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易明漢和易明浩兩兄弟,鳳舞還是很滿意的。哥哥易明漢話不多,顯得很沉著穩重,眼神也沒有亂轉亂瞄,對鳳舞這個義母很是恭敬。弟弟易明浩則開朗活潑,看著很懂事聽話,雖然總時不時的瞄幾眼炕桌上的果點,可卻始終沒有張口討要吃食。
鳳舞見他們兄弟懂規矩、知進退,笑著點了點頭,將備好的見麵禮送給了他們。兩兄弟也很知禮,雙雙跪地接了見麵禮,又奉茶道謝,一聲“義母”叫得心甘情願。
鳳舞又拉著他們說了會兒話,問了問東疆外異族地區的風土民情,問了問東疆戰事和易子軒的詳細情況,並帶著他們在東暖閣裏用罷了晌午飯,才命韋嬤嬤送他們回去。
對於易子軒送了兩個義子回來一事,易母和陳易氏都很不能理解,隻不過自從有了“五十耳光”事件之後,陳易氏老實了許多,易母也不太敢找鳳舞說話。
安排易明漢和易明浩住進碧柏軒和碧楊軒之後,鳳舞才帶著他們兄弟去拜見了易母和陳易氏、安易氏。
有鳳舞坐在那裏壓陣,陳易氏自然不敢盤根問底,隻客套了兩句話,給了兩個紅包,就不言語了。易母和安易氏更是省事兒的,自然也沒有為難他們,各自給了兩個紅包,也就算是完事了。
*****************************************************************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
秦明帝正式召告天下:東征大捷,東征大軍已班師回朝,將於五月二十日抵達都城京華。
此次東征的勝利,擴大了大秦的管轄版圖,是大秦朝近五十年來最為重大的一次征戰。
而身為東征元帥和副帥的易子軒、東方晨,可說是三戰成名,整個大秦上下再無不知二人者。尤其是寒門出身的易子軒,以二十六之年,打拚到天下聞名,絕可謂是英雄男兒。
歸期的旨意下了,有了準日子,易府也就開始加緊準備迎四位老爺回府。
鳳舞的肚子是一日大過一日,離六月末的產期已不足兩個月了,自然不能再張羅府內事務。好在有燕二奶奶和華三奶奶坐陣,又有韋嬤嬤、任嬤嬤和任泉倆口子張羅,鳳舞倒是能安心養胎,不必跟著操心費神。
天太君因惦記鳳舞的產期,早早就將東陽公府自養的兩個產婆和專精伺候孕婦產婦的兩個嬤嬤送進了易府。囑咐她們好生照料鳳舞,直到鳳舞出了月子,再回東陽公府。
*****************************************************************
到了五月二十日,鳳舞自查出身孕之後,頭一次在辰初就起了身。沐浴、洗漱、更衣畢,換上了精心挑選的新衣裳,梳了華貴的發髻,化了淡雅的妝容,戴了精美的頭麵首飾,盤坐在西暖閣的炕榻上享用早飯。
易子軒和東方晨帶著燕磊、華傑、衛東率五千精兵入京華的吉時是巳初,入朝麵聖複命的吉時是巳正,宮中的慶功宴會在午正開席,易子軒歸府最快也要在申正之後了。
細算完時辰,鳳舞暗笑自己緊張著急,太過沉不住氣,吩咐韋嬤嬤道:“派人出去傳話,老爺回來後,先請他去福壽軒拜見老太太。等福壽軒裏完了事,再請老爺回來歇息。”
韋嬤嬤應了一聲,想了想,又問道:“太太不過福壽軒去嗎?”
