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方聽了狄仁傑的話,氣的怒火中燒,厲聲大喝道:“好一張巧舌如簧的嘴!一會兒大刑之下,本官會讓你知道,什麽叫生不如死!”


    說著,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大膽刁民,爾等見到本官不但不跪,還大言不慚!本官在此就先定你個蔑視公堂之罪!來人啊!給我重打五十大板,生死不論!”


    狄仁傑站在堂中,見兩旁衙役擁了上來,怒喝一聲:“我看誰敢造次?”一聲怒吼,端是威風凜凜,讓衙役們一驚之下,麵麵相覷不敢上前。


    趙一方見此大怒,對衙役們吼道:“還不上前!”


    而此時站在趙一方身旁的師爺,看著狄仁傑的表現暗暗有些吃驚,趕忙低下頭與趙一方低語幾句。聽了師爺的話,趙一方又看了狄仁傑一眼,喘著粗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重重地哼了一聲。


    命堂下站著的衙役把五人身上的繩索解開,又一擺手,衙役們連忙退下去。趙一方深吸了一口氣冷聲道:“若不是師爺替爾等說好話,現在,爾等早就是皮開肉綻了!”


    狄仁傑不屑的看了趙一方一眼,回以一聲冷笑。趙一方見狀心中暗怒,使勁拍了一下驚堂木:“你叫什麽名字?何處人氏?又做何營生?來我荊州何幹?還不給我從實招來!”


    狄仁傑冷笑一聲,慢條斯理的說道:“在下,姓狄名仁傑,並州人氏。官居龍圖閣大學士,加湖廣道黜置使,荊州大都督!奉旨欽差提調荊州一切軍政要務!”


    ……


    堂上一時間變得鴉雀無聲,所有的人都驚得呆若木雞,尤其是趙一方冷汗登時從額頭滲了出來。


    趙一方眼珠一轉,一拍驚堂木,大喝道:“大膽刁民,竟敢冒充欽差大人!你說自己是欽差大人,可有憑證?”


    狄仁傑冷冷的看了趙一方一眼,衝身旁的李元芳一擺手。李元芳點了點頭便從懷中掏出一個明黃色錦套,高舉過頭頂,朗聲道:“聖旨到!”


    趙一方見此不由渾身打哆嗦,腦中一片混沌,不知該如何應對。李元芳見狀對著趙一方喝道:“趙一方,你好大的膽子,見聖旨竟然不跪?”


    而正這時,堂外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狄仁傑轉身望向堂外,隻見百十名身著戎裝的千牛衛士快步進了堂前院內,齊向狄仁傑行了一禮,便持刀分列兩側。


    不多時便見一大群紫袍官員熙熙攘攘的走了進來,到了院內按品級依次站好。為首的是一個大腹便便的胖臉官員,隻見其一撩衣服,雙膝跪地行禮道:“下官,荊州巡撫朱國誌率荊州有司恭迎欽差大人!”身後官員也紛紛跪倒在地山呼參拜欽差大人。


    狄仁傑連忙走出堂外,對著跪在地上的荊州官員們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諸位大人快快請起!”聽到狄仁傑發話,朱國誌率眾還禮後,便站起身來。


    狄仁傑見眾官起身,便揮了揮手示意眾官入內敘話,便轉身進了堂內。朱國誌等人見狀連忙緊隨其後進入堂中。


    而此時的趙一方,腦中還是一片混沌,魂不守舍的站在公案旁。朱國誌進入堂內,見此不由輕咳一聲道:“趙大人!你如此公然立於公案之側是否太過失禮了,還不速速下來!一旁站下。”


    趙一方猛地驚醒過來,趕忙下來走到狄仁傑身前躬身賠罪道:“卑職無禮,望欽差大人恕罪!”


    狄仁傑笑了聲,擺了擺手道:“趙大人嚴重了!”趙一方趕忙退到一旁,用手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狄仁傑走到案後坐定,指著身旁右側的李元芳道:“這位是聖上欽點隨佐本閣的檢校千牛衛將軍李元芳!”又指著左側的曾泰道:“這位是欽命荊州監察禦史曾泰!”


