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雖說周氏的日子過的和以前並沒什麽兩樣,但是心亂了,到底起了波折。
那人被她一問,忙又是一躬身行禮,之後說道:“回夫人,我在楚湘問過了,程婉一家並不住在楚湘城裏,而是住在清水村。”
“那你又去那清水村問過了沒有?”周氏又忙問道。
男人點頭,“嗯”了一聲。
“我去清水村問過了,村裏有不少人都知道,程婉的父親名叫程才亮,但程婉並不是他和其妻梁氏所生,而是十六年前,夫妻二人進山大柴的時候,撿回來的。”
聽聞此言,周氏的一顆心早已激蕩了起來,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那男人,又聽他說道:“關於這件事情,村裏很多人都知道,隻不過都不曾多說,是以這麽多年來,程婉也不知道自己並不是程家的親生女兒。”
此刻,周氏的心裏,用“沸騰”一詞來形容的話,一點都不為過。
她不是親生的,果然不是親生。
既然她並不是那家的親生女兒的話,那她的親生父母,又會是誰?
之前楊嬤嬤說,她長的,和她有幾分相像。當初她是不肯相信的,也不敢相信。但是後來再一仔細看,這才發現,竟是真的有幾分相像。
周氏的心裏,說沒動靜,那絕對是假的。
就算她不是那家的親生女兒,暫時也還不能證明她就是她的女兒,但是在周氏的心裏,她已然明白了,其可能性,很大。
楊嬤嬤說了,她的後腰上,有一塊梅花樣的胎記。
可憐這麽多年,她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親生女兒,身上還會有胎記。
周氏心裏感慨萬千,又是悔恨又是疼惜的,萬千種情緒,似是在一時之間,全都向她洶湧襲來了一樣。
然而,正當此時,她又聽那男人說道:“夫人,不過我還問出了一事,感覺頗為奇怪。”
“什麽事?”周氏忙問道。
“大概在去年三月份的時候,聽說程婉和村裏的一個叫程泗晨的書生約好了私奔,但是那書生卻爽約了,最後程婉羞憤之下,到山裏上了吊,隻是後來被救下了。”
說著這話,男人停頓了一下,皺皺眉頭,又接著說道:“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程婉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之前那樣的軟弱,而且,還會了醫術,且很高明。對外她則說是上吊的時候,遇到了神仙,將她給救了,又傳給了她醫術。也正是因此,她救活了不少必死之人,也被楚湘的人奉為神醫。”
周氏聞言,將他的話,在心裏仔仔細細地思索了一番。
她知道她是會醫術的,而且,技藝好像還很高明的樣子。當初不了解內情的時候,甚至還暗暗地嘲笑過她,一個姑娘家家的,竟然要去學那些匠人的東西,簡直是有辱體麵。
萬萬沒想到,她會醫術,其中的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那程婉,出事之前,的確是一點醫術都不會的嗎?”周氏又看向那男人問道。
男人點頭,一臉堅定:“確定,我特意打聽了村裏的好幾個人,都說她之前的確是不會醫術,就是在出事之後,這才會的。”
周氏聞言點點頭,微微凝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件事情,可真是夠離奇古怪的。
想來想去,周氏都沒有想明白,最後索性也就不再想了。
左右她現在最需要知道的,是她到底是不是她的女兒。
“那你有沒有問,那家人撿到她的時間,具體是在什麽時候?是在哪裏撿到的?”周氏又問道。
男人道了一聲“有”,又接著說:“具體的時間,因為起初那家人瞞著,所以村人隻知道是在七月中旬的時候,撿回來的時候,應該是才出生不久的。撿到的地方,就是在清水村前麵的山裏。”
聽他說完之後,之後再次細細地思索了起來。
十六年前的七月中旬,她尚在月子裏沒出來。為自己生了個乖巧可愛的女兒,而欣喜不已。雖說頭胎,隻是個女兒,但她依然愛的跟什麽似的,隻盼望把自己能給的所有的東西,全都給了她。
與此同時,她也是暗暗慶幸,到底是自己的女兒命好,不像趙姨娘的女兒那樣,出生之後沒幾天就病了。不知道從哪裏聽說的,城外的寺裏來了個高僧,去燒個香就能讓孩子的病好,趙姨娘像是魔障了一樣,非要帶著孩子出去燒香不可。
這事情,管事娘子自然是回了她的,當時她隻說了一句:既然她非要出去,那便讓她出去好了。
左右孩子是她自己生的,她都不在意的話,她又為什麽要在意?