鳳舞懶懶的歪在炕榻上,不耐煩的道:“不去了。天又熱,肚子又沉,不想折騰。反正老爺肯定是要回來的,早見晚見都一樣,何苦辛苦的跑一趟。”
韋嬤嬤也不知道鳳舞為何鬧起了別扭,隻得苦笑著出去派紫霞給任泉媳婦傳話。
鳳舞心緒不安的在炕榻上歪了一會兒,又進書房裏翻了翻閑書,隨手撥了撥琴弦,就往書房窗下的貴妃榻上一歪,看著院子裏種植的花草,發起愣來。
她才嫁進易家,易子軒就奉旨東征了,夫妻間還談不上恩愛情深。對於他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父親,還有那一雙深邃得能將她吞沒的眼睛。
她清楚古代對再嫁女子的嚴苛,所以若是喪夫或是和離,她寧可守著孩子過一生。也是因為從來沒有想過再嫁,她坐著花轎進易家大門時,就想好好跟易子軒過日子。必竟,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她想要好好的經營。
她不知道易子軒是怎麽想的,但是新婚的那幾日裏,她覺得易子軒對她還是喜歡的。隻是一場東征,長達八個月之久,他還喜歡她嗎?鳳舞覺得懷孕讓她變得越來越小女人,越來越多疑不安,變得非常的不像她。
其實往開了想一想,她對易子軒也談不上愛不愛的。當初會嫁給他,一是覺得東方燁挑女婿的眼光絕不會錯,二是覺得易家人口簡單,過日子也不必立那些勞什子的規矩,更不用成日琢磨著家產的紛爭,三是她受現代的影響,覺得男人好不好要看他的能力,不能看他的家世,家裏再有錢,他沒有能力,也有敗光的一天。
鳳舞就這麽胡思亂想的,直到青鳶連催勸了三四次,才收回思緒,回西暖閣用罷了午飯,然後躲進內室去睡午覺了。
青鳶和藍星、橙玉見狀,心裏都很是不解。
橙玉疑惑的問道:“咱們太太怎麽倒不著急了呢?自從皇上宣告了東征大軍班師回朝的日子,太太就一直心著的盼著老爺回府。這怎麽到了正日子,倒又不上心了呢?”
藍星瞪了她一眼,嗔斥道:“太太自有太太的道理,你跟著瞎操什麽心。咱們老爺太太是夫妻,夫妻之間惦念著也是應該的。”
青鳶在旁輕咳了一聲,嚇得藍星和橙玉忙閉上了嘴,老實的退出了正廂。
*****************************************************************
鳳舞這一覺睡得極熟,待醒過來時,才發現床榻上多了一個人。雙手捂住差點脫口的驚呼,鳳舞怒瞪著安然睡在身旁的易子軒,暗罵他回來了,卻不叫醒自己。
易子軒見小妻子躺在身旁發怔,秀眉比睡夢中皺得還緊,關切的問道:“睡醒了?身子有不適嗎?我看你睡夢中還微皺著眉。”
他是武將,戰場上出生入死,向來淺眠。隻要略有一絲的動靜,他就會轉醒過來,更別說鳳舞翻身時的大動靜了。
鳳舞不滿的嘟了嘟嘴,緩緩坐起身來,埋怨道:“回來了也不叫醒我,倒讓我嚇了一跳,差點高喊出聲。幾時回的府?可去拜見過婆婆了?”
易子軒也跟著坐起身,邊輕摟鳳舞入懷,邊笑回道:“申正之前就趕回府了,拜見過母親後,又陪著說了會兒話,才回忘憂軒來的。見你睡得正香,我也有些累了,就也躺下歇會兒。”
說著,輕撫了撫小妻子高高隆起的肚子,心懷愧疚的歎道:“你受委屈了。你才剛過門,我就扔下你在家裏,真是辛苦你了。我在東疆接到你報喜訊的家書時,恨不得策馬飛奔回來,可是聖命難違。與二舅兄商議後,決定加快東征的戰事,無論如何也要趕在你臨盆之前回來。”
鳳舞安心的靠在易子軒的懷裏,淡然的笑道:“若說不辛苦、不委屈,那是說話哄你的。隻是哪家的媳婦都不好當,就連宮裏的太後和皇後也有訴不盡的委屈,我也就怨不得蒼天不公了。好在有韋媽媽和任媽媽幫著打點府中諸事,二位嬸嬸也幫襯了不少忙,我也就能懶在這忘憂軒裏養胎,倒也沒太操心費神。”
易子軒又輕撫了撫小妻子的秀發,溫聲安撫道:“放心,皇上準我在家裏休息兩個月,能好好在家裏陪陪你了。下月十六就是你的壽辰,這是你嫁進我們易家之後的頭一個生日,定要給你好好辦一辦才行。”
鳳舞不讚同的搖了搖頭,失笑道:“還是算了吧。我如今挺著這麽大的肚子,下月末又是產期,可經不起折騰,還是老實的懶著吧。”
小夫妻倆重新躺下,相擁著又敘了會兒思念之情,又說了說家常閑話,還聊了聊易明漢和易明浩兄弟,就相繼坐起了身。
易子軒先行下了床榻,邊自行更衣,邊喚了青鳶進來伏侍鳳舞起身,並問青鳶道:“如今是哪位禦醫為太太請平安脈?”
