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幽園探春
用了晚膳,虞嘉翔開始處理公務,樂辰晚間不能用眼,又不能在這裏練習琵琶,早早洗漱上 床去了。
虞嘉翔處理完公務上床睡覺的時候,樂辰早就沉沉睡去,恬靜熟睡的臉讓人頓覺幸福與安寧。他幾日路途勞累,摟著樂辰,安心地睡過去。
第二日,是春獵的第一天,虞嘉翔不能將樂辰帶上出去狩獵。
樂辰隻能繼續待在行宮裏,等著虞嘉翔諾言的實現,虞嘉翔說,明天會好好陪著他,帶他去看不一般的風景。
因為大家都出發狩獵去了,行宮裏空了下來,仿佛比前幾天更顯得空寂聊賴。
樂辰的病情現在已不用每日診治,隻要按照醫囑吃藥就行,隻是,虞嘉翔害怕出問題,依然將楚太醫帶來了。
早上,楚太醫給樂辰看過病之後便離開了,樂辰看了會兒書,李力便不準他再看,害怕看多了會傷了眼睛。
楚太醫也建議多看看遠景,多到外麵去走走,李力給樂辰帶上紗帽,帶了兩個小太監,一行人便在行宮後花園裏散步起來。
行宮裏沒有多少人,一路行來,後花園裏更是安靜,一個人都沒有遇到。裏麵修得精致優美,小橋流水,假山石亭,曲廊樓閣,繁花似錦,樹木抽出嫩芽不久,滿目淺翠,到處是春的氣息,春的曼妙情調。
樂辰見到這般情境,不免雙手技癢,讓人去將琵琶取來。
坐在假山上石亭裏,倚著闌幹看盡園中美景,往更遠處有殿宇樓閣,重重樓宇沐浴在陽光中,樂辰隔著黑紗看著,那樓宇就像是隔著幾百年的曆史,穿透時光變成黑白的底片映在眼前,非常奇妙的感覺襲上心頭,讓人覺得牽掛惆悵,就像夢中清晰而甜蜜的美好,明明感覺到的,而又不可觸摸。
樂辰抱著琵琶調音試調,漸漸手下流瀉出流暢音符,空山幽靜,春日高懸,繁花成錦,流水輕吟……
春光美好又短暫,快樂欣喜又憂傷悵惘,每一個音符都表達著心底的這種矛盾,讓聽者沉醉向往,隨著琴音或喜或悲無法自拔……
樂辰彈完,自己也頗為感慨,覺得可以將這一曲取名為《幽園探春》,又讓人馬上去取筆墨來記下,不然說不定就會忘了。
正拿著琵琶推敲其中一兩個音節,便聽到不遠處傳來的叫好聲。抬頭看去,見玉蘭樹下一身黑色騎裝身材俊挺長相清俊的一人步履清逸往假山走來。
那清雅的長相和行步的優雅姿態,他仿佛不是穿著騎裝,而是一身褒衣博帶,手中馬鞭也變成古雅書卷,信步吟詩庭園。
樂辰第一反應是好俊雅好風流的一個人,當然,要是虞嘉翔裝風雅估計不會比他差,不過,虞嘉翔在樂辰心裏已經是一個輕佻的形象改不掉了,再風雅樂辰也讚歎不出來。
之後才想起來自己在這裏彈琵琶引來了人,估計是會有麻煩的,看著那人距離假山還有一段路程,馬上站起身,對李力說道,“我們快些回去!”
李力估計也想到了他的擔憂,將琵琶讓身後那小太監拿著,從假山石亭下山去階梯頗陡,樂辰戴著紗帽下山頗費力,而且擔心他眼睛突然看不見,李力一直扶著他胳膊。
樂辰慌張裏為了看清路將紗帽前麵輕紗挑起來擱在帽簷,和李力、那小太監快速下了假山,從一邊的草木掩映裏快速離開。
以為會很快逃開,沒想到轉過幾棵開得如霞豔麗的桃花樹,直接撞上了剛才的那個人。
對方臉上是清雅的笑意,嘴裏隨意說道,“這個後花園還沒有人能比我更熟悉,你躲著我做什麽,又不會將你怎麽樣?”
