了三日,比之前的一團墨糊已是好了許多,隻好苦中作樂:若是將來穿了回去,也算有門才藝在手了。
孫嬤嬤不僅緊盯她一個時辰,且還每日布置些功課,幾日下來,紅嫣不免覺得手酸。
夜間躺在床上,便同狄秋潯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一麵就自揉著手腕。
狄秋潯不免詢問:“為何揉手?”
紅嫣歎氣:“皇上,臣妾不過是做個妃嬪,又不需下考場,為何一定要習字?皇上替臣妾向太後求情,放過臣妾罷?”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一絲嬌氣,令狄秋潯無奈的看著她:“字亦是人的臉麵,怎可馬虎?這於你亦是有好處的事。”
紅嫣知道他說得有些道理,但仍是悶悶不樂,覺著被個老嬤嬤盯著練字,實在是難捱得很。
狄秋潯隻好道:“待朕閑了,親自來教你。”
紅嫣心裏喜意蠢蠢萌動,沒有說話,隻唇邊帶了一抹笑。
狄秋潯側臉看到,心中一動,伸指勾起她一縷長發,沉吟半晌,才若無其事的道:“等到事畢,留在宮裏罷。”
語氣淡淡的,像是在說天氣而已。
紅嫣卻如遭雷擊,臉上笑容全失,全身僵硬起來。
狄秋潯見她反應,臉色也漸漸的冷了下來。
紅嫣轉了個身,用脊背對著狄秋潯,悶悶的道:“不了……這宮裏,臣妾不習慣。”
狄秋潯目光銳利起來,盯著她烏發下若隱若現玉白圓潤的耳珠:“朕看你,習慣得很。”
紅嫣咬了咬唇,指頭扣著被子,勉強維持聲音的平穩:“不過是新鮮而已,宮裏再好,住久了,也膩了。”
她如果沒有露出那些似有若無的情愫,狄秋潯怎會開這個口?他有他的驕傲!
狄秋潯冷著臉,合上雙目,不再出聲。
紅嫣卻備受煎熬,就在狄秋潯開口留她的那一瞬間,她可悲的發現自己竟十分喜歡……這說明她對這個年輕的帝王心生了好感。
也許是因為日久生情,也許是他冷鬱俊秀的樣子吸引住她的目光。可是……她從未想過要留在宮裏。
穿越到古代,這裏的男人允許三妻四妾,她曾經想過,何必標新立異的隻求一夫一妻?隻要不付出真情,穩占正妻之位,按規矩辦事。便權當搭夥過日子,對方要三妻四妾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比起偶爾的心頭不適,反抗整個社會已有的風俗習氣,她要為這付出的艱辛努力,絕對是不可以想象的。
就算十分努力的求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年青時還好,等到年老色衰,男人未必會再遵守,並且會由於不遵守承諾,愧對於她,進而避而不見,最後會發展到什麽程度,真是不好說的事,人性的下限在何處,誰又能拿把尺量出來呢?那才真叫晚景淒涼。
就算在有法律約束的21世紀,出軌、離婚也比比皆是,更何況是男尊女卑,公然允許三妻四妾的古代?
也可嫁個小戶人家,沒有經濟條件,便客觀限製了納妾的可能性。但誰又能保證這日子過著過著不富裕起來?暴發後的男人,恐怕更會有失常性。她總不能故意將日子往差了過吧?
