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閣裏,王姨娘坐在西暖閣的炕榻上給鳳玲縫製新的裏衣,聽了心腹大丫鬟冬梅回稟之事後,嚇得右手一顫,那針就紮入了左手的食指。慌的她連忙將手中的裏衣甩到炕榻上,生怕血珠滴到了裏衣上。
“看來大姑娘這回是真的生氣了,竟連夫人的臉麵都不顧全了。”一想到福雲軒裏傳出來的哭嚎求饒聲,還有鳳蕊歇斯底裏的怒罵聲,冬梅的臉色就越發的蒼白。
王姨娘用帕子按住受傷的手指,冷哼一聲,苦笑道:“在這東陽公府裏,大姑娘何需看誰的臉色過日子?以往她不與二姑娘計較,是因為有老太君和夫人在,二姑娘縱然是犯了錯,也不需要她去管教。可此時老太君和夫人都不在府中,連珠夫人到底隻是侍妾的身份,大奶奶又不想與繼婆婆撕破臉,她若是不出麵管教二姑娘,那府中就沒有人敢管教二姑娘了。”
冬梅想了想,也覺著是這個道理,忙擔憂的道:“那要不要跟咱們姑娘說說,讓她以後不要與二姑娘走得太近,省得再被二姑娘連累了。奴婢說句大膽的話,二姑娘自小性情就嬌蠻,鬧得也確實有些不像樣子了。奴婢這兩年留心看著,咱們姑娘年紀雖小,卻也讓二姑娘帶的,看大姑娘怎麽都不順眼。好在咱們姑娘的性子隨您,也是個不張揚的,倒是沒有鬧出格去。”
王姨娘低頭見手指已不再冒血了,方將帕子扔在炕桌上,端起已有些涼的菊花茶,喝了兩口,搖頭歎道:“玲兒跟著二姑娘一起在廖先生那裏上課,又共得鄭嬤嬤一個教引嬤嬤,再不親近又能不親近到哪裏去。況且,老太君和國公爺對大姑娘的看重和疼惜,玲兒眼紅嫉妒也是情有可原的。好在大姑娘明年就及笄了,待大姑娘出了閣,也就不用擔心了。”
話落,又皺著眉,琢磨了一番,吩咐道:“等玲兒歇晌起來,你就跟她說二姑娘病的重了,需要靜心休養,叫她不要再去福雲軒找二姑娘了。另外,你再去囑咐奶娘幾句,讓她看緊了玲兒,在大姑娘出閣之前,萬不要讓玲兒跟著二姑娘胡鬧,做出對大姑娘不敬的事來。我不過是書香破落戶家的女兒罷了,可不像夫人一樣,有個好娘家可依靠。要真是鬧出了亂子,夫人能保下二姑娘,我卻不一定能保得下玲兒。”
“姨娘的苦處,奴婢心裏明白,還請姨娘放寬了心,為著咱們姑娘,也要保重身子才好。奴婢這就去姑娘那裏看看,這會兒也該是叫姑娘起來的時候了。”冬梅用老話勸撫了一番,又給王姨娘添了茶,方出了正廂,往鳳玲所居的西廂走去。
剛才王姨娘的那一席話,讓冬梅心裏也很替她傷懷。在這樣的世家侯門裏,女子活得安不安穩,全靠娘家硬不硬氣。可就連喜川伯府出身的夫人,都整日過得小心翼翼的,更別說隻是書香小戶出身的王姨娘了。
就說這夏日各院子用的冰吧,都是按著份例數,由府中的冰庫按月送過來,放在各院子自己的冰窖裏。隻是這冰庫裏的冰量,到底都是有數的,並不是無限量的。
像天太君、東方燁和鳳舞的院子,自然是想要多少就可以要多少,不用受份例冰數的限製。而高夫人和東方景、東方晨、東方昊的院子所得的份例冰數,則都是相當充足的,絕不會出現不夠用的現象。
這樣一來,四位姨娘的院子所得的份例冰數,雖然不會太少,但也絕不會太多。像張姨娘和李姨娘這種嫁妝豐厚的,手上的銀錢寬裕,可以買冰回來用。而像王姨娘和劉姨娘這種嫁妝僅算過得去的,還要為了年歲尚幼的子女考慮,手上的銀錢就總是緊的,自然舍不得買冰。
