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光顯然不會因為方重勇寫了封信,他就會對如今這位名為“官家”,實為數十州之主的人言聽計從。


    不過,李懷光也不得不承認,方重勇在信中說得很有道理。


    洛陽是不能去打的,那是一個陷阱,關中那幫人安排好的陷阱,誰去誰死。無論他和安守忠最後誰勝誰負,都很難落到好。


    除非戰局呈現出壓倒性的場麵,快到關中朝廷來不及作出任何反應,但這樣的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安守忠在洛陽本地作戰,又有城防之利,想打到洛陽,就先得攻破河陽三城。


    總不能借道汴州吧?


    就算李懷光想這麽做,方重勇也不會允許,這封信裏麵已經把話說明白了。


    該怎麽辦呢?


    李懷光不得不考慮方重勇的提議。


    到了天將黑未黑的時候,韓遊瑰帶著人回澤州城了。李懷光屏退閑雜人等,將其叫到書房參議軍機。


    李懷光將方重勇的親筆信交給韓遊瑰,後者看了又看,眉頭緊鎖。


    “相州四戰之地,若是入主其間,如何能安生?”


    韓遊瑰有些迷惑不解的問道。


    鄴城這塊地方自楊堅滅尉遲迥後,便叫相州,叫了將近兩百年。


    富庶那是肯定的,畢竟鄴城周邊的土地,以及水利設施都已經被開發出來了,道路也修得很好,四通八達的。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這裏無險可守,誰都可以來踏一腳。


    “能不能安生,在於你有多大氣力。你沒有氣力,即便躲到山裏麵,也會被野獸吃掉的。”


    李懷光擺了擺手說道,表示這壓根就不是什麽問題。比起相州,汴州更加四通八達,可如今蓬勃發展如旭日東升,哪裏不好了?


    交通便利這種事情就是雙刃劍,發展好了事半功倍,發展不好,隨時會被人胖揍。


    弱即是有罪,弱者就算去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也一樣是弱者啊!


    在哪裏都不安全!


    “既然如此,信中所言,頗有道理。隻是要如何決斷,還看節帥如何打算。方清未嚐沒有驅虎吞狼之意,節帥若是應對得法,倒也不失為一條路子。”


    韓遊瑰點點頭說道。


    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話,得看辦事辦得如何。


    李懷光點點頭,去架子上拿了一壺酒,給韓遊瑰倒了一杯。


    “本帥早有離開澤州之意。軍中將士不事生產坐吃山空,這澤州啊,也未必能一直待下去,總要去尋一處好地方。


    倒不是本帥喜歡折騰,而是不得不如此。關中那邊來這麽一招驅虎吞狼,倒是遂了本帥之意。”


    李懷光歎息道。


    有些富庶的地方,如蒲州、洛陽、相州、汴州、揚州等地,交通發達商貿繁榮,都是養得起兵馬的。控鶴軍如果可以占據一個那樣的地方,按道理說,混下去不難。


    可是澤州地狹,養不起那麽多兵馬,這地方一直是作為太原南麵前哨而設的,曆史上總是跟太原,或者說晉陽是一起的。


    如今在政治上兩地被分開,自然是光景差了許多。


    也就是說,最多在澤州混一年時間,最多今年秋收以後,李懷光和控鶴軍還是要去找一塊更富庶的地方養兵。


    總是要走的,早比晚好。


    控鶴軍如果拖欠軍餉,那是要嘩變的,丘八們可不會跟李懷光講什麽交情。


    越是拖著,士氣越低,軍心也會越渙散。


    關中朝廷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拿賞賜要挾和引誘李懷光。


    換言之,大家都是打明牌,沒有誰是傻子。


    “你帶點信得過的兄弟,去相州偵查一下,把行軍路線打探清楚。


    本帥有大用。”


    李懷光眯著眼睛說道,見韓遊瑰已經將杯中酒喝完,於是又給對方倒了一杯酒。


    “節帥,真要對鄴城用兵?找什麽借口呢?”


    韓遊瑰問了一個很有意思,卻又很沒意思的問題。


    對於某些有政治追求的人來說,愛惜羽毛是必然的,出兵講求一個“出師有名”。但對於李懷光和控鶴軍而言,他們打仗不需要找借口。


    連皇帝都殺過,打仗還要找什麽借口?完全是多此一舉。


    不過李懷光始終都覺得,雖然李琩是死在控鶴軍手中,但那是對方故意往刀上撞罷了。李懷光本身並無殺李琩之心。


    說穿了,一切都是“意外”,隻不過現在再去想已經沒有意義了。


    起碼他自己是這麽認為的。


    “我們直接打相州就行了,要什麽借口。如果真要找的話,就說是關中朝廷讓我們出兵的。


    不過你這話倒是提醒本帥了,還要給關中那位天子上一份奏折,就說我們已經得到軍令,將要出兵鄴城。


    如果他們派使者來責問提醒,本帥就說直接攻打河陽三城不可取,不如繞路,先拿下鄴城再說。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那些屁話就沒必要去聽了。”


    李懷光嘿嘿冷笑道,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妙啊,節帥這一招,關中朝廷那幫人想接都沒法接。外人又不知道我們接到的是什麽軍令,所以無論做什麽,都是無所謂的。”


    韓遊瑰撫掌大笑道。


    “正是如此。”


    李懷光點點頭,心如明鏡一般。


    他和控鶴軍,不會受到任何人的擺布。即便是方清,寫信來說如何如何,李懷光也是有用則用,沒用的廢話,就當沒聽見了事。


    他們就如同風一樣自由,不會被人掌控!