左思右想,竟是賺大把錢請人看家護院,再收養兩個孩子,有空便四處走走,如此才算是瀟灑度日。
皇宮?這是天底下最可怕的選擇。
這裏的女人耳濡目染,毒起來非一般小妾可比擬,隨時有喪命的危險。而且當皇帝厭棄了她後,不會有休離的可能性,隻能被困在這個超大的院子,受著跟紅頂白的宮人們的冷遇。更慘一步,將被打入冷宮。
她絕對不能留在宮中。紅嫣伸手捂住了胸口,忍受那棵剛萌芽的小苗被掐斷的痛苦。
不知何時她才昏昏的睡去,睡夢中似乎也覺得心口微微的有些疼,猛然睜眼驚醒,就見狄秋潯的臉正在上方,長眉入鬢,眼若深潭,麵白如玉,隻眼下略有些青影。兩人眼對眼,鼻對鼻。她還半偎在他懷中。
紅嫣暗道不好,一睡沉了,現在已是自發自動的纏到他懷裏去了,平素還好,昨夜才拒絕了他,便尷尬得很。
狄秋潯見她醒來,便微微往後抬起了頭:“你做了噩夢。”
紅嫣呆呆的哦了一聲,摸了摸胸口,是有些不適,發噩夢也是可能的,想來他是見她神情痛苦,好心查看。
她便小心的從他懷中移開,從床尾蹭下床,不敢看他。
用早膳時,宮人們都察覺到兩人之間冷淡的氣氛,俱噤若寒蟬,小心翼翼,低眉順眼。
紅嫣屏著口氣,等狄秋潯上朝去了,才長長的歎了口氣,預備去給皇後、太後請安。
一連這幾日,連費太後麵上神情也頗為凝重。
前麵朝堂的消息已是傳到了後宮。除了安排賑災,左拾遣康珣上折,建議推行易市法。主要是由朝廷設立官署,擬定平價,收購市麵上滯銷之貨物,待市麵上此貨物短缺時再售出。並允許商賈借貸賒貨,收取息金。此舉是為了限製大商號對市麵的影響,有利於物價穩定和貨物流通,免除類似此次“穀賤傷農”的事件再次發生,也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這一建議,每位大臣放在心中想一想,也不得不承認其利國利民。
但這康珣雖有才,卻不通世事:那個大商號背後沒兩權貴?甚至某些大商號就是權貴出資,不過是弄些掌櫃做幌子。
若這市易法當真推行,損及的便是大商號的利益,既權貴世家的利益。
如此一來,誰又肯讚同?除了少數清流,此建議招致滿朝強烈反對。
費太後更是傳了話到前頭:哀家信奉無為而治。
縱然如此,仍有些憂國憂民的大臣據理力爭。整個朝堂吵成了一鍋粥。
言語過激之時,便有人指責費太後“牝雞司晨”。
費太後麵色陰沉,慈寧宮裏氣氛凝滯,山雨欲來。
待嬪妃們表達孝心過後,費太後不欲與人多話,便教她們散了。各嬪妃自是避退不及,連柔貴妃也並無多話的告退了去。
舒紅嫣習字時便有些走神,一時覺著不知如何麵對狄秋潯,一時覺著費太後受此指責,發起怒來,怕會有所動作。
孫嬤嬤連用戒尺輕擊她腰背:“舒才人,腰挺直。”
紅嫣將筆擱下:“孫嬤嬤,我歇歇。”
孫嬤嬤掀起聳拉的眼皮看了她一眼:“您這一手字,可真配不上您這模樣。”
費太後是這後宮裏的至高存在,連她手下一個嬤嬤旁人也得敬著,是以她們平日裏都十分倨傲。紅嫣卻惱她無理,又想著自己無需太忍,便不軟不硬道:“這還有什麽配不配的,嬤嬤一手好字,又該配個甚麽樣貌?”
隻差沒明著說孫嬤嬤貌醜了,原以為孫嬤嬤會動怒,她卻將目光在紅嫣麵上轉了幾個圈,並未吭聲。
紅嫣自個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覺得自己未免太不尊師重道了,少歇了一會,便起身道:“行了,繼續練罷。”收斂了心神,端正姿勢,再未引得孫嬤嬤動手。
到了時辰,紅嫣擱了筆,自有小宮人上來收拾桌案。
紅嫣送了孫嬤嬤到門口,孫嬤嬤回頭看了她一眼,狀若無意道:“才人隻要將這一手簪花小楷練好,再時時抄些佛經送到太後娘娘麵前,必有您的好處。”
紅嫣一時沒回過神,孫嬤嬤便走遠了。
不免心中納罕,暗道她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是提點?
論交情,自己同孫嬤嬤不過相識數日。
論權勢,孫嬤嬤已抱了太後的大腿,何需再討好她?
何以突然來這一句?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想著,也沒召人來服侍,就獨自散步,舒動下筋骨。行到小書房一側,守在門口的胡公公見是她,便未多言。
紅嫣聽得裏頭有甄世宣的聲音:“……蔣重山等,搜羅了康珣的罪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說著說著,聲音略有些低了,紅嫣本也未起心去聽,正要走開,便聽狄秋潯的聲音:“朕去慈寧宮,向太後求情,朕開了口,太後必有顧忌。”淡淡的,卻清晰堅定。
甄世宣急呼:“不可!皇上向予太後漠視朝事之感,怎可自毀長城!”
