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匆匆過去。


    轉眼間便到了十一月。


    天氣也漸漸涼了起來。


    十一月二日。


    190個國家領導於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舉行了【全球氣候變化會議】。


    這場會議是針對全球變暖,並且著重地重申了一遍,控製碳排放、控製節能減排方麵的內容。


    湯武是從頭看到尾。


    甚至連新聞的任何一絲標點的符號都沒有錯過。


    別人看到的是枯燥無比的國際新聞,而他看到的卻是“新能源產業”,正在國際時代的浪潮下,正在徐徐拉開大幕。


    八十年代至今的華夏巨變,每一場巨變都有征兆,都是長達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新聞鋪墊。


    這是大勢!


    人在大勢之下,隻要別太傻逼,都能賺到錢。


    不過……


    看完新聞以後,湯武又上網專門查了一下光伏產業的原材料。


    發現原材料並沒有因為金融危機的漸漸消弭而降下來,反而價格又在攀升,攀升到讓湯武再次放棄了進軍光伏行業這個念頭。


    國際新聞的蛛絲馬跡裏,老美對華夏的光伏行業,似乎越來越嚴苛了。


    很多經濟學專家預測,老美即將對華夏的光伏行業進一步增加進口關稅,但又有一些經濟學家則覺得老美不太可能,更多的是想辦法跟華夏的光伏產業合作、開發。


    畢竟……


    這東西這麽好,他們怎麽可能會放棄?


    湯武瀏覽了一下國內外新聞以後,又看到幾家同行宣布破產了。


    他心中不知怎的,有些不是滋味。


    第一是光伏行業的門檻,現在似乎越來越高,市場也越來越難了。


    第二是就比較扯淡,r本那邊也正在研發新能源項目,似乎申請了不少關於“氫”的專利,一旦真讓r本方麵落實了這個專利,那麽未來……


    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下,湯武關掉了電腦。


    早上七點鍾。


    有些“憂國憂民”的湯武來到了【電瓶實訓基地】。


    【電瓶實訓基地】裏學生很多,嗯……這些學生大多都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雖然裝電瓶不算什麽技術活,但他們對電瓶了解依舊是知之甚少。


    相應的,生產力自然是上不去。


    “湯老師,我們接到了六百套新能源電動車品牌的訂單,其中,聶小平,聶總的【宏威】電動車,短短幾天時間,就賣了兩百多輛,占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這些天我們得加班加點將這六百套給趕出來了,同時,我們需要一套想新的流水線,接下來的訂單量,或許會井噴……”


    “這麽快就需要三百套的貨了?在【威能】電瓶的高壓下,我們能賣這麽多?家電下鄉活動才三天時間吧?我們依舊沒什麽知名度吧?”


    “是,但是,市場正在往好的方麵走!”


    “對方錢打過來了嗎?”


    “打過來了!”


    “好!我去學校申請一下!”


    看著助理兢兢業業地跟自己匯報著訂單情況,湯武眼神先是錯愕,難以置信,緊接著瞬間便激動了起來!


    看了一眼【實訓基地】忙碌的學生們以後,他立馬朝著學校的方向走去。


    …………………………


    洛城。


    是【家電下鄉項目】的試點。


    喇叭、橫幅、大街小巷吆喝的三輪車、喜氣洋洋的經銷商。


    這些有些土不垃圾的營銷手段,在小縣城裏卻是分外好用。


    【源能】、【綠馬】、【新時代】……


    這些大品牌的電瓶車經銷商門口圍滿了無數過來看熱鬧,或是撿便宜的民眾們。


    店員們耐心地跟他們解釋,這些電動車之所以便宜,是因為拿到了國家的補貼,質量絕對不可能跟以前有任何區別,甚至這一次“家電下鄉”的電器項目每一個環節都是經過國家認證、審批、質量比以前隻會更好。


    這麽一通解釋下來,老百姓們盡管有些似懂非懂,搞不明白為什麽國家會出麵補貼這些行業,但他們心情自然是激動的。


    紛紛開始在店員的介紹下,選購了自己心儀的電動車。


    不遠處聶小平【宏威】電動車門口尤為熱鬧。


    老總聶小平親自拿著喇叭,喊“家電下鄉”“廠家讓利”項目,除此以外,歌手“阿k”杜暉的商演海報掛在門頭上,為湯武那款名叫【博世】電瓶作宣傳,海報上除了用特殊字符標注出來醒目的“家電下鄉”幾個大字以外,還掛著幾行更鮮豔的字“充電時間更短、續航時間更長、安全可靠性更強!”。


    杜暉抱著吉他……


    在人群中唱著歌。


    老百姓們對著他指指點點……


    杜暉曾經堅持想唱自己唱的那些歌。


    但唱了半晌,老百姓們興趣大減,川流不息的熙熙攘攘人群,任他唱破了喉嚨,都沒人停下來聽完一首歌。


    偶爾有一些人站在這裏,卻在人群中竊竊私語,類似於“這種人怎麽能唱歌”“這歌唱得不好聽”“這種人怎麽能當歌手,我也能當歌手……”


    一些莫名其妙突然冒出來的話,讓本來信心十足的杜暉臉上掛滿了尷尬。


    仿佛回到了當初,他站在天橋下唱歌的場景。


    “不要這麽唱,你唱這些歌,哪有客人過來聽?你應該唱一些大眾都喜歡聽的歌!”