青鳶笑回道:“是禦醫院的王禦醫,他老人家最擅婦人之病痛喜孕,脈相也是最穩的。國公爺特吩咐了王禦醫,讓他老人家每半個月,就進府來為太太請次平安脈。”
易子軒安心的點了點頭,又吩咐道:“明日拿了我的名帖,去請王禦醫進府一趟。”
青鳶知道這是易子軒不放心鳳舞,心裏替主子高興,笑著應了一聲。
待易子軒出了內室,韋嬤嬤就走了進來,見鳳舞坐在梳妝台前,讓青鳶給她理發髻,忙快步走上去,小聲的回稟道:“太太。大姑太太真是賊心不死,見老爺獨自去拜見老太太,太太並未跟隨,便在老爺麵前說了太太許多的壞話。從老爺離府時說起,可真是一樁一件都不落下。”
鳳舞早已料到,並未驚詫,隻冷笑了兩聲,便問道:“那老爺怎麽說?老爺回來後可有問起那些事?”
之前她之所以對陳易氏一忍再忍,就是不想與易子軒夫妻離心。如今陳易氏不負她望的向易子軒訴了委屈,接下來就要看易子軒如何抉擇了。
韋嬤嬤幸災樂禍的笑回道:“大姑太太可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老爺不僅沒有怪罪太太,還對大姑太太說:大姐若是住得不便宜,就帶著珠姐兒和康哥兒單挑一所軒院住著,日常用度一概自理。我每月給大姐一百兩作為日常花費,大姐自己當家作主,日子也就順心了。——太太沒有看見,老爺這話一說完,大姑太太那臉色就變得極為難看。老太太還想出麵圓幾句場,可老爺起身就走了,都沒有給老太太說話的工夫。哼,一個月一百兩,大姑太太若真是點了頭,可就要虧大了。如今大姑太太和珠姐兒、康哥兒身邊伏侍的下仆就足有近三十人,再加上過幾個月要進府的先生和針線娘子,別說一百兩,縱有兩百兩,也不夠大姑太太使喚的。”
整個易府上下的下仆,都是席氏為鳳舞挑選、調-教的,就算有那麽兩三個背主之人,可隻要是韋嬤嬤想知道的消息,還沒有不知道的。易子軒前腳離了福壽軒,易母身邊隨侍的大丫鬟後腳就一五一十的向韋嬤嬤學了一遍。
聽了韋嬤嬤的話,鳳舞安心的點了點頭,起身問道:“晚上的洗塵宴備得如何了?今日四位老爺平安回府,咱們家裏很該熱鬧熱鬧。”
韋嬤嬤笑回道:“太太隻管放心,婆子已去看過,喬婆子安排得很是妥當。漢爺還帶著浩爺去城外獵了兩隻山雞和一籃子鵪鶉回來,說是孝敬老爺和太太嚐鮮的。”
鳳舞聞言,失笑道:“倒是沒辜負老爺待他們兄弟的恩情。”
韋嬤嬤也笑著誇讚道:“漢爺和浩爺雖然入府的日子不多,可行動間卻極懂規矩,從來不惹事生非。看著倒比表少爺強了不止一星半點,真是看不出來幼年就喪了父母,可憐的淪為了乞兒。”
鳳舞笑歎道:“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兄弟吃了那麽多的苦,自然懂得知恩圖報、珍惜富貴的道理。”
韋嬤嬤讚同的點了點頭,扶著鳳舞緩緩走出了內室。
西暖閣裏,易子軒正端坐在炕榻上喝茶,抬頭見鳳舞出來,忙放下茶,起身過來扶著她在炕榻上坐下。
