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馬皇後,太子朱標,包括朱英在內,是朱元璋心中最為重要的存在。


    但其他的兒子們,那也是親生骨肉。


    像是朱棡,朱樉等等,在藩地上這般殘暴,換作他人,恐怕早就誅殺九族了,但朱元璋對其也算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諒。


    藩王的問題,朱元璋也是明白,在冊封藩王的同時,也立下了很多規矩進行限製。


    在很大程度上,保證藩王無法影響到朝堂。


    不過對於大孫,朱元璋也有些擔心。


    看似儒雅隨和,經常麵帶微笑的大孫,實則是個狠人,這個卻是跟自己很像。


    況且大孫對於這些藩王叔叔們,因為失去了記憶,又一直生活在外麵,因此少了一份感情上的牽絆。


    這要是藩王們犯了的點小錯誤,大孫因此出手。


    自己前腳剛走,大孫就把這些叔叔們給送下來陪自己,那可如何是好?


    這其實一直是朱元璋心中所擔心的,所以才想著讓大孫多多住皇宮裏,尤其是允熥和明月,慢慢培養感情,真正的融入進來。


    聽到老爺子的問話,朱英心中沉吟許久。


    關於藩王的處理,其實朱英早就有了想法。


    其實對於藩王,這些叔叔們,亦或是以後旳弟弟們,朱英也沒要有多大排擠的心思。


    在古代,現在的大明,血脈終究是個繞不過去的坎,哪怕是百姓,宗族的概念也極為深入。


    像是曆史上建文帝那般,就顯得很是過分了。


    “爺爺,諸位叔叔守衛邊疆,這是很好的事情,且在保衛大明邊疆上,眾位叔叔都有很大的功勞。”


    朱英開口,就先定下一個基調。


    聽到這話的朱元璋,也感覺很是滿意,點頭示意朱英繼續說下去。


    “孫兒覺得,如今我大明目前疆域廣闊,叔叔們,亦或是往後的弟弟們,也不怕沒地方可以就藩。”


    “隻是不瞞爺爺,孫兒還未來大明的時候,對於許多叔叔在藩地的所作所為,就有所耳聞,或是受到他人的蠱惑,導致在藩地的治理極為混亂。”


    “哪怕是地方官員,多是因為親王身份,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孫兒常常思索,為何眾位叔叔到了藩地後,就會變得如此呢,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麽原因。”


    “左思右想,孫兒倒還真想到了一個可能。”


    朱英緩緩的說道,也成功的勾起了老爺子的興趣。


    “大孫說說,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問道。


    對於藩王禍亂藩地,朱元璋是真的感覺到頭疼。


    大部分的皇子就藩後,各種本性就暴露無疑了,跟在京師時候的乖孩子模樣完全不同。


    起初收到地方官員的奏章,彈劾藩王們的時候,朱元璋還有些不信。


    還另外派錦衣衛前去調查。


    這還不夠,太子朱標生前,還被派往諸藩王的藩地,進行再次調查。


    這是朱元璋一直很苦惱的地方,也沒別的辦法,隻能予以責罰,望其改過。


    朱元璋這些劣跡斑斑的兒子們,犯下的罪行足以變成一本書了。


    其中最狠的,便就是朱元璋第八個兒子潭王朱梓了。


    朱梓的生母為達妃,這般聽起來似乎沒什麽感覺,然而實際上,這個達妃卻是陳友諒的妾室。


    後世有傳聞,說是朱梓是陳友諒的遺腹子,這當然是純屬扯淡。


    畢竟陳友諒死後六年,朱梓這才出生。


    潭王朱梓的封地在長沙,其中犯下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算是最為惡劣的一個皇子了。


    朱梓在京師的時候,可是被稱為相貌俊朗,英敏好學。


    且朱元璋對其也算是比較寵愛,長沙府可是極為富庶,這足以讓朱梓在藩地過得極為富裕。


    包括王妃於氏,也是英山侯於顯之女。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王爺,卻在就藩五年之後,攜妻子舉火自焚,連兒女後嗣都無所出,最後封國都被廢除。