沒想到的是,才出了京城,還沒進到寺裏,就遇到了強盜,孩子也沒了。
當初趙姨娘回來之後,說是強盜把她的孩子給扔下了懸崖,她立即派了人去找,但是找了許久,也沒找到。
七月的天,正是野獸頻頻的時候,被野物給叼去了,也未可知。
周氏也是沒了法子,除了感歎一番那孩子的命苦之外,其他的什麽都說不出來。
不過現在再回頭一想的話,這其中的事情,好像並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麽簡單。
楚湘的程家,是七月中旬撿到的孩子,而趙姨娘的那個孩子,也正是七月中旬之前不久沒了的。
難道這世上,竟真的有這般巧合的事情?
隻是京城與楚湘,隔了三四天的路程,如果強盜真要將孩子扔了的話,又為何非要帶到楚湘再扔?
這裏麵有太多的疑點,周氏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想明白。
她歎息一聲,說道:“罷了,你先回去吧,聽說程婉的哥哥和嫂子馬上就要回楚湘了,你再跑一趟,親自去問問他們,至於該怎麽做,你知道的。”
周氏說罷這話,麵上露出疲憊之色,朝他擺了擺手。
男人答應了一聲“是”,便出去了。
“夫人,您要不要去休息會兒?”仆婦見她這番疲憊的樣子,便上前問道。
周氏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兒,這才說道:“走,去看看大小姐。”
那人被她一問,忙又是一躬身行禮,之後說道:“回夫人,我在楚湘問過了,程婉一家並不住在楚湘城裏,而是住在清水村。”
“那你又去那清水村問過了沒有?”周氏又忙問道。
男人點頭,“嗯”了一聲。
“我去清水村問過了,村裏有不少人都知道,程婉的父親名叫程才亮,但程婉並不是他和其妻梁氏所生,而是十六年前,夫妻二人進山大柴的時候,撿回來的。”
聽聞此言,周氏的一顆心早已激蕩了起來,她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那男人,又聽他說道:“關於這件事情,村裏很多人都知道,隻不過都不曾多說,是以這麽多年來,程婉也不知道自己並不是程家的親生女兒。”
此刻,周氏的心裏,用“沸騰”一詞來形容的話,一點都不為過。
她不是親生的,果然不是親生。
既然她並不是那家的親生女兒的話,那她的親生父母,又會是誰?