易子軒還是剛才在內室裏的易子軒,隻是經過了韋嬤嬤的轉述之言,鳳舞再看見他,卻比先時要親近了許多。
經營婚姻不容易,相伴為夫妻更不容易。她和易子軒往後的日子還很長,總要慢慢的熬,才能熬過一輩子。以後的事情,她說不好、猜不準,但至少眼前,他是站在她身邊的。
鳳舞見他們兄弟懂規矩、知進退,笑著點了點頭,將備好的見麵禮送給了他們。兩兄弟也很知禮,雙雙跪地接了見麵禮,又奉茶道謝,一聲“義母”叫得心甘情願。
鳳舞又拉著他們說了會兒話,問了問東疆外異族地區的風土民情,問了問東疆戰事和易子軒的詳細情況,並帶著他們在東暖閣裏用罷了晌午飯,才命韋嬤嬤送他們回去。
對於易子軒送了兩個義子回來一事,易母和陳易氏都很不能理解,隻不過自從有了“五十耳光”事件之後,陳易氏老實了許多,易母也不太敢找鳳舞說話。
安排易明漢和易明浩住進碧柏軒和碧楊軒之後,鳳舞才帶著他們兄弟去拜見了易母和陳易氏、安易氏。
有鳳舞坐在那裏壓陣,陳易氏自然不敢盤根問底,隻客套了兩句話,給了兩個紅包,就不言語了。易母和安易氏更是省事兒的,自然也沒有為難他們,各自給了兩個紅包,也就算是完事了。
*****************************************************************
五月初五,端午佳節。
秦明帝正式召告天下:東征大捷,東征大軍已班師回朝,將於五月二十日抵達都城京華。
此次東征的勝利,擴大了大秦的管轄版圖,是大秦朝近五十年來最為重大的一次征戰。
而身為東征元帥和副帥的易子軒、東方晨,可說是三戰成名,整個大秦上下再無不知二人者。尤其是寒門出身的易子軒,以二十六之年,打拚到天下聞名,絕可謂是英雄男兒。
歸期的旨意下了,有了準日子,易府也就開始加緊準備迎四位老爺回府。
鳳舞的肚子是一日大過一日,離六月末的產期已不足兩個月了,自然不能再張羅府內事務。好在有燕二奶奶和華三奶奶坐陣,又有韋嬤嬤、任嬤嬤和任泉倆口子張羅,鳳舞倒是能安心養胎,不必跟著操心費神。
天太君因惦記鳳舞的產期,早早就將東陽公府自養的兩個產婆和專精伺候孕婦產婦的兩個嬤嬤送進了易府。囑咐她們好生照料鳳舞,直到鳳舞出了月子,再回東陽公府。
*****************************************************************
到了五月二十日,鳳舞自查出身孕之後,頭一次在辰初就起了身。沐浴、洗漱、更衣畢,換上了精心挑選的新衣裳,梳了華貴的發髻,化了淡雅的妝容,戴了精美的頭麵首飾,盤坐在西暖閣的炕榻上享用早飯。
易子軒和東方晨帶著燕磊、華傑、衛東率五千精兵入京華的吉時是巳初,入朝麵聖複命的吉時是巳正,宮中的慶功宴會在午正開席,易子軒歸府最快也要在申正之後了。
細算完時辰,鳳舞暗笑自己緊張著急,太過沉不住氣,吩咐韋嬤嬤道:“派人出去傳話,老爺回來後,先請他去福壽軒拜見老太太。等福壽軒裏完了事,再請老爺回來歇息。”
韋嬤嬤應了一聲,想了想,又問道:“太太不過福壽軒去嗎?”