    朱元璋親自編纂的禦製紀非錄,詳細的記載了洪武年間,各地藩王的荒唐罪行,其中在寫到八王爺朱梓時,更是記載了他的累累罪行。


    “打死典仗、打死典薄於宮中造淫褻器具,授之於宮中老婦,非禮百端。


    朱梓死後,朱元璋這位一個敢將“荒”、“湣”這種惡諡賜給兒子的父親,連一個諡號都沒有給朱梓。


    可見朱梓犯下了多麽大的過錯。


    什麽因為恐懼害怕受到胡惟庸案的牽連,所以自焚。


    這些不過是一個借口,隻是為了掩埋更大的罪行。


    其中最後一句,說明朱梓有怪癖,喜歡老婦,或許便是這般,好色的朱梓才沒有後代。


    而這其中,定然是幹下了有違天地人倫的事情,才會使得朱梓被自焚,除國。


    朱梓的事情,在洪武二十二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


    所以此刻的朱元璋,聽到大孫有關於藩王們的想法,很急切的想知道緣由。


    朱英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口說道:“就孫兒個人看來,這大概是因為諸位叔叔,在京師的時候,被爺爺壓製得過於狠了。”


    “叔叔們大致都是十多歲就開始就藩,這個時候突然去了藩地,缺少了管束,自然心性會極為容易導致大變。”


    十幾歲的青少年,正是塑造三觀的時候,這個時候突然壓抑許久被放開,又是遠離父母,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


    這般出現心理問題,朱英覺得一點都不奇怪。


    “大孫的意思是因為年紀小了些,應當要遲些才就藩?”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說道。


    藩王對於治理地方並沒有權力,雖有親王的爵位但卻管不了封地的百姓,同時雖有俸祿但卻不參與朝政。


    藩王實力卻也是極大的,他們擁有自己的軍隊和臣屬。


    衛所軍戶的產出,算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相當於大的地主一般。


    朱英覺得老爺子這般理解也算是不錯,便說道;“孫兒覺得,藩王在就藩前,至少應當誕下子嗣後,或許能穩重一點,所謂成家立業,大概便是如此。”


    其實在朱英看來,藩王在京師,直到生下子嗣後,擔任一個父親的角色,到了藩地,可能就沒這般殘暴了。


    有孩子跟沒孩子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男人有了孩子以後,普遍會更有責任感,在帶孩子的這個過程中,也會慢慢的變得更有耐心。


    朱英覺得,甚至藩王想要就藩,也得等孩子滿五歲後,方才可以。


    朱元璋此刻看向大孫的目光有些奇異。


    這個點是他從未想到過的。


    不過仔細深思,卻是覺得極有道理。


    想想自己當初知道大兒子朱標出生後,那種完全不一樣的心情,往後打仗都變得更為有力許多。


    這般想來,或許當真讓藩王先把孩子生了再去就藩,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之所以看向大孫的目光有些奇異,乃是因為大孫可沒有生過孩子,怎麽就會了解到這麽細膩的想法呢。


    其實朱英前世也是個單身狗,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當然是從影視裏了解到的。


    什麽混混有了孩子浪子回頭,本來想要輕聲的男子,有了孩子突然有了盼頭。


    疲憊一天回到家後,看到孩子就立即變得精神等等。


    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嗎。


    主要是現在的藩王們,丟到後世去,不過是一批高中生。


    讓一批高中生去幾百上千裏外就藩,想想都覺得不靠譜。


    “好,大孫的這般想法,確實不錯,咱以前就從來沒想過這些,目前咱十個兒子,本來準備明年就藩,這般看來,還是先讓他們成親再說。”


    “對了,如今他們都在大孫下進行操練,大孫對他們操練的情況,可是有所了解?”


