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這幾年來,等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現如今大軍即將出動,而他卻留在成都這個大後方是絕對不可接受的,於是他當即便回絕了諸臣的建議,並且當即下詔明示他必須要親自領兵,這件事不容再有人提出反對意見。


    一方麵,是他必須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權威,才好控製軍隊,使得哪怕幹兒子們有異動,下麵的軍官也不會支持,另一方麵,喜好享受的張獻忠,也對於江南的花花江山垂涎的很。


    成都的大臣哪有什麽精英人物,其實也早已習慣了張獻忠的跋扈狠辣作風,見到勸進無效,於是隻得偃旗息鼓了下來,各自都開始將精力放在了準備打仗的事情上。


    這次東征將是決定大西朝命運之戰,所以大西上下無不都十分重視這一戰,而這一戰他們所麵對的,原本最大的顧慮,在北方領精兵,實力可怕的長老會,一旦打到一半,隨時可能直接殺到,現在卻是不再是威脅,那些長老自己將兵馬派出去拯救一些棄民,使得不少的秀才級別的人物,還以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而在張獻忠的血腥統治之下,所有人可以說勉強統一了認識,那就是他們此次征討江南,還真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所以不管是探子部門,還是張獻忠組建的好像草台班子的六部尚書們,乃至是軍方的幾個幹兒子,都開始為這一次戰爭做起了準備工作。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次東征將會是一場超大規模的戰事,兵力方麵倒不是很大的問題,我們的張大王有著韓信的信心,講究的就是多多益善,最大的問題便是後勤供應方麵,大西立國之後,堪稱****的領導方針下,對於經濟的發展簡直是放棄不管。


    當然了,以四川的地理,如果不能依托長江,加強對外貿易,似乎幹什麽都是然並卵啊,雖然眼下實力已經很強了,但張獻忠也痛苦的發現,在四川盆地想打出去,也是千難萬難,當年諸葛孔明都幾乎做不到的事情,讓他又如何。但天府之國的底蘊還在,曆史上四川人民可以在張獻忠死後,十幾年了,依然不斷反抗滿清,就證明了,還是很有財富和力量的。


    財政和物資都非常不足,對於一場消滅南明這樣的大戰,需要的物資是一個天文數字,整個四川的船隻就那麽點,想造船,沒有幾十幾百萬兩銀子投進去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還牽扯著工匠和木材的準備,以大西的生產能力,而且給他們準備的時間也非常倉促,想要完成這樣大規模的物資調運和兵力調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雖然亂糟糟的,但斯大林修鐵路的策略,對於這些戰戰兢兢地可憐蟲還是很管用的。


    好在大西新立國不久,各部還未形成官僚作風,相互之間推諉扯皮的現象也不明顯,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張獻忠本人就是一位擅長偷奸耍滑的胥吏,誰都知道在他麵前偷奸耍滑的結果絕非是雲淡風輕的玩笑話,而是真正的“重重有賞”,所以這些可憐的文官隻能通力合作,通過壓榨四川百姓,將這部戰爭機器搭建起來。


    好在這次張獻忠的打算就是快準狠,趁著長老們忽然傻了,把自己的軍隊用在紅毛人身上,而他的目標,就是湖廣、南直隸、江西,隻要拿下這些地方,張大王有自信,憑借著這裏的財富與物資,他完全可以對抗長老們。


    在這樣鐵血而效率的調配之下,大批民壯被調動起來,重慶成為了一個大兵站,開始大批量的通過長江,順流而下,大批的糧食、彈藥、器甲裝船。


    長江上的漕船,以及各種貨船也再一次忙碌了起來,由於長老們推行的海運政策,以及許多人的保守,原本在運河為主要生意的船主們,看在金錢的麵子上,開始為張大王工作。


    大批大西國的兵馬,也從各地紛紛被抽調出來,朝著登船的位置集結了過去,此次張獻忠除了一個義子艾能奇留守四川,帶著最後的預備隊準備接應之外,孫可望和劉文秀全都隨軍前進,而李定國也接到命令,想辦法盡量發展軍力,爭取與義父匯合。可以說,精銳盡出,參與這一次的北伐行動,這就牽扯到了很多地方的兵將的調動。


