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和狄玨走了。蘇覽月沒有去錢行。
巴巴的趕來相送的,卻是開封府總捕頭陳勝武。陳勝武因為擁有七巧健體館的股份,月月可從呂秀才手裏收到沉甸甸的現錢,這兩年腰包眼見著鼓了起來。因此封給狄家叔侄的一份程儀,竟也頗為豐厚。狄玨又樂成了花。
“我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陳捕頭憂鬱的扯著狄青說。
狄青一時沒搞明白陳捕頭的兒子不爭氣跟自己有什麽關係,但是人家先是幫助自己的侄兒尋到自己,又送了這麽豐厚的程儀,所以狄青也隻能耐著性子聽陳捕頭繼續說下去。
好不容易絮絮叨叨了半個時辰,狄青才終於聽明白了原來陳捕頭那位小兒子兩個多月前因為某些原因,和他一個姓梁的兄弟一起離家投軍了。
“我估摸著他倆有可能上西邊去了。狄兄弟你要是能碰著他們,見著咱們在京城相識一場的份上,一定想辦法幫我把這倆兔崽子給弄回來。我在這兒也替梁師傅多謝你了。”
狄青自然答應如果幸能相遇,必會盡力勸解兩個少年人早日歸還家裏,莫再叫親人思念憂心。
饒是如此,陳捕頭仍然高興不起來。他何嚐不知道這種相遇的概率幾近大海撈針,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可是一想起當年自己的大哥披星戴月的趕回家中,卻隻能抱著老父親的靈牌號哭的場景,陳捕頭就覺得鼻頭那個酸啊……
時間轉眼進入了寶元元年的七月,陰霾一掃而空,簡直稱得上是好事連連。
對一些小女子來說,喜慶的氣氛和夏日的氣溫一樣節節升高——陳七巧終於出孝了!
對於古人所謂的“守孝三年”,蘇覽月雖然在後世的時候就知道。但是真正了解還是在轉生到宋之後。
父母乃至祖父母去世,未婚的男女三年之內都不能嫁娶。如果這男子是為官之人,則要休上三年喪假,回老家為逝者守孝。這三年長假稱為“丁憂”。如果皇帝覺得某個臣子太過重要不想讓他離開而不準他的喪假,這種行為稱之為“奪情”。然而這情也不是輕易奪得的,通常皇帝的這種行為,會招致諫官的批評。因為這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忠臣出孝門——隻有孝親孝家的人,推而廣之才能孝君孝天下!
當然也會有官員不樂意為了長輩的去世使自己浪費三年的光陰而隱瞞喪事不上朝廷的。這種行為一旦被朝廷發覺或被旁人告發,立即會被禦史彈劾,可能會失去皇帝的寵信甚至可能丟掉烏紗。
陳七巧自景佑二年十七歲時開始守孝,整整三年,現在已經二十歲了,孝期已滿,終於可以嫁人了!
說也奇怪,女人往往到了出嫁時才會發現,自己要嫁的人與少女時代的幻想竟然可能全然不同甚至相反!昔年在真定府的時候,陳七巧她爹就想給她訂門親事,好約束一下這個野丫頭。那時候的陳七巧帶著還拖著鼻涕的謝小梨滿真定府踢館踢得不亦樂乎,心氣高得看不上尋常男子,一心想嫁一個身手高強,功夫遠在自己之上的英雄好漢。哪知道那些慕名而來的小子,一個比一個不頂事,讓她一對粉拳打得屁滾尿流。眼見著上門提親得人家日漸稀少,陳七巧自己也狠了心:“罷了,都是些中看不中用得的東西!要我嫁給這些三腳貓把式,不若不嫁!”
於是那時芳齡方才二八的颯爽小佳人,竟暗自下了終身不嫁的決心。
哪知道到京城投靠叔叔家去,遇到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呂秀才,竟而一縷柔情纏繞,再無法可解。
“我怎麽竟然會嫁給一個連隻雞都打不過的酸秀才呢?我當年明明是下了決心要嫁個英雄好漢啊!”