因此,每年到了夏季,梅閣所得的冰數,總是可著鳳玲來,王姨娘用得極少。若是到了每月的月末,那冰怎麽也不夠用的時候,王姨娘就會全緊著鳳玲,自己的正廂則完全不用。當然,若是東方燁要過來留宿,王姨娘也會提前做好準備,必竟總不能讓東方燁也忍著酷暑。
自從鳳舞教訓了鳳蕊,連帶著劉姨娘和李姨娘也消停了下來。席氏不用陪著她們仨折騰,也就有工夫管理府內事務了。
本就懶得不願意費心費力的鳳舞,忙將府內事務全交還給席氏去料理,自己又躲進了忘憂軒享清福。
開玩笑!不趁著沒出閣的時候,在這東陽公府裏悠哉的過日子,等嫁到皇宮裏之後,還能平靜安穩的生活嗎?這美好的日子,以然是過一日,就少一日了。她才不會總傻傻的費心神,去替旁人做嫁衣呢。
*****************************************************************
五更過後的一場瓢潑大雨,送走了一連五日的炎熱暑氣,也給東陽公府迎回了已在宮中小住多日的天太君。
本想趁著涼爽的時候,懶在床榻上多睡會兒的鳳舞,在聽說天太君回府後,忙起身下了床榻,催著青鳶和藍星、橙玉伏侍她洗漱、梳妝、更衣。待用過早飯,給亡母上過早香,鳳舞就坐上忘憂軒的小轎,急急的往佛光軒去了。
此時,東陽公府裏的大小主子,凡是在府裏的,都擠在佛光軒的院子裏,想進正廂去給天太君請安。尤其是剛查出喜脈的李姨娘,巴不得見到天太君之後,梨花帶雨的訴些委屈,好求天太君把東方燁請回府來。
隻可惜,華嬤嬤板著臉守在正廂門外,不準任何人進去,並揚聲道:“老太君回來的路上,讓車輦顛得身子疼,此時正在休息。還請各位先行回去,待晚上用過了飯,再過來請安。”
眾人聞言,心裏都犯起嘀咕。要知道,東陽公府的車輦雖然趕不上宮裏的,可在京華城裏比豪華比舒適,都是數一數二的。其中,又以東方燁和天太君的車輦,最為講究。況且,從皇宮到東陽公府,路程並不太遠,應該是不會顛的天太君身子不適才對。
連珠夫人和席氏走上前去,與華嬤嬤悄聲嘀咕了幾句,就帶著各自隨侍丫鬟們走了。剩下的四位姨娘見狀,雖然仍舊看不出頭緒,卻也不願招華嬤嬤不待見。帶著鳳玲和東方平向關著門的正廂福身請安後,也都識趣的離去了。
因此,當忘憂軒的小轎於佛光軒門外停下,鳳舞帶著紅袖和黃鶯走進去的時候,院子裏靜悄悄的,除了華嬤嬤坐在正廂廊下,就再看不見任何人了。
鳳舞疑惑的快步邁上正廂的台階,見華嬤嬤臉色沉重,忙急聲問道:“嬤嬤的臉色怎麽這般不好?難道是祖母病了不成?”
“大姑娘別急,老太君的身子很好,並無病痛。”華嬤嬤見鳳舞一臉擔憂,忙出言安撫。隨即,又緊握住她的手,冷惜的叮囑道:“老太君在裏麵等著,大姑娘進去吧。隻是,大姑娘,聽婆子一句:萬事開頭難。有些事情,隻要熬過去了,往後就好了。萬事總要往長遠了考慮,要顧全大局才好,可不能使性子。”
鳳舞極少見華嬤嬤如此反常,又見她滿是擔憂的看著自己,心裏瞬間一沉,一股強烈的不安感襲上心頭,讓她握著帕子的手,開始輕微的顫抖起來。
少頃,待有些慌亂的心緒平穩下來後,鳳舞方將紅袖和黃鶯留在了正廂外,獨自推開正廂的門,緩步走了進去,又回身將門緊緊的合上。
雖然她還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麽事,但是直覺告訴她,這件事與她有著莫大的關係,且也一定與宮裏有關。
待走進西暖閣,見天太君閉目坐在炕榻上,撚動著手中的翡翠佛珠串,鳳舞徑自福身請安,然後於炕榻的另一邊坐下,小心的探問道:“祖母,是宮裏出了什麽事嗎?”