    朱元璋讚許過後,便就詢問道。


    朱英回道:“如何說都是孫兒的叔叔們,雖然和將士們想必稍微差了些,但能到現在的程度,也很是不錯了,至少目前來說,沒有任何一人叫苦不幹了。”


    朱英說這些話的時候,還有些感歎。


    他原本以為,多少會有幾個刺頭受不了,然後撂挑子跑路。


    沒成想雖然有些小動作,但幾乎沒有人瞎搞,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這讓朱英的一些後續準備都沒能用上。


    所以才操練上,也沒太多管了。


    “大孫可是知道,你現在的身份,那些被你操練的叔叔們,幾乎都已經全部知曉了。”


    朱元璋笑著說道。


    這皇宮內外,也不可能有什麽事情能夠瞞過他了。


    左右順門住著的十位皇子們,雖然沒有刻意監督,但這番鬧騰,隨身伺候的宦官們,早就將這事上報過來。


    “知曉了便就知曉了吧,孫兒又不是大姑娘見不得人。”


    朱英下意識的摸了摸鼻子,開口說道。


    不過對於能夠操練自己的這些叔叔們,朱英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


    “既然他們明年不就藩了,那便就另外安排吧,往後藩王們就藩,咱就按大孫所言定下個規矩,沒子嗣者不得就藩。”


    朱英點點頭,而後又說道:“爺爺,其實在藩地上,孫兒也有一個想法。”


    “哦,大孫說來聽聽。”朱元璋問道。


    “孫兒布局高麗的事情,爺爺應當都知曉了。最近孫兒一直在為高麗的事情感到頭疼。”


    “就目前來說,整個高麗上下,主要職位基本上都被孫兒麾下的人所掌控了,說句自大的話,孫兒翻手之間,就能讓高麗換個天。”


    “孫兒之所以往前沒有到高麗開國,而是選擇更加偏遠的安南,爺爺也知曉原因。”


    “當現在的高麗,實則已經隱約有些脫離孫兒的掌控了,如今孫兒麾下那些人,看似沒有任何異常,但若時間久了,自當會生出其他心思。”


    “總不能放任高麗不管呀,所以孫兒覺得,高麗這邊,或許可以成為眾多藩國。”


    朱英說道。


    將藩王們的封地往大明之外去封,尤其是像高麗這樣的朝貢國,無疑是最佳的。


    朱元璋聞言微微皺眉,問道:“大孫的意思是,完全的封藩?”


    朱英點點頭。


    不僅僅是軍隊,臣屬。就連地方行政也一同讓藩王管理,這才是朱英的想法。


    藩王們其實個個在文學方麵,都是極為不錯的,畢竟是受過了皇家教育。


    大明皇宮學府,可謂是最高級別的教師講學了。


    比之國子監還要高出許多,不是真正的大家,哪裏有資格去教授皇室子孫們。


    所以在朱英看來,這些藩王們過去,也能帶著教化的義務,將漢文化真正的傳播開來。


    而且皇子的名頭,對於大明之外來,還是很好用的。


    而且這對於藩王們,也更加有積極性,在自己的藩國中,幾乎相當於皇帝的職責了。


    若是昏庸無道,撤銷藩王換個人再過去,也能很好解決,主要還是類似於周朝那般,相當於宗主國的概念。


    縱觀古今所有朝代當中,周朝的存在時間是最長的,周王朝一共傳國君三十二代,享國七百九十一年。


    便是漢唐兩朝相加,都沒有周朝的國祚長。


    朱英所想的便是,以大明的領土為中心,然後對外不斷敕封藩國,將大明的廣義上的領土,不斷的延伸出去。


    這些藩王,將會成為大明最為堅強的屏障。


    其中主要是漢文化的傳播和主導,將會對於整個亞洲大陸來說,都會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


    這就是朱英想要的結果。


    像是蒙古帝國那樣蠻橫的統一,根本沒有太多的意義可言。


    朱元璋心中思索一番,覺得大孫的這個想法確實不錯。


    這般一來,藩王和朝廷的矛盾將會大幅度的減少,而且藩王對大明的威脅也會小上很多。


    最為主要的是朱元璋認為,大孫對於自己的這些叔叔們,亦或是未來的弟弟們,有著足夠的善意。


    想到這裏,朱元璋開口說道:“朝中有一官員極為不錯,咱明日便給大孫安排過來,或許能幫上大孫許多。”


    朱元璋想要安排給朱英的大臣。


    正是原曆史中,安排給朱允炆的大臣,齊泰。


    曾經力舉削藩的主要大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皇長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大明皇長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