陳七巧這納悶。
“這大概就叫以柔克剛吧……”梁愛玉安慰她說。這詞有點怪,誰是柔?誰是剛?
蘇覽月和謝小梨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這叫一物克一物?”
“這叫報應不爽。”謝小梨平日裏最喜歡看到陳七巧做了錯事被秀才搬出孔老夫子的長篇大論來教訓時蔫蔫的樣子。了不起,秀才!
“哎喲!”蘇覽月。
“哎喲!”謝小梨。
不用說也知道,兩個大腦锛兒!
蘇拂雲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團扇,望著這些姑娘們微笑。
蘇覽月近來時常召集人到蘇府聚會,一群人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讓蘇府的後院熱鬧非凡。蘇拂雲微微笑了,她隱約能猜到小妹的心意。無非是想讓她在熱鬧中去淡忘一些不該想起的事。
她病愈後也曾被召入宮中。曹皇後關切的問起她的病情,責備她不會照顧自己。蘇拂雲和這個母儀天下的女子性情極是相投的,平素竟引為知己,大有“知我者,皇後也”之感。但是當皇後問起她如何竟會病倒的時候,蘇拂雲突然覺得難以回答。即便說給她聽,這個女子會懂嗎?對她來說,應該沒有什麽比身為皇後的責任更重要的了吧?
“貪涼,受了風而已。”蘇拂雲悄然化解皇後的問題。
然而回到家中,還有更大的考驗要去麵對。仿佛是受了小盧學士的喜事的影響似的,突然之間上門來向蘇拂雲提親的人多了許多。
其實對這件事,比蘇拂雲更覺得苦惱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蘇覽月,在她看來蘇拂雲的年齡仍然不過是個少女而已,一旦嫁了,姐妹勢必不能再像現在這般總是在一起。可是此時的習俗,蘇拂雲正在適婚的年齡,這卻是無法可想的。蘇覽月隻有悶悶不樂的份,卻想不出什麽辦法,也不敢瞎出什麽主意去阻攔這件事——畢竟一個女子若耽擱了適婚的年齡,今後會如何,是很難確定的。
而另一個苦惱的人竟然是蘇侍郎!蘇侍郎苦惱什麽呢?人多啊!挑不出來啊!
蘇拂雲的美貌、才情和品行,早已聲名遠播,且她身上還有皇帝欽封的縣主封號。這樣一位少女,不知道被多少世家子弟視作天賜佳偶的不二人選。今年的大考已經結束,朝廷即將在七月放榜,這些人唯恐蘇家也像別的人家一樣爭在放榜之後挑選其中佼佼者聘為東床,是以趕著來提親。
提親的人太多,身世家門多是上上之選,直挑得蘇侍郎眼睛都花了。
他還和徐氏一起將蘇拂雲叫到眼前,想將名帖交給她,讓她自己去選。反正一個個都是世家大族,人中龍鳳,選了哪個都不會錯。
蘇拂雲卻臻首微垂,不肯接過:“全憑父親作主,女兒當無異議。”
蘇侍郎還當是女兒家麵薄羞澀,徐氏卻略略看出些端倪。私下裏母女閨中傾談,詢問蘇拂雲是否已經有了心上人,蘇拂雲卻一力否認。徐氏又轉攻蘇覽月,知道這姐妹倆情深,說不定小丫頭知道些什麽。哪知道蘇覽月卻裝傻充愣,一問三不知。
姐妹倆這種反常的表現,反倒讓徐氏更加疑心。畢竟是成年的女子了,對這些少女情懷也都是過來人了。細細回想近來發生的各件事情和種種蛛絲馬跡,竟而猜出了七八分的細節。這才省悟蘇拂雲那一場大病,病因竟在心裏,不由得大是憐惜。
然而這些話,卻是不便與蘇侍郎講了。見蘇覽月不斷招些女孩來府中為蘇拂雲解悶,這份用心良苦,讓徐氏又是感激又是欣慰。
於是熱鬧的七月裏,陳七巧歡歡喜喜的嫁了。
這一日朝廷放了榜,司馬光的名列進士一甲。
這個七月,算是這一年最好的日子吧?
