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並不知道杜甫回去之後怎麽樣了。


    她開啟了又一輪的直播。


    唐朝


    杜甫踏上去長安的路途,傍晚時分,他找到了宿頭,才剛剛借宿在別人家中,還未曾吃飯,便看天幕亮起。


    杜甫立馬顧不上吃飯,跑到院子裏抬頭去看。


    “杜老爺。”


    那家的孩子過來叫杜甫吃飯:“飯做熟了,耶耶叫我來喚您吃飯。”


    杜甫笑著摸了摸孩子的頭:“好,我已知曉。”


    那家人看到天幕亮起,便把飯擺在院子裏。


    杜甫坐了,便有婦人盛了飯菜端上來。


    這個時候,無憂的笑顏出現在天幕上。


    杜甫再次看到無憂,雖然沒隔多長時間,但是卻猶如隔世一般,讓他眼睛都有些發燙。


    揉了揉眼睛,杜甫繼續看下去。


    “大家好,我是無憂,我們又見麵了。”


    那家人已經站了起來:“仙子好。”


    杜甫也笑著拱了拱手:“能再見到,吾心中歡喜不禁。”


    “上次直播我們盤點了曆史上那些不務正業的帝王,這次咱們講什麽呢?咱們來講一講曆史上的那些很有名的女子,這期要盤點的是那些女將。”


    呃?


    無憂這些話叫大家愣住。


    女將啊,竟然有女將軍……


    但又一想怎麽沒有呢?仙子還講過呢,大唐那位平陽昭公主不就是女將軍麽。


    “說起女將軍,首先要提的是婦好,咱們之前講過她,這裏就不再多說了。”


    “下麵要說到的這位是荀灌,她是晉惠帝年間的女英雄,這位是平南將軍荀崧之女,荀彧五世孫女。荀灌從小就跟在荀崧身邊跟隨父親行軍打仗,她不喜歡舞文弄墨,也不像別的小姑娘那樣喜好女紅,她就喜歡舞刀弄槍的,一個小小的姑娘剽悍起來比男人更厲害,她爹娘也沒辦法,隻好由著她。”


    “荀灌所處的年代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之時,當時天下十分混亂,而她的父親荀崧奉命駐守宛城,當時杜曾奉荊州刺史第五猗之命駐守南陽。”


    “杜曾率兵來到宛城,要與荀灌交接,而荀灌和杜曾分屬不同陣營,他自然不同意,杜曾就圍困了宛城。”


    “當時的宛城是什麽情況呢?先說宛城的兵有多少,當時不到一千人,這麽少的人想要守住宛城是很困難的,再加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宛城的糧食也沒有多少了,兵少糧少,無疑給守城增加了難度。”


    “但是荀崧還是堅守不出,可他也知道一時半會兒還行,長期下來是守不住的,就和大家商量對策。”


    “那個時候宛城的官吏們根本沒有信心,一個個人心惶惶亂作一團,荀崧說要派人出去求援,現場卻沒有一個人敢去,荀崧氣極了,就說你們不去那我去。”


    “大家一看這可還行,就趕緊攔住他勸說,正在這個時候,荀灌出現了。”


    “荀灌出來幹嘛?她來請命要出去求援,荀灌跟荀崧說宛城不能沒有荀崧,荀崧不在,萬一城中出現變故無人指揮,這根本不行,還說她願意帶人殺出去求援。”


    “荀崧肯定不願意啊,就和荀灌說這麽些兵將都不行,你一個小姑娘怎麽能行。”


    “荀灌絲毫不懼,跟荀崧說她殺出重圍求援成功,則宛城可保,城中百姓也能存活,如果不行的話,也不過一死,又何懼之有。”


    “看著女兒已經下定了決心,又想到城中的困難,荀崧還是同意荀灌帶人求援。”


    “荀灌帶著十幾位勇士趁夜放下繩子從城牆下來,但還是被杜曾的人察覺,杜曾就派人追殺,荀灌一邊跑一邊退敵,她帶去的十幾位勇士都死了,隻剩她一個狂奔了三日終於到了襄城見了石覽。”


    “她把荀崧的信交給石覽,石覽看完信後說他隻有五百騎兵,隻怕不能解宛城之圍,又說尋陽太守周訪如果肯出兵一定能解宛城之圍。”


    “而荀灌是個膽大心細的姑娘,她就冒用了荀崧的名字給周訪寫了一封信,請求周訪出兵。周訪看了信之後覺得荀崧真心和他相交,就派他的兒子周撫帶了三千精兵匯合石覽的五百騎兵一起去宛城。”


    “杜曾一看周訪和石覽都派兵前來,立馬撤了,宛城之圍也就解了。”


    “後來周訪和石覽對著荀崧誇讚荀灌,荀灌娘突圍救父成為千古佳話,還收入列女傳中。”


    “危城之中,生死存亡之際,多少男兒都不如荀灌娘一個小女兒那樣有膽有識,荀灌娘的精神和勇氣值得讚許。”


    無憂講到這裏呢,眼中隱隱放著光。


    想到曆史上那麽多女子在壓抑的環境中都不屈不撓,一直想要衝破重重的障礙,想要肆意成長,她心中就激蕩起了無限的豪情。


    “下麵這位是前秦高帝符登之妻毛皇後。毛皇後是將門虎女,嫁給符登之後被冊封為皇後。當時符登和姚萇打仗,毛皇後領兵一萬駐守糧草集中的大界營,姚軍偷襲,毛皇後和符登前後夾擊,令姚軍大敗,被俘斬兩萬餘人。”


    “但是因為符登有勇少謀,決策錯誤,在姚軍再次偷襲的時候兵敗,毛皇後因為兵少,哪怕拚死格殺,最終還是被俘。”


    “她被抓到姚軍軍營之中,姚萇見她長的貌美,想要納她為妃,還許諾如果毛皇後肯屈從,就封她為後,但毛皇後寧死不屈,大罵姚萇,最終被斬,死時年僅21歲。”


    “下麵這位是平陽昭公主,關於她的記載很少,並不知其真實姓名,其實我覺得這樣很不好,為什麽史書上記錄男子都會有名有姓,但女子隻是某氏,為什麽不能大大方方的把女子和姓名也記錄下來?千秋歲月,有多少優秀的女子,就是因為這樣那樣的陋俗,使其名字淹沒在了曆史大潮之中,實在可惜。”


    無憂這話說完,也忍不住歎惜一聲:“便如平陽昭公主,她到底叫什麽,又做了哪些事情,我們都想一一探知,但卻因史料真的太少太少……”


    唐朝


    李世民聽到這裏叫過史官大聲道:“記得,將阿姐的名字記錄下來,要正正經經的寫在史書上,大大方方的寫,不用避諱什麽。”


    史官答應一聲:“諾。”


    “以後記錄史料,不必避諱那麽許多,優秀的女子也合該記下來,也要讓後世人知道,我大唐有多少女子也在建功立業。”


    李世民又叮囑一聲。


    秦朝


    始皇也在叮囑史官,往後史書上一定要將女子姓名也記下來。


    哪怕是已經過去的曆史,隻要能夠查證清楚,也要補錄一下,將那些優秀的女子記在史書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萬界直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棲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棲桐並收藏從萬界直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