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大事兒,就是最近太過疲累了。”顧婉回道。
姚氏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那就好啊。”
然而,這話,在顧婉聽來,卻更覺憂傷了起來。聽說寧卿的母親病了,嫂子如此關心。她家裏這樣對她,但是她呢,又是如何對她的?
“怎麽了啊?”蕭貴妃見她倏然之間麵上有些不好了,便問道。
顧婉搖頭,笑道:“沒事兒的。”
姚氏點頭,隨後便讓她吃飯。
心裏想著事兒,任憑麵上再裝的若無其事,但是有就是有。心裏有了事,自然就吃不下飯。因此,她隻吃了很少的一點,便不再吃了。
姚氏見狀,以為是今天做的飯菜不合她的口味,心裏思量著,明兒做她喜歡吃的。
第二日,顧婉去了春回堂之後,等了許久,都沒有見到寧卿過來。便想著,興許是又因為有什麽事出去了。
她送走一個看診的病人之後,便換了隔離衣,去了重症監護室。
那個重傷的病人還是沒有醒過來,隨著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顧婉心裏也是越發地焦急了起來。好不容易手術成功了,如果還是沒有將病人救活的話,她覺的,她一定會很愧疚,一定不能原諒自己。
進去看了看,那病人依然在睡著,比起剛剛下手術台時的狀況,沒有一絲好轉。
顧婉看著他,歎息一聲。
之前沒有藥的時候,她心裏想的,全都是藥,要如何再找到那藥。現在,好不容易有了藥了,以後也再不用為藥的事發愁了,但是,有了藥之後的第一個手術,真的要失敗嗎?
顧婉有些不敢想象,再次輕歎一聲,囑咐護士好好照看著,之後便出去了。
天氣一日比一日熱了起來,但是顧婉的心,卻一日比一日冷了起來。
蕭貴妃不喜歡她,阻攔她與寧卿的婚事,說是不害怕,但是心裏,又如何能不在意?昨日,她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想來,不管她說什麽,做什麽,她都是不會答應的吧。
這件事情,讓她很是心煩意亂,一方麵,為自己煩惱,另一方麵,也是心疼寧卿。他雖然堅定不移地站在她這邊,但是一邊是她,一邊是他的親生母親,他夾在中間,想必也是十分困難的吧。
中午的時候,顧婉趁著沒有病人,今日顧大夫也在這裏,她便去了宋宅。
好幾天沒來了,但是顧婉卻感覺,似是很久很久了一樣。
算算日子,宋文修和安陽公主後日便要啟程回京了。回去之後,以後若想再見,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所以,說是道別也好,還是最後的相處也好,還是要過來看看。
她剛到,便聽引路的小廝說安陽公主不在,隻宋文修一個人在家。
顧婉答應著,也沒問安陽公主去了哪裏,便直接向裏麵去了。
到了院子門口的時候,如往常一樣,宋文修依然站在門口,在等著她。
四月初的天氣,嫣紅的薔薇花開了一院子,在中午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是明媚鮮豔了起來。
今日的天空很藍,宋文修站在薔薇花架旁,他一襲天青色單衫,映襯著藍天,讓他似乎融入了進去一樣,美的,有些不真實。
他清俊的麵容上,依然帶著雲淡風輕的笑意。這種笑,讓顧婉隻看一眼,便覺的長久以來壓抑著的心情,似是得到了緩解一樣,整個人,整顆心,舒爽了不少。
他笑看著她走過來,濃黑的眸子,緊緊地鎖著她似是在翩躚的身影。
他笑,她亦笑。
兩人之間,像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默契,總之,讓顧婉感覺,和他在一起,很舒服,很暖心,像是能把那些不愉快不高興的事,全都給忘掉一樣。
記得去年此時,第一次見他,他溫和淡雅,如三月的春風,溫暖溫柔,帶著醉人的暖意。看第一眼,顧婉腦中隻有一句話:公子美如畫。
第二次見他,夕陽西下時,河邊柳岸,清淩淩的河水,白色的沙堤。他一個人麵向河水,負手而立,身影被夕陽照的長長。
那時候,他的眼睛看不見,但是這依然不能將他的美好和氣質減弱絲毫。
他就那樣站著,與周圍的景致,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像是他本來便是這幅夕陽沙堤圖畫的一部分而已,而且,還是點睛之筆的那一部分。
但是他的背影,孤立在那裏,似乎在訴說著一段淋漓往事,讓整片景色,都染上了幾許憂傷的色彩。
他雋秀,儒雅,溫和,淡然,又像是超脫物外。當初看到他此般身影,顧婉有片刻的失神。
那時,正是她悲傷之時,淒冷,無助,所有不好的情緒,全都積壓在她的心裏,讓她想哭,卻又哭不出來。
然而,看到他的身影,她似乎又感覺,心裏某處空缺的地方,被慢慢地填滿了一樣。那種充實飽滿的感覺,從那之後,每每見到他,看到他的身影,她便能夠感覺的到。
此刻,依然如此。
隻是,眨眼之間,不覺,一年已逝去。
這一年,她經曆了很多,他亦經曆了很多。
她丟了心,他,亦丟了心。隻是不知,丟了的心,是不是還能夠再找回來?