樂辰看到反正被人堵上了,那麽慌張也沒有用,倒靜了下來。
沒想到對方見到樂辰的臉後,馬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將李力也好好打量一番,繼而是欣喜,“小辰,你怎麽在這裏?”
李力看清來人,也十分驚訝,驚歎道,“三爺,你怎麽在這裏?”
那小太監估計是以前見過吳磬,知道他身份的,抱著琵琶躬身行禮,“請吳王殿下安!”
倒是樂辰有些迷糊,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吳磬的麵貌,雖然以前是好友,在一起討論樂曲,還合奏過許多次,但那時候處於眼盲階段,沒有見過他的樣貌,哪裏知道他是一個這般風雅清俊的人物。
倒是小太監那聲‘吳王殿下’讓他反應了過來,估摸著他是一個王爺,看他和虞嘉翔長相上些許相似,猜想他應該是虞嘉翔的兄弟,而不是一般別姓藩王。
於是也躬身行禮道,“拜見吳王殿下!”
虞嘉磬笑著將樂辰扶起來,手指在樂辰眼前晃了晃,樂辰眼睛被他晃得不自主眨了眨,一雙桃花眼將虞嘉磬心都眨癢了,馬上轉移心神,說道,“小辰,你眼睛好了麽?我派人去桑扈城裏找你,給你帶過幾封信和一些東西,但是你卻不在了,隻知道你辭了吳竹樂坊,不知道你行蹤,我還擔心了好些日子,沒想到能在這裏遇到你。”
虞嘉磬說得親切隨性,習慣性扶著樂辰的手,這是在樂辰眼盲的時候,他經常對樂辰做的動作,樂辰也被他這份關心和隨性感染了,變得隨性起來,“眼睛現在能看到了,距離完全好估計還有一段時間。我也是突然從吳竹樂坊走的,沒來得及留話,沒想到你居然去找我,讓你掛念了。”
“在這裏站著做什麽,去我院裏吧!我們好好敘敘舊!你剛才彈的曲子讓我聽得都入迷了,比以前技藝又有進步啊!”虞嘉磬說著,扶著樂辰要他往另一邊走。
樂辰有些窘迫,和吳磬去敘舊,勢必會談到他為什麽會在這裏的問題,難道能回答他說是陪著皇帝來的,給他做了地下情人之類的話。
“我還有事情,要敘舊能下次嗎?”樂辰露出些為難地說道。
這後花園的一邊是隨行皇親的住處,另一邊是隨行大臣的住處,虞嘉磬方才聽到琵琶音,當然以為是某位皇親或是大臣不守規矩私下帶了家妓前來,在假山石亭上彈曲,他聽著喜歡,方才還起了捉弄之心,想著要是是不錯的佳人,向主人要來陪著自己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沒想到遇到的人居然是樂辰。
想到樂辰身份,虞嘉磬估摸著樂辰是做了別人的家樂樂師,非常受寵,所以被帶來了這種地方。
聽樂辰這般拒絕,想到樂辰估計是有難處,馬上慷慨道,“遇到什麽難事了嗎?要是我能幫上忙,你都請說。”
樂辰搖搖頭,“沒什麽事情,就是要到午時,我得回去用藥了。”
虞嘉磬看著樂辰比以往越□□亮清雅明媚的臉,估計許多人看到都會想要他的,想了想,於是很鄭重地提醒道,“你是和誰一起來的?他沒有提醒你不要在這些地方亂走嗎?要是被些下流胚子遇到,指不定會出什麽事情。”
虞嘉磬的話說得樂辰臉一陣紅一陣白,很窘迫地回道,“我這就回去了!”