    堂下眾官見狄仁傑介紹,連忙拱手道:“見過二位大人!”,李元芳曾泰也連忙拱手回禮。


    狄仁傑輕聲咳嗽一聲,正色道:“李將軍,宣聖喻!”


    李元芳向狄仁傑行了一禮,手舉聖旨高聲道:“荊州巡撫、荊州將軍及其衙下僚屬,恭迎聖喻!”


    堂內眾官,齊齊跪倒在地高呼道:“臣等恭迎聖旨,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元芳見眾官跪下行禮畢,便將聖旨雙手捧起躬身遞給狄仁傑,狄仁傑雙手接過緩緩展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荊州連發水患,致使我大周萬民流離失所,地方覆焉,朕聞之,甚憂也!荊州者!堪稱國之重脈,尤為重焉!因特遣內閣參政大臣、龍圖閣大學士狄仁傑為湖廣道黜置大使,荊州大都督,提調荊州一切軍政要務,代朕巡狩,體察民情,賑濟萬民,整飭吏治,便宜行事,所至之處如朕躬親!欽此!”


    百官齊聲道:“萬歲!萬歲!萬萬歲!”狄仁傑收起聖旨交於李元芳。笑道:“眾位大人請起!”眾官再叩首,便站起身來。


    狄仁傑做於公案之後,目光掃視了一遍堂下荊州百官,正聲道:“諸位大人,本閣此次承蒙聖恩,提點湖廣道黜置使,乃為民生、水災及吏治之事,為聖躬所不安。”說著,他目光望向趙一方道:“本閣自入荊州一路行來,所見所聞者,均是趙大人之弟趙一寶橫行霸道,欺壓良善,強占百姓土地……。”


    趙一方一驚抬起頭來,隻見狄仁傑又道:“地方衙署,與趙一寶沆瀣一氣,致使百姓淒苦,告官無路,境況堪憂!趙大人,本閣所言不差吧!”


    趙一方一時間麵如土色,輕輕咳了一聲,出班強辯道:“回大人!地方上確實有人打著趙一寶的旗號為非作歹,但要說是因為趙一寶的原因而使百姓境遇淒苦,是否言過其實了?畢竟趙一寶買地都是給了錢的!”


    狄仁傑看到趙一方強行狡辯,冷笑一聲道:“言過其實?趙府家奴公然在鄉下強賣百姓土地,如不賣者便拳打腳踢,光趙家莊一地就有數人被毒打而死,這是言過其實?”


    狄仁傑又繼續道:“鄉下百姓前來司衙告狀,你的屬下不管青紅皂白便要將狀告之人抓捕,隻因鄉民不滿詢問就要當場格殺!這也是言過其實?”


    下麵站著的眾官一聽大嘩,“在府衙之前擅殺百姓,這還得了?”有官員驚呼道。


    趙一方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大……大人……我……”


    狄仁傑又道:“其餘尚且不說,你屬下捕頭,強凶霸道,不問青紅皂白在公堂之上公然毆打朝廷堂堂的正四品千牛衛將軍,這也是言過其實?”聽到狄仁傑說毆打朝廷大將,站在一旁的麻臉捕頭,一臉的蒼白,渾身顫抖,幾乎站不住腳。


    堂下的百官一聽也是驚訝莫名,紛紛暗道“一個小小的衙役,竟然膽敢毆打朝廷正四品的將軍,簡直是活的不耐煩了!”


    這時李元芳也在一旁冷冷地道:“毆打朝廷欽差,罪該如何?”


    趙一方硬著頭皮道:“罪該抄家滅族!”


    麻臉捕頭一聽,雙腿更是發顫,“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高聲喊道:“小人實在是不知道將軍的身份,還望將軍恕罪!饒過小的一回!”


    狄仁傑起身,饒過公案走了下來道:“你毆打欽差,雖是死罪,但不知者不罪,尚可以開脫。但是,你欺壓百姓,草菅人命,卻是罪無可恕!來人,將此賊拿下!拖出轅門斬首示眾!”


    聽到命令,站在堂外千牛衛衛士立即進入堂內將麻臉捕頭鎖拿捆綁。麻臉捕頭體如篩糠,身體不停地亂顫,掙紮著喊道:“大人!饒命啊!大人!饒命啊!小的再也不敢了…再…”


    看見麻臉捕頭大喊著饒命被拖了下去,堂下官吏們都有些膽戰心驚。


    狄仁傑威嚴的掃視了一眼堂中眾官說道:“從今日起,凡官吏有敢仗勢欺人者;橫行鄉裏,壓榨百姓者,罪同此賊!”