聽見鳳舞的聲音,天太君撚動佛珠串的手一頓,整個人都僵在了那裏。
少頃,天太君方緩緩的睜開雙眼,盯著鳳舞看了一會兒,才正色沉聲道:“皇後想讓太子納西仁公謝家的寧樂郡主為側妃,待明年你與太子大婚之後,就挑日子,下旨賜婚,迎寧樂郡主進宮。”
說到這裏,天太君的臉色灰暗了下來。她從來都不覺得太子娶側妃是一件大事,必竟太子是將來的皇上,是要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男子。隻是這個側妃是寧樂郡主,就不得不讓她有所提防和顧忌。
先不說西仁公府,是大秦朝除了東陽公府外,最大的權貴世家。單說皇後是西仁公府所出,就足以讓此事變得極為複雜。要知道,皇後是太子的生母,是將來的太後。
一旦寧樂郡主嫁給了太子,就算皇後再喜愛鳳舞,也難免會偏著寧樂郡主幾分。到時候,有皇後寵著護著的寧樂郡主,就會成為鳳舞後宮生活最大的絆腳石,也會成為唯一一個可以威脅到鳳舞後位的強勁對手。
天太君的一席話,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鳳舞僵在那裏,臉色也瞬間蒼白了起來。
雖然太子娶側妃、納侍妾的事,還有將來登基之後,會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事,鳳舞早就有心理準備。隻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她還沒有嫁給太子,就要提早麵對這些無可奈何。
而最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女子竟會是寧樂郡主謝玉芙。與不相幹的人共侍一夫、爭寵奪愛是一回事,與最為要好的姐妹共侍一夫、爭寵奪愛又是另一回事。一想到往後要在那樣的情況下,與謝玉芙朝夕相處,她的頭就不禁疼了起來。
“這件事,你要有個主意。我和你父親,是絕不會讓你受委屈的。”天太君見鳳舞怔愣在那裏,又是心疼又是不忍。隻是有些事情,總也要她自己去麵對,旁人是幫不了她的。
鳳舞無力的垂下雙肩,使勁扯著手中的帕子,冷笑道:“哼,我能有什麽主意,皇後的意思,豈是我一個小小的郡主能反抗的。況且,不過謝家姐姐,也會是別人。與其是別人,我倒寧願是謝家姐姐。”
雖然她真的不希望是謝玉芙,真的無法接受是謝玉芙。可是,皇後把話說到這份上,她除了說上兩句場麵話,接受這個事實,又能說什麽呢?
天太君看著鳳舞的眼眶慢慢泛紅,心疼的苦歎一聲,將佛珠串輕擲到炕桌上。永樂長公主過逝的早,鳳舞算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在這東陽公府裏,她是最不願意、最不舍得鳳舞受委屈的人。
沉思一番後,天太君沉聲道:“封寧樂郡主為太子側妃一事,要等到你與太子大婚之後。如今尚不到十月,明年六月裏你才會行及笄禮,然後才會選日子迎娶你進宮。這麽算下來,寧樂郡主怎麽也要明年年底才能進宮為側妃。時間還是很寬裕的,我們可以先拖一拖,沒有必要那麽早給皇後回複。等你父親回來之後,我再與他商議一下,看這件事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想來以咱們東陽公府的地位,再加上老婆子的這把骨頭,在皇上和太後、皇後麵上,可是能說上一些話的。不過,你既然知道了這事,心裏就要有些準備。要知道,皇室天家的事,就連皇上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
