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世祖們的噩夢自開始了,很多人多年之後不願提起這一段回憶,而其中有些人進入南華軍校當教官之後,更是將吃到的苦頭十倍地施加到學生上。
這些都是後話了,而此時,他們必須要先在晚風中餓著肚子站一個時辰。
奕忻的本意是不想用這些二世祖的,但是曆史上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到國外之後,引起了朝內滿族權貴的不安,導致了派遣留學生的措施不得不半途而廢。在當下,奕忻隻能先用這些二世祖,一方麵可以減少朝中高層的疑慮,另一方麵隻要他能夠成功地將這些人拉到自己的隊伍當中,相當於手中多了一幫可以幫自己幹事的人質,以後不管政治上出現什麽樣的變故,在京的滿族權貴都會有所顧忌。
但是這幫人已經被京城糜爛的生活腐蝕透了,就如奕忻所,這幫人基本上不能稱之為人,而是國家的蛀蟲。現在的一步就是要讓這些重新從糜爛中出來,之後其中的可用之才才可以用。所以奕忻首先就是要對這幫人進行為期半年的軍訓。
不得不後世的大學生軍訓是有其道理的,隻是現在很多隻是走走形式,不得其精髓。而二世祖們經曆的軍訓將是非常殘酷的訓練,這從四殺和魔鬼二十四條例中可以看出。
這一百七十二人中,隻要有三分之一人可以用,奕忻就能夠派遣出第一批留學生,將之形成定例之後,則漢族留學生將取而代之成為絕對的主力。
奕忻將此次軍訓的內容交給了仇狄負責,他自己卻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首當其衝的就是解決林則徐製造局經費的問題。
經曆了鴉片戰爭之後,不僅軍費支出甚多,而且還要承擔賠款,清政府的財政已經出了問題。奕忻無法直接在當地的財政上打主意了,而製造局如果想要有所成就,經費必須充足,這件事奕忻雖然對林則徐誇下了海口,到現在仍然沒有找到頭緒。
從山坳回廣州的路上,奕忻一直愁眉苦臉,曾國藩已經猜到他心中所想,撫須問道:“阿哥可是為製造局的銀兩發愁?”
“是啊,我們手上這麽錢根本不夠花的,而廣東的財政你前日跟我過也不容樂觀,這筆錢要從哪裏來呢?”奕忻使勁地搓臉,現在他隻想從天上砸個一百萬兩銀票下來,那麽什麽事都沒了。
曾國藩沉吟一陣道:“在下這裏倒有個想法,隻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奕忻有時候會被這個師傅給氣死,曾國藩不同於卓秉恬,他心中想法要是沒有十分成熟了他絕對不會跟你開口,哪怕跟你了他也是吞吞吐吐猶抱琵琶半遮麵,讓你又急又氣。
“師傅,你有主意就快啊,你看我都想得快要少白頭了!”
“雖然廣東的財政並不富有,但是廣州城內卻有其他富有的人。”曾國藩仍然不急不緩地道,“廣州城內四大行商世家阿哥可知道?”
奕忻搖搖頭,“自前朝開洋行開始,我朝也沿用其製度,與外國通商。而到了乾隆朝時,除了廣州之外不再設立通商口岸,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曾國藩講話的習慣就是要從源頭起,慢慢將整件事情講清楚,奕忻雖然心中著急,但也隻能耐著性子聽下去。
“而在廣州,我朝也設立了洋行,統一負責中外貿易,這就是如今的廣州十三行!”
十三行!奕忻也有所耳聞,但是當時他對經濟史沒多大興趣,也隻是草草看過幾眼,他示意曾國藩繼續往下。
“十三行又被稱為牙行,自己不事生產,卻為人搭橋引線,賺取其中的差價和提傭。十三行在廣州統籌洋人的在我朝貿易,不論是洋貨的進口,還是我朝貨物的銷售給洋人,都要經過他們之手,甚至洋人在我朝的生活起居也是由他們照顧。”
“特別是嘉慶朝後期以來,到我朝的洋人數量與日俱增,這十三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到如今,廣州城內最有富有的幾人出自其中,而最為富有的便是潘,盧,伍,葉四家。”曾國藩伸出了四指,“這四家可以是富可敵國,家中的財富不可盡數。”
奕忻重複了一遍:“潘,盧,伍,葉……伍……這伍家之中是否有一個叫伍秉鑒的?”
