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


    自打天幕中公布了土木堡之變中死亡大臣的名單後,王振整個人都縮了起來。


    他再也不敢插手朝政,服侍朱祁鎮的時候也是仔細再仔細。


    朱祁鎮這段時間脾氣不好。


    經常無故打罵宮女太監,後宮的嬪妃們都不敢招惹他。


    除了皇太後以及皇後之外,朱祁鎮也就對王振還算是和氣。


    朝堂上,百官也是用心朝政,並不曾有任何的怨言。


    但是,整個朝堂看似平靜,但卻跟大海一樣,表麵風平浪靜,暗地裏波濤洶湧。


    以英國公為代表的這些勳貴,還有戶部尚書王佐為代表的文官,外加一些武將都在暗中聯絡。


    因為王振這個時候縮了,他的黨羽也就不敢生事,因此根本就沒有發現百官暗中有什麽動作。


    錦衣衛倒是有所察覺,但卻也暗中幫忙瞞著,沒有一人上報。


    朱祁鎮鬱悶了一些日子,見天幕沒有再出現,仙子沒有繼續再揪著他不放,整個人也就放鬆了,就在他打算要整治朝堂時,天幕亮了。


    好多人都還惦記著關於叫門天子的事跡,見到天幕亮了,登時奔走相告。


    這次天幕亮起的時間也是傍晚時分。


    農人都已經從田間回到家裏,正準備晚飯。


    文人士子們也都正相約出去談論詩詞,或者舉行文會,有些閑錢的富戶有好些去酒樓玩樂,有人家的主婦正在燒製晚飯,發現家裏缺了鹽或者醬,就給孩子一些銅錢,讓出去幫忙買些。


    就在這種有人清閑有人繁忙的時候,無憂的臉出現在天幕上。


    “仙子清減了不少啊。”


    天幕下的人們看到無憂都忍不住感慨:“隻怕是忙的都險些忘了直播。”


    “瞧著仙子更好看了。”


    “仙子今天穿著格外漂亮。”


    今天無憂穿了一條碎花長裙,長長的頭發垂在腦後,為了防止發絲作亂,頭上還戴了一個發帶,讓她整個人顯的很清新秀美。


    她笑著打了聲招呼:“大家好,好久不見。”


    有好多人也跟無憂打招呼:“仙子好。”


    “這段時間家裏很忙,沒有太多時間直播,現在告一段落,咱們就來繼續講一講叫門天子朱祁鎮。”


    朱祁鎮的臉色可難看了。


    這叫門天子的名頭一出,他滿腔憤怒也得忍著。


    無憂打開投影儀,繼續播放剪好的影視片段。


    “朱祁鎮被俘,百官推舉朱祁鈺繼位,同時在於謙的帶領下,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京城保衛戰……最終京城保住了,而朱祁鎮也在一年之後被送回國,朱祁鈺還是不忍傷他性命,就將他圈禁在南宮。”


    “說實話,朱祁鈺當皇帝比朱祁鎮要更合適,最起碼他沒有忠奸不分,善惡不明,他虛心納諫,信任於謙,也知道放權,這才能夠保住京城。”


    “別說什麽京城保衛戰的勝利是於謙和京城百姓以及官兵的功勞,如果當皇帝的不給力,不配合,大臣再有能力也勝不了。”


    “您還別不信,要是有疑議的可以參照大慫朝的那些皇帝們,就比如說八大軍神之一的嶽飛,他的能力夠不夠強,他的忠心怎麽樣?那麽一個比肩衛霍的軍事天才,在完顏九妹手底下當官落得怎樣的下場?”


    “再對比一下,朱祁鈺這個皇帝當的是真夠可以的了。”


    “因為朱祁鎮的亂搞,朱祁鈺可謂是臨危受命,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當時的明朝麵臨幾乎亡國的危險,朱祁鈺在這種時刻能夠任用賢臣,能夠堅定的支持於謙,並且條理分明的處理朝政,在贏得京城保衛戰之後,也能盡快安撫民眾,恢複生產,使得景泰年間邊關無憂,百姓安居樂業,怎麽著都比朱祁鎮強吧。”


    “隻是朱祁鈺心不夠狠,但凡是換個人上位,朱祁鎮早就死的不能再死了,但朱祁鈺沒殺朱祁鎮,這就留下了禍患。”


    “景泰三年,朱祁鈺廢太子朱見深,立他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但第二年朱見濟就去世了,為此,朱祁鈺受了很大的打擊,景泰八年,朱祁鈺突然間得了重病,朝中因為儲位問題而呈現亂相,正月十七石亨、徐有貞等人領軍打開長安門,入南宮迎朱祁鎮複登大位。”


    “朱祁鎮複辟之後改國號為天順,天順元年二月初一廢朱祁鈺為郕王,軟禁於西內永安宮,二月十九朱祁鈺去世,死因不明。”


    景泰年間,朱祁鈺麵無表情的看著天幕。


    當他聽到他於天順元年二月去世時,忍不住手抖了一下。


    死因不明,好一個死因不明啊。


    果然,他還是心慈麵軟,不如他的好哥哥心狠手辣。


    想想朱祁鎮的性格,天幕不說,他也能猜到朱祁鎮複辟後他沒有好下場。


    不隻是他,擁他上位參加京城保衛戰的那些官員們也不會有好下場。


    朱祁鎮容不下於謙等人。


    想到輔佐他八年忠心耿耿的那些臣子會被抄家滅族,會不得好死,朱祁鈺一陣心痛。


    “皇兄,你可不要怪朕,這都是你逼朕的。”


    “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那些於國於民有功之人。”


    朱祁鈺看向身邊跟隨的太監。


    隻一個眼神,服侍他多年的太監就懂了。


    那太監悄悄的退下,叫了人往南宮而去。


    “朱祁鎮複辟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殺於謙、王文等人,正月二十一改年號為天順,次日便將於謙以謀逆罪名處死。”


    “於謙有什麽罪名?”


    |“說他謀逆,這簡直就是天大的冤屈。”


    朱祁鎮知道於謙冤嗎?


    “他知道,他更知道於謙有大功,但是不殺於謙他的複辟就成了師出無免,哪怕是知道於謙冤,他也要殺。”


    “正月二十三,於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在這座他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


    “於謙被拿下抄家的時候,家無餘財,隻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隻有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他死時陰雲密布,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屈的,京城不知道多少百姓暗中哭泣,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潑在於謙死的地方大哭不已,曹吉祥為此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他還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


    “就連皇太後孫氏知道了於謙的死訊也歎息哀悼了好幾天。”


    朱祁鈺哪怕早就已經預料到他被廢之後於謙不會有好下場,但是聽到了於謙的死訊,還是忍不住掉下淚來。


    朝中好多官員聽到這裏也都忍不住哀歎。


    於謙站在院中,看著天幕久久不語。


    雖然現在他沒有經曆那一切,可他明白那個被處死的於謙是自己選擇了赴死。


    他是為了百姓安寧,為了整個大明不起戰禍,為了家國社稷而不計較個人生死,他問心無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萬界直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棲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棲桐並收藏從萬界直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