鳳舞了然的點了點頭,又有一搭、沒一搭的陪著天太君說了幾句,就借著身子不適為由,辭出了佛光軒,回忘憂軒去了。
此時,她已然沒有了陪天太君用午飯的心情,隻想回去好好的靜一靜。她現在的心緒很亂,頭也很疼,她需要清靜安寧,也需要作一些自我的心理建設。
在她看來,下旨賜婚,封謝玉芙為太子側妃之事,已是板上釘釘了。
“看來大姑娘這回是真的生氣了,竟連夫人的臉麵都不顧全了。”一想到福雲軒裏傳出來的哭嚎求饒聲,還有鳳蕊歇斯底裏的怒罵聲,冬梅的臉色就越發的蒼白。
王姨娘用帕子按住受傷的手指,冷哼一聲,苦笑道:“在這東陽公府裏,大姑娘何需看誰的臉色過日子?以往她不與二姑娘計較,是因為有老太君和夫人在,二姑娘縱然是犯了錯,也不需要她去管教。可此時老太君和夫人都不在府中,連珠夫人到底隻是侍妾的身份,大奶奶又不想與繼婆婆撕破臉,她若是不出麵管教二姑娘,那府中就沒有人敢管教二姑娘了。”
冬梅想了想,也覺著是這個道理,忙擔憂的道:“那要不要跟咱們姑娘說說,讓她以後不要與二姑娘走得太近,省得再被二姑娘連累了。奴婢說句大膽的話,二姑娘自小性情就嬌蠻,鬧得也確實有些不像樣子了。奴婢這兩年留心看著,咱們姑娘年紀雖小,卻也讓二姑娘帶的,看大姑娘怎麽都不順眼。好在咱們姑娘的性子隨您,也是個不張揚的,倒是沒有鬧出格去。”
王姨娘低頭見手指已不再冒血了,方將帕子扔在炕桌上,端起已有些涼的菊花茶,喝了兩口,搖頭歎道:“玲兒跟著二姑娘一起在廖先生那裏上課,又共得鄭嬤嬤一個教引嬤嬤,再不親近又能不親近到哪裏去。況且,老太君和國公爺對大姑娘的看重和疼惜,玲兒眼紅嫉妒也是情有可原的。好在大姑娘明年就及笄了,待大姑娘出了閣,也就不用擔心了。”
話落,又皺著眉,琢磨了一番,吩咐道:“等玲兒歇晌起來,你就跟她說二姑娘病的重了,需要靜心休養,叫她不要再去福雲軒找二姑娘了。另外,你再去囑咐奶娘幾句,讓她看緊了玲兒,在大姑娘出閣之前,萬不要讓玲兒跟著二姑娘胡鬧,做出對大姑娘不敬的事來。我不過是書香破落戶家的女兒罷了,可不像夫人一樣,有個好娘家可依靠。要真是鬧出了亂子,夫人能保下二姑娘,我卻不一定能保得下玲兒。”
“姨娘的苦處,奴婢心裏明白,還請姨娘放寬了心,為著咱們姑娘,也要保重身子才好。奴婢這就去姑娘那裏看看,這會兒也該是叫姑娘起來的時候了。”冬梅用老話勸撫了一番,又給王姨娘添了茶,方出了正廂,往鳳玲所居的西廂走去。
剛才王姨娘的那一席話,讓冬梅心裏也很替她傷懷。在這樣的世家侯門裏,女子活得安不安穩,全靠娘家硬不硬氣。可就連喜川伯府出身的夫人,都整日過得小心翼翼的,更別說隻是書香小戶出身的王姨娘了。
就說這夏日各院子用的冰吧,都是按著份例數,由府中的冰庫按月送過來,放在各院子自己的冰窖裏。隻是這冰庫裏的冰量,到底都是有數的,並不是無限量的。
像天太君、東方燁和鳳舞的院子,自然是想要多少就可以要多少,不用受份例冰數的限製。而高夫人和東方景、東方晨、東方昊的院子所得的份例冰數,則都是相當充足的,絕不會出現不夠用的現象。
這樣一來,四位姨娘的院子所得的份例冰數,雖然不會太少,但也絕不會太多。像張姨娘和李姨娘這種嫁妝豐厚的,手上的銀錢寬裕,可以買冰回來用。而像王姨娘和劉姨娘這種嫁妝僅算過得去的,還要為了年歲尚幼的子女考慮,手上的銀錢就總是緊的,自然舍不得買冰。