時光雖彈指逝去,但是她卻感覺,她與他,仍然如初見一般。還是那般溫暖,舒心,恬淡。
她看著他,眉梢眼角,帶著笑意,但若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的話,不難感受的到,她這淡淡的笑意,帶著濃濃的,抹不去的傷感。
都說當感情在心裏堆積,盛不開的時候,溢出的感情,便成了詩。她的憂傷在心裏堆積,盛不開了,溢出來的,是否就成了笑?
顧婉輕笑,如三月煙花般朦朧絢爛。
“進去吧,這裏風口,仔細著了風。”他淡淡淺笑,溫柔提醒。
顧婉向他一笑,點了點頭,跟隨著他,進了院門。
薔薇開得正好,在耀眼的陽光下,帶著幾分朦朧的,不真實的美感。
顧婉多看了幾眼,不禁感歎,不管以後何時,再次遇見他,都若隻如初見那般,該多好。
姚氏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那就好啊。”
然而,這話,在顧婉聽來,卻更覺憂傷了起來。聽說寧卿的母親病了,嫂子如此關心。她家裏這樣對她,但是她呢,又是如何對她的?
“怎麽了啊?”蕭貴妃見她倏然之間麵上有些不好了,便問道。
顧婉搖頭,笑道:“沒事兒的。”
姚氏點頭,隨後便讓她吃飯。
心裏想著事兒,任憑麵上再裝的若無其事,但是有就是有。心裏有了事,自然就吃不下飯。因此,她隻吃了很少的一點,便不再吃了。
姚氏見狀,以為是今天做的飯菜不合她的口味,心裏思量著,明兒做她喜歡吃的。
第二日,顧婉去了春回堂之後,等了許久,都沒有見到寧卿過來。便想著,興許是又因為有什麽事出去了。
她送走一個看診的病人之後,便換了隔離衣,去了重症監護室。
那個重傷的病人還是沒有醒過來,隨著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顧婉心裏也是越發地焦急了起來。好不容易手術成功了,如果還是沒有將病人救活的話,她覺的,她一定會很愧疚,一定不能原諒自己。
進去看了看,那病人依然在睡著,比起剛剛下手術台時的狀況,沒有一絲好轉。
顧婉看著他,歎息一聲。
之前沒有藥的時候,她心裏想的,全都是藥,要如何再找到那藥。現在,好不容易有了藥了,以後也再不用為藥的事發愁了,但是,有了藥之後的第一個手術,真的要失敗嗎?