“你住哪裏,我送你回去。”虞嘉磬說著,就看向李力讓他帶路,李力則看向樂辰,問他意思,樂辰苦笑了一下回道,“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好。”看他一身騎裝,便轉移話題問道,“你沒有去狩獵嗎,不是還穿著騎裝?”
虞嘉磬掃了眼自己的騎裝打扮,閑閑說道,“騎馬打獵那些東西是粗人幹的,我一向不幹!開始後我就直接回來了!我送你回去吧!”
樂辰不知道該怎麽拒絕了,一臉苦相就是不挪動。
那小太監得了眼色,自然也不敢說是住在皇帝衡鑒宮裏,於是就這樣耗著了。
虞嘉磬看樂辰實在為難,於是隻好退一步,解下腰間一塊純白玉佩在手裏掂了一下,放到樂辰手裏去,說道,“小辰,你不想讓我知道你是誰的人,那就算了,你把這玉佩拿著,有人要為難你,你有個依仗。我住在東二宮罄綺殿裏,要是要找我,就直接來。”
樂辰不想收他這玉,要還回去。
虞嘉磬不等他回答,便大步走了,穿過桃花林,繞過假山,不見了身影。
樂辰拿著手中的玉,愣愣的發呆。
李力上前扶上樂辰,提醒道,“公子,我們現在回去麽?”
那拿筆墨的小太監也找過來了,樂辰朝虞嘉磬離開的方向看了看,歎口氣,點頭道,“回去吧!以後連這個花園也不能來了。”
問起剛才稱呼吳磬‘吳王殿下’的小太監,他說吳磬是皇上的三哥,被封為吳王的以前的三皇子,至於名諱,小太監不知道,但顯然不可能是姓吳了。
樂辰聽著有些悵然,為什麽總是遇到這種人呢!
樂辰不知道該把吳王隨手給他的玉佩怎麽辦,看上麵那龍紋那‘吳’字,怎麽看怎麽和虞嘉翔以前給他那塊刻著‘寧’字的是一個版本。
將玉佩放在錦袋裏,一定讓人拿去還了。得別人玉佩可不是一件好事。
用了晚膳,虞嘉翔開始處理公務,樂辰晚間不能用眼,又不能在這裏練習琵琶,早早洗漱上 床去了。
虞嘉翔處理完公務上床睡覺的時候,樂辰早就沉沉睡去,恬靜熟睡的臉讓人頓覺幸福與安寧。他幾日路途勞累,摟著樂辰,安心地睡過去。
第二日,是春獵的第一天,虞嘉翔不能將樂辰帶上出去狩獵。
樂辰隻能繼續待在行宮裏,等著虞嘉翔諾言的實現,虞嘉翔說,明天會好好陪著他,帶他去看不一般的風景。
因為大家都出發狩獵去了,行宮裏空了下來,仿佛比前幾天更顯得空寂聊賴。
樂辰的病情現在已不用每日診治,隻要按照醫囑吃藥就行,隻是,虞嘉翔害怕出問題,依然將楚太醫帶來了。
早上,楚太醫給樂辰看過病之後便離開了,樂辰看了會兒書,李力便不準他再看,害怕看多了會傷了眼睛。
楚太醫也建議多看看遠景,多到外麵去走走,李力給樂辰帶上紗帽,帶了兩個小太監,一行人便在行宮後花園裏散步起來。
行宮裏沒有多少人,一路行來,後花園裏更是安靜,一個人都沒有遇到。裏麵修得精致優美,小橋流水,假山石亭,曲廊樓閣,繁花似錦,樹木抽出嫩芽不久,滿目淺翠,到處是春的氣息,春的曼妙情調。
樂辰見到這般情境,不免雙手技癢,讓人去將琵琶取來。