之前楊嬤嬤說,她長的,和她有幾分相像。當初她是不肯相信的,也不敢相信。但是後來再一仔細看,這才發現,竟是真的有幾分相像。
周氏的心裏,說沒動靜,那絕對是假的。
就算她不是那家的親生女兒,暫時也還不能證明她就是她的女兒,但是在周氏的心裏,她已然明白了,其可能性,很大。
楊嬤嬤說了,她的後腰上,有一塊梅花樣的胎記。
可憐這麽多年,她竟然不知道,自己的親生女兒,身上還會有胎記。
周氏心裏感慨萬千,又是悔恨又是疼惜的,萬千種情緒,似是在一時之間,全都向她洶湧襲來了一樣。
然而,正當此時,她又聽那男人說道:“夫人,不過我還問出了一事,感覺頗為奇怪。”
“什麽事?”周氏忙問道。
“大概在去年三月份的時候,聽說程婉和村裏的一個叫程泗晨的書生約好了私奔,但是那書生卻爽約了,最後程婉羞憤之下,到山裏上了吊,隻是後來被救下了。”
說著這話,男人停頓了一下,皺皺眉頭,又接著說道:“也就是從那時候起,程婉突然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之前那樣的軟弱,而且,還會了醫術,且很高明。對外她則說是上吊的時候,遇到了神仙,將她給救了,又傳給了她醫術。也正是因此,她救活了不少必死之人,也被楚湘的人奉為神醫。”
周氏聞言,將他的話,在心裏仔仔細細地思索了一番。
她知道她是會醫術的,而且,技藝好像還很高明的樣子。當初不了解內情的時候,甚至還暗暗地嘲笑過她,一個姑娘家家的,竟然要去學那些匠人的東西,簡直是有辱體麵。
萬萬沒想到,她會醫術,其中的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那程婉,出事之前,的確是一點醫術都不會的嗎?”周氏又看向那男人問道。
男人點頭,一臉堅定:“確定,我特意打聽了村裏的好幾個人,都說她之前的確是不會醫術,就是在出事之後,這才會的。”
周氏聞言點點頭,微微凝眉,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件事情,可真是夠離奇古怪的。
想來想去,周氏都沒有想明白,最後索性也就不再想了。
左右她現在最需要知道的,是她到底是不是她的女兒。
“那你有沒有問,那家人撿到她的時間,具體是在什麽時候?是在哪裏撿到的?”周氏又問道。
男人道了一聲“有”,又接著說:“具體的時間,因為起初那家人瞞著,所以村人隻知道是在七月中旬的時候,撿回來的時候,應該是才出生不久的。撿到的地方,就是在清水村前麵的山裏。”
聽他說完之後,之後再次細細地思索了起來。
十六年前的七月中旬,她尚在月子裏沒出來。為自己生了個乖巧可愛的女兒,而欣喜不已。雖說頭胎,隻是個女兒,但她依然愛的跟什麽似的,隻盼望把自己能給的所有的東西,全都給了她。
與此同時,她也是暗暗慶幸,到底是自己的女兒命好,不像趙姨娘的女兒那樣,出生之後沒幾天就病了。不知道從哪裏聽說的,城外的寺裏來了個高僧,去燒個香就能讓孩子的病好,趙姨娘像是魔障了一樣,非要帶著孩子出去燒香不可。
這事情,管事娘子自然是回了她的,當時她隻說了一句:既然她非要出去,那便讓她出去好了。
左右孩子是她自己生的,她都不在意的話,她又為什麽要在意?
沒想到的是,才出了京城,還沒進到寺裏,就遇到了強盜,孩子也沒了。
當初趙姨娘回來之後,說是強盜把她的孩子給扔下了懸崖,她立即派了人去找,但是找了許久,也沒找到。
七月的天,正是野獸頻頻的時候,被野物給叼去了,也未可知。
周氏也是沒了法子,除了感歎一番那孩子的命苦之外,其他的什麽都說不出來。
不過現在再回頭一想的話,這其中的事情,好像並沒有表麵上看到的那麽簡單。
楚湘的程家,是七月中旬撿到的孩子,而趙姨娘的那個孩子,也正是七月中旬之前不久沒了的。
難道這世上,竟真的有這般巧合的事情?
隻是京城與楚湘,隔了三四天的路程,如果強盜真要將孩子扔了的話,又為何非要帶到楚湘再扔?
這裏麵有太多的疑點,周氏想了又想,還是沒有想明白。
她歎息一聲,說道:“罷了,你先回去吧,聽說程婉的哥哥和嫂子馬上就要回楚湘了,你再跑一趟,親自去問問他們,至於該怎麽做,你知道的。”
周氏說罷這話,麵上露出疲憊之色,朝他擺了擺手。
男人答應了一聲“是”,便出去了。
“夫人,您要不要去休息會兒?”仆婦見她這番疲憊的樣子,便上前問道。
周氏沒有立即回答,過了一會兒,這才說道:“走,去看看大小姐。”