    “那末將明日便出發。”


    韓遊瑰對李懷光抱拳行禮,他已然明白,這位節帥已經下定了決心出兵相州。前出偵查,隻不過是在做戰爭準備而已。


    ……


    北風卷著雪花,好似利刃一般,刮在人臉上生疼。


    汴州郭橋鎮,朝廷設立的居養院外,設立的粥鋪,已經排起了長龍,一眼望不到頭。


    原本設計中隻能容納兩千人居住的居養院,現在住進去了一萬人不止,而且還不斷有流民從河北而來。那些居養院裏麵住不下的人,隻好在居養院外圍搭建起了帳篷,有些人甚至僅僅是用幾塊木板擋風。


    就這樣,位置還不夠。


    劉晏已經下令開倉放糧,隻不過依舊是隻能救一時而已。


    “都是史思明父子鬧出來的禍事。”


    居養院“城牆”上觀摩流民領粥的方重勇,長歎一聲自言自語,不知道該怎麽評價才好。


    “官家,冬天不方便施工,待到春季,播種、翻土,修建河堤,開鑿水渠,工坊裏麵製作軍械,乃至修建汴梁城的城牆,都需要大量人力。


    我們隻要養他們一兩個月,到時候讓他們以工代賑即可。現在施出去的粥,都不白忙活。”


    劉晏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解釋道。


    “太慢了,工坊不是冬季也不影響勞作嘛,讓這些流民裏麵,一戶至少出一人進工坊幹活。


    人一閑下來,就會惹是生非。


    接受施舍的人,天生就會認為自己低人一等。


    現在就辦,不必等開春,不勞動者不得食。


    都什麽時候了,要跑步前進!”


    方重勇板著臉說道。


    “官家……”


    劉晏想說冬季開封城內外的各種工坊都停工,木工、織工、鍛工什麽的,都回家過年了。看看方重勇的麵色,最後還是緩緩點頭。


    主要是冬季百業蕭條,想生產也沒有銷路,即便生產也不過是積壓庫存而已。


    “馬上要打仗了,到時候再生產就來不及了。讓各家都動起來,沒有銷路的話,那就官府先采辦著,總有用得上的地方。”


    方重勇擺擺手說道。


    一場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關中、洛陽、河東一部分,幾乎大半個河北,已經確定會參戰。而河南等地會不會參戰,全看方重勇的謀劃。


    甚至可以說,全看他的意誌。他說要打,那就真要打!


    到時候,僅僅是轉運糧秣的民夫,人數都不會少。還有戰爭的方方麵麵,都會需要大量勞動力。


    等戰爭爆發時再去準備,已經有些遲了。


    光這運糧的平板車,都不一定夠用,這還不提損耗。


    劉晏匆匆忙忙去傳令,等他回來的時候,方重勇已經坐到馬車裏麵,準備回開封城了。


    劉晏上馬車後,方重勇就沉聲問道:“如果要打仗,打一年,甚至三五年,我們的糧秣夠用麽?”


    “那得看怎麽打,在哪裏打,打多大。


    隻要不在汴州和周邊地區動手,下官都有辦法籌措到糧秣。”


    劉晏自信滿滿的說道。


    經過這兩年的布局,汴州朝廷所管轄的各州縣,已經設立了官倉,並且不受地方官府管控,直屬於朝廷派出的官員管理。


    這些官倉,既是常平倉,負責抑平糧價,防止囤積居奇,同時也是軍倉,負責提供軍糧。


    汴州是水路總樞紐,而這些分布於河南各州的官倉,也都建在可以漕運的河邊,需要的時候,就通過水路轉運到汴州。


    運費十分低廉,且運行高效,很多地方都是朝發夕至。


    如今汴州交通發達的優勢,正在進一步顯現。交通問題,往往是封建時代所麵臨的最大問題。而交通又製約著軍隊的後勤,後勤決定了軍隊的戰鬥力。


    汴州的軍隊,能不能打且另說,其後勤體係,已經是毫無爭議的天下第一,且呈現碾壓級,遠遠勝過其他地方的軍隊。


    在這方麵,方重勇非常自信。


    “官家,是要打仗了麽?”


    劉晏疑惑問道,他主要是管理財政的,對於打仗的相關,他通常隻會問一句話:要多少錢?