坐在假山上石亭裏,倚著闌幹看盡園中美景,往更遠處有殿宇樓閣,重重樓宇沐浴在陽光中,樂辰隔著黑紗看著,那樓宇就像是隔著幾百年的曆史,穿透時光變成黑白的底片映在眼前,非常奇妙的感覺襲上心頭,讓人覺得牽掛惆悵,就像夢中清晰而甜蜜的美好,明明感覺到的,而又不可觸摸。
樂辰抱著琵琶調音試調,漸漸手下流瀉出流暢音符,空山幽靜,春日高懸,繁花成錦,流水輕吟……
春光美好又短暫,快樂欣喜又憂傷悵惘,每一個音符都表達著心底的這種矛盾,讓聽者沉醉向往,隨著琴音或喜或悲無法自拔……
樂辰彈完,自己也頗為感慨,覺得可以將這一曲取名為《幽園探春》,又讓人馬上去取筆墨來記下,不然說不定就會忘了。
正拿著琵琶推敲其中一兩個音節,便聽到不遠處傳來的叫好聲。抬頭看去,見玉蘭樹下一身黑色騎裝身材俊挺長相清俊的一人步履清逸往假山走來。
那清雅的長相和行步的優雅姿態,他仿佛不是穿著騎裝,而是一身褒衣博帶,手中馬鞭也變成古雅書卷,信步吟詩庭園。
樂辰第一反應是好俊雅好風流的一個人,當然,要是虞嘉翔裝風雅估計不會比他差,不過,虞嘉翔在樂辰心裏已經是一個輕佻的形象改不掉了,再風雅樂辰也讚歎不出來。
之後才想起來自己在這裏彈琵琶引來了人,估計是會有麻煩的,看著那人距離假山還有一段路程,馬上站起身,對李力說道,“我們快些回去!”
李力估計也想到了他的擔憂,將琵琶讓身後那小太監拿著,從假山石亭下山去階梯頗陡,樂辰戴著紗帽下山頗費力,而且擔心他眼睛突然看不見,李力一直扶著他胳膊。
樂辰慌張裏為了看清路將紗帽前麵輕紗挑起來擱在帽簷,和李力、那小太監快速下了假山,從一邊的草木掩映裏快速離開。
以為會很快逃開,沒想到轉過幾棵開得如霞豔麗的桃花樹,直接撞上了剛才的那個人。
對方臉上是清雅的笑意,嘴裏隨意說道,“這個後花園還沒有人能比我更熟悉,你躲著我做什麽,又不會將你怎麽樣?”
樂辰看到反正被人堵上了,那麽慌張也沒有用,倒靜了下來。
沒想到對方見到樂辰的臉後,馬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將李力也好好打量一番,繼而是欣喜,“小辰,你怎麽在這裏?”
李力看清來人,也十分驚訝,驚歎道,“三爺,你怎麽在這裏?”
那小太監估計是以前見過吳磬,知道他身份的,抱著琵琶躬身行禮,“請吳王殿下安!”
倒是樂辰有些迷糊,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吳磬的麵貌,雖然以前是好友,在一起討論樂曲,還合奏過許多次,但那時候處於眼盲階段,沒有見過他的樣貌,哪裏知道他是一個這般風雅清俊的人物。
倒是小太監那聲‘吳王殿下’讓他反應了過來,估摸著他是一個王爺,看他和虞嘉翔長相上些許相似,猜想他應該是虞嘉翔的兄弟,而不是一般別姓藩王。
於是也躬身行禮道,“拜見吳王殿下!”