狄秋潯沉默一陣,便道:“無非是太後心生警惕,行事推前,令朕處境艱難。但朕若於此事上不作為,隻會令人更懾於太後之威,更喪失信朕之心……且,朕不能因畏懼,便坐失國之棟梁。”
紅嫣聽了這幾句,便呆立著。
直到門被推開,狄秋潯走了出來,紅嫣便與他四目相對。
狄秋潯看她一眼,舉步便走。紅嫣心裏澀澀的,想勸止他,又覺於情於理皆不該勸阻,隻好枯坐碧梅軒,令娥眉和翩空前往打探消息。
各宮都有在慈寧宮收買兩個小宮女,不過打探些小道消息,為了趨吉避凶。要緊的事也出不了慈寧宮。費太後對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在宮中數十年,什麽沒見過,知道這水永遠也清不了。
狄秋潯前往慈寧宮求情一事,鬧得極大,瞬間消息便飛遍了宮角。
太後要依律辦事,重懲康珣。狄秋潯說康珣忠君為國,所列罪名皆是被人誣陷,便有些許小節有失,也應小懲大誡。
雙方僵持不下,孝字壓人,狄秋潯隻得長跪不起。
柔貴妃聽了心疼,率先前往慈寧宮,陪著狄秋潯跪著:“姑母,不過是個臣子,您至於這般堅持麽?皇上龍體要緊!我要出宮,讓爹爹來勸勸您。”
費太後眼角一跳,被她氣得心口疼。
稍後連皇後亦前往請命,十數位嬪妃紛紛前往。紅嫣連忙也換上正服跟了過去,跪於人群的末端。
一人說你錯,你還有對的可能。人人說你錯,你便占不住理了。
費太後平素行事,明麵上自來是遵偱一個“理”字,不然她早可發懿旨將一幹清流一網打盡,罪名都是現成的:“非議當朝太後,大不敬”。可又有不以言論入罪這一說,她講理,便不能直接動手,隻能繞著彎子來。
此時人人苦求,她又變成了不講情理的一個,隻得無奈將此事作罷,但冷厲的目光,禁不住在狄秋潯麵上轉了幾圈。
狄秋潯小勝一場,麵上也並無半點愉悅之色。
這一場衝突,成了相爭的前奏。
瞬間風雲變色,下起了潑瓢大雨。
費家兩位老爺卻頂著這般大的雨入宮了。
費太後不免道疑:“魯王自來狡詐,今上為睿王時,看著喜好舞文弄墨,冷心冷情,不通世事,且又無母族相助。哀家才一力薦他為太子。不料如今看來,他並非當真不理世事。難不成他自幼時便已知作偽?竟在哀家眼皮子底下,裝了這許多年!”
費諍亦道:“近日,確有查到甄世宣與丁愚在私底下動作不斷。”
費太後蹙起了眉:“原想等到顯兒長大……看著竟是等不得了。”
隨著這句話落下,幾人都靜坐不語。
先帝在時,費家雖勢大,但仍被先帝牢牢掌控。先帝防範費家,不是一日兩日。費太後曾暗示立逸郡王為君,卻被先帝一句“主少國疑”給斷然拒絕。不得已,費家隻好暗地裏使勁,推了狄秋潯上位。心中俱明白,終有一日要從他手中奪位,但真到了這一日臨近,這話題竟是如此沉重。
費諾笑著打破沉默:“家中老人都問了個遍,都說大哥十七年前並未去過蓿縣,可見這舒才人,不過是生得與大哥有些像罷了。”
費太後哦了一聲,瞬間眼角眉梢都舒展開了,竟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那便不必容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放丫丫就是丫丫投雷鼓勵。
本文中的易市法,是借了王安石的易市法,本人還沒這腦子,哈哈。
紅嫣也不知為何,日日必與小宮女們點著燈或玩雙陸,或玩天九,一直等著狄秋潯來了才一同入寢。
費太後果真派了位孫嬤嬤來教導紅嫣習字。
孫嬤嬤不苟言笑,一手簪花小楷寫得極好,拿了一本《淳化閣帖》來讓紅嫣臨,自己便靜立在一旁看著,手拿戒尺,令她腰背挺直,又或冷不丁的試抽她筆杆,間或指導她一兩句。
紅嫣不由頭大如鬥,覺著她所說的“高逸清婉,流暢瘦潔”,自己根本做不到!但在人家眼皮子低下,也不好糊弄,連練了三日,比之前的一團墨糊已是好了許多,隻好苦中作樂:若是將來穿了回去,也算有門才藝在手了。
孫嬤嬤不僅緊盯她一個時辰,且還每日布置些功課,幾日下來,紅嫣不免覺得手酸。
夜間躺在床上,便同狄秋潯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一麵就自揉著手腕。
狄秋潯不免詢問:“為何揉手?”