炎炎夏日,蘇覽月躲在涼意陣陣的水榭中,枕在蘇拂雲的腿上。姐妹兩個密密私語。
“姐,我們可以不嫁嗎?”
“那怎麽可以?姐姐總歸要嫁人的。你看七巧,不也即將為人妻了嗎?你也遲早會長大,會有一個好夫婿的。”
“可是這世上如果沒有我看得上的男子呢?”
姐姐失笑,用團扇輕拍妹妹的額頭:“你才見過多少人?莫忘了這世間像君實大哥那般的男子,難道不值得嫁嗎?”
“君實哥哥自不必說。可是……姐,如果可以不嫁,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嫁嗎?”
這個問題,姐姐卻回答不上來了。她隻知道自己十七歲的年齡,已到了非嫁不可的時候。父母總會從那一堆名帖中尋出一個他們認為家世、才學和人品最佳的,成為她的夫婿。然後她就要穿上嫁衣成為人妻了。
她從未想過,如果……假如她可以自己選擇嫁與不嫁的話會怎樣?
她想不出答案。
她輕輕揮舞團扇,趕走靠近妹妹的流螢。
妹妹則用烏溜溜的眼睛,凝望的她。
在此時,姐妹兩個都沒有預料到——
分離,比她們預想的來得更早,更快!
第七卷完
****************************************以下字數免費****************************************
我最近在想,要不要用“時光飛逝,轉眼蘇覽月已經十六歲了”這樣的方式來讓她長大。大家好像對她一直不長大感到不耐煩了。但是無論如何,我必須得先給蘇拂雲安排好一個歸宿,才能讓她長大的。
***(未完待續)
巴巴的趕來相送的,卻是開封府總捕頭陳勝武。陳勝武因為擁有七巧健體館的股份,月月可從呂秀才手裏收到沉甸甸的現錢,這兩年腰包眼見著鼓了起來。因此封給狄家叔侄的一份程儀,竟也頗為豐厚。狄玨又樂成了花。
“我有一個不爭氣的兒子。”陳捕頭憂鬱的扯著狄青說。
狄青一時沒搞明白陳捕頭的兒子不爭氣跟自己有什麽關係,但是人家先是幫助自己的侄兒尋到自己,又送了這麽豐厚的程儀,所以狄青也隻能耐著性子聽陳捕頭繼續說下去。
好不容易絮絮叨叨了半個時辰,狄青才終於聽明白了原來陳捕頭那位小兒子兩個多月前因為某些原因,和他一個姓梁的兄弟一起離家投軍了。
“我估摸著他倆有可能上西邊去了。狄兄弟你要是能碰著他們,見著咱們在京城相識一場的份上,一定想辦法幫我把這倆兔崽子給弄回來。我在這兒也替梁師傅多謝你了。”
狄青自然答應如果幸能相遇,必會盡力勸解兩個少年人早日歸還家裏,莫再叫親人思念憂心。
饒是如此,陳捕頭仍然高興不起來。他何嚐不知道這種相遇的概率幾近大海撈針,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可是一想起當年自己的大哥披星戴月的趕回家中,卻隻能抱著老父親的靈牌號哭的場景,陳捕頭就覺得鼻頭那個酸啊……
時間轉眼進入了寶元元年的七月,陰霾一掃而空,簡直稱得上是好事連連。
對一些小女子來說,喜慶的氣氛和夏日的氣溫一樣節節升高——陳七巧終於出孝了!