因此,每年到了夏季,梅閣所得的冰數,總是可著鳳玲來,王姨娘用得極少。若是到了每月的月末,那冰怎麽也不夠用的時候,王姨娘就會全緊著鳳玲,自己的正廂則完全不用。當然,若是東方燁要過來留宿,王姨娘也會提前做好準備,必竟總不能讓東方燁也忍著酷暑。
自從鳳舞教訓了鳳蕊,連帶著劉姨娘和李姨娘也消停了下來。席氏不用陪著她們仨折騰,也就有工夫管理府內事務了。
本就懶得不願意費心費力的鳳舞,忙將府內事務全交還給席氏去料理,自己又躲進了忘憂軒享清福。
開玩笑!不趁著沒出閣的時候,在這東陽公府裏悠哉的過日子,等嫁到皇宮裏之後,還能平靜安穩的生活嗎?這美好的日子,以然是過一日,就少一日了。她才不會總傻傻的費心神,去替旁人做嫁衣呢。
*****************************************************************
五更過後的一場瓢潑大雨,送走了一連五日的炎熱暑氣,也給東陽公府迎回了已在宮中小住多日的天太君。
本想趁著涼爽的時候,懶在床榻上多睡會兒的鳳舞,在聽說天太君回府後,忙起身下了床榻,催著青鳶和藍星、橙玉伏侍她洗漱、梳妝、更衣。待用過早飯,給亡母上過早香,鳳舞就坐上忘憂軒的小轎,急急的往佛光軒去了。
此時,東陽公府裏的大小主子,凡是在府裏的,都擠在佛光軒的院子裏,想進正廂去給天太君請安。尤其是剛查出喜脈的李姨娘,巴不得見到天太君之後,梨花帶雨的訴些委屈,好求天太君把東方燁請回府來。
隻可惜,華嬤嬤板著臉守在正廂門外,不準任何人進去,並揚聲道:“老太君回來的路上,讓車輦顛得身子疼,此時正在休息。還請各位先行回去,待晚上用過了飯,再過來請安。”
眾人聞言,心裏都犯起嘀咕。要知道,東陽公府的車輦雖然趕不上宮裏的,可在京華城裏比豪華比舒適,都是數一數二的。其中,又以東方燁和天太君的車輦,最為講究。況且,從皇宮到東陽公府,路程並不太遠,應該是不會顛的天太君身子不適才對。
連珠夫人和席氏走上前去,與華嬤嬤悄聲嘀咕了幾句,就帶著各自隨侍丫鬟們走了。剩下的四位姨娘見狀,雖然仍舊看不出頭緒,卻也不願招華嬤嬤不待見。帶著鳳玲和東方平向關著門的正廂福身請安後,也都識趣的離去了。
因此,當忘憂軒的小轎於佛光軒門外停下,鳳舞帶著紅袖和黃鶯走進去的時候,院子裏靜悄悄的,除了華嬤嬤坐在正廂廊下,就再看不見任何人了。
鳳舞疑惑的快步邁上正廂的台階,見華嬤嬤臉色沉重,忙急聲問道:“嬤嬤的臉色怎麽這般不好?難道是祖母病了不成?”
“大姑娘別急,老太君的身子很好,並無病痛。”華嬤嬤見鳳舞一臉擔憂,忙出言安撫。隨即,又緊握住她的手,冷惜的叮囑道:“老太君在裏麵等著,大姑娘進去吧。隻是,大姑娘,聽婆子一句:萬事開頭難。有些事情,隻要熬過去了,往後就好了。萬事總要往長遠了考慮,要顧全大局才好,可不能使性子。”
鳳舞極少見華嬤嬤如此反常,又見她滿是擔憂的看著自己,心裏瞬間一沉,一股強烈的不安感襲上心頭,讓她握著帕子的手,開始輕微的顫抖起來。
少頃,待有些慌亂的心緒平穩下來後,鳳舞方將紅袖和黃鶯留在了正廂外,獨自推開正廂的門,緩步走了進去,又回身將門緊緊的合上。
雖然她還不知道到底是出了什麽事,但是直覺告訴她,這件事與她有著莫大的關係,且也一定與宮裏有關。
待走進西暖閣,見天太君閉目坐在炕榻上,撚動著手中的翡翠佛珠串,鳳舞徑自福身請安,然後於炕榻的另一邊坐下,小心的探問道:“祖母,是宮裏出了什麽事嗎?”