曾國藩頭:“看來阿哥也做過功課了,伍秉鑒正是伍家如今的當家老爺子,而伍家也是十三行的總商。”
奕忻哪裏是做過什麽功課,隻是前世他在一個國外的報紙上上看到過伍秉鑒這個名字,那張報紙評出的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富有的五十人中,中國占了六個: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宋子文,最後一個就是伍秉鑒。除了伍秉鑒之外其他人都是有著深厚的政治背景,唯獨他是一個純商人出身,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伍秉鑒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比美國最富有的人的資產多出了近十倍!
“師傅你的意思是,可以在這四個世家身上打主意?”
曾國藩頭道:“沒錯,這四家隻要肯出錢,那麽製造局那銀兩就不成問題了。”
奕忻皺眉思考,這四家除了伍秉鑒之外他一個都不認識,雖然他有個郡王的身份,但是他手中並無權力,而商人逐利,沒有甜頭,他們怎麽可能出錢?
見奕忻在沉思而不得解,曾國藩再開口補充道:“這四家之中,潘家乃是十三行的創始人之一,如今當家者乃是潘正煒,是潘家的第三代當家的,其伯父是潘有為是乾隆朝的進士,其兄也是貢士出身;去年與英國交戰,潘家出資了百萬銀兩資助難民與廣州防務。”
“而伍家則是如今的十三行總商,伍秉鑒已經七十二歲高齡,林督在時,因為他包庇洋人走私鴉片曾多次嗬斥他,與洋人的關係十分密切,據在美利堅也有其產業。但是到了戰時,他也出資百萬資助戰事,更在戰後承擔了一百萬銀元的賠款。”
“盧葉兩家相對低調一些,特別是葉家在去年就向朝廷提交了閉行的申請,而朝廷已經批示了。在廣州也低調行事,安心地過著富家翁的生活。”
奕忻聽完後問道:“如此來,潘伍兩家可以首先考慮?”
“沒錯,在下就是這個意思。”曾國藩撫須頷首。
雖然潘伍兩家是首選,但是還是要先和其中一家接觸,奕忻琢磨了半刻之後,下了決定:“那明天我們就去找伍秉鑒!”
這些都是後話了,而此時,他們必須要先在晚風中餓著肚子站一個時辰。
奕忻的本意是不想用這些二世祖的,但是曆史上洋務運動派遣留學生到國外之後,引起了朝內滿族權貴的不安,導致了派遣留學生的措施不得不半途而廢。在當下,奕忻隻能先用這些二世祖,一方麵可以減少朝中高層的疑慮,另一方麵隻要他能夠成功地將這些人拉到自己的隊伍當中,相當於手中多了一幫可以幫自己幹事的人質,以後不管政治上出現什麽樣的變故,在京的滿族權貴都會有所顧忌。
但是這幫人已經被京城糜爛的生活腐蝕透了,就如奕忻所,這幫人基本上不能稱之為人,而是國家的蛀蟲。現在的一步就是要讓這些重新從糜爛中出來,之後其中的可用之才才可以用。所以奕忻首先就是要對這幫人進行為期半年的軍訓。
不得不後世的大學生軍訓是有其道理的,隻是現在很多隻是走走形式,不得其精髓。而二世祖們經曆的軍訓將是非常殘酷的訓練,這從四殺和魔鬼二十四條例中可以看出。
這一百七十二人中,隻要有三分之一人可以用,奕忻就能夠派遣出第一批留學生,將之形成定例之後,則漢族留學生將取而代之成為絕對的主力。
奕忻將此次軍訓的內容交給了仇狄負責,他自己卻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首當其衝的就是解決林則徐製造局經費的問題。
經曆了鴉片戰爭之後,不僅軍費支出甚多,而且還要承擔賠款,清政府的財政已經出了問題。奕忻無法直接在當地的財政上打主意了,而製造局如果想要有所成就,經費必須充足,這件事奕忻雖然對林則徐誇下了海口,到現在仍然沒有找到頭緒。
從山坳回廣州的路上,奕忻一直愁眉苦臉,曾國藩已經猜到他心中所想,撫須問道:“阿哥可是為製造局的銀兩發愁?”