虞嘉磬笑著將樂辰扶起來,手指在樂辰眼前晃了晃,樂辰眼睛被他晃得不自主眨了眨,一雙桃花眼將虞嘉磬心都眨癢了,馬上轉移心神,說道,“小辰,你眼睛好了麽?我派人去桑扈城裏找你,給你帶過幾封信和一些東西,但是你卻不在了,隻知道你辭了吳竹樂坊,不知道你行蹤,我還擔心了好些日子,沒想到能在這裏遇到你。”
虞嘉磬說得親切隨性,習慣性扶著樂辰的手,這是在樂辰眼盲的時候,他經常對樂辰做的動作,樂辰也被他這份關心和隨性感染了,變得隨性起來,“眼睛現在能看到了,距離完全好估計還有一段時間。我也是突然從吳竹樂坊走的,沒來得及留話,沒想到你居然去找我,讓你掛念了。”
“在這裏站著做什麽,去我院裏吧!我們好好敘敘舊!你剛才彈的曲子讓我聽得都入迷了,比以前技藝又有進步啊!”虞嘉磬說著,扶著樂辰要他往另一邊走。
樂辰有些窘迫,和吳磬去敘舊,勢必會談到他為什麽會在這裏的問題,難道能回答他說是陪著皇帝來的,給他做了地下情人之類的話。
“我還有事情,要敘舊能下次嗎?”樂辰露出些為難地說道。
這後花園的一邊是隨行皇親的住處,另一邊是隨行大臣的住處,虞嘉磬方才聽到琵琶音,當然以為是某位皇親或是大臣不守規矩私下帶了家妓前來,在假山石亭上彈曲,他聽著喜歡,方才還起了捉弄之心,想著要是是不錯的佳人,向主人要來陪著自己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沒想到遇到的人居然是樂辰。
想到樂辰身份,虞嘉磬估摸著樂辰是做了別人的家樂樂師,非常受寵,所以被帶來了這種地方。
聽樂辰這般拒絕,想到樂辰估計是有難處,馬上慷慨道,“遇到什麽難事了嗎?要是我能幫上忙,你都請說。”
樂辰搖搖頭,“沒什麽事情,就是要到午時,我得回去用藥了。”
虞嘉磬看著樂辰比以往越□□亮清雅明媚的臉,估計許多人看到都會想要他的,想了想,於是很鄭重地提醒道,“你是和誰一起來的?他沒有提醒你不要在這些地方亂走嗎?要是被些下流胚子遇到,指不定會出什麽事情。”
虞嘉磬的話說得樂辰臉一陣紅一陣白,很窘迫地回道,“我這就回去了!”
“你住哪裏,我送你回去。”虞嘉磬說著,就看向李力讓他帶路,李力則看向樂辰,問他意思,樂辰苦笑了一下回道,“不用了,我自己回去就好。”看他一身騎裝,便轉移話題問道,“你沒有去狩獵嗎,不是還穿著騎裝?”
虞嘉磬掃了眼自己的騎裝打扮,閑閑說道,“騎馬打獵那些東西是粗人幹的,我一向不幹!開始後我就直接回來了!我送你回去吧!”
樂辰不知道該怎麽拒絕了,一臉苦相就是不挪動。
那小太監得了眼色,自然也不敢說是住在皇帝衡鑒宮裏,於是就這樣耗著了。
虞嘉磬看樂辰實在為難,於是隻好退一步,解下腰間一塊純白玉佩在手裏掂了一下,放到樂辰手裏去,說道,“小辰,你不想讓我知道你是誰的人,那就算了,你把這玉佩拿著,有人要為難你,你有個依仗。我住在東二宮罄綺殿裏,要是要找我,就直接來。”
樂辰不想收他這玉,要還回去。
虞嘉磬不等他回答,便大步走了,穿過桃花林,繞過假山,不見了身影。
樂辰拿著手中的玉,愣愣的發呆。
李力上前扶上樂辰,提醒道,“公子,我們現在回去麽?”
那拿筆墨的小太監也找過來了,樂辰朝虞嘉磬離開的方向看了看,歎口氣,點頭道,“回去吧!以後連這個花園也不能來了。”
問起剛才稱呼吳磬‘吳王殿下’的小太監,他說吳磬是皇上的三哥,被封為吳王的以前的三皇子,至於名諱,小太監不知道,但顯然不可能是姓吳了。
樂辰聽著有些悵然,為什麽總是遇到這種人呢!
樂辰不知道該把吳王隨手給他的玉佩怎麽辦,看上麵那龍紋那‘吳’字,怎麽看怎麽和虞嘉翔以前給他那塊刻著‘寧’字的是一個版本。
將玉佩放在錦袋裏,一定讓人拿去還了。得別人玉佩可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