對於古人所謂的“守孝三年”,蘇覽月雖然在後世的時候就知道。但是真正了解還是在轉生到宋之後。
父母乃至祖父母去世,未婚的男女三年之內都不能嫁娶。如果這男子是為官之人,則要休上三年喪假,回老家為逝者守孝。這三年長假稱為“丁憂”。如果皇帝覺得某個臣子太過重要不想讓他離開而不準他的喪假,這種行為稱之為“奪情”。然而這情也不是輕易奪得的,通常皇帝的這種行為,會招致諫官的批評。因為這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忠臣出孝門——隻有孝親孝家的人,推而廣之才能孝君孝天下!
當然也會有官員不樂意為了長輩的去世使自己浪費三年的光陰而隱瞞喪事不上朝廷的。這種行為一旦被朝廷發覺或被旁人告發,立即會被禦史彈劾,可能會失去皇帝的寵信甚至可能丟掉烏紗。
陳七巧自景佑二年十七歲時開始守孝,整整三年,現在已經二十歲了,孝期已滿,終於可以嫁人了!
說也奇怪,女人往往到了出嫁時才會發現,自己要嫁的人與少女時代的幻想竟然可能全然不同甚至相反!昔年在真定府的時候,陳七巧她爹就想給她訂門親事,好約束一下這個野丫頭。那時候的陳七巧帶著還拖著鼻涕的謝小梨滿真定府踢館踢得不亦樂乎,心氣高得看不上尋常男子,一心想嫁一個身手高強,功夫遠在自己之上的英雄好漢。哪知道那些慕名而來的小子,一個比一個不頂事,讓她一對粉拳打得屁滾尿流。眼見著上門提親得人家日漸稀少,陳七巧自己也狠了心:“罷了,都是些中看不中用得的東西!要我嫁給這些三腳貓把式,不若不嫁!”
於是那時芳齡方才二八的颯爽小佳人,竟暗自下了終身不嫁的決心。
哪知道到京城投靠叔叔家去,遇到了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呂秀才,竟而一縷柔情纏繞,再無法可解。
“我怎麽竟然會嫁給一個連隻雞都打不過的酸秀才呢?我當年明明是下了決心要嫁個英雄好漢啊!”
陳七巧這納悶。
“這大概就叫以柔克剛吧……”梁愛玉安慰她說。這詞有點怪,誰是柔?誰是剛?
蘇覽月和謝小梨湊在一起嘀嘀咕咕:
“這叫一物克一物?”
“這叫報應不爽。”謝小梨平日裏最喜歡看到陳七巧做了錯事被秀才搬出孔老夫子的長篇大論來教訓時蔫蔫的樣子。了不起,秀才!
“哎喲!”蘇覽月。
“哎喲!”謝小梨。
不用說也知道,兩個大腦锛兒!
蘇拂雲有一下沒一下的扇著團扇,望著這些姑娘們微笑。
蘇覽月近來時常召集人到蘇府聚會,一群人說說笑笑打打鬧鬧的,讓蘇府的後院熱鬧非凡。蘇拂雲微微笑了,她隱約能猜到小妹的心意。無非是想讓她在熱鬧中去淡忘一些不該想起的事。
她病愈後也曾被召入宮中。曹皇後關切的問起她的病情,責備她不會照顧自己。蘇拂雲和這個母儀天下的女子性情極是相投的,平素竟引為知己,大有“知我者,皇後也”之感。但是當皇後問起她如何竟會病倒的時候,蘇拂雲突然覺得難以回答。即便說給她聽,這個女子會懂嗎?對她來說,應該沒有什麽比身為皇後的責任更重要的了吧?
“貪涼,受了風而已。”蘇拂雲悄然化解皇後的問題。
然而回到家中,還有更大的考驗要去麵對。仿佛是受了小盧學士的喜事的影響似的,突然之間上門來向蘇拂雲提親的人多了許多。
其實對這件事,比蘇拂雲更覺得苦惱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蘇覽月,在她看來蘇拂雲的年齡仍然不過是個少女而已,一旦嫁了,姐妹勢必不能再像現在這般總是在一起。可是此時的習俗,蘇拂雲正在適婚的年齡,這卻是無法可想的。蘇覽月隻有悶悶不樂的份,卻想不出什麽辦法,也不敢瞎出什麽主意去阻攔這件事——畢竟一個女子若耽擱了適婚的年齡,今後會如何,是很難確定的。
而另一個苦惱的人竟然是蘇侍郎!蘇侍郎苦惱什麽呢?人多啊!挑不出來啊!