    隻不過從方重勇現在的態度看,此番作戰可能有些不同尋常。


    也就是規模會有點大。


    “很多時候,開啟戰端很容易,結束戰亂卻很難。你看史思明父子相鬥,如今已經打了快兩年,打得河北民生凋敝,卻也是停不下來,隻能時打時停。


    方某若是開啟了戰端,出兵很容易,息兵卻很難。


    拿下李歸仁以後,便不得不對史思明動刀。控鶴軍參戰了,如果不將這支軍隊掌控或者剿滅,戰爭也停不下來。


    安守忠和關中翻臉了,我們不能放任安守忠坐大,卻也不能讓關中那邊得到洛陽,戰爭更不能停。


    馬上,就要撕破臉了。一旦撕破臉,再想相安無事便無可能。


    為此本官憂心忡忡,慎之又慎,生怕決策失誤。”


    方重勇搖頭歎息道。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如今他也是“老江湖”,更不是“光腳之人”。


    所以身無長物的李懷光和控鶴軍覺得打仗無所謂。直接莽就行了;家底豐厚,實力驚人的方重勇反倒是喜歡“上兵伐謀”,輕易不會動刀兵。


    兵者大凶也,出則見血!不是敵人的血就是自己的血,方重勇很惜命,不想再賭了。


    “今年河北先後有洪災與蝗災,李歸仁想來日子很難過。不如官家先禮後兵,將李歸仁等河北將領安排於宋州,打散其部曲,重新安置如何?”


    劉晏試探問道。


    方重勇先是點點頭,隨即又搖頭道:“李歸仁等節度使,自是國中之國,形同帝王,軍隊乃是其命根,他顯然不會心甘情願聽命。”


    劉晏的辦法不是不好,隻是不能現在實施。


    馬車在新修的官道上行駛著,方重勇閉目養神,劉晏心裏想著事情,也沒有說話,一時間氣氛有些沉悶。


    “準備一筆錢作為撫恤金,把公文張貼出來,告訴將士們,一旦有什麽意外,他們的家人生活有保障。


    本官說一不二,白紙黑字。”


    方重勇慢悠悠的說道。


    反正朝廷有錢,也給得起!這兩年瘋狂種田,不就是為了打仗的時候可以瘋狂氪金麽?


    此刻他也體會到氪金就變強的快感了。


    “請官家放心,這個早有準備了。鹽引代替了相當一部分財帛,隻要不在汴州打仗,下官有的是辦法。”


    劉晏對方重勇叉手行禮道。


    “嗯,河北鹽貴,給相州那邊送幾船鹽過去,就說是朝廷賞賜他們的。然後,本官自有謀劃。”


    方重勇眯著眼睛說道。


    他準備了一係列組合拳,一環套一環的,現在也是時候使出下一招了。


    “此乃小事,隻是下官不知,官家為何如此呢?相州並不向朝廷繳納賦稅啊?”


    劉晏有些疑惑不解的問道。


    李歸仁那幫人什麽德行,方重勇應該是最了解的。按道理說,不可能做這樣“肉包打狗”的事情。


    除非,是有深意。


    “無事,到時候自然有好戲看。”


    方重勇漫不經心說道,沒有接茬。


    在方重勇的設想中,很快就會有人告訴李歸仁,控鶴軍要來打他。


    無論李懷光出不出兵,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因為方重勇已經用那幾船鹽表達自己態度,以及汴州朝廷的態度了。李歸仁要是沒傻到家,那肯定要做足準備。


    無論是跟汴州這邊拉關係,還是加強相州的防務。


    當然了,李懷光如果最後沒有出兵,也沒有關係,隻要把張通儒帶回來的回執給李歸仁看看就行了。


    人無傷虎意,虎有傷人心。


    很多時候,一個人即便是拔刀沒有砍人,也會讓周圍的路人感覺到深深惡意,更何況是已經有“明確證據”了呢?


    能苟這麽長時間不被人噶掉,相信李歸仁會明白這其中的深意。


    一旦進入猜疑的節奏,就會進入“死亡螺旋”,然後互相懷疑“對方會不會暗算我”的猜疑鏈裏麵。


    最後成為你死我活的死局。


    方重勇忍不住嘴角露出一絲壞笑。相州與澤州相鄰,即便沒有證據,李歸仁也很難放心控鶴軍不會噶他腦袋。


    方重勇已經謀劃好了,把各家蠢蠢欲動的玩家都拖下水,大亂鬥,這才方便隔岸觀火啊。


    反正,沒有哪個人,是在已經有明確敵人的前提下,還敢跟方重勇翻臉的。


    即便那些人想翻臉,也得掂量汴州朝廷掌控了幾十個州,是怎樣一個龐然大物!


    車內溫暖如春,而馬車外麵的風雪,卻下得更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盛唐挽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攜劍遠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攜劍遠行並收藏盛唐挽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