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扁鵲是哪裏人,活在哪個時代,活了多少年,至今還有很多說法。”


    “我們先來看史書上記載的扁鵲相關的事件,扁鵲最早出場就是給蔡桓公看病,那是公元前695年,給虢太子看病是在公元前655年。這中間相隔四十年。”


    “一般來說呢,一位大夫成名歲數已經不小了,咱們就按三十歲來算,到公元前655年扁鵲也已經七十歲的人了。”


    “可是後邊還有他的出場呢,這次出場,又相隔了好多年,他給齊桓公看病時就到了公元前385——357年間,咱們就按385年算,和他第一次出場時也隔了310年。”


    “再看下去,戰國策上記載扁鵲見秦武公,大約是公元前309年,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名病人。”


    “至於扁鵲見過秦武公去了哪裏,是不是去世了,這就不得而知了,咱們就按著這個年份來算,中間也相隔了386年,快四百年的時間啊。”


    “人類可以活這麽長時間嗎?”


    無憂這句話問出去,好多人都開始搖頭。


    無憂也搖了搖頭:“顯然是不可能的。”


    “那麽扁鵲到底是誰呢?有一種說法就是扁鵲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類人,可能是有師承的,所有這個師門出來的醫術高明的大夫都被喚為扁鵲。”


    “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麽三百多年的時間裏都有他的記載。”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便是扁鵲姓秦名越人,他在民間到處行醫,治好了很多人,十分受人尊敬,人們就用了醫術高超的傳說中的人物來尊稱他。”


    “那咱們來看看扁鵲在醫學上的成就吧。”


    “他精通內科、婦產科、小兒科、五官科等,相傳望、聞、問、切四大診法就是他創造的。他每到一地,都會了解當地的習俗以及多發病,他在邯鄲時,曾給很多婦女看病,在雒陽時給老人看病,到達秦國鹹陽,就給小兒治病。”


    “扁鵲還十分重視預防學,他認為對疾病隻要預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滅在初起階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


    “可以說,他對於醫學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他的學說也影響深遠,可以稱得上醫祖一類的醫學大家。”


    對於扁鵲,曆朝曆代的人都是知道的,因此無憂講他的時候沒有太過詳細的解說,隻是很輕巧的帶過。


    講完扁鵲,她再打開一份資料。


    “咱們下麵講的這位便是醫聖張仲景。”


    天幕下


    好多人都很驚訝:“什麽,醫聖?”


    能夠稱之為聖的,那必然是在這一領域內取得十分大的成就,幾乎可以說是超凡脫俗類的人物了。


    東漢南陽


    涅陽縣的張家自然也在看天幕。


    聽到說醫聖,張家人還在感歎:“姓張,是咱們張家的人,隻是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


    “會不會是咱們家的人呢?”


    “另想了,怎麽可能?”


    “怎麽不可能?咱們家阿機不是拜了師父學習醫術嗎,說不定他會成為神醫呢。”


    “成為好大夫,也不見得能成為醫聖啊,那是能稱之為聖的人物,數千年隻出一人……”


    張家還在討論,無憂那裏已經介紹起來了。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是東漢南陽涅縣人。”


    張家人一聽就坐不住了,一個個的站了起來。


    “就是咱們家的,醫聖竟然出自咱們家。”


    他家周圍的鄰居也都坐不住了,拿著東西登門拜訪。


    張家以後可是要出醫聖的,那還不得早點打好關係啊。


    這人活一世,誰能保證不生病,生病了不得求大夫啊,現在有神醫擺在麵前,哪個敢不打好關係啊。


    張家人挺起胸脯,心中十分驕傲得意。


    醫聖竟然出自他們家,想想真的太驕傲了。


    “關於張仲景自然有很多故事。現代咱們稱中醫為坐堂大夫,這坐堂一詞,就來自於張仲景。張仲景在長沙任太守時,正值疫癘流行,很多貧苦百姓慕名來求醫。而張仲景在處理完公務之後就在自己家裏或者後堂給百姓治病,但是人越來越多,讓他應接不睱,他就幹脆把診所搬到大堂上,公開坐堂治病,首創了名醫坐大堂的先例。自他起,後世就把中醫大夫稱之為坐堂大夫。”


    “除了坐堂大夫,咱們冬至吃餃子的習俗也是來自於張仲景。”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相傳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特別冷,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他看到很多人無家可歸,耳朵都凍爛了,就特別掛念。回了南陽老家,他就開始潛心研究,研製了禦寒的食療方子,叫做祛寒嬌耳湯。”


    “這祛寒嬌耳湯就是把羊肉還有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裏煮,熟了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形狀,再下鍋,用原湯給煮熟。”


    “他讓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上搭了棚子,在棚子裏給大家看病,開張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張仲景生了重病,他知道自己病不久矣,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地方風水很好,可以做張仲景百年之後安葬之所,但是南陽人不幹了,覺得南陽是張仲景的家鄉,他理應安葬在南陽。”


    “張仲景就他死後抬著棺材從南陽走到長沙,抬棺材的繩子在哪裏斷了,就葬在哪裏。”


    “他去世時正值冬至,送葬的隊伍走到他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繩子就斷了,大家就按照張仲景的叮囑把他安葬在那裏。後來還修了廟,就是後世的醫聖祠。”


    “後世為了紀念張仲景,就有了冬至吃餃子的習俗,都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直到許多許多年之後,祛寒嬌耳湯很少有人吃了,但是到了冬至大家是必要吃一頓餃子的。”


    無憂講到這裏突然間想吃餃子了。


    她起身去廚房打開冰箱,拿出一點速凍餃子煮了。


    億萬粉絲看到無憂走掉,都有點懵。


    “仙子幹什麽去了?”


    “不知道啊。”


    “有啥事嗎?”


    一直等到無憂端著一盤餃子,手裏還拿著一頭糖蒜出現,她坐下來先吃了一個餃子,再咬一口蒜:“嗯,這個是三鮮餡的,好好吃。”


    她又夾起餃子,餃子夾開,裏邊的餡料露出來,富有彈性的肉粒成了團,麵皮裏的汁水流到盤子裏,將整個餃子浸在其中,再加上盤子裏還有一些紅紅的辣椒油……


    咕嚕嚕,不知道多少人的肚子開始叫喚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萬界直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鳳棲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鳳棲桐並收藏從萬界直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