鳳舞懶懶的歪在炕榻上,不耐煩的道:“不去了。天又熱,肚子又沉,不想折騰。反正老爺肯定是要回來的,早見晚見都一樣,何苦辛苦的跑一趟。”
韋嬤嬤也不知道鳳舞為何鬧起了別扭,隻得苦笑著出去派紫霞給任泉媳婦傳話。
鳳舞心緒不安的在炕榻上歪了一會兒,又進書房裏翻了翻閑書,隨手撥了撥琴弦,就往書房窗下的貴妃榻上一歪,看著院子裏種植的花草,發起愣來。
她才嫁進易家,易子軒就奉旨東征了,夫妻間還談不上恩愛情深。對於他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她的丈夫、她孩子的父親,還有那一雙深邃得能將她吞沒的眼睛。
她清楚古代對再嫁女子的嚴苛,所以若是喪夫或是和離,她寧可守著孩子過一生。也是因為從來沒有想過再嫁,她坐著花轎進易家大門時,就想好好跟易子軒過日子。必竟,這是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她想要好好的經營。
她不知道易子軒是怎麽想的,但是新婚的那幾日裏,她覺得易子軒對她還是喜歡的。隻是一場東征,長達八個月之久,他還喜歡她嗎?鳳舞覺得懷孕讓她變得越來越小女人,越來越多疑不安,變得非常的不像她。
其實往開了想一想,她對易子軒也談不上愛不愛的。當初會嫁給他,一是覺得東方燁挑女婿的眼光絕不會錯,二是覺得易家人口簡單,過日子也不必立那些勞什子的規矩,更不用成日琢磨著家產的紛爭,三是她受現代的影響,覺得男人好不好要看他的能力,不能看他的家世,家裏再有錢,他沒有能力,也有敗光的一天。
鳳舞就這麽胡思亂想的,直到青鳶連催勸了三四次,才收回思緒,回西暖閣用罷了午飯,然後躲進內室去睡午覺了。
青鳶和藍星、橙玉見狀,心裏都很是不解。
橙玉疑惑的問道:“咱們太太怎麽倒不著急了呢?自從皇上宣告了東征大軍班師回朝的日子,太太就一直心著的盼著老爺回府。這怎麽到了正日子,倒又不上心了呢?”
藍星瞪了她一眼,嗔斥道:“太太自有太太的道理,你跟著瞎操什麽心。咱們老爺太太是夫妻,夫妻之間惦念著也是應該的。”
青鳶在旁輕咳了一聲,嚇得藍星和橙玉忙閉上了嘴,老實的退出了正廂。
*****************************************************************
鳳舞這一覺睡得極熟,待醒過來時,才發現床榻上多了一個人。雙手捂住差點脫口的驚呼,鳳舞怒瞪著安然睡在身旁的易子軒,暗罵他回來了,卻不叫醒自己。
易子軒見小妻子躺在身旁發怔,秀眉比睡夢中皺得還緊,關切的問道:“睡醒了?身子有不適嗎?我看你睡夢中還微皺著眉。”
他是武將,戰場上出生入死,向來淺眠。隻要略有一絲的動靜,他就會轉醒過來,更別說鳳舞翻身時的大動靜了。
鳳舞不滿的嘟了嘟嘴,緩緩坐起身來,埋怨道:“回來了也不叫醒我,倒讓我嚇了一跳,差點高喊出聲。幾時回的府?可去拜見過婆婆了?”
易子軒也跟著坐起身,邊輕摟鳳舞入懷,邊笑回道:“申正之前就趕回府了,拜見過母親後,又陪著說了會兒話,才回忘憂軒來的。見你睡得正香,我也有些累了,就也躺下歇會兒。”
說著,輕撫了撫小妻子高高隆起的肚子,心懷愧疚的歎道:“你受委屈了。你才剛過門,我就扔下你在家裏,真是辛苦你了。我在東疆接到你報喜訊的家書時,恨不得策馬飛奔回來,可是聖命難違。與二舅兄商議後,決定加快東征的戰事,無論如何也要趕在你臨盆之前回來。”
鳳舞安心的靠在易子軒的懷裏,淡然的笑道:“若說不辛苦、不委屈,那是說話哄你的。隻是哪家的媳婦都不好當,就連宮裏的太後和皇後也有訴不盡的委屈,我也就怨不得蒼天不公了。好在有韋媽媽和任媽媽幫著打點府中諸事,二位嬸嬸也幫襯了不少忙,我也就能懶在這忘憂軒裏養胎,倒也沒太操心費神。”
易子軒又輕撫了撫小妻子的秀發,溫聲安撫道:“放心,皇上準我在家裏休息兩個月,能好好在家裏陪陪你了。下月十六就是你的壽辰,這是你嫁進我們易家之後的頭一個生日,定要給你好好辦一辦才行。”
鳳舞不讚同的搖了搖頭,失笑道:“還是算了吧。我如今挺著這麽大的肚子,下月末又是產期,可經不起折騰,還是老實的懶著吧。”
小夫妻倆重新躺下,相擁著又敘了會兒思念之情,又說了說家常閑話,還聊了聊易明漢和易明浩兄弟,就相繼坐起了身。
易子軒先行下了床榻,邊自行更衣,邊喚了青鳶進來伏侍鳳舞起身,並問青鳶道:“如今是哪位禦醫為太太請平安脈?”