蘇拂雲的美貌、才情和品行,早已聲名遠播,且她身上還有皇帝欽封的縣主封號。這樣一位少女,不知道被多少世家子弟視作天賜佳偶的不二人選。今年的大考已經結束,朝廷即將在七月放榜,這些人唯恐蘇家也像別的人家一樣爭在放榜之後挑選其中佼佼者聘為東床,是以趕著來提親。
提親的人太多,身世家門多是上上之選,直挑得蘇侍郎眼睛都花了。
他還和徐氏一起將蘇拂雲叫到眼前,想將名帖交給她,讓她自己去選。反正一個個都是世家大族,人中龍鳳,選了哪個都不會錯。
蘇拂雲卻臻首微垂,不肯接過:“全憑父親作主,女兒當無異議。”
蘇侍郎還當是女兒家麵薄羞澀,徐氏卻略略看出些端倪。私下裏母女閨中傾談,詢問蘇拂雲是否已經有了心上人,蘇拂雲卻一力否認。徐氏又轉攻蘇覽月,知道這姐妹倆情深,說不定小丫頭知道些什麽。哪知道蘇覽月卻裝傻充愣,一問三不知。
姐妹倆這種反常的表現,反倒讓徐氏更加疑心。畢竟是成年的女子了,對這些少女情懷也都是過來人了。細細回想近來發生的各件事情和種種蛛絲馬跡,竟而猜出了七八分的細節。這才省悟蘇拂雲那一場大病,病因竟在心裏,不由得大是憐惜。
然而這些話,卻是不便與蘇侍郎講了。見蘇覽月不斷招些女孩來府中為蘇拂雲解悶,這份用心良苦,讓徐氏又是感激又是欣慰。
於是熱鬧的七月裏,陳七巧歡歡喜喜的嫁了。
這一日朝廷放了榜,司馬光的名列進士一甲。
這個七月,算是這一年最好的日子吧?
炎炎夏日,蘇覽月躲在涼意陣陣的水榭中,枕在蘇拂雲的腿上。姐妹兩個密密私語。
“姐,我們可以不嫁嗎?”
“那怎麽可以?姐姐總歸要嫁人的。你看七巧,不也即將為人妻了嗎?你也遲早會長大,會有一個好夫婿的。”
“可是這世上如果沒有我看得上的男子呢?”
姐姐失笑,用團扇輕拍妹妹的額頭:“你才見過多少人?莫忘了這世間像君實大哥那般的男子,難道不值得嫁嗎?”
“君實哥哥自不必說。可是……姐,如果可以不嫁,如果可以選擇,你……會選擇嫁嗎?”
這個問題,姐姐卻回答不上來了。她隻知道自己十七歲的年齡,已到了非嫁不可的時候。父母總會從那一堆名帖中尋出一個他們認為家世、才學和人品最佳的,成為她的夫婿。然後她就要穿上嫁衣成為人妻了。
她從未想過,如果……假如她可以自己選擇嫁與不嫁的話會怎樣?
她想不出答案。
她輕輕揮舞團扇,趕走靠近妹妹的流螢。
妹妹則用烏溜溜的眼睛,凝望的她。
在此時,姐妹兩個都沒有預料到——
分離,比她們預想的來得更早,更快!
第七卷完
****************************************以下字數免費****************************************
我最近在想,要不要用“時光飛逝,轉眼蘇覽月已經十六歲了”這樣的方式來讓她長大。大家好像對她一直不長大感到不耐煩了。但是無論如何,我必須得先給蘇拂雲安排好一個歸宿,才能讓她長大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