    雖然剛剛發了一筆財,但是在江南花花之地的誘惑下,孫可望還是抖擻精神,抽調精銳,參與這場盛宴,他拚湊出來的十萬人馬,倒是有不少可靠性不錯的部隊,收編的土司軍隊雖然軍紀和訓練不足,但敢打敢拚的光腳漢子,可是不弱。


    而劉文秀的軍隊則集結了三萬步騎兵馬,還有相當多種類多的火器,前明工匠逃亡,給了他們多好的機會。而他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朝江南方向前進,他們的主要敵人是一盤散沙的南明軍隊,目前來看,機會簡直太好了。


    至於張獻忠本人,則以大西朝皇帝的身份,親自統帥五萬精銳的本部兵馬,這次行軍,真當兵的有十幾萬,再加上抓來的雇來的壯丁,總數接近二十萬,而張獻忠非常老實的沒有太過吹水,隻是虛報了一倍,詐稱五十萬大軍,比起幾萬人就號稱八十萬的軍隊,節操簡直滿滿。在重慶府集結,沿著長江,狠狠的朝下遊殺去。


    這三路大軍真正的主力其實還是張獻忠統領的部隊,作為識貨的人,他將可以搜羅到的火炮控製在手,而劉文秀和孫可望的部隊負責那些小城,大軍準備好後,很快出發,哪怕是動員,也是簡單明了。


    “弟兄們,咱們老少爺們,可都是真漢子,可是那些地主,世世代代霸占著最好的地,組好的婆姨,這能不能忍?不能忍,那就反了他們,我宣布,任何一個有功將士,隻要立功足夠,就有資格去找到一戶地主,殺了這頭肥豬,將他的家產戰友,老婆和小妾都歸你,土地也歸你,你們說,好不好。”


    時日歡聲雷動,許多人喊啞了嗓子。


    萬眾矚目全川苦不堪言的東征終於在重慶出發了,二十幾萬人登船,可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哪怕是長老會也會瘋狂,更別說統禦力和政治力嚴重不足的大西了,好在又不是被長老會養的有些嘴巴刁鑽的長老軍,為了去富裕的江南搶劫,還是可以忍耐,按照指定的時間,全部集結在了重慶,同時集結在這裏的,還有上千條轉滿了各種糧秣彈藥物資的船隻,作為賣掉內褲最後的家當,張獻忠是真的下血本了。


    從重慶出發,出了巫山,過了被長老們偶爾惦記的三峽,自然就是湖廣了,首當其衝的巴東和歸州二話不說,已經提前十天時間宣告了投降,歸州知府非常光棍的,帶著一家老小和曆年搜刮的百萬家私逃亡,同時掀起了一場逃跑熱潮,城中的一些胥吏和守軍殺掉了一些試圖抵抗的同僚,打開了城門派人找到大西的兵將,將歸州獻給了張獻忠。


    所以本來張獻忠打算誓師之後,便先拿歸州祭刀的想法也隻有落在了空處,當然了,大軍在他主持之下,對於那些冥頑不靈,既不肯捐錢捐軍餉犒軍,又不肯讓家丁幫忙助戰,因此財產被瓜分也就顯而易見了。


    不打勤的,不打懶的,就打你這不長眼的。


    湖廣雖然大,但是南邊的衡山府、永州府、寶慶府,靖州宣慰司這樣明顯彈壓不穩的土司都千難萬難的地方,自然無法對上麵形成合力,歸根到底,大明朝的政府結構有很多的問題。


    古典式政府的執政動力來自於稅收。


    基層官府為了增加稅收,在正常情況下,必然要使用增多人口,墾荒增產,打擊偷稅漏稅的活動,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正向反饋,在任何國家民族,人口繁衍都被視為是執政成功的象征。