    公堂上的所有荊州官吏們,齊齊跪倒,高聲道:“謹遵鈞命!”


    狄仁傑做回公案後,道:“元芳曾泰你二人即刻率軍,將趙一寶等一幹賊子統統捉拿歸案,明正典刑!同時曉諭地方,趙府所占之地全部歸還於民,有冤訟者要嚴加審理,務必要使地方歸治承平!”


    李元芳、曾泰連忙躬身領命。


    說完,狄仁傑又冷冷的盯著趙一方,讓趙一方驚恐萬狀,癱倒在地。連連告饒道:“大人!下官實在不知他們的所作所為,請大人明察!”


    狄仁傑冷哼一聲,道:“你等所作所為,本閣自然會明察!來人!收繳趙一方官衣印信,打入大牢,聽候發落!”。


    登時有千牛衛進來合力扒去趙一方的官衣,將其拖了下去。


    狄仁傑一連串的動作,讓堂下的官員們心驚肉跳揣測不安,一時間大堂內寂靜無比,無人敢言語。


    狄仁傑見堂內氣氛凝重,笑道:“眾位大人不必驚慌,趙氏兄弟作惡多端,自有國法懲處,爾等隻要依律辦事,自是無恙!“


    眾官聽到狄仁傑教誨忙躬身行禮,紛紛稱是。


    朱國誌出班行禮道:“下官,身為荊州巡撫,不能明辨是非,致使趙氏兄弟逍遙法外,為惡鄉裏。而下官竟絲毫不知,實在是罪不容恕!”


    狄仁傑見朱國治出列請罪,笑嗬嗬的撫著胡須道:“朱大人,此實非你一人之過。爾身為巡撫,代天子主政荊州,沐養千萬黎民,其責不可謂不重。不可能麵麵俱到,明察秋毫。朱大人施政得當,賑濟得力,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實乃有大功於朝!”


    朱國誌見狄仁傑對他稱讚有加,心中有些感動。想起當年他獨自一人南下荊州,曆經無數艱難困苦才在荊州稍稍打開局麵,不想一場天大的水患便將他的一切努力打回原狀,讓他心中抑鬱難以言表。如今朝廷欽差在荊州百官麵前公然肯定他的功績,讓朱國誌心中熱血翻湧,眼睛發紅,有些哽咽的對狄仁傑行禮道:“下官……下官…,當不得閣老稱讚,所作所為實乃是人臣本分!”


    狄仁傑見朱國誌如此,心中暗讚一聲。擺手道:“是誰的的功勞,本閣隻有明辨,朱大人不必再言。”說完又道:“此次本閣奉聖諭押送五百萬賑災銀兩賑濟荊州百姓。在賑災糧餉發放後,爾等要好生運用,如有人膽敢私自截留錢糧,或中飽私囊以身試法,本閣必將嚴懲不貸!”


    此時的堂下官吏們受了幾番驚嚇,早已嚇破膽子,現在哪還敢有貪念,紛紛拜倒在地,口呼:“不敢!”


    ……


    有狄仁傑親自坐鎮襄陽主持賑災事宜,各地官員自然不敢不用命,趙一方前車之鑒可就在眼前。有朝廷錢糧支援,賑濟災民的舉措在各地迅速展開。


    狄仁傑自不會呆在襄陽不動,他將曾泰留下統籌庶務,自己則帶著李元芳如燕等人,巡視荊州各處,查察賑災事宜,順便探查當地吏治民風。


    幾次三番下來,雖然已有欽差嚴令,但還是有不少官員見有利可圖,想盡辦法貪吞救災銀兩,或是謊報災情或是降低救濟標準或是層層盤剝,可為是絞盡腦汁,挖空心思。讓狄仁傑等人感慨不已,狄仁傑在歎息之餘自然不會留情,將這些貪贓枉法之輩一一斬殺,以儆效尤。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召喚之大皇帝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暗中一縷曙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暗中一縷曙光並收藏召喚之大皇帝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