紅嫣歎氣:“皇上,臣妾不過是做個妃嬪,又不需下考場,為何一定要習字?皇上替臣妾向太後求情,放過臣妾罷?”
不經意流露出來的一絲嬌氣,令狄秋潯無奈的看著她:“字亦是人的臉麵,怎可馬虎?這於你亦是有好處的事。”
紅嫣知道他說得有些道理,但仍是悶悶不樂,覺著被個老嬤嬤盯著練字,實在是難捱得很。
狄秋潯隻好道:“待朕閑了,親自來教你。”
紅嫣心裏喜意蠢蠢萌動,沒有說話,隻唇邊帶了一抹笑。
狄秋潯側臉看到,心中一動,伸指勾起她一縷長發,沉吟半晌,才若無其事的道:“等到事畢,留在宮裏罷。”
語氣淡淡的,像是在說天氣而已。
紅嫣卻如遭雷擊,臉上笑容全失,全身僵硬起來。
狄秋潯見她反應,臉色也漸漸的冷了下來。
紅嫣轉了個身,用脊背對著狄秋潯,悶悶的道:“不了……這宮裏,臣妾不習慣。”
狄秋潯目光銳利起來,盯著她烏發下若隱若現玉白圓潤的耳珠:“朕看你,習慣得很。”
紅嫣咬了咬唇,指頭扣著被子,勉強維持聲音的平穩:“不過是新鮮而已,宮裏再好,住久了,也膩了。”
她如果沒有露出那些似有若無的情愫,狄秋潯怎會開這個口?他有他的驕傲!
狄秋潯冷著臉,合上雙目,不再出聲。
紅嫣卻備受煎熬,就在狄秋潯開口留她的那一瞬間,她可悲的發現自己竟十分喜歡……這說明她對這個年輕的帝王心生了好感。
也許是因為日久生情,也許是他冷鬱俊秀的樣子吸引住她的目光。可是……她從未想過要留在宮裏。
穿越到古代,這裏的男人允許三妻四妾,她曾經想過,何必標新立異的隻求一夫一妻?隻要不付出真情,穩占正妻之位,按規矩辦事。便權當搭夥過日子,對方要三妻四妾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比起偶爾的心頭不適,反抗整個社會已有的風俗習氣,她要為這付出的艱辛努力,絕對是不可以想象的。
就算十分努力的求得“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年青時還好,等到年老色衰,男人未必會再遵守,並且會由於不遵守承諾,愧對於她,進而避而不見,最後會發展到什麽程度,真是不好說的事,人性的下限在何處,誰又能拿把尺量出來呢?那才真叫晚景淒涼。
就算在有法律約束的21世紀,出軌、離婚也比比皆是,更何況是男尊女卑,公然允許三妻四妾的古代?
也可嫁個小戶人家,沒有經濟條件,便客觀限製了納妾的可能性。但誰又能保證這日子過著過著不富裕起來?暴發後的男人,恐怕更會有失常性。她總不能故意將日子往差了過吧?
