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人立即不滿的說道:“黃大人怎麽能這麽說?莫不是覺得本官是文臣就糊弄於我?


    即便本官不在軍中,可也知道我軍在邊境年年布防,為此,每年所消耗的軍餉也不是小數目。


    怎麽能說到時候一切都晚了呢?難道,那邊境布防連區區楚國的突襲都抵禦不住嗎?


    那邊境布防是假的嗎?每年消耗的巨額軍餉,都白白打了水漂不成?”


    “是啊,是啊,鄭大人所言極是。”


    皇帝遲疑了一下,說道:“朕倒是覺得,黃卿言之有理。”關鍵白一弦那小子,也是這麽以為的。


    嗯?白一弦怎麽沒來?不知道若是他來了,能不能說服這群文官?


    皇帝這麽一說,立即有大臣站出來說道:“皇上,微臣也附議鄭大人的說法。現在形勢根本就不明朗。所有的一切,都隻是猜測。


    而且,這猜測僅僅隻是因為回棘那邊要來人,黃將軍居然就能扯到楚國要進攻我們上去,這,這實在是太誇張了。”


    “對啊皇上,揮師北上,勞師動眾,平白消耗軍餉,於我朝不利。”


    “皇上,微臣附議,居安思危確是不差,但也不能太過。如今我朝與楚國邊境和平二十餘年。


    就在年前的時候,楚國還又一次到來,給我朝納貢。要按照黃將軍所言,他們要是真的早就有了不軌之心,如何還肯向我燕朝納貢?


    要知道,那貢品,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黃忠燕皺眉說道:“他們自然是想以此來穩住和麻痹我們……”


    話未說完,卻被人打斷道:“甄大人說的不錯,尤其這幾年,楚國內亂不斷,必然是國家動蕩,為了平息內亂,必然是消耗國力,國庫空虛。


    加之還要給我們納一大筆貢,他們根本就不可能、也無力再掀戰爭。”


    “對對對,魏大人說得對,前年的時候,楚國不就是因為內亂,本該年前來朝貢,最後拖到了去年二月初,才過來朝貢的嗎?”


    “不錯,所以,微臣也覺得,楚國內亂,尚未完全平息,他們怎敢掀起戰爭,使得國家內憂外患呢?


    他們年年向我朝納貢一大批銀兩物資,已經很是吃力了。加上平息內亂,若再掀戰爭,他們根本無力支撐啊。”


    鄭大人又說道:“皇上,諸位大人說的甚是有理啊。說不定,楚國無意掀起戰爭,我朝卻突然揮軍北上,隨時做好開戰的準備。


    若是被楚國得知的話,反而誤會了是我們要對他們先發起進攻。


    到時候,他們不得不被迫反擊,說不定,反而造成了兩國交戰呢。


    到時候,不但將士死傷無數,邊關百姓流離失所,還更加給了那回棘底氣,讓他們借機來要挾我們。


    諸此種種不利,還請皇上三思。”


    “請皇上三思。”


    黃庸和黃忠燕不由為之氣結:嘿,我去,這些老家夥,根本什麽都不懂,抬杠一個個的倒是挺有道理,偏還附和者眾。


    而且,一個個所說的話,乍一聽上去,別提多有道理了。


    再看皇帝,剛開始的時候,明明是覺得黃忠燕說的有道理的,可這會兒,聽了這些文官的言論之後,反而覺得,他們這些文官說的也甚是有理了。


    說到底,今天燕皇之所以將眾人召集了過來,能有今天這場辯論,不過就是因為一個白一弦。


    是因為回棘要來,就這麽一個消息而已。


    至於其他的任何證據,都沒有。什麽楚國有了新的陰謀詭計,要動手了。什麽回棘提前得到了楚國那邊的消息,因此是來談判的了。


    這些證據,都沒有,一切的一切,都僅僅是通過,回棘要來兩位王子這個消息判斷出來的。


    皇帝設立朝臣,每日上朝為商議朝政的是什麽,不就是為了集思廣益嗎,他也不可能隻憑誰誰的一麵之詞,然後自己主觀臆斷,就貿然去決定這件事。


    一定要聽一下所有肱股之臣的意見,綜合評判,最後做出對國家最有利的決斷。


    皇帝是人,不是神,他自然也會偏聽偏信的動搖。


    而此刻,在聽到這些文官的說辭後,皇帝心中的天平已經漸漸的向著鄭大人他們偏了過去。


    皇帝心道莫非自己當真是太過高看白一弦那小子了?也是,他畢竟是才十八九。


    就算以前表現的厲害了點,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的陰謀詭計罷了。


    上升到兩國交戰的高度,他能懂什麽呢?自己居然就真的聽信了那小子的一麵之詞……莫非自己也是老糊塗了?


    此時跟鄭大人一夥的魏大人又說道:“皇上,若是兩國交戰,必定會消耗國庫庫銀,損耗國力,將士們戰死沙場,百姓民不聊生。


    到時候,如何向百姓們交代?難道要告訴他們,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源頭僅僅隻是一個不靠譜的猜測嗎?


    到時候,百姓會如何想?我們,又要如何安撫暴怒的百姓?”


    這句話可誅心了,他這句話就這麽一說,皇帝立即就將心全偏了過去,覺得自己確實是有些過於魯莽了,不該偏聽偏信一個毛頭小子的話。


    一切,還是得跟鄭大人他們所言的那般,等回棘的人到了,表明了態度和目的,等一切都明朗了的時候,再做決定不遲。


    果然,這等軍國大事,還是得靠自己的這些肱股之臣啊。


    聽了這位大人的話,連左慶元,和趙永昌兩位尚書都沉默了下來。


    皇帝便說道:“既如此,那此事便不必再議,一切都等回棘的人來了以後再說吧。”


    黃忠燕說道:“皇上,末將雖是猜測,但也是根據發生的事情做出的判斷,並非是隨意無端猜測。


    皇上,還請相信末將,若真拖到回棘的人到來,說不定一切都晚了啊。”


    “大膽,黃大人,你這是在質疑皇上的決定嗎?”


    鄭大人說道:“黃大人,你此言差矣,黃老將軍每年都去邊境布防,那布防,應該不是泥捏的吧?


    就算楚國真的進攻,黃老將軍的布防,加上我燕朝邊境將士,也足以拖到朝廷派兵前去支援,怎麽會晚呢?


    隻不過是等幾天,等事情明朗之後,以免造成我朝不必要的損失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小閑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夢的風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夢的風雪並收藏逍遙小閑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