“是啊,我們手上這麽錢根本不夠花的,而廣東的財政你前日跟我過也不容樂觀,這筆錢要從哪裏來呢?”奕忻使勁地搓臉,現在他隻想從天上砸個一百萬兩銀票下來,那麽什麽事都沒了。
曾國藩沉吟一陣道:“在下這裏倒有個想法,隻是不知道可不可行。”
奕忻有時候會被這個師傅給氣死,曾國藩不同於卓秉恬,他心中想法要是沒有十分成熟了他絕對不會跟你開口,哪怕跟你了他也是吞吞吐吐猶抱琵琶半遮麵,讓你又急又氣。
“師傅,你有主意就快啊,你看我都想得快要少白頭了!”
“雖然廣東的財政並不富有,但是廣州城內卻有其他富有的人。”曾國藩仍然不急不緩地道,“廣州城內四大行商世家阿哥可知道?”
奕忻搖搖頭,“自前朝開洋行開始,我朝也沿用其製度,與外國通商。而到了乾隆朝時,除了廣州之外不再設立通商口岸,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曾國藩講話的習慣就是要從源頭起,慢慢將整件事情講清楚,奕忻雖然心中著急,但也隻能耐著性子聽下去。
“而在廣州,我朝也設立了洋行,統一負責中外貿易,這就是如今的廣州十三行!”
十三行!奕忻也有所耳聞,但是當時他對經濟史沒多大興趣,也隻是草草看過幾眼,他示意曾國藩繼續往下。
“十三行又被稱為牙行,自己不事生產,卻為人搭橋引線,賺取其中的差價和提傭。十三行在廣州統籌洋人的在我朝貿易,不論是洋貨的進口,還是我朝貨物的銷售給洋人,都要經過他們之手,甚至洋人在我朝的生活起居也是由他們照顧。”
“特別是嘉慶朝後期以來,到我朝的洋人數量與日俱增,這十三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到如今,廣州城內最有富有的幾人出自其中,而最為富有的便是潘,盧,伍,葉四家。”曾國藩伸出了四指,“這四家可以是富可敵國,家中的財富不可盡數。”
奕忻重複了一遍:“潘,盧,伍,葉……伍……這伍家之中是否有一個叫伍秉鑒的?”
曾國藩頭:“看來阿哥也做過功課了,伍秉鑒正是伍家如今的當家老爺子,而伍家也是十三行的總商。”
奕忻哪裏是做過什麽功課,隻是前世他在一個國外的報紙上上看到過伍秉鑒這個名字,那張報紙評出的有史以來全世界最富有的五十人中,中國占了六個: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宋子文,最後一個就是伍秉鑒。除了伍秉鑒之外其他人都是有著深厚的政治背景,唯獨他是一個純商人出身,在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伍秉鑒是當之無愧的世界首富,比美國最富有的人的資產多出了近十倍!
“師傅你的意思是,可以在這四個世家身上打主意?”
曾國藩頭道:“沒錯,這四家隻要肯出錢,那麽製造局那銀兩就不成問題了。”
奕忻皺眉思考,這四家除了伍秉鑒之外他一個都不認識,雖然他有個郡王的身份,但是他手中並無權力,而商人逐利,沒有甜頭,他們怎麽可能出錢?
見奕忻在沉思而不得解,曾國藩再開口補充道:“這四家之中,潘家乃是十三行的創始人之一,如今當家者乃是潘正煒,是潘家的第三代當家的,其伯父是潘有為是乾隆朝的進士,其兄也是貢士出身;去年與英國交戰,潘家出資了百萬銀兩資助難民與廣州防務。”
“而伍家則是如今的十三行總商,伍秉鑒已經七十二歲高齡,林督在時,因為他包庇洋人走私鴉片曾多次嗬斥他,與洋人的關係十分密切,據在美利堅也有其產業。但是到了戰時,他也出資百萬資助戰事,更在戰後承擔了一百萬銀元的賠款。”
“盧葉兩家相對低調一些,特別是葉家在去年就向朝廷提交了閉行的申請,而朝廷已經批示了。在廣州也低調行事,安心地過著富家翁的生活。”
奕忻聽完後問道:“如此來,潘伍兩家可以首先考慮?”
“沒錯,在下就是這個意思。”曾國藩撫須頷首。
雖然潘伍兩家是首選,但是還是要先和其中一家接觸,奕忻琢磨了半刻之後,下了決定:“那明天我們就去找伍秉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