左思右想,竟是賺大把錢請人看家護院,再收養兩個孩子,有空便四處走走,如此才算是瀟灑度日。
皇宮?這是天底下最可怕的選擇。
這裏的女人耳濡目染,毒起來非一般小妾可比擬,隨時有喪命的危險。而且當皇帝厭棄了她後,不會有休離的可能性,隻能被困在這個超大的院子,受著跟紅頂白的宮人們的冷遇。更慘一步,將被打入冷宮。
她絕對不能留在宮中。紅嫣伸手捂住了胸口,忍受那棵剛萌芽的小苗被掐斷的痛苦。
不知何時她才昏昏的睡去,睡夢中似乎也覺得心口微微的有些疼,猛然睜眼驚醒,就見狄秋潯的臉正在上方,長眉入鬢,眼若深潭,麵白如玉,隻眼下略有些青影。兩人眼對眼,鼻對鼻。她還半偎在他懷中。
紅嫣暗道不好,一睡沉了,現在已是自發自動的纏到他懷裏去了,平素還好,昨夜才拒絕了他,便尷尬得很。
狄秋潯見她醒來,便微微往後抬起了頭:“你做了噩夢。”
紅嫣呆呆的哦了一聲,摸了摸胸口,是有些不適,發噩夢也是可能的,想來他是見她神情痛苦,好心查看。
她便小心的從他懷中移開,從床尾蹭下床,不敢看他。
用早膳時,宮人們都察覺到兩人之間冷淡的氣氛,俱噤若寒蟬,小心翼翼,低眉順眼。
紅嫣屏著口氣,等狄秋潯上朝去了,才長長的歎了口氣,預備去給皇後、太後請安。
一連這幾日,連費太後麵上神情也頗為凝重。
前麵朝堂的消息已是傳到了後宮。除了安排賑災,左拾遣康珣上折,建議推行易市法。主要是由朝廷設立官署,擬定平價,收購市麵上滯銷之貨物,待市麵上此貨物短缺時再售出。並允許商賈借貸賒貨,收取息金。此舉是為了限製大商號對市麵的影響,有利於物價穩定和貨物流通,免除類似此次“穀賤傷農”的事件再次發生,也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
這一建議,每位大臣放在心中想一想,也不得不承認其利國利民。
但這康珣雖有才,卻不通世事:那個大商號背後沒兩權貴?甚至某些大商號就是權貴出資,不過是弄些掌櫃做幌子。
若這市易法當真推行,損及的便是大商號的利益,既權貴世家的利益。
如此一來,誰又肯讚同?除了少數清流,此建議招致滿朝強烈反對。
費太後更是傳了話到前頭:哀家信奉無為而治。
縱然如此,仍有些憂國憂民的大臣據理力爭。整個朝堂吵成了一鍋粥。
言語過激之時,便有人指責費太後“牝雞司晨”。
費太後麵色陰沉,慈寧宮裏氣氛凝滯,山雨欲來。
待嬪妃們表達孝心過後,費太後不欲與人多話,便教她們散了。各嬪妃自是避退不及,連柔貴妃也並無多話的告退了去。
舒紅嫣習字時便有些走神,一時覺著不知如何麵對狄秋潯,一時覺著費太後受此指責,發起怒來,怕會有所動作。
孫嬤嬤連用戒尺輕擊她腰背:“舒才人,腰挺直。”
紅嫣將筆擱下:“孫嬤嬤,我歇歇。”
孫嬤嬤掀起聳拉的眼皮看了她一眼:“您這一手字,可真配不上您這模樣。”
費太後是這後宮裏的至高存在,連她手下一個嬤嬤旁人也得敬著,是以她們平日裏都十分倨傲。紅嫣卻惱她無理,又想著自己無需太忍,便不軟不硬道:“這還有什麽配不配的,嬤嬤一手好字,又該配個甚麽樣貌?”
隻差沒明著說孫嬤嬤貌醜了,原以為孫嬤嬤會動怒,她卻將目光在紅嫣麵上轉了幾個圈,並未吭聲。
紅嫣自個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覺得自己未免太不尊師重道了,少歇了一會,便起身道:“行了,繼續練罷。”收斂了心神,端正姿勢,再未引得孫嬤嬤動手。
到了時辰,紅嫣擱了筆,自有小宮人上來收拾桌案。
紅嫣送了孫嬤嬤到門口,孫嬤嬤回頭看了她一眼,狀若無意道:“才人隻要將這一手簪花小楷練好,再時時抄些佛經送到太後娘娘麵前,必有您的好處。”
紅嫣一時沒回過神,孫嬤嬤便走遠了。
不免心中納罕,暗道她這是什麽意思?難不成是提點?
論交情,自己同孫嬤嬤不過相識數日。
論權勢,孫嬤嬤已抱了太後的大腿,何需再討好她?