    “無語了!”


    “我請你過來,不是讓伱唱這些沒人聽的歌的……”


    這期間,一個像電瓶車負責人的中年人走了出來,走出來以後看著杜暉皺了眉頭,說了一些話。


    等他回去轉身的時候,杜暉還聽到了一陣陣嘟囔:“怎麽回事,怎麽插了這麽一個人,有這空間,還不如多放輛電瓶車呢!這一天三百,還真不值,沒個喇叭頂用!”


    杜暉聽完以後,表情微微一變,情緒瞬間便上湧,嘴角想說什麽……


    一天三百!


    他哪裏要一天三百,他過來是特麽免費唱歌為電作宣傳的!


    這不是冤枉人嗎?


    但……


    他終歸是點點頭,拿著話筒,最終隻能唱一些類似《妹妹坐船頭》、《東北恭喜發財》、《那一晚》、《2002年的雨》等熟悉的“大眾老歌”。


    唱了這些老歌以後,一些上歲數的中年人則是停下來,聽一陣,也瞧了一陣。


    但沒有掌聲……


    特別是當不遠處的商家再次喊出什麽“優惠力度”以後,所有人瞬間便一哄而散。


    人群中的杜暉孤零零地像個格格不入的木樁。


    他歎了一口氣。


    休息時間,他坐在台階上,“咕咕咕”地喝著礦泉水,目光閃過一陣茫然。


    短短的幾天時間……


    他對自己呆在這裏的意義,甚至連自己唱歌的意義都開始懷疑了起來。


    整場活動……


    似乎有他沒他一個樣……


    角落裏。


    一台攝影機記錄了他迷茫的全過程。


    燕石化攝影社社長李忠何在人群中,給了杜暉一個特寫。


    這是他們離開燕京,跟著拍家電下鄉活動時候,陳夢婷特意叮囑他們的。


    ………………………………


    十一月三日。


    杜暉跟著攝製組離開了洛城。


    短短幾天時間,他從剛開始跟攝製組的同學們有說有笑漸漸開始變得沉默。


    這段時間……


    他黑了很多。


    在陽光底下唱歌,雖然是秋天,但正午的日頭依舊讓人難熬。


    他也中過暑。


    有幾次臉色慘白,不得已喝了藿香正氣水後感覺渾身無力,在沙發上休息了一下,但躺下沒多久,便又被人叫了起來,繼續唱著歌。


    唱得喉嚨漸漸沙啞……


    唱得連自己都分不清唱什麽歌了。


    但依舊在唱著……


    車上,他茫然地看著窗戶不斷倒退的景色。


    他洛城這幾天,身體上的打擊還算少,畢竟常年流浪,很多苦、很多白眼也不是沒吃過。


    但心理上的打擊卻是極大……


    他開始懷疑起自己到底合不合適唱歌,也開始質疑這些年,自己到底選的這條路到底是對和錯。


    乃至於……


    他對自己明天即將發售的那張《在雨中》的專輯,也開始質疑了起來。


    緊張……


    害怕的心理漸漸地湧上了他的心頭。


    他咬著嘴唇,嘴唇有些發白。


    “暉哥,你還能堅持嗎?”


    就在這個時候,車上,一個話筒和攝像頭擺在他的身邊。


    杜暉下意識地站了一下身體,臉上勉強露出一個笑容:“這些生活,我習慣了。”


    “暉哥,如果,明天那張正在發售的《在雨中》專輯撲街了,你會怎麽樣?”


    這是一個極不友好的問題。


    問題相當於一個孩子即將出生,然後旁邊有人問母親,如果是死胎那會怎麽辦……


    杜暉突然變得非常憤怒,就算是知道這是在錄紀錄片,他也依舊憤怒。


    他的臉變得潮紅,牙齒咬在了一起,咯咯作響,但隨後,他漸漸又閉上了眼睛。


    “我不知道……”


    “你還會唱歌嗎?”


    “我,大概……會的吧。”


    “……”


    當回答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杜暉突然變得沒那麽堅定了。


    之前沒出專輯之前,他一直抱著自己出專輯了,有公司看好了,自己會火,自己是有才華的,隻是暫時被埋沒而已。


    而如果……


    當當出了專輯,然後自己引以為傲的原創主打歌,如這些天在市場裏看到的那樣,無人問津的話,那麽……


    那是一種信仰的崩塌。


    攝像頭移走了。


    杜暉靠在椅子上,開始變得像個雕塑一般一動不動。


    …………………………


    十一月三日。


    車開回了燕京。


    《畢業那些年》紀錄片的上半部,已經錄製好了。


    杜暉跟學生們道別,然後,回到了出租屋裏。


    孤零零的出租屋裏,顯得有些陰冷感。


    期間,徐勝男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電話裏,《在雨中》這張專輯準備在線上線下一起打榜。


    十一月,並沒有什麽重量級歌手發歌,算是一個適合新人的冷門月份。


    但今年的十一月,卻跟往常不太一樣。


    《閃亮女生》總決賽剛結束,幾個人氣女生開始在各自公司的包裝下,發新專輯,各自打榜……


    市場上的宣傳資源,全部都被這幾個女歌手給完全占據了。


    就在杜暉看著網絡上的熱鬧,心中越發對自己沒信心的時候。


    敲門聲響了起來。


    他打開門。


    隻見張勝出現在了門口。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巫馬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巫馬行並收藏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