聽見鳳舞的聲音,天太君撚動佛珠串的手一頓,整個人都僵在了那裏。
少頃,天太君方緩緩的睜開雙眼,盯著鳳舞看了一會兒,才正色沉聲道:“皇後想讓太子納西仁公謝家的寧樂郡主為側妃,待明年你與太子大婚之後,就挑日子,下旨賜婚,迎寧樂郡主進宮。”
說到這裏,天太君的臉色灰暗了下來。她從來都不覺得太子娶側妃是一件大事,必竟太子是將來的皇上,是要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男子。隻是這個側妃是寧樂郡主,就不得不讓她有所提防和顧忌。
先不說西仁公府,是大秦朝除了東陽公府外,最大的權貴世家。單說皇後是西仁公府所出,就足以讓此事變得極為複雜。要知道,皇後是太子的生母,是將來的太後。
一旦寧樂郡主嫁給了太子,就算皇後再喜愛鳳舞,也難免會偏著寧樂郡主幾分。到時候,有皇後寵著護著的寧樂郡主,就會成為鳳舞後宮生活最大的絆腳石,也會成為唯一一個可以威脅到鳳舞後位的強勁對手。
天太君的一席話,如晴天霹靂一般,震得鳳舞僵在那裏,臉色也瞬間蒼白了起來。
雖然太子娶側妃、納侍妾的事,還有將來登基之後,會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事,鳳舞早就有心理準備。隻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她還沒有嫁給太子,就要提早麵對這些無可奈何。
而最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那個女子竟會是寧樂郡主謝玉芙。與不相幹的人共侍一夫、爭寵奪愛是一回事,與最為要好的姐妹共侍一夫、爭寵奪愛又是另一回事。一想到往後要在那樣的情況下,與謝玉芙朝夕相處,她的頭就不禁疼了起來。
“這件事,你要有個主意。我和你父親,是絕不會讓你受委屈的。”天太君見鳳舞怔愣在那裏,又是心疼又是不忍。隻是有些事情,總也要她自己去麵對,旁人是幫不了她的。
鳳舞無力的垂下雙肩,使勁扯著手中的帕子,冷笑道:“哼,我能有什麽主意,皇後的意思,豈是我一個小小的郡主能反抗的。況且,不過謝家姐姐,也會是別人。與其是別人,我倒寧願是謝家姐姐。”
雖然她真的不希望是謝玉芙,真的無法接受是謝玉芙。可是,皇後把話說到這份上,她除了說上兩句場麵話,接受這個事實,又能說什麽呢?
天太君看著鳳舞的眼眶慢慢泛紅,心疼的苦歎一聲,將佛珠串輕擲到炕桌上。永樂長公主過逝的早,鳳舞算是她親手撫養長大的。在這東陽公府裏,她是最不願意、最不舍得鳳舞受委屈的人。
沉思一番後,天太君沉聲道:“封寧樂郡主為太子側妃一事,要等到你與太子大婚之後。如今尚不到十月,明年六月裏你才會行及笄禮,然後才會選日子迎娶你進宮。這麽算下來,寧樂郡主怎麽也要明年年底才能進宮為側妃。時間還是很寬裕的,我們可以先拖一拖,沒有必要那麽早給皇後回複。等你父親回來之後,我再與他商議一下,看這件事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想來以咱們東陽公府的地位,再加上老婆子的這把骨頭,在皇上和太後、皇後麵上,可是能說上一些話的。不過,你既然知道了這事,心裏就要有些準備。要知道,皇室天家的事,就連皇上也有無可奈何的時候。”
鳳舞了然的點了點頭,又有一搭、沒一搭的陪著天太君說了幾句,就借著身子不適為由,辭出了佛光軒,回忘憂軒去了。
此時,她已然沒有了陪天太君用午飯的心情,隻想回去好好的靜一靜。她現在的心緒很亂,頭也很疼,她需要清靜安寧,也需要作一些自我的心理建設。
在她看來,下旨賜婚,封謝玉芙為太子側妃之事,已是板上釘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