何以突然來這一句?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路想著,也沒召人來服侍,就獨自散步,舒動下筋骨。行到小書房一側,守在門口的胡公公見是她,便未多言。
紅嫣聽得裏頭有甄世宣的聲音:“……蔣重山等,搜羅了康珣的罪證……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說著說著,聲音略有些低了,紅嫣本也未起心去聽,正要走開,便聽狄秋潯的聲音:“朕去慈寧宮,向太後求情,朕開了口,太後必有顧忌。”淡淡的,卻清晰堅定。
甄世宣急呼:“不可!皇上向予太後漠視朝事之感,怎可自毀長城!”
狄秋潯沉默一陣,便道:“無非是太後心生警惕,行事推前,令朕處境艱難。但朕若於此事上不作為,隻會令人更懾於太後之威,更喪失信朕之心……且,朕不能因畏懼,便坐失國之棟梁。”
紅嫣聽了這幾句,便呆立著。
直到門被推開,狄秋潯走了出來,紅嫣便與他四目相對。
狄秋潯看她一眼,舉步便走。紅嫣心裏澀澀的,想勸止他,又覺於情於理皆不該勸阻,隻好枯坐碧梅軒,令娥眉和翩空前往打探消息。
各宮都有在慈寧宮收買兩個小宮女,不過打探些小道消息,為了趨吉避凶。要緊的事也出不了慈寧宮。費太後對此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在宮中數十年,什麽沒見過,知道這水永遠也清不了。
狄秋潯前往慈寧宮求情一事,鬧得極大,瞬間消息便飛遍了宮角。
太後要依律辦事,重懲康珣。狄秋潯說康珣忠君為國,所列罪名皆是被人誣陷,便有些許小節有失,也應小懲大誡。
雙方僵持不下,孝字壓人,狄秋潯隻得長跪不起。
柔貴妃聽了心疼,率先前往慈寧宮,陪著狄秋潯跪著:“姑母,不過是個臣子,您至於這般堅持麽?皇上龍體要緊!我要出宮,讓爹爹來勸勸您。”
費太後眼角一跳,被她氣得心口疼。
稍後連皇後亦前往請命,十數位嬪妃紛紛前往。紅嫣連忙也換上正服跟了過去,跪於人群的末端。
一人說你錯,你還有對的可能。人人說你錯,你便占不住理了。
費太後平素行事,明麵上自來是遵偱一個“理”字,不然她早可發懿旨將一幹清流一網打盡,罪名都是現成的:“非議當朝太後,大不敬”。可又有不以言論入罪這一說,她講理,便不能直接動手,隻能繞著彎子來。
此時人人苦求,她又變成了不講情理的一個,隻得無奈將此事作罷,但冷厲的目光,禁不住在狄秋潯麵上轉了幾圈。
狄秋潯小勝一場,麵上也並無半點愉悅之色。
這一場衝突,成了相爭的前奏。
瞬間風雲變色,下起了潑瓢大雨。
費家兩位老爺卻頂著這般大的雨入宮了。
費太後不免道疑:“魯王自來狡詐,今上為睿王時,看著喜好舞文弄墨,冷心冷情,不通世事,且又無母族相助。哀家才一力薦他為太子。不料如今看來,他並非當真不理世事。難不成他自幼時便已知作偽?竟在哀家眼皮子底下,裝了這許多年!”
費諍亦道:“近日,確有查到甄世宣與丁愚在私底下動作不斷。”
費太後蹙起了眉:“原想等到顯兒長大……看著竟是等不得了。”
隨著這句話落下,幾人都靜坐不語。
先帝在時,費家雖勢大,但仍被先帝牢牢掌控。先帝防範費家,不是一日兩日。費太後曾暗示立逸郡王為君,卻被先帝一句“主少國疑”給斷然拒絕。不得已,費家隻好暗地裏使勁,推了狄秋潯上位。心中俱明白,終有一日要從他手中奪位,但真到了這一日臨近,這話題竟是如此沉重。
費諾笑著打破沉默:“家中老人都問了個遍,都說大哥十七年前並未去過蓿縣,可見這舒才人,不過是生得與大哥有些像罷了。”
費太後哦了一聲,瞬間眼角眉梢都舒展開了,竟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那便不必容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謝放丫丫就是丫丫投雷鼓勵。
本文中的易市法,是借了王安石的易市法,本人還沒這腦子,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