青鳶笑回道:“是禦醫院的王禦醫,他老人家最擅婦人之病痛喜孕,脈相也是最穩的。國公爺特吩咐了王禦醫,讓他老人家每半個月,就進府來為太太請次平安脈。”
易子軒安心的點了點頭,又吩咐道:“明日拿了我的名帖,去請王禦醫進府一趟。”
青鳶知道這是易子軒不放心鳳舞,心裏替主子高興,笑著應了一聲。
待易子軒出了內室,韋嬤嬤就走了進來,見鳳舞坐在梳妝台前,讓青鳶給她理發髻,忙快步走上去,小聲的回稟道:“太太。大姑太太真是賊心不死,見老爺獨自去拜見老太太,太太並未跟隨,便在老爺麵前說了太太許多的壞話。從老爺離府時說起,可真是一樁一件都不落下。”
鳳舞早已料到,並未驚詫,隻冷笑了兩聲,便問道:“那老爺怎麽說?老爺回來後可有問起那些事?”
之前她之所以對陳易氏一忍再忍,就是不想與易子軒夫妻離心。如今陳易氏不負她望的向易子軒訴了委屈,接下來就要看易子軒如何抉擇了。
韋嬤嬤幸災樂禍的笑回道:“大姑太太可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老爺不僅沒有怪罪太太,還對大姑太太說:大姐若是住得不便宜,就帶著珠姐兒和康哥兒單挑一所軒院住著,日常用度一概自理。我每月給大姐一百兩作為日常花費,大姐自己當家作主,日子也就順心了。——太太沒有看見,老爺這話一說完,大姑太太那臉色就變得極為難看。老太太還想出麵圓幾句場,可老爺起身就走了,都沒有給老太太說話的工夫。哼,一個月一百兩,大姑太太若真是點了頭,可就要虧大了。如今大姑太太和珠姐兒、康哥兒身邊伏侍的下仆就足有近三十人,再加上過幾個月要進府的先生和針線娘子,別說一百兩,縱有兩百兩,也不夠大姑太太使喚的。”
整個易府上下的下仆,都是席氏為鳳舞挑選、調-教的,就算有那麽兩三個背主之人,可隻要是韋嬤嬤想知道的消息,還沒有不知道的。易子軒前腳離了福壽軒,易母身邊隨侍的大丫鬟後腳就一五一十的向韋嬤嬤學了一遍。
聽了韋嬤嬤的話,鳳舞安心的點了點頭,起身問道:“晚上的洗塵宴備得如何了?今日四位老爺平安回府,咱們家裏很該熱鬧熱鬧。”
韋嬤嬤笑回道:“太太隻管放心,婆子已去看過,喬婆子安排得很是妥當。漢爺還帶著浩爺去城外獵了兩隻山雞和一籃子鵪鶉回來,說是孝敬老爺和太太嚐鮮的。”
鳳舞聞言,失笑道:“倒是沒辜負老爺待他們兄弟的恩情。”
韋嬤嬤也笑著誇讚道:“漢爺和浩爺雖然入府的日子不多,可行動間卻極懂規矩,從來不惹事生非。看著倒比表少爺強了不止一星半點,真是看不出來幼年就喪了父母,可憐的淪為了乞兒。”
鳳舞笑歎道:“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兄弟吃了那麽多的苦,自然懂得知恩圖報、珍惜富貴的道理。”
韋嬤嬤讚同的點了點頭,扶著鳳舞緩緩走出了內室。
西暖閣裏,易子軒正端坐在炕榻上喝茶,抬頭見鳳舞出來,忙放下茶,起身過來扶著她在炕榻上坐下。
易子軒還是剛才在內室裏的易子軒,隻是經過了韋嬤嬤的轉述之言,鳳舞再看見他,卻比先時要親近了許多。
經營婚姻不容易,相伴為夫妻更不容易。她和易子軒往後的日子還很長,總要慢慢的熬,才能熬過一輩子。以後的事情,她說不好、猜不準,但至少眼前,他是站在她身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