    但是大明朝,基本上都是反著來,所謂的重農,變成了把國家稅收都壓製在農民身上,而縱容士紳大規模的搶劫土地,使得每年的農稅根本收不上來,而商業稅更是在儒生們與民爭利的口號下,接近被取消,最後,有錢的不納稅,有地的不納稅,光拚命鼓噪窮人納稅。


    這一點,與後世的皿煮國家差不多。


    後世皿煮國家,也有相似套路,比如某個取向的政黨,最喜歡對選民宣召福利政策,也就是給你發錢,但這是非常危險的。


    在這樣的政策下,這個政黨更趨向於或者希望創造大量需要領取福利金的窮人,這樣才能保證他的政黨可以有大量的票源。


    反而是,如果一個政黨的基本盤,是中等以上富戶的選票,那麽他就必然要擴大這個人口基數的,反而有利於整體進步。


    當然了,情況很複雜。


    而與此同時,在江陰的李定國軍隊,也在休息了幾個月後,也早已提前在當地財富的輔助下,完成了戰備,作為軍中主帥的李定國親臨第一線,對士兵鼓舞士氣,在將左夢庚的精銳吞並後,其實他的部隊非但沒有受損,其實實力還在,這一下足夠那些懦弱的南明官紳喝一壺的了。


    當然了,李定國這個時候出手,可以說是做了相當的思想鬥爭,承擔了巨大的壓力的,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長老會派人告訴他,此次南下,是為了拯救那些黎民,如果李定國願意的話,可以任命他為前線的將軍,卻是要在南洋與紅毛人進行一次決定雙方命運的大決戰,徹底把他們趕出天朝的勢力範圍去!


    看過世界地圖的李定國還是很糾結的,作為軍人建功立業的想法自然是在的,打內戰怎麽說都沒什麽意思,但最終還是放下了顧慮,他還是得為手下兒郎考慮,毅然出兵響應張獻忠的號召,開始對周邊州府蠢蠢欲動,並且裝備了來自北方工業的武器,換上了一身戎裝,以大西東路軍總前鋒的名義開始招降納叛,一時間從者如雲,多少失去希望的農民紛紛聯絡響應。


    不但如此,張獻忠還在這幾個月之中,千方百計的聯係上了一直被長老會壓製的幾位王爺,還有不少的野心家,都被他以大西皇帝的名義,什麽總督啊,將軍啊,招討啊,反正大西軍的軍製混亂,層層疊疊的,這些草紙不如的任命書在內部是沒有用處的。


    李定國雖然東征西討能力極強,對部下的向心力也足夠,但這是建立在不斷的勝利之下的。


    長老會並沒有名人收集癖,隻不過是盡可能的收編有用的人才,這一點長老會絕無人種和籍貫的高低貴賤之分,對於李定國這樣一個耿直果敢而且可以為大明打到最後的人物,他們是非常尊敬的,而且此人雖然是出身北人,卻在南方打了幾場勝仗,可以說,如果弄到南洋,做個剿匪警備司令,專門對付土著,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因此許多北方工業的業務員都知道長老會對李定國的招納之心,所以對於李定國的生意過程中他們也都對李定國很是客氣。


    沒錯,生意無分大小,這裏有兩塊金錠子,你給我說說看,哪一塊是高貴的,哪一塊是低賤的?


    李定國嚐到了軍備競賽的苦果,周圍的州府開始采購來自帝都,打著北方工業徽記的武器,雖然可以通過戰鬥奪取武器,但是這樣的想法明顯是把南明軍人當死人了。


    李定國很清楚目前自己非常危險,內部分為了老兄弟、左夢庚的手下、在江南招納的流民三股,不同於長老會的現代化的新兵連製度,軍隊的訓練、管理、指揮被分開,在缺乏後方文官支持的情況下,李定國不但要管理軍隊,對於民務也不得不插手,百姓逃亡的速度,在那些有錢富戶跑掉差不多後,所謂貧賤不能移,也就是如此了,但生產效率的下降,使得他對士兵的控製力減弱,除了老兄弟還能維持士氣,其他的就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球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臉壞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臉壞笑並收藏明末球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