顧婉有些不敢想象,再次輕歎一聲,囑咐護士好好照看著,之後便出去了。
天氣一日比一日熱了起來,但是顧婉的心,卻一日比一日冷了起來。
蕭貴妃不喜歡她,阻攔她與寧卿的婚事,說是不害怕,但是心裏,又如何能不在意?昨日,她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想來,不管她說什麽,做什麽,她都是不會答應的吧。
這件事情,讓她很是心煩意亂,一方麵,為自己煩惱,另一方麵,也是心疼寧卿。他雖然堅定不移地站在她這邊,但是一邊是她,一邊是他的親生母親,他夾在中間,想必也是十分困難的吧。
中午的時候,顧婉趁著沒有病人,今日顧大夫也在這裏,她便去了宋宅。
好幾天沒來了,但是顧婉卻感覺,似是很久很久了一樣。
算算日子,宋文修和安陽公主後日便要啟程回京了。回去之後,以後若想再見,可不是那麽容易的事了。所以,說是道別也好,還是最後的相處也好,還是要過來看看。
她剛到,便聽引路的小廝說安陽公主不在,隻宋文修一個人在家。
顧婉答應著,也沒問安陽公主去了哪裏,便直接向裏麵去了。
到了院子門口的時候,如往常一樣,宋文修依然站在門口,在等著她。
四月初的天氣,嫣紅的薔薇花開了一院子,在中午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是明媚鮮豔了起來。
今日的天空很藍,宋文修站在薔薇花架旁,他一襲天青色單衫,映襯著藍天,讓他似乎融入了進去一樣,美的,有些不真實。
他清俊的麵容上,依然帶著雲淡風輕的笑意。這種笑,讓顧婉隻看一眼,便覺的長久以來壓抑著的心情,似是得到了緩解一樣,整個人,整顆心,舒爽了不少。
他笑看著她走過來,濃黑的眸子,緊緊地鎖著她似是在翩躚的身影。
他笑,她亦笑。
兩人之間,像是有一種莫名其妙的默契,總之,讓顧婉感覺,和他在一起,很舒服,很暖心,像是能把那些不愉快不高興的事,全都給忘掉一樣。
記得去年此時,第一次見他,他溫和淡雅,如三月的春風,溫暖溫柔,帶著醉人的暖意。看第一眼,顧婉腦中隻有一句話:公子美如畫。
第二次見他,夕陽西下時,河邊柳岸,清淩淩的河水,白色的沙堤。他一個人麵向河水,負手而立,身影被夕陽照的長長。
那時候,他的眼睛看不見,但是這依然不能將他的美好和氣質減弱絲毫。
他就那樣站著,與周圍的景致,有一種說不出的和諧,像是他本來便是這幅夕陽沙堤圖畫的一部分而已,而且,還是點睛之筆的那一部分。
但是他的背影,孤立在那裏,似乎在訴說著一段淋漓往事,讓整片景色,都染上了幾許憂傷的色彩。
他雋秀,儒雅,溫和,淡然,又像是超脫物外。當初看到他此般身影,顧婉有片刻的失神。
那時,正是她悲傷之時,淒冷,無助,所有不好的情緒,全都積壓在她的心裏,讓她想哭,卻又哭不出來。
然而,看到他的身影,她似乎又感覺,心裏某處空缺的地方,被慢慢地填滿了一樣。那種充實飽滿的感覺,從那之後,每每見到他,看到他的身影,她便能夠感覺的到。
此刻,依然如此。
隻是,眨眼之間,不覺,一年已逝去。
這一年,她經曆了很多,他亦經曆了很多。
她丟了心,他,亦丟了心。隻是不知,丟了的心,是不是還能夠再找回來?
時光雖彈指逝去,但是她卻感覺,她與他,仍然如初見一般。還是那般溫暖,舒心,恬淡。
她看著他,眉梢眼角,帶著笑意,但若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的話,不難感受的到,她這淡淡的笑意,帶著濃濃的,抹不去的傷感。
都說當感情在心裏堆積,盛不開的時候,溢出的感情,便成了詩。她的憂傷在心裏堆積,盛不開了,溢出來的,是否就成了笑?
顧婉輕笑,如三月煙花般朦朧絢爛。
“進去吧,這裏風口,仔細著了風。”他淡淡淺笑,溫柔提醒。
顧婉向他一笑,點了點頭,跟隨著他,進了院門。
薔薇開得正好,在耀眼的陽光下,帶著幾分朦朧的,不真實的美感。
顧婉多看了幾眼,不禁感歎,不管以後何時,再次遇見他,都若隻如初見那般,該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